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实验是重要的一步,在实验中应遵循( )
A.可重复原则 B.设置对照原则 C.单一变量原则 D.以上都对
2.如图是某动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a、b、c分别表示细胞的不同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过程分别表示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B.c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
C.b过程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D.a、b、c过程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3.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用打孔器在某绿色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圆片,再用气泵抽出叶圆片内气体,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碳酸氢钠的溶液中(碳酸氢钠可以提供二氧化碳),叶圆片沉入水底。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器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得到的曲线图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图甲、乙表示绿色植物细胞中两种生理过程,M、N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M表示二氧化碳,N表示有机物
B.①表示叶绿体,②表示线粒体
C.绿色植物细胞中,甲、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D.甲和乙不可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5.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其直接原因是( )
A.影响了水的吸收,不利于光合作用
B.影响了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C.影响了水的吸收,不利于蒸腾作用
D.影响了氧气的吸收,不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6.“狗怕弯腰,狼怕摸刀”,如果遇到狗,做个弯腰捡石头的动作,通常狗就会跑开;遇到狼,做出抽刀的动作,狼也会害怕。对这种行为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属于先天性行为 B.是一种防御行为
C.该行为的形成与遗传有关 D.该行为属于条件反射
7.如图是人在完成屈肘动作时的肌肉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完成该动作
B.肱二头肌由肌腱和肌腹组成
C.肱二头肌属于肌肉组织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
8.自来水一旦被大肠杆菌污染,就有可能引发肠道传染病,甚至流行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等。因此,必须对自来水进行严格的检测,以确保饮水安全,我国规定1000mL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数不得超过3个,该菌的特征有( )
①无成形的细胞核②无细胞壁③腐生④能通过分裂繁殖后代⑤单细胞结构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9.图为三类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构成
B.②形成的芽孢是生殖细胞
C.③属于原核生物
D.①②③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消费者
10.下列关于营养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儿童、青少年应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B.食物中的维生素不需要经过消化过程就可以直接吸收
C.大肠是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主要器官
D.糖类、脂肪、蛋白质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1.把青蛙和小白鼠从25℃的环境中移到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耗氧量变化分别是( )
A.都减少 B.增加、减少
C.都增加 D.减少、增加
12.如图是人心脏内部结构及与其相连的血管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稍偏左下方
B.③的肌肉壁最发达,它主要为体循环提供动力
C.①②都是动脉血管,都流动脉血
D.④⑤之间存在房室瓣,可防止血液倒流
13.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A.肾单位
B.肾脏
C.肾小球
D.膀胱
14.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B.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条件反射
C.某人小脑萎缩,将直接影响他的运动协调能力
D.“谈虎色变”“谈梅止渴”是人特有的条件反射
15.心肌梗死是比较常见的突发性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血流被阻断,部分心肌缺血坏死而引起的。当发现心肌梗死病人时,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
A.就地休息,不要随意搬动病人,以防加重病人心脏负担,引起意外
B.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药物缓解疼痛
C.立即对病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治疗,以防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D.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将病人送至医院救治
16.一些缺碘地区曾流传这样的说法:“一代肿,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一代肿”是指缺碘导致患了地方性甲状腺肿
B.“二代傻”指的是婴幼儿患了呆小症
C.“三代四代断根芽”是指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生殖系统发育不健全,影响生育
D.我们沿海地区一定要积极推广“食盐加碘”的方案,确保食物中有充足的碘
17.注射乙肝疫苗能够预防乙型肝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乙肝疫苗相当于抗原
B.乙肝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乙肝病毒抗体
C.注射乙肝疫苗引起的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
D.该抗体也可以预防甲肝、丙肝等传染病
18.2021年4月,印度的新冠疫情迅速蔓延,创下3天新增近100万确诊患者的记录。下列关于疫情及其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的传染源是冠状病毒
B.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实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C.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机体对该传染病的防御能力
D.实验室培养新型冠状病毒时,必须选用活体实验材料作培养基
19.中国是养蚕缫丝最早的国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下图为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家蚕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B.蝗虫的发育没有③蛹期
C.适当延长②期,可以提高产丝量
D.家蚕属于有性生殖
20.如图表示某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人为男性
B.该人体内不同种的体细胞中所含染色体形态、数目不同
C.其产生的精子染色体组成是22+X
D.每一条染色体都含有很多的基因
21.下列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是( )
A.坏血病 B.肺结核
C.脚气病 D.乙型肝炎
22.生物体内残留有机汞的情况如下表所示,则它们构成的食物链最可能是( )
生物体
A
B
C
D
E
有机汞浓度
0.05
7
0.51
68
0.49
A.D→B→C→E→A
B.
