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最后一卷文综地理试卷+答案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
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螺蛳粉是广西柳州的特色小吃,目前已经享誉全国。螺蛳粉的主要原料有米粉、酸竹笋、螺蛳及各种其他配料。2020年11月,柳州螺蛳粉(东南亚口味)预装新品发布会在螺蛳粉产业园举行,这是首款面向东南亚市场研发的东南亚口味螺蛳粉。示范园以螺蛳粉为主导产业,集螺蛳粉原料生产、加工、贸易、科研、文旅开发于一体,属“产业延伸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下图为柳南区螺蛳粉特色小镇“一镇五区”发展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螺蛳是单壳的贝类,软体动物门中腹足目田螺科螺蛳属的通称,与田螺的亲缘关系较近,它是我国的特有种,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高原河湖中。柳州是螺蛳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说明柳州
A.温和多雨B.地形崎岖C.植被茂密D.水域广阔
2.除了东南亚以外,现在柳州螺蛳粉还远销欧美,这主要得益于
A.两地位置相邻,饮食习惯相近B.产地原料充足,生产经验丰富
C.生产包装突破,运输条件改善D.欧美经济发达,螺蛳粉需求大
3.柳州市柳南区螺蛳粉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立
A.利于农业基础设施改善,推动生态农业发展B.旅游业逐渐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
C.有利于螺蛳粉产业规模扩大,标准多样化D.推进产业融合,降低原材料质量安全门槛
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原则。近些年,在保障基本口粮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
量外,我国逐渐实行“粮改饲”、“粮改豆”,增加杂粮和豆类的播种面积,农业种植结构更加优化。粮食生产也逐渐走向转结构促生产的阶段。读下表完成下列小题。
4.有关全国粮食生产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2016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最高水平B.种植结构优化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C.大豆播种面积增加集中在南方地区D.播种面积变化是出口变化的要求
5.伴随着广东省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耕地单位产值提高B.植被覆盖不断增加
C.土地肥力不断降低D.平原面积不断缩小
6.与广东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粮食生产
A.种植水稻为主,单产高,商品率高
B.气候温凉,作物生长期长,品质好
C.专业化水平高,化肥农药使用量大
D.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单位面积投入多
历史上,黄土高原某山地植被出现多次较大的盛
衰进退。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大力开展护林育
林和人工造林,森林逐步恢复。如图示意该山地南端
不同演替阶段的乔、灌、草物种丰富度差异(I~VI代
表从早到晚不同演替阶段;物种丰富度指数是描述群
落中所含物种丰富程度的数量指标,数值越大,物种
越丰富。)
7.据图判断该地物种丰富度总体变化规律是
A.一直在增加B.一直在减少C.先降低后增加D.先增加后降低
8.导致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A.热量B.光照C.土壤D.水分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在垂直方向上每升高100m气温的下降值(℃).研究表明,气温垂直
递减率与热量和水分条件关系密切。如图示意青藏高原气温垂直递减率的时空变化。
9.青藏高原平均垂直递减率
①西北高东南低 ②自东向西递减③总体冬季较低 ④东西变化梯度较大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0.对于青藏高原平均垂直递减率变化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空间总体变化主要受降水的影响B.季节变化主要由于风力和风向影响
C.大气干燥导致冬季垂直递减率较小D.冰雪融化导致夏季垂直递减率较大
11.近年来青藏高原夏季气温垂直递减率增大,则对我国夏季风的变化最可能是
A.冬季风势力增强,暴风雪增多B.夏季风势力减弱,降水变率增大
C.冬季风势力减弱,寒潮冻害减少D.夏季风势力增强,旱涝灾害增多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
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川藏铁路起于四川成都,途径四川蒲江、雅安、康定、理塘县、玉县,进入西藏江达县、昌
