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三一轮复习 第三章 第10讲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
展开考点 1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1.铁(1)铁的原子结构:
(3)化学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Fe+4HNO3(稀)===
Fe(NO3)3 +NO↑+2H2O
3Fe+8HNO3(稀)===
3Fe(NO3)2+2NO↑+4H2O
Fe+Cu2+===Fe2++Cu、 Fe+2Fe3+===3Fe2+
2.铁的氧化物(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FeO、Fe2O3、Fe3O4分别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O+2H+===Fe2++H2O
Fe2O3+6H+===2Fe3++3H2O
Fe3O4+8H+===2Fe3++Fe2++4H2O
3.铁的氢氧化物(1)Fe(OH)2是白色絮状物,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Fe(OH)3,颜色由____色变为_____色,最后变为_____色,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OH)3是红褐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在空气中久置会部分失水生成铁锈(Fe2O3·xH2O),受热易分解,分解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Fe(OH)3用可溶性铁盐与碱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e(OH)2+O2+2H2O===4Fe(OH)3
Fe3++3OH-===Fe(OH)3↓
1.根据教材必修1 P50科学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二中湿棉花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完毕后,取出装置一的少量固体,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提示:(1)提供水蒸气(2)Fe3O4+8H+===Fe2++2Fe3++4H2O、2Fe3++Fe===3Fe2+
2.根据教材必修1 P60学与问,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Fe(OH)2与足量稀H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OH)3与足量H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红,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6)铁锈的成分是氢氧化铁。( )(7)Fe(OH)3、FeCl2均可由化合反应得到。( )
1.科学思维:防止Fe(OH)2氧化的方法归纳与整合(1)将配制溶液的蒸馏水煮沸,驱除溶液中的氧气。(2)将盛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尖端插入试管中的亚铁盐溶液底部,并慢慢挤出NaOH溶液。(3)在亚铁盐溶液上面充入保护气,如H2、N2、稀有气体等。(4)在亚铁盐溶液上面加保护层,如苯、植物油等。(5)用Fe做阳极,石墨做阴极,电解NaOH溶液,利用新产生的Fe2+与OH-反应制取。
题组一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1.《本草纲目》中记载“慈石治肾家诸病,而通耳明目。慈石,色轻紫,石上皲涩,可吸连针铁,俗谓之熁铁石”。“慈石”的主要成分是 ( )A.铁 B.氧化铜C.氧化铁D.四氧化三铁
2.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在高温下用CO还原含Fe2O3的铁矿石炼铁B.铁在纯氧中燃烧或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均能得到Fe3O4C.工业上可用铁制容器储存、运输浓硝酸、浓硫酸D.氯化铁溶液有较强氧化性,故可用作净水剂
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到铜是用还原法冶炼,工业上在高温下用CO还原含Fe2O3的铁矿石炼铁,故A正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铁在纯氧中燃烧或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均能得到Fe3O4,故B正确;常温下铁在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阻止反应进行,工业上可用铁制容器储存、运输浓硝酸、浓硫酸,故C正确;氯化铁溶液有氧化性,但不是用作净水剂的原因,净水是利用铁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的杂质净水,故D错误。
题组二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4.下列各图示中,能较长时间观察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_______(填序号)。
解析:因为Fe(OH)2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因此要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就要排除装置中的氧气或空气。①、②原理相同,都是先用氢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并使生成的 Fe(OH)2处在氢气的保护中;③的原理为铁做阳极产生Fe2+,与电解水产生的OH-结合生成Fe(OH)2,且液面用汽油保护,能防止空气进入;⑤中液面加苯阻止了空气进入;④由于带入空气中的氧气,能迅速将Fe(OH)2氧化,因而不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答案:①②③⑤
题组三 铁的氧化物组成的确定5.准确称取某种铁的氧化物2.88 g,用足量的CO进行还原,将生成的CO2全部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得到沉淀4.00 g,则这种铁的氧化物为( )A.Fe3O4B.Fe2O3C.FeOD.以上都不是