C.
D.A→E→C→B→D
23.滇叶蛹是一种珍稀的竹节虫品种。成虫有头有脚,肢节分明,有清晰的“脉络”,酷似被吃过的不规则叶片,若静止不动的话,很难被发现,称得上是自然界高级别伪装大师。对其形成原因的正确解释是( )
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C.过度繁殖的结果
D.定向变异的结果
24.科研人员提取了一级功勋犬“化煌马”的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注射到取自犬A的无核卵细胞中,体外培养成早期胚胎,然后将其移植到代孕犬B的子宫内,生下了克隆犬“昆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克隆犬“昆勋”的遗传特性与“化煌马”几乎相同
B.克隆犬“昆勋”的产生过程属于无性生殖
C.该实例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D.克隆犬“昆勋”的培育过程属于转基因工程
25.下列对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酒和葡萄酒制作过程都要经过霉菌的糖化和酵母菌的发酵等阶段
B.制作白酒和葡萄酒等用到“菌”和香菇一样都是营腐生生活
C.在果蔬贮藏场所适当降低氧气浓度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D.制作酸奶过程的实质是乳酸菌在适宜条件下将奶中的蛋白质转化成乳酸
二、实验探究题
26.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喜欢生活在温暖、富含有机物的水体中。某同学想探究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进行了以下操作。
(1)草履虫大多生活在培养液的__________(填“表层/中层/底层”),以获得更多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草履虫通过__________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该过程是通过气体的_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2)盖上盖玻片,在__________倍镜下找到并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图),应向__________方移动装片才能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3)与植物叶肉细胞相比,草履虫没有__________等结构。
(4)该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
组别
营养液种类
营养液量
营养液温度
草履虫数量
甲组
稻草浸出液
500ml
25℃
2只
乙组
牛奶稀释液
500ml
10℃
2只
下列对该实验改进的方案中,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统一用稻草浸出液②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③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④用淸水培养液作对照组⑤需放置在自然光照相同的地方
27.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银边天竺葵为实验材料探究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过程,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①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为什么要用黑色的塑料袋?____________。
(2)实验时,先进行实验①,然后再进行后续的相关实验,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3)步骤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该实验结果图⑦的甲、乙、丙三部分中,加碘液变蓝的是____________,甲、乙丙可形成__________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28.如图为玉米种子、玉米植株、菜豆种子及菜豆幼苗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可知,玉米的花属于____________(单/两)性花。若玉米的花期巧遇阴雨天气,收获时人们会发现玉米棒槌上缺粒很多,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影响了果实的发育。
(2)图甲中最重要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它由____________(填序号)构成。农业生产上,常选用籽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播种,是因为玉米种子的[ ]____________内贮存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以保证种子的正常萌发。
(3)菜豆种子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由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图丁中菜豆幼苗的⑭部分是由图丙中菜豆种子的[ ]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9.下图是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生理过程,A、B、C、D、E表示有关的器官或系统。请据图回答:
(1)肋间肌、膈肌____________(收缩/舒张),A中空气排出体外。氧气经过①进入C后主要由__________进行运输。
(2)食物中的脂肪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图中②过程叫____________。
(3)D表示的器官是____________,④过程表示____________作用。
(4)在图示的各结构中,氧气浓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__。
30.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最初由英国产科医生帕特里克·斯特普托和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合作研究成功。1978年7月25日,全球首位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下图为女性生殖系统和试管婴儿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女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是[ ]____________。试管婴儿的形成过程中,受精作用是在体外完成的,而自然生育过程中,受精作用的场所是图1的[ ]____________。
(2)体外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至早期胚胎后,需要移植到图1母体的[ ]____________中进一步发育。受精卵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____________。
(3)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________的发育和成熟,同时在____________的作用下,男女性开始出现第二性征的分化。
(4)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为不孕不育症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该技术不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____________。
a.男性因精子数量少引起的不孕症
b.女性因输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症
c.女性因病摘除子宫引起的不孕症
31.图甲是某新型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图乙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该生态系统周边进行野外调查后绘制的部分食物网。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人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将秸秆、粪便等分解转化为沼气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它们是沿着____________进行的。
(3)图乙所示食物网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____________。请推测,该食物网中鹰的食物主要以____________为主。
(4)与图乙相比,图甲所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2.新冠疫情特殊时期我们通过“空中课堂”来继续学习,接触电子屏幕时间增多,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及健康都带来了困扰。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安排学习、运动和休息呢?小明对此进行了以下探索:
(1)小明制作了一个可变焦的水透镜,利用物理实验仪器来模拟人的眼球成像过程(图甲)。可通过注射器的推拉调节水透镜的曲度(向内推注射器水透镜曲度变大,向外拉则曲度变小)。其中水透镜模拟的是眼球结构中的____________,光屏模拟的是眼球结构中的____________。
(2)将“F光源”向左移动,是模拟看远处的物体,此时应____________(推/拉/不动)注射器,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物像。
(3)视觉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_,视觉的形成部位是____________。
(4)小明同学的手不小心遇针刺迅速做出缩手动作,该缩手反射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__。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新冠肺炎预防接种,小明同学眼看着针头扎进自己的胳膊,强忍疼痛完成了疫苗接种,过程中没有躲闪等动作。由此可以说明,缩手反射等低级神经中枢是受____________控制的。
参考答案
1.D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在制定计划、设置实验方案时要有对照实验。
【详解】
在进行探究实验时,一般要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可见在进行探究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都非常重要,另外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实验。
【点睛】
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2.C
【分析】
细胞分裂是指细胞的一分为二,细胞的分化是指细胞分裂形成的许多的细胞中,细胞之间发生着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的表现。细胞分化是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的分化使个体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系统。也就是细胞的分裂只是能使细胞的数目的增多,而细胞的分化才能使细胞形成一个个体。分析图形:图中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分裂过程;c是细胞分化的过程,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图中a过程细胞体积不断增大,表示细胞的生长;b过程细胞数目增多,表示细胞分裂,A正确。
B.图中c过程在形态、结构等方面出现了差异,表示细胞分化,B正确
C.b细胞分裂的过程,染色体先进行自我复制,然后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是一样的,C错误。
D.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分裂、c表示细胞分化,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D正确。
故选C。
【点睛】
掌握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等知识点即可解答。
3.A
【分析】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过程。
【详解】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叶片光合作用增强,产生大量的氧气,促进更多的叶片上浮,上浮速度越来越快,上浮时间越来越少,直至趋于稳定。①正确,③错误。碳酸氢钠可以为叶片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浓度越大,光合作用越强,上浮速度越来越快,上浮时间越来越少,直至达到饱和趋于稳定。②正确,④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4.D
【分析】
(1)光合作用的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3)图甲、乙表示绿色植物细胞中两种生理过程,其中甲表示光合作用,乙表示呼吸作用,M表示二氧化碳、N表示有机物,①表示叶绿体,②表示线粒体。
【详解】
A.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水和二氧化碳,故甲表示光合作用,乙表示呼吸作用,其中M表示二氧化碳,N表示有机物,A正确。
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叶绿体,因此甲图中①代表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线粒体,因此乙图中②表示线粒体,B正确。
C.甲表示光合作用储存能量,乙表示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绿色植物细胞中,甲、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C正确。
D.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别在同一个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的,甲和乙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并且能正确识别图中的两个过程所代表的生命活动。
5.D
【分析】
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详解】
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土壤板结,土壤缝隙中的空气被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减弱根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6.A
【分析】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行为的功能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等。
【详解】
防御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集体防御等。因此,狗看到你弯腰拾起石块要攻击它时会立刻逃之夭夭,这种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属于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从行为的功能来看属于防御行为;从反射的类型来看属于条件反射。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后天性学习行为和行为类型的特点。
7.C
【分析】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
A.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但是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肌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正确。
B.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正确。
C.肱二头肌由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等构成,属于器官,错误。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人体的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但骨骼肌只能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人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正确。
故选C。
【点睛】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8.D
【分析】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属于原核生物。
【详解】
大肠杆菌属于细菌,①无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④能通过分裂繁殖后代,⑤单细胞结构,没有叶绿体,营寄生生活,D正确。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大肠杆菌的形态结构。
9.A
【分析】
图中①是病毒,②是细菌,③是酵母菌。
【详解】
A.①是病毒,无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A正确。
B.②细菌在不良环境中形成的芽孢是它的休眠体,而不是生殖细胞,B错误。
C.③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
D.腐生的②细菌和③真菌能分解动植物遗体,属于分解者;①病毒营寄生生活,不属于分解者,D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病毒、细菌、真菌的结构和营养特点。
10.C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
A.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故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A正确。
