中考专项训练说明文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知识点+针对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专项训练说明文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知识点+针对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指要,考查方向,能力提升,针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事例、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
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例子前常用“例如”“比如”“如”等标志性词语。作用:使说明具体、容易理解,有说服力(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作用:使文章层次分明,揭示事物的共同本质及各类间的差异(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3)列数字:(列确数或约数)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又说服力的依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作用:使说明准确、科学,有说服力。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作用:突出强调事物的不同特点,使事物的特点更鲜明、更清晰。
(5)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作用: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6)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常用格式是:“某某是什么”或“某某是怎样的”。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7)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作用:具体介绍、解释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8)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图,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被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定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作用:简明、直观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9)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作用:使说明的事物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10)引用:引用一些古籍资料、寓言、典故等。作用:使说明更可信、更有说服力(引用古诗文还可增添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注意:分析说明方法时,除了要分清类型及作用,还要区分主次,明确哪一种是主要的,以便更好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而哪一种为主是根据说明的需要决定的。说明方法一般用三个字表达,不要与修辞方法、表达方式混淆,表述要规范。
答题方式: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内容),使读者××。
二、考查方向:
1.指出运用何种说明方法;
2.指出运用何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三、能力提升:
几种说明方法的区别:
1.下定义与作诠释
下定义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把容易与它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如:“食物就是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作诠释也叫注释说明,它是对概念进行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如《看云识天气》中提到“虹”,课文解释为:“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这两种方法都要以通俗简洁的语言去说明事物的特点,但它们的表现形式、说明概念的严密程度有着区别。
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来表述概念;而诠释可用多种句式表述。
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求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内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诠释对说明对象的解说则往往侧重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的对象变换位置。二者的区别可用图示表示。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下面举例比较说明。
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下定义)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作诠释)
c.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作诠释)
