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中生物会考中考热点-与袁隆平海水稻有关的试题解析(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年初中生物会考/中考热点-与袁隆平海水稻有关的试题解析
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单产可达300 kg/667 m2以上的一类水稻品种。 海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耐盐碱的水稻 ,比其他普通的水稻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 。1986年,广东海洋大学研究员陈日胜在湛江海边发现了第一株野生海水稻,申请了原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专利,定名为“海稻86”,这被袁隆平院士评价为继杂交稻之后水稻行业的又一次重大革命性突破。2016年,袁隆平院士团队与陈日胜合作,次年10月测产,海水稻开始广为人知。 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成立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并联合多家科研单位成立中国首个耐盐碱水稻区试协作组 。2020年,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全国的海水稻示范种植面积由原来2万亩扩大到10万亩;9月下旬起,10万亩海水稻陆续完成测产;其中,新疆喀什、宁夏石嘴山、黑龙江铁力和山东东营、潍坊、青岛等地测评亩产均超千斤 。2021年1月15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海南三亚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宣布,已在全国签约6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2021年将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运营,拟用8至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
杂交水稻的进展
试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17年12月7日,第二届国际海水稻论坛在青岛召开。早在2016年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介绍了我国正在探索种植的“海水稻86”。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其生长地并非海水或海里,而是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海水稻本身并非新事物,但普遍存在产量低、米质差等缺点,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多年来相关技术难题一直难以攻克,农民种了连成本都收不回来,无法直接推广。2017年,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进行了高产攻关,利用杂交的优势提高产量。在研发中心的试验基地和改良基地进行实地测产,亩产量分别达到620.95公斤和714.59公斤。这个亩产意味着未来如果成功推广一亿亩,可以养活8000万人口。全球有9.5亿公顷盐碱地,亚洲3.2亿公顷,而中国有1亿公顷(15亿亩)盐碱地,其中2.8亿亩可以开发利用。因海水的微量元素较高,所以海水稻的无机盐含量是比普通稻的含量要高的;氨基酸含量比普通精白米高出4.71倍;加上海水稻在恶劣的野生条件下生长,没有普通淡水稻的病虫害,其抗病性较强,不用施肥、打农药海水稻还有盐碱度和耐盐基因,所以,海水稻的“体质”是相对不错的。
请回答问题:
(1)“海水稻”在海边滩涂生长,可推测它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
(2)如果把普通水稻种植到盐碱地,细胞就会出现下图_______所示的现象,造成“烧苗”。
(3)海水稻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在根尖的____________,在下图中的编号是_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水稻并不咸,是因为海水稻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控制海水中盐分的进出。
一粒海水稻属于_________。
A.植物体 B.一个器官 C.一种组织 D.一个细胞
(5)你认为未来推广“海水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至少答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2.海水稻其实是耐盐碱水稻,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可以生长在海边或滩涂地区,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下图表示水稻相关生殖器官的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花在茎上的着生方式进行分类,水稻花属于_____。自然条件下,水稻的传粉方式是_____。
(2)海水稻米是红色的,因此又被称作“红米”。根据图中海水稻米的结构判断,一粒“红米”是由花内的[ ]______发育而来的。
(3)我们平时吃的大米,给予适宜的外界条件也无法萌发的原因是_____。
(4)海水稻耐盐碱、抗倒伏的性状均由_____决定。
(5)“杂交水稻之父”_____带领团队,通过杂交培育而来的海水稻,属于_____变异(可遗传/不可遗传),判断理由是_____。
(6)某同学提议使用无土栽培技术培育水稻,需根据水稻所需_____的种类和数量配置营养液。
试题3.“海水稻”是一种在海边滩涂等地生长的、耐盐碱强的特殊水稻。如图为“海水稻”的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A表示细胞,经过过程a形成B1~B5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过程a为____________。
(2)构成一株“海水稻”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与动物体相比,“海水稻”缺少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
(3)“海水稻”能阻止多余盐分进入细胞,这是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的功能。
(4)B5细胞群具有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的功能,属于________组织。(5)“海水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结构是根尖的________________。
试题4.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具有丰富的营养。如图所示,海水稻稻壳顶端有的具有芒,有的没有芒。无芒有利于收割,脱粒及稻谷的加工。为研究海水稻有芒和无芒的遗传规律,进行以下两组杂交实验。请回答问题:
(1)海水稻产生有芒和无芒差异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2)海水稻有芒和无芒是一对______性状。根据以上实验可判断无芒是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______上。