都、八宿县邦达镇、林芝、山南,最终到达西藏拉萨,和1969年建成通车的川藏公路南线走向基本一致。线路经过区域山高谷深,地形条件极其复杂,累计爬升高度达1.6万多米,由于
青藏高原特长隧道遭受的高地温(地下岩石温度高)热害越来越严峻,建设中的川藏铁路,沿
线高地温隧道初步统计就有10座,地温在28.7~89.0℃.下图为川藏铁路走向示意图。
(1)简述拉萨和成都间的交通先修建川藏公路的原因。(8分)
(2)请分析高地温对隧道施工的影响。(6分)
(3)川藏铁路在川西高原的理塘县设置有理塘站、毛垭坝站两个铁路站,有人认为理塘应以
交通枢纽的优势将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加工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经济,你是否赞同,
请说明你的观点。(8分)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乌伦古湖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是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一个典型平原盆地湖泊。在全新世时期,乌伦古湖与吉力湖原为统一湖体,湖面辽阔。目前,吉力湖为淡水湖,乌伦古湖为咸水湖。科研人员在乌伦古湖湖心钻孔,研究发现乌伦古湖湖心沉积物主要是通过流水搬运进入湖泊,流量对沉积物粒径的影响明显。
材料二 在历史上,乌伦古河流域是游牧民活动的主要空间,游牧业与流域生态环境维持着
长久的平衡。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耕群体的迁入,农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主要表现为耕地扩展、水利兴修、经济作物的种植、农业机械化的推广等。
材料三 乌伦古湖等深线示意图
材料四乌伦古湖湖心钻孔位置沉积物粒径分布表
(1)简述全新世后,乌伦古湖与吉力湖分隔开,形成独立湖泊的原因。(6分)
(2)根据乌伦古湖湖心流水沉积物粒径分布特点,说明全新世以来该地区干湿变化特点。(8分)
(3)试推测乌伦古湖未来演变趋势,并说明原因。(6分)
(4)近年来,福海县近73公里灌渠水流人乌伦古湖,导致乌伦古湖的咸水灌人吉力湖,试分
析这种变化对吉力湖生物资源的威胁。(4分)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联合国第37届遗产大会上宣布新疆天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托木尔是天山的主峰区,是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该地通过分区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该区域人均收入较低,当地政府依托优势生态环境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1)试分析天山等自然遗产得以保存的原因。
(2)根据所学内容为托木尔地区景区开发提出合理的建议。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大量的生活垃圾已成为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一大制约因素。我国东部某地率先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针对不同的垃圾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有效处理。但是垃圾收集,转运,运输中存在很多问题,大大影响着垃圾处理效果。下图示意东部某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示意图。
(1)说出农村生活垃圾转运收集中存在主要的问题。
(2)根据材料,说明该地干垃圾的处理方式对农村环境的影响。
合肥八中2021年高考模拟最后一卷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D 【解析】材料中有螺蛳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高原河湖中,柳州是螺蛳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说明柳州地区,水域面积广。
C 【解析】柳州螺蛳粉还远销欧美,需要合适的包装,同时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A 【解析】 材料中显示柳南区螺蛳粉产业融合示范园区有现代农业示范区,目的是通过水稻田的发展,既能生产稻米,也为养殖螺蛳创造条件。
B 【解析】在保障基本口粮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外,我国逐渐实行“粮改饲”、“粮改豆”,增加杂粮和豆类的播种面积,农业种植结构更加优化。镰刀湾地区的玉米播种面积减少。
A 【解析】广东省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单位面积产值提高。
B 【解析】东北纬度高气温低,水稻的生长周期长,积累的养分多品质好。
D 【解析】物种丰富度指数是描述群落中所含物种丰富程度的数量指标,数值越大,物种越丰富。从图中可以看到物种数量的变化特点。随着条件的改善少数物种成为优势种。