B.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能够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B正确。
C.大肠能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但不是吸收的主要器官,C错误。
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D正确。
故选C。
【点睛】
掌握人体需要的主要的营养物质,了解它们对人体的作用,结合题意,即可答题。
11.D
【分析】
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表被毛或羽毛,有保温作用,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为恒温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无脊椎动物属于变温动物。
【详解】
动物的呼吸作用利用氧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用公式表示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释放的能量有两个应用:维持动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维持体温。青蛙是变温动物,从25℃的环境中移到5℃的环境中,青蛙的体温降低,新陈代谢降低,耗氧量减少;而小白鼠是恒温动物,把它从25度的室温移至5度的环境中,体温是不变的,为了维持体温,呼吸作用要加强以释放更多的热量,因此耗氧量会增加。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2.C
【分析】
观图可知:①是主动脉,②是肺动脉,③是左心室,④是右心室,⑤是右心房。据此解答。
【详解】
A.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A正确。
B.③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因此它的肌肉壁最发达,B正确。
C.①是主动脉,流动脉血;②是肺动脉,流静脉血,C错误。
D.④右心室和⑤右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D正确。
故选C。
【点睛】
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3.A
【分析】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详解】
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部分。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所以在人体肾脏中,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A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
14.B
【分析】
(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3)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
【详解】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A正确。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B错误。
C.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某人小脑萎缩,会影响运动协调,C正确。
D.动物不具有语言中枢,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区是人的语言中枢,“谈虎色变”、“谈梅止渴”是由语言中枢参与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
15.C
【分析】
心血管疾病是现代人的第一大杀手,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主要是遗传高血压,外因是主导,有很多,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精神压力、高血脂、高血糖等,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的方法就是改、动、保。
【详解】
A.对于心肌梗死的病人,应就地平躺下,不要随意搬动病人,以防加重病人心脏负担,A正确。
B.对于心肌梗死的病人,应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药物缓解疼痛,B正确。
C.胸外心脏按压治疗适用于心脏停跳、无意识的患者,对心肌梗死病人,不能随意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治疗,C错误。
D.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拨打“120”,尽快将病人送至医院救治,D正确。
故选C。
【点睛】
熟记掌握人体遇到意外伤害时的急救方法即是解题关键。
16.D
【分析】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作用、功能及激素分泌异常症如下表所示:
【详解】
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材料。由于水土中缺少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这就是所说的一代肿;幼年时甲状腺功能不足会患呆小症,智力低下,这就是所说的二代傻;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生殖系统发育不健全,没有生育能力,三代四代断根芽。我们内陆地区一定要积极推广“食盐加碘”的方案,确保食物中有充足的碘,沿海地区不缺碘。
故选D。
【点睛】
各种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症,是非常重要的考点,注意掌握。
17.D
【分析】
(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详解】
A.乙肝疫苗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乙肝疫苗是抗原,A正确。
B.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原因是乙肝疫苗能诱发人体产生对抗乙肝病毒的抗体,B正确。
C.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所以注射乙肝疫苗引起的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故C正确。
D.抗体具有专一性,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通过接种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只能预防乙肝,不能预防甲型肝炎、丙型肝炎等传染病,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免疫的功能,抗原和抗体的概念。
18.A
【分析】
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详解】
A.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故该病的传染源是新冠肺炎患者,A错误。
B.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属于传染源,故对其实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B正确。
C.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可以增强机体对该传染病的防御能力,C正确。
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繁殖,故实验室培养新型冠状病毒时,必须选用活体实验材料作培养基,D正确。
故选A。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9.A
【分析】
本题考查家蚕的发育。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幼虫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幼虫停止取食并吐丝结茧;结茧后幼虫化为蛹,到了蛹期蛹皮变硬不能吐丝,蛹不食不动;蛹过一段时间能羽化为蚕蛾。据图可知①是受精卵、②是幼虫、③是蛹、④是成虫。
【详解】
A.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因此是完全变态发育,而非不完全变态,故错误。
B.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而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即蝗虫的发育没有③蛹期,故正确。
C.家蚕发育为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幼虫停止取食并吐丝结茧,适当延长②期可以提高产丝量,故正确。
D.家蚕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属于有性生殖,故正确。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识记家蚕属于经过受精卵 → 幼虫 → 蛹 → 成虫四个时期的完全变态发育类型。
20.D
【分析】
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 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详解】
