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碳习题有答案97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60171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7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碳习题有答案97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60171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7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碳习题有答案97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60171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7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碳习题有答案97
展开
这是一份97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碳习题有答案97,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碳习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碳的几种单质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是世界上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O2发生反应B.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它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C.C60属于化合物,用于制造纳米材料D.碳形成的不同单质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几乎完全相同【答案】 B2.(2012·北京石景山质检)“碳捕捉和储存(CCS)”技术是指通过碳捕捉技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利用。当前,二氧化碳及其产品的开发、应用是很多科学家致力研究的课题。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应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全部捕捉,以防产生温室效应B.对捕捉到的二氧化碳进行净化,然后用于制造干冰C.以捕捉到的二氧化碳为原料,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D.用捕捉到的二氧化碳与海藻发生光合作用,可提高海藻产量【答案】 A3.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因为它( )①热稳定性差 ②增加甜味 ③产生二氧化碳④提供钠离子A.②③ B.①③C.①④ D.③④【答案】 B4.(2012·禹城测试)碳酸钠俗名纯碱或苏打,在外观上与食盐相似,可以做家用洗涤剂,如清洗厨房用具的油污等。下列不能将加碘食盐和碳酸钠区别开的试剂或用品是( )A.食醋 B.淀粉C.pH试纸 D.酚酞试液【解析】 根据二者阴离子性质的不同,可以利用食醋检验;根据二者溶液酸碱性的不同,可以利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检验。【答案】 B5.(2011·宁波模拟)为除去CO2中混有的SO2和O2,下列试剂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①饱和的Na2CO3溶液 ②饱和的NaHCO3溶液 ③浓硫酸 ④灼热的铜网 ⑤碱石灰A.①③④ B.②③④C.②④③ D.③④⑤【解析】 先通过饱和NaHCO3溶液除去SO2,干燥后通过灼热铜网除去O2。【答案】 B6.可以用来断定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A.加热时有无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无气泡放出C.溶于水后,滴加稀的氯化镁溶液有无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无白色沉淀生成【解析】 A项,加热时,碳酸氢钠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钠不分解,对混合物进行加热,不正确;B项,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与盐酸反应,反应都生成CO2,现象相同,B项错;D项,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反应现象相同,D项错;只有C项,碳酸钠与氯化镁反应时,生成白色沉淀,碳酸氢钠与氯化镁不反应,反应现象不同。【答案】 C7.(2012·合肥模拟)将二氧化碳通入Ba(OH)2稀溶液中,能正确表示其导电能力变化的是( )【解析】 CO2通入Ba(OH)2溶液,发生反应为Ba(OH)2+CO2===BaCO3↓+H2O,BaCO3+CO2+H2O===Ba(HCO3)2;CO2在Ba(HCO3)2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故选D。【答案】 D8.(2012·聊城一中质检)将106 g的Na2CO3和84 g NaHCO3都经充分强热后,再分别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消耗盐酸一样多B.放出CO2的总量一样多C.后者生成的NaCl是前者的一半D.后者消耗盐酸是前者的一半【解析】 从题中数据可知Na2CO3、NaHCO3各为1 mol,所以放出CO2的总量一样多,84 g NaHCO3加热后生成53 g Na2CO3,为106 g Na2CO3的一半。盐酸用量多少可根据Na+与Cl-相等判断,前者Na+是后者的二倍,所以C、D正确。【答案】 A9.用1 L 1.0 mol·L-1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CO和HC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是( )A.1∶3 B.2∶1C.2∶3 D.3∶2【解析】 由于CO2与NaOH可能发生如下反应:CO2+2NaOH===Na2CO3+H2O、CO2+NaOH===NaHCO3,又知:==(<<1),故反应按上述两反应进行,按NaOH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5∶4配平得:5NaOH+4CO2===Na2CO3+3NaHCO3+H2O。由此确定出CO与HC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答案】 A10.用来分离CO2和CO混合气体并干燥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a、c、d为止水夹,b为分液漏斗活塞,装置通过Y形管和止水夹分别接两球胆,现装置内空气已排尽。为使实验成功,甲、乙、丙分别盛放的试剂为( ) 甲乙丙A饱和NaHCO3溶液12 mol·L-1盐酸18.4 mol·L-1 H2SO4B饱和Na2CO3溶液2 mol·L-1 H2SO4饱和NaOH溶液C饱和NaOH溶液2 mol·L-1 H2SO418.4 mol·L-1 H2SO4D18.4 mol·L-1 H2SO4饱和NaOH溶液18.4 mol·L-1 H2SO4 【解析】 分离CO2、CO必须满足甲能溶解CO2,然后对CO干燥,分离出CO,再加入难挥发性酸制出CO2,并对CO2进行干燥得CO2。【答案】 C二、非选择题11.(2012·潍坊四县一校质检)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图1、2装置测定某种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夹持装置已略去。