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节 国际合作课时训练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十一)
(建议用时:40分钟)
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等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读苏州、东莞电子信息企业与全球生产网络的联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是( )
A.产品的科技含量高 B.劳动力资源充裕
C.市场经济比较完善 D.经济规模大,发展速度快
2.苏州、东莞的电子信息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主要功能是( )
A.营销基地 B.生产基地
C.研发基地 D.终端市场
1.B 2.B [第1题,通过全球生产网络的联系示意图可以看出我国处于整个生产网络的最低端,就是为了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所以“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因素。第2题,通过苏州、东莞电子信息企业与全球生产网络的联系示意图可以看出苏州、东莞的电子信息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主要功能是生产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竞争日益加剧,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据此回答3~4题。
3.有人把世界经济称为“地球村经济”,是因为( )
A.世界经济规模日益缩小
B.各国经济差异越来越小
C.生产、消费、流通领域联系日益减小
D.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4.经济区域化( )
A.有利于区域经济集团的内外合作与联系
B.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
C.不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
D.“南南合作”是为了扩大竞争优势
3.D 4.B [第3题,随着信息通信网络的普及应用,全球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产生,经济全球化逐渐形成,相互依赖程度加深。第4题,经济区域化有利于区域集团对内合作、联系,对外竞争,区域集团主要是为了提高区域整体的对外竞争能力。]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其近期建设的重点是道路、能源管线、电信、港口等基础设施共建和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据此回答5~7题。
5.“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至15日在北京举行。论坛期间( )
A.北京的昼长逐渐变短
B.西安日出晚于加尔各答
C.雅典将进入高温多雨季节
D.南昌正午太阳高度低于海口
6.“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相比,其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优点是( )
A.速度更快 B.机动灵活
C.运量更大 D.连续性强
7.基于新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其近期应重点发展( )
A.物流服务业 B.服装加工业
C.计算机制造业 D.木材加工业
5.D 6.C 7.A [第5题,由材料分析可知,论坛期间位于2017年5月14至15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长,因此北京的昼长逐渐增长;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昼越长日出越早,西安的纬度高于加尔各答,因此日出西安早于加尔各答;雅典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少雨;此时太阳直射点距离海口比距离南昌近,故南昌正午太阳高度低于海口。第6题,“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相比,其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优点是运量更大。第7题,基于新疆在“一带一路”中处于交通枢纽地位,结合材料中建设重点,其近期应重点发展物流服务业,提高交通运输及中转能力。]
苏丹港位于海边上,是苏丹重要的货物集散地,港区前是成片的珊瑚礁,珊瑚礁把深海区和浅海区分隔开。其港池和航道大部分为人工疏浚形成。我国某公司在苏丹港建设了很多大型深水泊位,使这座百年老港焕发出新的生机。下图示意苏丹港码头及港池分布,据此完成8~10题。
8.苏丹港港区前的珊瑚礁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
A.减缓海盐对海岸的侵蚀
B.减轻地震对港区的破坏
C.削弱海浪对海岸的侵蚀
D.削弱东北信风对海岸的吹蚀
9.苏丹港港池和航道底层的泥沙主要来自( )
A.周边沙漠 B.珊瑚礁剥落
C.河流沉积 D.洋流顶托
10.建设大型深水泊位,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①可扩大港口的业务范围 ②可减少人工疏浚成本 ③可促进当地对外贸易的发展 ④可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C 9.A 10.B [第8题,红海虽为高盐度海区,但珊瑚礁并不能减缓海盐对海岸的侵蚀,A项错;红海地处板块交界地带,是地震多发区,地震灾害受灾程度受地震震级、震源深度和距震中的距离影响,与珊瑚礁无关,B项错;珊瑚礁地处浅海区,能削弱海浪对海岸的侵蚀,C项对;苏丹港附近海岸确实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但珊瑚礁海拔较低,对风力的削弱作用不大,D项错。第9题,苏丹港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风力作用显著,大风将沙粒吹入港池和航道,A项对;珊瑚礁剥落会产生泥沙淤积,但由于其剥落速度缓慢,泥沙量较少,B项错;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缺少河流注入,C项错;红海为陆间海,洋流作用小,D项错。第10题,建设大型深水泊位,可停泊更大的船舶,扩大港口的业务范围,①对;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沙粒沉降较多,即使建设大型深水泊位,也需疏浚港池和航道,②错;港口业务范围的扩大能促进当地对外贸易的发展,③对;建设大型深水泊位,可缓解该地就业压力,但仅凭建设深水泊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④错。]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亚地广人稀,自然和农业资源极为丰富,与我国经济互补性强。其中,哈萨克斯坦是我国在中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北通道,涵盖中、哈、俄、蒙、吉五国部分地区,是我国面向中亚地区的重要战略节点和门户。下图为中亚地区示意。