A.人的体细胞中常染色体加性染色体共46条,其中常染色体22对(44条),男性性染色体为XY,女性性染色体为XX。由图可知,此人性别为女性,故A选项错误。
B.人体内的体细胞有多种,含有的染色体都是23对,其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都一样。故B选项错误。
C.人的体细胞中常染色体加性染色体共46条,其中常染色体22对(44条) ,性染色体1对(女性XX或男性XY)。此人为女性,染色体组成为22对+XX,所产生的卵子属于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卵子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X,故C选项错误。
D.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牢记男女性性染色体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21.B
【分析】
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生活在人、动植物体内或体表,从活的人、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可导致人或动植物患病。
【详解】
A.坏血病是缺少维生素C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
B.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结合杆菌属于细菌,B符合题意。
C.脚气病是缺少维生素B1引起的,C不符合题意。
D.乙型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细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在考试中时常考到,注意掌握。
22.C
【分析】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
表格中这5种生物体内残留某种有机农药浓度由少到多依次是:A0.05、E0.49、C0.51、B7、D68;其中E、C位于同一营养级,属于竞争关系。
因此,这5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最可能是: 。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以及生物富集的特点。
23.A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选择。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模拟环境中的其它物体从而借以蒙蔽敌害,保护自身的现象叫拟态,是动物在自然界长期演化中形成的特殊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详解】
A.滇叶蛹成虫有头有脚,肢节分明,有清晰的“脉络”,酷似被吃过的不规则叶片;达尔文认为,这是滇叶蛹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故正确。
B.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来的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性状不断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滇叶蛹并非人工饲养并选择下来的,故错误。
C.过度繁殖只是为提高后代存活的可能性提供数量前提而已,滇叶蛹的拟态特性无关,故错误。
D.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异才能被保留下来,故错误。
故选A。
【点睛】
熟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24.D
【分析】
克隆新个体的基因与原来个体的基因完全相同,因此,克隆个体是在遗传上与原来生物体一模一样的新个体。
【详解】
AC.实验中克隆犬“昆勋”的细胞核来自化煌马,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因此克隆犬“昆勋”的遗传特性与“化煌马”几乎相同,A、C正确。
B.“昆勋”的产生过程中,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B正确 。
D.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实验中并没有用到,克隆犬“昆勋”的培育技术属于克隆技术,D错误。
故选D。
【点睛】
牢记细胞核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5.B
【分析】
多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详解】
白酒和葡萄酒制作过程都要经过淀粉糖化,A错误。制作白酒和葡萄酒等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的营养方式都是异养腐生,和香菇一样,B正确;。在果蔬贮藏场所适当降低氧气浓度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不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C错误。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气的情况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D错误。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6.表层 表膜(细胞膜) 扩散 低 左下 )叶绿体、细胞壁、液泡 ②③⑤
【分析】
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靠细胞器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如口沟:取食;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伸缩泡及收集管:收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并排到体外;胞肛: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纤毛:辅助运动,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详解】
(1)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含氧丰富,在此处聚集着大量的草履虫,因此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常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取材。据分析可见:草履虫靠表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该过程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2)用低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发现视野的左下方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草履虫,若将其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玻片标本移动方向应是左下方。
(3)草履虫是原生动物,其细胞组成与植物细胞的区别是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4)①②④对照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此对照试验的变量是营养液,其它条件应该都一样,因此应该除了甲组用稻草液,乙组用牛奶营养液之外,温度都一样。②正确;①④错误。
②正确;③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2只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实验结果没有科学性,正确。
⑤对照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将两组放置在自然光照相同的地方,正确。
【点睛】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27.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吗 防止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使叶片脱色 丙 两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的就是对照组。
(3)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详解】
(1)光合作用必要在光下才能进行,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装置①探究的问题是: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吗?植物用黑色塑料袋遮盖,可以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2)实验时首先进行实验①,将植物放在黑暗处,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3)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步骤④的目的是使叶片脱色。