6.有一块铁的“氧化物”样品,用140 mL 5.0 ml·L-1盐酸恰好将之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吸收0.025 ml Cl2,恰好使其中的Fe2+全部转变为Fe3+,则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为( )A.Fe2O3B.Fe3O4C.Fe4O5D.Fe5O7
解析:根据2Fe2++Cl2===2Fe3++2Cl-,可知铁的“氧化物”样品用盐酸溶解后所得溶液中n(Fe2+)=0.025 ml×2=0.05 ml,根据电荷守恒得2n(Fe2+)+3n(Fe3+)=n(Cl-),又n(Cl-)=0.14 L×5.0 ml·L-1=0.7 ml,则n(Fe3+)=0.2 ml,故n(Fe2+)∶n(Fe3+)=0.05∶0.2=1∶4,故该氧化物可表示为FeO·2Fe2O3,即Fe5O7。
考点 2 Fe2+与Fe3+的性质及检验
2Fe2++H2O2+2H+
===2Fe3++2H2O
3.Fe2+、Fe3+的检验方法(1)用KSCN溶液和氯水
3Fe2++2[Fe(CN)6]3-===Fe3[Fe(CN)6]2↓
结合教材必修1 P61实验3-10及上述[基础全梳理],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1)KSCN____________;(2)Fe(SCN)3____________;(3)K3[Fe(CN)6]____________;(4)Fe3[Fe(CN)6]2____________。提示:(1)硫氰化钾 (2)硫氰化铁 (3)铁氰化钾 (4)铁氰化亚铁
科学思维:铁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中的“价类二维图”从物质类别和物质所含核心元素的化合价两个角度总结、预测物质的性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1)横向变化体现了同价态不同类别(单质、氧化物、盐、碱)之间的转化:①碱性氧化物(Fe2O3、FeO)都能溶于酸(H+)转化为盐;②Fe2+、Fe3+与碱(OH-)反应生成对应的碱;③难溶性的碱易分解生成对应的氧化物,但难溶性的碱性氧化物一般不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2)纵向变化体现不同价态同类别物质之间的转化,主要体现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3)斜向变化体现不同价态、不同类别之间物质的转化,主要体现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题组一 Fe2+、Fe3+之间的转化1.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为使溶液中的Fe2+转化为Fe3+,可以加入氯水、双氧水,写出对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Fe(NO3)2、NaClO是否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ZnSO4溶液[含有少量FeSO4、Fe2(SO4)3],为除去溶液中的FeSO4、Fe2(SO4)3,设计实验如下:(1)可先向溶液中通入氧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入________(填最佳试剂)调节溶液的pH至2.8。答案:(1)将Fe2+氧化成Fe3+(2)ZnO
(3)过滤。已知相关金属离子[c0(Mn+)=0.1 m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表所示:
(4)问题讨论:①调节溶液pH时是否可以用NaOH溶液?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果不通入氧气,其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4)①不可以 pH不易控制,引入杂质 ②Zn2+沉淀的同时Fe2+也沉淀,无法除去杂质
3.(1)在Fe2(SO4)3溶液中,加入a 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b 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余固体,且a>c。试分析残留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所得溶液中阳离子为________。(2)向Fe2(SO4)3、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试分析下列情况回答相关问题。①无固体剩余,溶液中的阳离子可能为________。②剩余固体成分只含Cu,溶液中的阳离子可能为________。③剩余固体成分为Fe、Cu,溶液中的阳离子为________。
答案:(1)Cu Cu2+、Fe2+(2)①Fe2+、Cu2+或Fe3+、Fe2+、Cu2+ ②Fe2+或Fe2+、Cu2+ ③Fe2+
题组二 Fe2+和Fe3+的检验4.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图:
用稀硫酸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________(填离子符号),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试剂、现象)。
解析: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3+;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时,可以利用Fe2+的还原性,加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答案:Fe3+ 取少量溶液,滴加酸性KMnO4溶液,KMnO4褪色{或取少量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如果有蓝色沉淀说明有Fe2+}
5.菠菜常用作补铁食品之一,为探究其中铁元素的价态,现进行如下实验。(1)取新鲜的菠菜10 g,将菠菜剪碎后放在研钵中研磨,然后倒入烧杯中,加入30 mL蒸馏水,搅拌。将上述浊液过滤,得到的滤液作为试验样品。分置于两支试管中。(2)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生成________,说明滤液中含Fe2+。(3)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硝酸,然后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呈________色。能否说明滤液中含Fe3+,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