(3)已知有芒和无芒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用字母A、a表示),实验二有芒亲代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4)若将实验一中子一代之间进行杂交获得子二代,则子二代中无芒海水稻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试题5.近年来,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通过常规育种、杂交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致力于“海水稻”的研发。科研人员配置不同浓度梯度的氯化钠(一种盐)溶液,在25℃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1)海水稻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这样的植物属于种子植物中的________植物。海水稻发育的起点是________,它是由A中的精子到达C后与________结合形成的。
(2)据图可知,两种水稻中______的萌发率更容易受氯化钠浓度的影响。当氯化钠浓度为______时,海水稻与普通稻的萌发率差距最为显著。
(3)播种前,应先把水稻种子置于溶液中浸泡2~3天,让其充分吸收水分。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除了需要一定的水分外,还需要________和________。
(4)脱粒后的海稻米也称为海红米,其米身呈赤红色,含有天然可溶性红色素,营养丰富。但是,海红米即使在适宜的环境中也无法萌发,原因是脱粒过程破坏了种子的________。
试题6.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他研究的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抗干旱、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并且营养丰富。其稻壳顶端有的具有芒,有的没有芒。无芒有利于收割、脱粒及稻谷的加工。为研究海水稻有芒和无芒的遗产规律,科研团队进行了以下三组杂交实验。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子代水稻与亲代水稻稻壳顶端不同,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水稻稻壳顶端有芒和无芒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是由______________控制的。
(2)根据第_____________组亲本组合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3)若控制水稻稻壳顶端有芒、无芒性状的显性基因用T表示,隐性基因用t表示;推测第2组亲本组合中无芒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在第3组后代的无芒植株中,基因组成为Tt的植株理论上应有__________株。
试题7.实验探究题
近年来,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通过常规育种、杂交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致力于“海水稻”的研发。海水稻就是耐盐碱水稻,不能生长在海水里,但是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盐水灌溉。科研人员配置不同浓度梯度的氯化钠(一种盐)溶液,在25℃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1)每个培养盒放置30粒饱满的海水稻种子进行萌发实验,重复三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通稻在实验中起________作用。
(2)据图可知,随着氯化钠浓度增加,海水稻的萌发率_______;当氯化钠浓度为_____%时,海水稻与普通稻的萌发率差距最为显著。
(3)播种前,先把种子置于自来水中浸泡2~3天,当80%的种子芽长3毫米,根长5毫米后,即可将萌发的种子播种到预先整理好的土地中。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除了需要一定的水分外,还需要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脱粒后的海稻米也称为海红米,其米身呈赤红色,含有天然可溶性红色素,营养丰富。但是,海红米即使在适宜的环境中也无法萌发,原因是脱粒过程破坏了种子的__________。
试题8.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自2018年,海水稻在城阳区上马街道桃源河畔的盐碱地试种并获得成功。目前,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海水稻已能在6%盐度(海水的平均盐度在 35%左右)的咸水灌溉条件下正常生长结实,科研人员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海水稻实验材料的耐盐度提高到8%-10%
(一)育种科研人员为了更好的了解环境对 010号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
编号 | 环境条件 |
1号室温20℃ | 普通饮用水100m |
2号低温7℃ | 盐碱度5%的水100m1 |
3号室温20℃ | 盐碱度5%的水100m1 |
4号室温20℃ | 盐碱度6%的水100m1 |
5号室温20℃ | 盐碱度7%的水100m1 |
(1)连续管理10天,,观察并记录发芽率。1号与3、4、5号形成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温度对 010号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取________进行比较,如要探究光照对 010号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应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研究人员在水稻育苗棚内安装了可调节光照的装置,并且将水稻育苗棚连接气体传感器,能够准确的测量棚内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记录数据如下图。
(1)在_________点,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处于平衡状态,若水稻幼苗长期处于此状态,则生长状况是___________(2)影响c-f段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下降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时间段内_________________;故不断积累有机物;一天中绿色植物在________段(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光合作用最强。
(三)袁隆平院士带领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在青岛首次种出高达两米的巨人稻。
(1)巨人稻株高穗大粒多,这是由细胞内的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决定的;巨人稻 根系发达,它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根部细胞中不含有_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这是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表现。
(2)巨人稻种子萌发时,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种子结构中的_________,图是刚收获的水稻种子结构图,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试题9.资料分析题