a、b两句都是判断句,a句使用了下定义的方法说明统筹方法的概念,可以变为: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就是统筹方法。b句用作诠释的方法从颜色上解说激光,如变为“一种颜色单纯的光就是激光”,那就是谬误了,因为并不是所有“颜色单纯的光”都是激光。c句不是判断句,说明内容没有解说“异养”的本质特征,只说明部分范围,因而是作诠释。
2.作比较和打比方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例如:
①太平洋所占的面积差不多等于其它三个大洋的总和,比最小的北冰洋大十四倍。
②大礼堂顶上藏着比北京新扩建的长安街路面还要宽的十二榀钢屋架。
例①将太平洋的面积和其它三大洋面积相比,与北冰洋面积相比,这是同类比较。例②将十二榀钢屋架与长安街的路面宽度相比,这是异类比较。
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象“虹”。
这两种方法都要选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说明。但构成方式和作用不同。
作比较构成的基础是比较点,在同一个比较点上鉴别事物;打比方构成的基础是相似点,通过相似来联系两事物。比较下面两例:
a.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打比方)
b.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才会烧熟了吃。(作比较)
a句中被说明的对象与喻体这两种事物在功能上相似,从而构成比喻。b句将“别的动物”和“人类”两者在“食物”上比较,构成比较说明。
一般来说,作比较与打比方在表述方式上有所不同,作用各异。作比较常常通过叙述或说明的方式将两事物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鉴别,把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显示出来;而打比方则是通过描写的方式将被说明对象的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来,给人以形象的感受,从而了解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3.分类别与作比较的辨别
按事物的形态、性质、成因、功用等,将事物分成并列的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方法就是分类别。如《看云识天气》对“高空薄云”的说明,就是按状态把这种薄云分成卷云、卷层云、积云和高层云四类来说明的。
分类别与作比较不同,表现为:
第一,从说明对象的关系看,分类别的被说明对象与分类别说明的内容有种属关系;作比较的两事物之间则是并列关系。例如:
a.作比较有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同类比较是对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异类比较是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
b.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都有比,只是“比”的对象不同,同类比较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的比较,而异类比较是不同事物的比较。
a句使用了分类别,而b句是作比较。
第二,从说明的目的、作用看,分类别要求说明事物包含的范围,以利读者全面地认识事物;作比较要求说明一事物有别于它事物的特征,从辨别事物,明白事物的特点。
在具体说明中,多种说明方法常常综合、交叉运用,阅读时要注意区分。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在比较说明了自然选择进程缓慢,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后说“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这句话,从上下文看,它使用了举例子的方法,说明自然选择进程缓慢,而人工选择加快了花的演变进程;从这个例子本身来看,采用了作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说明人工选择加快了花的演变进程;从作比较的构成看,通过列数字进行比较,说明了花的演变过程。由此看来,举例子可用比较的方式,比较的构成可用数字说明,多种说明方法并不是互相排斥的。
四、针对训练
绿豆那些事儿(2017·四川绵阳)
①据考证,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种植绿豆了。屈原的《离骚》中,就有对绿豆的记载。绿跟大豆一样,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华作物。只是与大豆相比,绿豆总是显得地位卑微:大豆位列五谷,与稻、黍、稷、麦被供奉于庙堂之上,而绿豆呢,只能与山芋为伍,居于杂粮之中。其实,有这样的差别,也不难理解。因为,就营养成分而言,绿豆的确太过中庸,只含有淀粉(61%)和蛋白质(22%)。而大豆就不一样了,营养丰富,且蛋白质含量高达40%,于是有了“田里长出的肉”的美誉。
②除了蛋白质含量不如大豆外,绿豆的淀粉含量不如水稻,产量更是敌不过小麦,所以,它被分在杂粮之中也就合情合理了。
③虽然身为杂粮,绿豆却是不甘寂寞的配角。在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面,总会多多少少存点绿豆,且不说那些绿豆粥、绿豆糕、小朋友吃的绿豆冰棍以及我们餐桌上的凉拌绿豆芽,单是夏日里每家每户的绿豆汤,就足以证明其对餐桌的贡献之大。
④更为特别的是,绿豆的淀粉有着优良的烹饪性能。中国美食中有一种特殊的食材——粉条(一种纯淀粉“面条”),而在粉条之中,又以绿豆淀粉制成的为佳。绿豆淀粉颗粒出奇的细腻,降低了制作粉条所需的剪切力。说通俗点,就是可以在制作粉条时进行充分的搅拌。这样,生产出来的粉条就会既透亮,又筋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作物能够提供如此高质量的淀粉,这也就是假冒绿豆粉条横行的一个原因吧。
⑤另外,富含淀粉的绿豆还有一个特殊作用,那就是制作冻冰棍。绿豆细腻的淀粉赋予了冰棍特有的疏松感。当然了,这种纯绿豆汤冻出来的冰棍,远远没有后来的绿豆雪糕那样松软,不过在早些年那些被糖精水冰棒统治的夏天里,绿豆冰棒已经算得上是极品了。
⑥只是,绿豆真如其颜色一样能为我们遮挡烈日,提供凉爽吗?