答案:(2)蓝色沉淀 (3)血红 不能,滤液中含Fe2+,加入稀硝酸后生成Fe3+,干扰实验,溶液变红不能说明滤液中含Fe3+
聚合硫酸铁的制备主要有直接氧化法和催化氧化法。大多数PFS的制备采用直接氧化法,此法工艺路线较简单,用于工业生产可以减少设备投资和生产环节,降低设备成本,但这种生产工艺必须依赖于氧化剂,如:H2O2、KClO3、HNO3等无机氧化剂。催化氧化法一般是选用一种催化剂,利用氧气或空气氧化制备聚合硫酸铁。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聚合硫酸铁的制备方法很多,过氧化氢氧化法制备聚合硫酸铁时,是在硫酸亚铁中加入H2O2制得硫酸铁。写出该反应过程的离子方程式。(素养角度——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答案:问题1 提示:2Fe2++H2O2+2H+===2Fe3++2H2O。
问题2.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硫酸亚铁反应,写出反应离子方程式。(素养角度——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问题3.硫酸铁通过水解反应、聚合反应可以得到聚合硫酸铁。写出硫酸铁水解反应、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硫酸铁的化学方程式。(素养角度——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高考新热点——以Fe2+、Fe3+为载体的综合实验探究铁元素有多种价态,化合物种类较多,特别是Fe2+、Fe3+的性质多样,是命制综合实验题恰当的载体。考查内容可涉及物质性质的探究、物质的制备、成分测定、离子检验等,通过上述问题的设计,同时可考查仪器的使用、条件的控制、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安全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考能突破练]1.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向硝酸酸化的0.05 ml·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1)检验产物。①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②取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
解析:(1)①加入足量稀盐酸(或稀硫酸)酸化,固体未完全溶解。②K3[Fe(CN)6]是检验Fe2+的试剂,所以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含有Fe2+。答案:(1)①加入足量稀盐酸(或稀硫酸)酸化,固体未完全溶解 ②Fe2+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①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深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资料: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
解析:(2)过量铁粉与Fe3+反应生成Fe2+:Fe+2Fe3+===3Fe2+。②O2氧化Fe2+反应为4Fe2++O2+4H+===4Fe3++2H2O。白色沉淀是AgSCN,所以实验可以说明含有Ag+,Ag+可能氧化Fe2+生成Fe3+。答案:(2)Fe+2Fe3+===3Fe2+ ②4Fe2++O2+4H+===4Fe3++2H2O 加入KSCN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
2.从宏观现象探究微观本质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以FeCl3溶液为实验对象,探究其与碱性物质之间反应的复杂多样性。实验如下:(1)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图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反应①氢氧化镁沉淀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
(2)②中逸出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分析,Na2CO3与Na2SO3在化学性质方面的共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从化合价角度分析,Na2CO3与Na2SO3在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解析:(2)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铁溶液显酸性,相互促进水解,生成CO2气体和氢氧化铁沉淀。
答案:(2)CO2 两者都为强碱弱酸盐,能与强酸反应 Na2CO3中碳原子为最高正价+4,无还原性;Na2SO3中硫原子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3)对于③中的实验现象,同学们有诸多猜测,继续进行实验:Ⅰ.甲取③中的红棕色溶液少许,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甲得出结论:FeCl3与Na2S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乙认为甲的实验不严谨,重新设计并进行实验,证实了甲的结论是正确的。其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受以上实验的启发,同学们对pH≈8的1 ml/L NaF溶液与FeCl3溶液混合时的现象产生了好奇并进行实验:Ⅰ.⑤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为探究④中溶液变无色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显示:FeF3溶液为无色。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实验,FeCl3溶液与碱性物质之间的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__有关。
解析:(4)FeCl3溶液中加入NaF,颜色变浅,说明反应生成了FeF3,是可溶性的难电离物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说明OH-更容易与Fe3+结合。