(4)⑦中甲银边部分、丙绿色部分相互对照,唯一的变量是叶绿体。甲银边部分细胞内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丙绿色部分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变,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乙处没有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所以不变蓝。甲、丙以叶绿体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乙、丙以光照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由实验结果可知: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28.单 授粉不充分 胚 ③④⑤⑥ ②胚乳 受精卵 ⑩胚芽
【分析】
观图可知:图甲中①种皮和果皮、②胚乳、③子叶、④胚芽、⑤胚轴、⑥胚根;图乙中⑦雄蕊、⑧雌蕊;图丙中⑨胚轴,⑩胚芽,⑪胚根,⑫子叶,⑬种皮, 图丁中 ⑭叶,⑮子叶,⑯根。
【详解】
(1)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端开雄花,中部开雌花。玉米属于异花传粉中的风媒花,异花传粉的植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例如:如果传粉时期没有风或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传粉的能力就大大降低,从而降低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玉米的果穗常常有缺粒,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为了弥补自然下状态传粉不足,人们通常采取的弥补措施是人工辅助授粉。
(2)胚是种子中最主要的结构,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发育成新植物体,胚包括③子叶、④胚芽、⑤胚轴、⑥胚根。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所以种子萌发时候,由②胚乳提供营养物质。
(3)菜豆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子叶是胚的一部分,受精卵发育成胚。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因此图丁中菜豆幼苗的⑭叶是由图丙中菜豆种子的⑩胚芽发育而来的。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种子的结构及发育知识等。
29.舒张 红细胞 甘油和脂肪酸 营养物质的吸收(或吸收) 肾脏 肾小管的重吸收 细胞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涉及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和泌尿等生理。根据图解可知,A是肺、B是小肠、C是血液、D是肾脏、E皮肤;过程①是气体扩散、②是营养物质的吸收、③是(肾小球)滤过作用、④是(肾小管)重吸收作用、⑤是汗液的形成。
【详解】
(1)膈肌和肋骨间肌肉舒张使胸廓缩小,因此肺被动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最终气体排出肺。据图可知,C是连接着体内和体外物质进出的中间媒介,故而C为血液。因肺泡吸入的氧气含量大于血液内的氧气含量,而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具有在含氧高处与氧结合,氧含量低处与氧分离的特性,所以氧气会经过①扩散作用进入C血液内主要由红细胞进行运输。
(2)脂肪是大分子物质,会在小肠内被肠液和胰液彻底消化,脂肪消化的终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图中②为经B小肠后能进入C血液中的过程,所以②是养物质的吸收。
(3)图中D和C血液有物质的进出,且有废物需经D排出,故D为肾脏,③是(肾小球)滤过作用、④是(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生活需要消耗氧气和营养物质,所以外界吸进人体的氧气最终是供给组织细胞利用的,所以氧气浓度最低的是细胞。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人体的相关生理、学会获取和辨识图示信息、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30.③卵巢 ①输卵管 ②子宫 卵黄 生殖器官 性激素 c
【分析】
图1中①输卵管,②子宫,③卵巢,④阴道。
【详解】
(1)女性生殖系统中,③卵巢是重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精子与卵细胞在①输卵管内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2)精子与卵细胞在①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在②子宫中进行,并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获取营养、排出废物,直至发育成熟,分娩产出。而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卵黄。
(3)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在性激素的刺激下,人体出现第二性征。
(4)运用试管婴儿技术可以解决因精子数量少或输卵管堵塞阻碍受精导致的不孕不育的问题。故该技术不适用于c种情况。
【点睛】
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1.农作物 分解者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食物链和食物网 青蛙、食虫鸟、蛇、鹰 鼠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分析】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 、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3)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开始的;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和循环的。
【详解】
(1)农作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是图甲中生态系统的最关键的成分。秸秆、粪便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又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开始的;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和循环的。
(3)图乙中,初级消费者是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如食草籽鸟、蚱蜢和鼠;次级消费者不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而是以草食动物或体型较小的食肉动物为食,如图中的青蛙、食虫鸟、蛇、鹰等。生物鹰的食物主要以鼠为主。
(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与图乙相比,图甲中,食物网结构简单,调节能力弱。
【点睛】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的过程可解答。
32.晶状体 视网膜 拉 视网膜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脊髓 大脑
【分析】
眼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眼球的结构如图:
图乙中1传入神经、2传出神经、3上行传导束、4下行传导束、5效应器,A大脑、B灰质、C白质、H感受器。
【详解】
(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小明制作了一个可变焦的水透镜,利用物理实验仪器来模拟人的眼球成像过程(图甲)。其中,“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光屏模拟的是眼球结构中的视网膜。
(2)向左移动“F光源”,即此时的物距变大,像距应该变小,即光屏应该向左移动,才能使得像清晰,但若保持光屏和透镜不变,仍使得像成在光屏上,即需要让凸透镜的会聚能力减弱,即需要让凸透镜变薄,故应该向外拉注射器。
(3)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视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4)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疫苗接种过程中针头扎进自己的胳膊时并未将手指缩回,说明缩手反射等低级神经中枢是要受大脑控制的。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
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及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B)(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B)(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B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B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