⑦其实,绿豆汤作为消暑饮品,并不是因为它有带走酷热的魔力。而是因为其中富含钾、钠、钙等各种矿物质。夏天我们很容易出汗,这时我们丢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各种宝贵的矿物质。此时喝绿豆汤,可以迅速补充体液和流失的矿物质,达到消暑的目的。所以,在抢救中暑病人的时候,不能给他们喝纯净水,这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⑧于是,富含各种矿物质的绿豆,便成了消暑的佳品。其实,在夏天喝绿豆汤,跟我们激烈运动后最好补充带盐分的饮料是一样的道理。同时,绿豆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如香豆素类等),在饮用时会带给我们清爽的心情。
⑨虽然名为“绿豆汤”,但通常情况下,我们煮的绿豆汤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绿豆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被氧化形成了红色物质,而氧化跟水中的金属离子浓度以及与氧气的接触情况有关。所以,如果我们用纯净水和不锈钢高压锅来煮,会更容易得到理想的“绿”豆汤。当然了,要及时喝掉,否则在空气中放久了,汤色迟早是要变红的。
⑩绿豆之所以能流行,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跟它身上的“解毒”光环有关。有一个传说,神龙氏之所以能在尝百草时逢凶化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带着绿豆。这个“绿豆解百毒”的故事明显只是个传说,但记载绿豆解毒的医学典籍还真不少。比如,《开宝本草》中说,绿豆可以“消肿下气,压热解毒”;《本草纲目》中说,绿豆可“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仿佛绿豆就是万能解毒药。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迷信绿豆可以解百毒的话,那很可能会延误治疗。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绿豆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农作物,虽然地位不高,但是其历史十分悠久。
B.绿豆淀粉含量虽不如水稻,但绿豆淀粉颗粒细腻,质量高于水稻淀粉。
C.早些年,用纯绿豆汤所制作出的绿豆冰棍,虽没有疏松感却很受欢迎。
D.夏天中暑之后,可以及时喝富含矿物质的饮品,但不能立即喝纯净水。
E.绿豆中含有多酚类物质容易被氧化,所以我们喝的绿豆汤都是红色的。
2.文中第①自然段的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删去也通顺,但为什么不能删?
绿豆之所以能流行,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跟它身上的“解毒”光环有关。
4.本文从哪些方面对绿豆进行了介绍?请概括回答。
参考答案
1.CE(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C项,在原文第⑤段,“绿豆细腻的淀粉赋予了冰棍特有的疏松感”和“没有后来的绿豆雪糕那样松软”两句说明,绿豆冰棍有“疏松感”。E项,在原文第⑨段,“用纯净水和不锈钢高压锅来煮,会更容易得到理想的‘绿’豆汤”说明只要条件合适,也能熬出“绿色”的绿豆汤。)
2.作比较,列数字。将绿豆的营养成分与大豆相比较,同时列出了绿豆与大豆营养成分的具体数据,说明绿豆的营养价值比不上大豆,所以居于杂粮之中。
3.“在很大程度上”表明绿豆的流行与其“解读”光环有关联,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删去,原因就变得唯一了,这与原文意思不符,也与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要求不符。
4.①绿豆的历史与地位;②绿豆的营养价值;③绿豆受欢迎的原因;④绿豆的使用方法(或食用类型);⑤绿豆的解毒功效(或药用价值)。
亭(2017·山东德州)
朱千华
①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亭,停也,人所停集也。凡舞辛,邮辛,圈辛,并取此义为名。这是汉代许慎对亭的定义。说起亭,忽然想起清代扬州笔记作家李斗,他在《扬州画舫录》中说,扬州以园亭胜。园亭,就是指园林。当然,扬州的亭也是别具一格的。以五亭桥最为有名。五亭桥,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又称莲花桥。亭与桥结合,形成辛桥。分为五亭,莲花状,聚集于一桥。亭亭之间连以短廊,形成完整反面。清人黄惺庵赞此桥:“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
②亭虽小,自古以来,在传统园林建筑中,亭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如果园林是一篇文章,那么其中的亭,就是园林的句读,是文章中的标点符号。一座园林里没亭,就像一篇章没有句读,明代袁中郎游香山,觉得“香山,山色轩楹,比碧云殊胜……龙潭水光千顷,荷香十里,长堤迂曲回环,垂杨夹道。大有江南风景。”但美中有不足,他说;无亭榭可布几筵耳。”四周群山郁苍。群木荟蔚。景致殊美。若有一亭,供三两知已摆点酒莱,喝上几盅,方才快意。
③山水之问,有亭可憩.方能渐入佳境,将山水之美.与人文情趣融为一体。登山途中,或风景佳处,皆有亭。流泉自幽涧中或隐或现,曲折而下,激石有声,铿锵如琴。苏轼说:“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亭虽小;在瞬间又被无限放大。古人作画,亦多里亭,为点级。元代画家倪云林,每画山水,则多五空亭,他写下名句:“亭下不逢人,夕阳澹秋影。”张宜题倪画《溪亭山色图》,诗云:“石滑岩前雨,泉香树秒风。江山无限影,都聚一亭中。”(节选自《雨打芭蕉落闲庭》,有删改)
1.第①段用大量的文字介绍五亭桥,为什么这样写?
