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山东省高考压轴卷之生物Word版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山东省高考压轴卷
生 物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新冠病毒作为一种RNA病毒,能特异性地识别肺部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感染肺部细胞,重症患者炎症区域会发生“细胞因子风暴”,即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多种细胞因子会迅速大量产生,过度免疫应答使大量免疫细胞在肺中被激活,造成呼吸窘迫和肺衰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识别宿主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B.在T2噬菌体、新冠病毒和人体的遗传物质中,由碱基A、G、U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分别有2、3、5种
C.新冠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反应都与免疫失调有关
D.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与胞内的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并阻止其增殖,这属于体液免疫
2.无论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NADH都通过氧化还原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该过程逐步释放的能量可驱动ATP生成。上述包含多种氧化还原组分的传递链称为氧化呼吸链(如下图)。下列有关氧化呼吸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NADH均来自丙酮酸的分解过程
B.图中膜蛋白F0-F1既有运输功能,又有催化功能
C.图中膜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经内质网、高尔基体进行加工
D.图中M侧表示线粒体基质,N侧表示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腔
3.2,4-二硝基苯酚主要作用于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使供能物质氧化产生的能量不能用于合成ATP,进而导致细胞供能不足、脂肪分解加速,以填补能量缺口。越来越多的脂肪被氧化分解,但线粒体仍然无法合成ATP,此时就会进入“死循环”,直到2,4-二硝基苯酚通过代谢排出体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二硝基苯酚不影响无氧呼吸的能量代谢
B.2,4-二硝基苯酚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
C.若2,4-二硝基苯酚长时间不能排出体外,将导致个体消瘦、体温异常
D.2,4-二硝基苯酚能抑制人体血糖进入红细胞,进而抑制红细胞有氧呼吸过程
4.脑、肺等部位的恶性肿瘤经常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尿量大减且高度浓缩、体内水驻留、低钠血症、出现神经调节障碍现象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垂体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B.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对水的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
C.患者体内水驻留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引发低钠血症
D.患者的临床表现说明神经调节受体液调节的影响
5.图甲为植物(2n=4)某一个细胞分裂过程中俯视图像、图乙为哺乳动物(2n=6)某一个细胞分裂主视图像(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所看到的视图),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图乙细胞最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图甲所示细胞完成细胞分裂后,将出现基因组成为Aabb的子细胞
D.图乙所示细胞完成细胞分裂后,将出现基因组成为aBd的卵细胞
6、羟胺可使胞嘧啶转化为羟化胞嘧啶而与腺嘌呤配对,假如一个精原细胞在进行DNA复制时,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上各有一个胞嘧啶碱基发生羟化,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的DNA序列都发生改变
B. 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羟化胞嘧啶
C. DNA序列发生改变的精子与正常卵细胞结合并发育成具有突变性状的个体
D. DNA序列发生改变的精子与正常卵细胞结合发育成的个体没有该性状的改变
7、下图表示在离体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或处理后的膜电位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P点用药物促使突触后膜Cl-通道开放,会促进突触后膜神经元兴奋
B. 曲线Ⅱ的下降段是Na+以被动运输方式外流所致
C. P点时用药物阻断突触后膜Na+通道,并给予适宜刺激,则膜电位变化应为曲线III
D. 降低突触间隙中Na+浓度,在P点时给子适宜刺激,膜电位变化如曲线Ⅳ所示
8、痩素是由肥胖基因编码的多肽类激素,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合成并分泌,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体的食欲,并参与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使体重减轻。有研究发现,多数肥胖者常伴有血清痩素水平升高,提示其体内可能存在“痩素抵抗”现象。下列有关痩素的推测,错误的是( )
A. 痩素可降低食欲,减少进食
B. 痩素可抑制脂肪的合成,促进其分解
C. 痩素缺乏和痩素抵抗都可能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
D. 胰岛素与痩素在调节脂肪代谢方面的作用类似
9、生物学家利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将细胞分裂素(CK)直接涂于侧芽,可使休眠侧芽恢复生长状态,研究表明,生长素在运输过程中具有降低CK合成的作用,从而限制其对侧芽的促进作用,进而抑制它们的生长(如下图)。腺苷磷酸-异戊烯基转移酶(IPT)是催化CK合成的酶,豌豆去顶之前检测不到IPT基因的表达,而去顶后该基因就表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幼茎中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
B. 生长素通过抑制IPT基因的表达来抑制豌豆茎节处CK的合成
C.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D.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主要由幼芽合成
10、 对芬兰的田鼠的捕食者研究显示,小型鼬类是田鼠的专性捕食者,而狐,普通鸳等也捕食田鼠,但它们的食谱更为广泛。两类捕食者都对田鼠种群数量具有调节作用。芬兰北部小型鼬类分布更多,而芬兰南部则以狐,普通鷥等捕食者为主。根据物种间相互作用对种群数量调节的机制,预测以下哪一说法符合田鼠种群波动规律( )
A. 北部地区田鼠种群波动幅度比南部地区更为剧烈