1.特殊颜色(1) 固体:Fe3O4、FeO——黑色,Fe2O3——红棕色,Fe(OH)3——红褐色。(2)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
2.(2016·高考全国卷Ⅱ)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 ml·L-1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组同学取2 mL 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Fe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Fe3+,在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铁屑,可防止Fe2+被氧化。(2)Fe2+被氧化为Fe3+,Cl2被还原为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答案:(1)防止Fe2+被氧化(2)2Fe2++Cl2===2Fe3++2Cl-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 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3)O2难溶于煤油,加入煤油能隔绝空气,排除O2对实验的影响。答案:(3)隔绝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4)丙组同学取10 mL 0.1 ml·L-1 KI溶液,加入6 mL 0.1 ml·L-1 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2 mL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__。
答案:(4)Fe2+ Fe3+ 可逆反应
(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答案:(5)2Fe2++H2O2+2H+===2Fe3++2H2OFe3+催化H2O2分解产生O2 H2O2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3.(2020·高考全国卷Ⅰ)为验证不同化合价铁的氧化还原能力,利用下列电池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由FeSO4·7H2O固体配制0.10 ml·L-1 FeSO4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药匙、玻璃棒、________(从下列图中选择,写出名称)。
解析:(1)根据用固体物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可知,题图给出的仪器中还需要烧杯、量筒和托盘天平。答案:(1)烧杯、量筒、托盘天平
(2)电池装置中,盐桥连接两电极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阴、阳离子不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且电迁移率(u∞)应尽可能地相近。根据下表数据,盐桥中应选择________作为电解质。
(3)电流表显示电子由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可知,盐桥中的阳离子进入________电极溶液中。(4)电池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铁电极溶液中c(Fe2+)增加了0.02 ml·L-1。石墨电极上未见Fe析出。可知,石墨电极溶液中c(Fe2+)=__________。(5)根据(3)、(4)实验结果,可知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因此,验证了Fe2+氧化性小于________,还原性小于________。解析:(3)电流表显示电子由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则铁电极是负极,石墨电极是正极,盐桥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阳离子进入石墨电极溶液中。
解析:(4)假设两个烧杯中溶液体积均为V L,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一段时间后,铁电极溶液中c(Fe2+)增加0.02 ml·L-1,则电路中通过电子为0.02 ml·L-1×V L×2=0.04V ml。石墨电极上未见Fe析出,则石墨电极反应式为Fe3++e-===Fe2+,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石墨电极生成Fe2+为0.04V ml,故石墨电极溶液中c(Fe2+)=(0.05 ml·L-1×V L+0.04V ml)/V L=0.09 ml·L-1。(5)由(4)分析可知,石墨电极反应式为Fe3++e-===Fe2+,据此得出Fe2+的氧化性小于Fe3+;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据此得出Fe2+的还原性小于Fe。
答案:(3)石墨 (4)0.09 ml·L-1(5)Fe3++e-===Fe2+ Fe-2e-===Fe2+ Fe3+ Fe
第7讲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这是一份第7讲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Fe2O3,Fe3O4,FeCO3,FeS2,磁性氧化铁,红棕色,白色固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10讲铁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10讲铁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磁性氧化铁,+2+3,FeO+2H+,Fe2++H2O,Fe3++3H2O,还原性,稀硫酸,氧化性,较浓的盐酸,HC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2讲铁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2讲铁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四周期第Ⅷ族,银白色,磁性氧化铁,红棕色粉末,+2价,+3价,白色固体,红褐色固体,还原性,+2H2O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