B 【解析】随着灌木乔木的增加,林下光照减弱,草本植物随之减少。
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垂直递减率总体是西北高东南低,冬季低。
A 【解析】垂直递减率总体是西北高东南低,东南侧降水多,气温的垂直递减率低。冬季气温低,空气稳定,垂直递减率小。
D 【解析】夏季气温垂直递减率增大,夏季风势力增强,旱涝灾害增多
36.【答案】(1)公路建设难度小,成本低,地区适应性强;公路运输灵活性好,适合点到点间的运输。成都与拉萨之间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生态脆弱,而且人口稀少,分布分散,运输量小,适合公路运输。
(2)恶化施工环境,降低劳动生产率,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洞内高温导致机械设备效率降低、故障增多。对隧道施工材料选取要求高,在隧道建成运营后,高温将使隧道养护维修更加困难,导致运营成本大幅提高。
(3)赞同 川西高原,农牧业发达,为农牧产品加工提供原料;生态环境清洁无污染,农牧产品品质优良;川藏铁路建成该地的交通条件改善,利于外运。大力发展农牧加工业带动农牧业的发展;利于理塘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增加就业,增加居民的收入,利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基础设施改善。
不赞同 理塘县位于川西高原,环境恶劣,农产品资源有限,不适合大力发展加工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加工能力弱;资金技术短缺;川西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农牧业开发易出现生态环境问题。
37.【答案】(1)乌伦古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古乌伦古湖,在湖中沉积;随着气候变干,进入湖泊水量减少;人类活动大量截水,古乌伦古湖水量减少,水位降低,湖泊底部沉积物出露,分隔乌伦古湖和吉力湖。
(2)湖心沉积物粒径大小受入湖水量的影响;湿润期入湖水量大,沉积物粒径大。
自底层到表层,湖心沉积物中值粒径由小变大再减小,粗颗粒含量有少到多再减少;说明该地区的经历了由干到湿再到干的变化。
(3)乌伦古湖将发展成为湖水盐度增大并最终消失,
未来几年, 在湖区有效降水量和入湖地表径流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人类大量截留灌溉使得乌伦古湖的入湖补给水量大大减少, 最终导致湖水位下降、湖水矿化度升高。 此外, 乌伦古河灌区周围大量农田排水及渠系渗漏水的回灌入湖, 也会导致湖水矿化度升高, 水体咸化。
(4)乌伦古湖的咸水灌入吉力湖,致使吉力湖的含盐量和矿化度显著升高,吉力湖沿岸林草植被退化枯死; 鱼类繁殖产卵觅食的优良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湖泊鱼类资源衰竭,鱼种劣变,产量下降;洄游性鱼灭绝。
43.【旅游地理】(10分)【答案】
1.该地交通不方便,人类活动干扰少;当地居民生态、友好型的生活方式。(4分)
2.①合理分区,保护性开发:根据生态脆弱程度划分为核心禁止区、限制开发区、保护性开发区、开放性开发区。
②景区建筑采用仿生态建筑,保持与当地生态环境一致
③遗产地的旅游开发上还要考虑“零污染”的理念和建设的方式,例如生态游步道,它可以跟自然非常和谐地融在一起,指示牌也应尽量选用当地的材料。
④从游客观赏的角度考虑合理安排牲畜的放牧地点、放牧时间、放牧头数。(6分任意三点得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4. 【环境保护】(10分)【答案】
1.问题:垃圾转运落地,沿途渗漏;垃圾暴露,垃圾投放点分散,垃圾投放收集时间不固定,转运收集成本高,设施不足等(4分,转运和收集中的问题各2分)
2.有利影响:优化农村环境,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可回收物的废物回收有利于资源化,减少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危废处置减少对环境的危害,无害化处理,减少生活垃圾产生的二次污染;灰土就地处理节约成本节约自然资源;不利影响:其他垃圾采取焚烧处理会产生大气污染。(每个要点2分,有利影响4分,不利影响2分,共6分)
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文综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文综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地理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必须使用0,4%和67%,巴西东南沿海的铌、钽资源开采,与巴西相比,我国铌、钽工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最后一卷 文综地理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最后一卷 文综地理答案和解析,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