B. 南部地区田鼠种群波动幅度比北部地区更为剧烈
C. 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田鼠种群都保持稳定不变
D. 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田鼠种群都有同等程度的剧烈波动
11、 某生态系统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其中乙、丙和丁构成一条食物链:乙→丙→丁,甲和乙之间的关系如图1,图2为能量流经丙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图1可知甲乙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B. 食物链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 流向M的能量是乙同化的能量
D. 为了使丙同化的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有益的方向,可以对丙进行圈养
12、我国规定1L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数不得超过3个。某兴趣小组利用滤膜法(下图所示)对校内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数量进行检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取样水龙头应用火焰灼烧,打开水龙头一段时间后再取样
B. 滤膜的孔径应小于大肠杆菌,过滤水样应足量
C. 伊红美蓝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含有琼脂
D. 进行细菌培养的同时需进行未接种培养基的培养
13、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可利用甲高产不耐盐、乙低产耐盐的两种二倍体植物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通常将植物细胞置于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低渗溶液中处理
B. ②到③的过程中,杂种细胞内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活动明显增强
C. 由④到目的植株需进一步筛选的原因是④中含有高产不耐盐品种
D. 目的植株相对于甲、乙而言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植株不可育
14、下图表示研究人员利用胚胎工程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代表体外受精,与体内受精不同的是体外受精前精子需要获能
B. ②代表早期胚胎培养,该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无细胞分化
C. ③代表胚胎分割,需均等分割桑椹胚内细胞团,以免影响胚胎发育
D. 为选育出能泌乳的母奶牛,移植前需从胚胎的滋养层部位取样,做 DNA 分析鉴定性别
15、下列化学试剂在实验中的具有相同作用的是( )
A. 酒精在“微生物培养”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中的作用
B. 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探究pH对酶的活性”中的作用
C. 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
D. 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利用鸡血粗提取DNA”中的作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6.我国研究人员获得了菠菜光系统Ⅱ(PSⅡ)的外周捕光色素复合物(LHCⅡ)超级复合体的结构,PSⅡ是嵌入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超分子复合物,包括许多蛋白质亚基、叶绿素、类胡萝卜素、Mn4CaO5簇、血红素、质体醌和脂类等,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PSⅡ核心复合物接收来自LHCⅡ的激发能,能通过Mn4CaO5簇来催化光诱导水的分解。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SⅡ具有捕获和转化光能、催化水的光解的作用
B.Mn4CaO5簇的催化作用也能催化二氧化碳与C5的结合
C.PSⅡ发挥作用能为暗反应提供NADPH和ATP
D.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能同时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17.科研人员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IAA合成抑制剂处理豌豆茎切段得到茎的伸长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未添加抑制剂前,茎切段中内源IAA的浓度小于最适浓度
B.20 mg•L-1的IAA合成抑制剂能直接促进茎切段生长
C.40 mg•L-1的IAA合成抑制剂对茎切段的伸长生长无明显的作用
D.160 mg•L-1的IAA合成抑制剂作用下,茎切段中IAA浓度低于最适浓度
18.CRISPR/Cas系统是细菌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防御机制。当病毒入侵细菌时,细菌基因组中的CRISPR位点能转录与入侵病毒基因组序列相匹配的小分子RNA,然后CRISPR-RNA就能通过互补序列结合病毒基因组,并表达CRISPR相关核酸酶(Cas酶),进而切割病毒DNA以阻止病毒完成其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RISPR位点的转录和翻译场所不相同
B.CRISPR/Cas的发现有助于对基因进行定点编辑
C.CRISPR/Cas系统可抵御各种病毒的入侵
D.Cas酶可能作用于磷酸二酯键
19.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ATD)是一种严重的基因紊乱性疾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某患病家族系谱图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病发病率的调查最好在人群中进行
B.致病基因为隐性,Ⅱ-3和Ⅲ-4都是携带者
C.该病的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
D.若Ⅲ-1和Ⅲ-4婚配,子代发病率不可能是1/4
20.下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是( )
A.X细胞是从脾脏中提取的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B.Y细胞是杂交瘤细胞,通常取用培养10代以内的细胞
C.图中筛选过程至少两次且方法不同,最终保留抗体检测呈阳性的细胞
D.图中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9分)
某科学家研究高温胁迫对蓝莓光合作用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高温胁迫是指将蓝莓植株置于40℃、其他条件适宜环境下培养;恢复是指将高温胁迫12天的蓝莓植株转移到25℃、其他条件适宜环境下恢复3天。