作为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产量直接关系到地球近一半人口的温饱。左右水稻产量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株水稻能产生几个稻穗,一个稻穗产生多少稻粒,以及一颗稻粒有多重。在农业研究中,这三个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分别被称为分蘖数、穗粒数和粒重。这三者的乘积,就代表了单株水稻的产量。在这三个因素中,水稻粒重一直颇受关注。长久以来,农业研究者都希望能够培育出有着更大粒重的水稻品种。就连“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都希望能有一天“谷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不过在现实中,如果水稻的粒重增加了,那么分蘖数和穗粒数通常就会减少。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例外,让我们能既增加粒重,同时又不减少甚至增加分蘖数和穗粒数呢?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在《自然·植物》上发表的一组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梦想并非不可能实现。
(1)研究人员们首先将两个籽粒大小不同的水稻品种杂交,获得了具有不同大小籽粒性状(BBB:小粒水稻博白B品种;NIL-GL2:GL2基因改良的博白B品种。)的杂交群体。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种植并收获籽粒,如图1所示,研究人员分别测量了两种籽粒的长度、宽度和粒重如图2所示,BBB组的作用是_____。结果显示,说明GL2基因改良能使籽粒增大。以上表明_____控制生物的性状。
(2)研究人员又对两种水稻进行施肥实验,在施肥后一段时间内每天定时取生长位置大致相同的水稻籽粒测量其湿重和干重(去掉自由水的质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发现施肥后种子重量都有增加且_____。施肥为水稻提供了_____,它们能促进植株的生长,枝繁叶茂,以进一步促进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通过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至籽粒储存。
试题10.资料分析:2017年10月,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宣布,该所夏新界研究员领衔的水稻育种团队历经十余年,在现有优异种源的基础上,运用野生稻远缘杂交等一系列育种新技术,成功培育出优质超大、超高水稻新品种——“巨型稻”(如图)。为破解水稻增产不增收的难题,该所在“长沙站”建设了30亩“巨型稻”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试验与示范区,试验结果表明:与常用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该模式下稻谷产量至少提高一倍以上,青蛙、泥鳅、龙虾、稻花鱼等养殖动物的产量提高1.5倍以上,而且向实现化肥、农药、抗生素“零使用”目标 迈进了一大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巨型稻”株形高大、生长期长、耐水淹,这是利用______的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的典型实例。
(2)动物的排泄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________,增加了稻田的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青蛙与农业害虫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减少了农药的使用,请据此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
(3)水稻生长的灌浆期和成熟期,需要吸收大量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水稻的__________。
(4)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其卵细胞中有____条染色体。
(5)水稻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图中[A]和[B]是叶肉细胞中的两个细胞结构,箭头代表生理活动。请回答问题:
①结构[B]的名称是_________。
②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
答案
试题1.【答案】大于 C 成熟区 1 根毛细胞具有根毛、表层细胞有大液泡 细胞膜 B 缓解淡水资源危机、缓解可耕地资源危机、缓解粮食危机、海水稻营养丰富、抗病性强等
试题2.【答案】花序 自花传粉 4子房 无胚或胚不完整 基因 袁隆平 可遗传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无机盐
试题3.【答案】细胞分化 细胞→组织→器官→海水稻 系统 细胞膜 输导 成熟区
试题4.【答案】变异 相对 隐性 染色体(DNA) Aa 25%(1/4)
试题5.【答案】被子 受精卵 卵细胞 普通稻 0.8%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胚
试题6.【答案】变异 相对性状 基因 3 无芒 Tt 1200
试题7.【答案】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使结果更准确 对照 降低 0.8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胚
试题8.【答案】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对010号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2、3 增加一组与1号试管相同的装置放于黑暗环境中 cf 停止生长 光照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cd 细胞核 叶绿体 胚乳 1变蓝,2无现象
试题9.【答案】对照 基因 NIL-GL2品种的水稻籽粒增加的更多 无机盐 筛管
试题10.【答案】基因 无机盐 水稻→农业害虫→青蛙 蒸腾作用 12 线粒体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社会热点梳理+训练(四): 这是一份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社会热点梳理+训练(四),文件包含2023年会考生物社会热点梳理+训练四解析版docx、2023年会考生物社会热点梳理+训练四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社会热点梳理+训练(六): 这是一份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社会热点梳理+训练(六),文件包含2023年会考生物社会热点梳理+训练六解析版docx、2023年会考生物社会热点梳理+训练六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社会热点梳理+训练(八): 这是一份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社会热点梳理+训练(八),文件包含2023年会考生物社会热点梳理+训练八解析版docx、2023年会考生物社会热点梳理+训练八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