(1)说明我国大量制造企业落户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的主要原因。
(2)说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对中亚地区的积极意义。
[解析] 第(1)题,大量制造企业落户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应考虑工业的区位条件以及工业集聚的优点。第(2)题,本题应从区域联系方面来考虑。中亚地区有丰富的煤、铁、油、气等资源,因此经济带的建设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快资金、技术的引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利于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促进与我国文化、贸易交流等。
[答案] (1)该区资源丰富,靠近原料、能源产地;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北通道,便于进行出口贸易,国际市场广阔;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两国政府的政策扶持;大量产业集聚,可共享基础设施和信息,获得规模效益。
(2)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快资金、技术的引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促进与我国文化、贸易的交流等。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下图中甲、乙均是我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合作地区,分别是沿第二亚欧大陆桥运行的中欧班列的西端桥头堡和重要中转站。据此完成12~13题。
甲 乙
12.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合作中,中国可以( )
A.向甲地区大力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
B.利用甲地区的港口大量进口铁矿石
C.从乙地区引进技术发展高科技产业
D.同乙地区各国家大力开展能源合作
13.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派盆景”搭乘中欧班列,将四川花卉运输到荷兰鹿特丹,与荷兰相比,四川花卉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是( )
A.平原面积广阔 B.灌溉用水充足
C.生产成本低廉 D.农业科技先进
12.D 13.C [第12题,据经纬度和区域轮廓可判断,甲地区为西欧,经济发达,我国应从甲地区引进技术发展高科技产业;乙地区为中亚,经济欠发达,但地处里海沿岸,石油资源丰富,因此同乙地区各国家大力开展能源合作。第13题,荷兰属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四川生产成本低廉,但荷兰平原面积广阔,灌溉水源充足,农业科技先进。]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陆上丝绸之路是从西安经乌鲁木齐、德黑兰、莫斯科至鹿特丹的线路,海上丝绸之路是由上海经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至地中海的海上航线。据此回答14~15题。
14.“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 ②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导致“陆上丝绸之路”沿线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水分 D.光照
14.B 15.C [第14题,东部地区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①正确;东部经济发达,人才众多,需要输入大量的资源,②错;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③对;南亚地区夏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频发,农业产量不稳定,需要进口粮食,④错。第15题, “陆上丝绸之路”沿线自然景观变化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景观变化,是干湿度地带分布规律的表现,影响因素是水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迪拜曾是阿联酋的一个小渔村,1969年输出第一桶原油,通过“黑金”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从1980年开始大力推进多元化产业类型的经济政策,将迪拜打造成中东的金融中心和观光城市。如今迪拜是阿联酋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石油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仅占1%。
2018年5月,首批海水稻成熟品种测产均超过世界水稻平均产量,这标志着海水稻团队此次在迪拜试验种植取得了阶段性成功,成为中阿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丰硕成果和友谊象征。下图是迪拜地理位置及其气候资料统计图。
(1)描述迪拜气候特点。
(2)从气候角度分析迪拜试种海水稻的有利条件。
(3)分析中国选择在迪拜实验种植海水稻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目前在迪拜大面积推广海水稻种植?请说明理由。
[解析] 第(1)题,读图分析、描述迪拜气候特点。第(2)题,读图文资料,从光照丰富、热量充足、日温差大等方面分析其有利条件。第(3)题,结合题干信息,从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方面分析。第(4)题,开放性试题,赞同或反对选择其一,并陈述理由即可。
[答案] (1)全年高温(月均温在15 ℃以上),年较差达15 ℃以上;降水稀少,12月~次年4月降水稍多。
(2)降水少,光照丰富,有利于海水稻的光合作用;全年高温,热量充足,生长期长;气温日较差大,不利于害虫繁殖,虫害少。
(3)两地政策支持;中国有海水稻种植技术;迪拜有充足的资金提供实验经费;生长期长,育种周期短;有利于中国海水稻技术向阿拉伯地区推广,解决该地区粮食问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4)赞同。提高粮食自给率;增加湿地面积,改善迪拜气候;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
反对。资金投入多,产量并不高,经济效益差;目前处在实验阶段,技术还不成熟;容易打破沙漠地区生态平衡。
高中地理第四节 国际合作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四节 国际合作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国际合作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国际合作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课后练习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