(1)应选取多株______________的蓝莓植株进行实验处理,选取多株蓝莓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图1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高温胁迫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2)高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包括气孔限制因素(CO2供应不足影响光合作用)和非气孔限制因素(非CO2因素限制光合作用)。由图2、图3结果分析,随高温胁迫时间延长,9-12天高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______________(填“气孔限制因素”或“非气孔限制因素”),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3)qP是一个反映植物的光反应系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能力指标。据图4分析,高温胁迫9-12天,光合速率较低的原因是光反应有关酶活性下降,生成的______________不足限制了暗反应。
22、(10分)
GLUT-4是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仅存在于胰岛素敏感的骨骼肌、心肌和脂肪细胞中。细胞膜上GLUT-4的量受胰岛素调节,在没有胰岛素刺激时主要位于细胞内的贮存囊泡内。在胰岛素刺激下,细胞内会激发一系列生理反应,使细胞膜上的GLUT-4增加,进而引起血糖浓度下降,其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一方面血糖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组织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另一方面通过血管内侧等部位的感受器,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中的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分析上述可知,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胰岛素与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结合后,经过一系列的信号传导途径,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使细胞膜上的GLUT-4增加,进而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同时促进了_______________以及蛋白质、脂肪和糖原的合成,血糖浓度下降。
(3)经检测,某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含量正常,该病人脂肪细胞中GLUT-4的合成体系和转运体系均正常,据图分析其患病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3、(16分)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腐霉茎腐病在我国广泛发生,严重危害粮食生产安全,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1)观察发现,玉米品种甲(纯系)对腐霉茎腐病表现为抗病,品种乙(纯系)表现为感病。
①研究人员将品种甲与品种乙杂交,得到F1;再将F1自交,得到F2。检测发现,产生的F1全部为抗病;产生的673株F2中,626株为抗病,47株为感病。F2中的抗病∶感病≈15∶1,因此可推知抗病与感病由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对基因控制。
②研究人员又对F2进行单株自交,将每株收获的种子分别种植,观察表现型。有的F2单株自交子代都为抗病、有的F2单株自交子代都为感病、有的F2单株自交子代既有抗病又有感病。若上述三种F2的比例为________,即可验证①所得结论。
(2)进一步研究发现,品种甲的抗病基因R1位于玉米1号染色体上。已知抗病玉米品种丙(纯系)的显性抗病基因Q也位于1号染色体上。
①在玉米1号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有分子标记,如z263,它在玉米的不同品系里的长度可能不同,但起始和终止序列相同。类似的还有z459、z319和z256。已知品种丙的Q基因与z263、z459、z319和z256紧密连锁(不发生交叉互换)。科研人员根据这几个分子标记的起始和终止序列设计________,分别以品种甲、乙的基因组DNA为_______进行PCR扩增后进行电泳检测。下图所示实验结果初步说明R1与Q是_____(填“相同”或“不同”)基因,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将品种甲与品种丙杂交,得到F1,F1均表现为抗病。再将F1自交,得到F2。F2出现感病植株,直接验证(2)①的结论。推测F2出现感病植株的原因是(只考虑R1和Q基因)________________。
24、 (9分)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如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P、A、B、C、D、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请分析回答:
(1)P、A、B、C、D 构成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这是实现生态系统_________ 等功能的主渠道。
(2)若B中的能量不变,将D的食物比例由B∶C=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D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
(3)图中碳元素在B、E间以___________形式传递。虽然氮元素也是不断循环,但农田生态系统中仍需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考察了一个位于置位点的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所示:
年龄
0+
1+
2+
3+
4+
5+
6+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年龄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①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
②如果引入该湖泊本没有的鲶鱼并大量繁殖后,导致原鱼种减少,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此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
③(关键环节)在湖泊下游生活有大量的动植物,其中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数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________(填“群落”“种群”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浮游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
25、(11分)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从人体得到的乙肝病毒抗原基因作为目的基因时,通常删去基因的______等部分,从而减小目的基因的相对分子质量,利于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由图可知,过程①用到限制酶是______,在培养农杆菌的培养基中添加______可筛选得到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