提供的试剂:研细的钙片粉末(钙片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2 mol·L-1盐酸、5%NaOH溶液、饱和Na2CO3溶液、饱和NaHCO3溶液和蒸馏水。图1 图2实验过程:Ⅰ.检查两套装置的气密性。Ⅱ.在A、C的右边加入0.25 g钙片粉末,左边加入3 mL 2 mol·L-1盐酸,塞紧塞子。在B、E中均加入饱和NaHCO3溶液,如图所示,记下量气管读数。Ⅲ.将A、C倾斜,使液体与固体混合,实验结束并冷却后读出量气管读数,测得B中收集到的气体为41.90 mL,E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39.20 mL(以上气体体积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回答下列问题:(1)Ⅰ中检查图1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中加入试剂为_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前左右两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最后读数时右管的液面高于左管的液面,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2实验所得钙片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图1实验比图2实验所得钙片中的碳酸钙含量偏高,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偏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往B中右侧量气管中加水,一段时间后量气装置左右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2)CaCO3+2H+===Ca2++CO2↑+H2O 蒸馏水 吸收挥发出来的氯化氢(3)向下移动右管,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4)70% HCO+H+===CO2↑+H2O12.(2011·江西新余质检)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填装置序号)________;(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________;A.Ⅳ比Ⅲ复杂B.Ⅳ比Ⅲ安全C.Ⅳ比Ⅲ操作简便D.Ⅳ可以做到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能(3)若用实验装置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_;(4)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①当石灰水过量时,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请设计实验检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因为Ⅰ装置中为长颈漏斗,盐酸为一次性加入,Na2CO3、NaHCO3均放出气体,现象均相同区别不开。Ⅱ中会因为NaHCO3与盐酸反应快气球变大更迅速进行区别。(2)Ⅳ 实验中将Na2CO3、NaHCO3置于相同条件下,且将NaHCO3置于内管B中后加热对比更明显。(4)Ca(OH)2过量时CO全部沉淀;Ca(OH)2少量时,生成Na2CO3。【答案】 (1)Ⅱ(2)2NaHCO3Na2CO3+H2O↑+CO2↑ D(3)NaHCO3(4)①Ca2++OH-+HCO===CaCO3↓+H2O②Na2CO3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钙溶液,振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溶液中含有CO13.(2012·日照质检)某化学研究小组为证明CO具有还原性,首先查阅相关的资料,获取下列信息:①C+H2OCO+H2 CO+H2OCO2+H2CO2+C2CO ②CO和H2都可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 ③CO有剧毒,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根据以上信息和有关知识,他们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B中最适宜的试剂是________;必须用装置C吸收气体中水蒸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照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时,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并要排净整套装置中的空气,则排净装置中空气的必要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该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现象,可证明CO具有还原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要根据装置F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确认CO具有还原性,应在上图装置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连接下图中的________装置(填序号)。【答案】 (1)CaCO3+2H+===Ca2++CO2↑+H2O(2)饱和NaHCO3溶液 防止水蒸气与碳反应生成的H2对实验现象产生干扰(3)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对实验现象及结果的干扰 无需检验CO的纯度,可在F处直接点燃CO(4)E装置中黑色CuO变成红色 CuO+COCu+CO2(5)D E ④14.已知NaHCO3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分解。取没有妥善保管已部分变质的NaHCO3样品a g,溶于水配成溶液,慢慢滴入0.200 mol·L-1稀盐酸并不停地搅拌,反应过程中测得溶液中NaHCO3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a g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________ g。(2)a g样品未变质前NaHCO3的质量为________g。【解析】 (1)由题意知,已部分变质的NaHCO3样品中含有Na2CO3,由Na2CO3与HCl溶液反应的过程为: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结合图象知,样品中含:n(Na2CO3)=0.200 mol·L-1×0.005 L=0.001 mol,则m(Na2CO3)=0.001 mol×106 g·mol-1=0.106 g。(2)由图象知,当加入50 mL稀盐酸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则样品未变质前:n(NaHCO3)=n(HCl)=0.200 mol·L-1×0.05 L=0.010 mol,则m(NaHCO3)=0.01 mol×84 g·mol-1=0.84 g。【答案】 (1)0.106 (2)0.8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97,北京市第四中学2022-2023 学年高三寒假阶段测试化学试题,共11页。
这是一份97,广西南宁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97烃(4),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