2.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以第②段为例具体分析。
3.以第③段为例,简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
1.写五亭桥别具一格,突出中国造亭艺术高超,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艺术性。
2.示例:打比方,引用;把园林和亭比作文章、句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亭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引用原文,增强说服力,提升文学文化内涵。
3.整散结合文白相间,简约典雅,流畅生动。
鸡年吉祥(2017·黑龙江绥化)
①2017年是农历的丁丑年即鸡年,掐指一算,生肖动物排行榜里,鸡,竟是十二属相中唯一的鸟类。全球人类饲养的鸡的总数在100亿只以上,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鸡。你知道吗,鸡曾经不是普通的鸟类,而是以非常重要的身份存在于人类生活中。
②首先,中国历史上曾把鸡抬得很高,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鸡视为世俗的太阳鸟,对鸡崇敬有加,称鸡为“德禽”。《尔雅翼》中说,鸡有五德:“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者,仁也;鸣不失时者,信也。”鸡叫三遍,太阳出来,鸡的司晨报晓,被看成黎明即起的吉兆。鸡便成了划分阴阳两界、送走黑暗,迎接光明的“阳鸟”“天鸡”,吉祥的化身,鸡者,吉也!司晨报晓有天鸡,以鸡煞鬼,除秽驱邪,也是鸡在民俗中的重要角色。
③其次,在没有钟表的时代,雄鸡打鸣是人类的主要计时工具之一,特别是在先秦,人们又鸡鸣即起的习惯。各国的隘口也是闻鸡开关,这才有孟尝君计过秦关的趣事。秦昭王曾礼聘齐国贵族孟尝君为相,后听谗言欲杀之,孟尝君闻讯而逃,至函谷关,因时辰尚早,鸡鸣才能开关,孟尝君一行只好等待天亮。在秦王追兵将至之时,一位素无名声的下士自称会学鸡叫,以骗开城门,孟尝君大喜,命其一试,果然一鸣惊人,余音袅袅。几声之后远近村落的公鸡纷纷响应,连关吏养的鸡也昂首啼叫起来,关吏揉着惺忪睡眼打开关隘之门,孟尝君一伙人便因此趁“鸡”而逃。
④鸡还是入得了画的一种家禽,在我国的造型艺术中,以鸡作为题材,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到了汉代,在造型艺术中用鸡作为装饰则更多起来。后来随着被木板年画和剪纸的蓬勃发展,鸡被更多的艺术家作为题材,运用到造型艺术中。历代画家中,皆有画鸡高手,画家画鸡,画的是寓意,是心情,是企盼。一幅作品中,只要有了鸡,就会平添许多生机和喜气。
⑤关于鸡的成语有很多。“鸡毛蒜皮”“鸡飞蛋打”“鸡犬升天”等;又由于鸡与“吉”谐音,“吉祥如意”“吉星高照”“万事大吉”“良辰吉日”等成语就应运而生,一词用来表示吉祥、欢乐、美好的祝福之意。
1.选文介绍了鸡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知识,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2.选文第③段叙述了孟尝君计过秦关的故事,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看有何用意?
3.鸡除了作为餐桌上的美食,你还能从文中找到哪些有关鸡的文化内涵?(2分)
参考答案
1.逻辑顺序
2.运用举例子或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雄鸡打鸣曾是人类主要的计时工具,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和趣味性。
3.鸡有“五德”,我们的祖先称鸡为“德禽”;世俗的太阳鸟;以鸡煞鬼,除秽驱邪;古代的计时工具;还可以入画剪纸;吉祥之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32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32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32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02 说明方法及作用-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考点突破与专项训练(全国通用),共7页。
这是一份中考专项训练说明文 说明顺序(知识点+针对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指要,考查方向,能力提升,针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