(2)将目的基因导入农杆菌时,首先用处理农杆菌,使农杆菌处于______,利于农杆菌吸收目的基因完成转化过程。将农杆菌导入番茄细胞时,受损的番茄组织更有利于农杆菌的侵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转基因番茄的细胞具有全能性,在一定的______以及无菌、适宜的pH和温度等条件下,可以形成愈伤组织,再进一步发育形成试管苗,图中过程③④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4)可用该植株结的番茄饲喂小鼠,若在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________,则说明转基因植物疫苗口服有效。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病毒结构、细胞膜功能和免疫过程。病毒为非细胞生物,因此新冠病毒识别宿主细胞,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A错误;T2噬菌体是DNA病毒,新冠病毒是RNA病毒,人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故由碱基A、G、U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分别有2、3、2种,B错误;新冠肺炎、系统性红班狼疮、过敏反应都与免疫过强有关,属于免疫失调,C正确;抗体只能对细胞外液中的抗原发挥作用,不能对细胞内的病毒发挥作用,D错误。
2.【答案】B
【解析】图中NADH除了来自丙酮酸的分解外,还可以来自细胞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分解,A错误;分析图示可知,膜蛋白F0-F1既能运输H+,又能催化ATP的合成,B正确;若图中表示线粒体内膜,由于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其蛋白质由核基因和线粒体自身基因共同控制合成,它们无论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还是在线粒体的核糖体上合成,均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C错误;有些原核细胞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由于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其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一般在细胞膜上进行,所以图中的生物膜不一定是线粒体内膜,真核细胞内,M侧表示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腔,N侧表示线粒体基质,D错误。
3.【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的场所及相关能量代谢。2,4-二硝基苯酚使供能物质氧化产生的能量不能用于合成ATP,无氧呼吸是指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并合成少量ATP的过程,所以2,4-二硝基苯酚会影响无氧呼吸,A错误;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的场所分别为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第三阶段释放大量能量,合成大量ATP,故2,4-二硝基苯酚主要作用于线粒体内膜,B错误;2,4-二硝基苯酚抑制ATP合成,细胞供能不足,大量脂肪被分解,故2,4-二硝基苯酚可导致个体消瘦,另外,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多地以热能形式散失,导致机体的体温异常,C正确;2,4-硝基苯酚主要作用于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不耗能,故不受影响,此外,人体成熟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4.【答案】A
【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垂体释放的,A错误;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刺激下丘脑内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进入肾脏周围的血液,使血量增加,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导致尿量减少,B正确;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进入肾脏周围的血液,使血量增加,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引发低钠血症,C正确;人体水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受体液调节的影响,D正确。
5.【答案】A
【解析】依题干信息,图甲为俯视图像,染色体大小两两相等,着丝点最可能位于一个平面上,所以该图像可能是有丝分裂中期;图乙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无着丝点断裂,最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甲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若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不会出现Aabb的子细胞;图乙细胞完成后续的减数分裂过程后,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根据图乙分析,可进一步产生卵细胞应为图示下方(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导致)基因组成对应的次级卵母细胞,依图形信息不可能出现aBd的卵细胞。
6、【答案】A
【解析】一个精原细胞在进行DNA复制时,若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上各有一个胞嘧啶碱基发生羟化,依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减数分裂过程,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四个DNA分子中,会有两个DNA序列改变,所以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2个精子的DNA序列改变,2个没有改变,A错误;
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羟化胞嘧啶,不可能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羟化胞嘧啶,B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DNA序列发生改变的精子与正常卵细胞结合并发育成的个体可能具有突变性状,也可能不具有突变性状,CD正确。故选A。
7、【答案】C
【解析】P点用药物促使突触后膜Cl-通道开放,会发生Cl-内流,不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A错误;曲线Ⅱ的下降段是K+以被动运输方式外流所致,B错误;P点时用药物阻断突触后膜Na+通道,不能发生Na+内流,则不能形成动作电位,变化如曲线III所示,C正确;降低突触间隙中Na+浓度,在P点时给子适宜刺激,会形成动作电位但峰值会下降,D错误。故选C。
8、【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痩素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体的食欲,并参与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使体重减轻”,说明痩素可降低食欲,减少进食,A正确;由于廋素可以降低食欲,减少进食,推测痩素可抑制脂肪的合成,促进其分解,B正确;痩素缺乏和痩素抵抗都将导致细胞不能接受到瘦素的信号,导致肥胖,C正确;胰岛素促进血糖进入脂肪细胞合成脂肪,而廋素可以抑制脂肪的合成,促进其分解,D错误。故选D。
9、【答案】B
【解析】只有生长素在幼茎中的运输是极性运输,A错误;结合题意和图表信息可知,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抑制IPT基因的表达而抑制CK的合成,去顶后,该抑制可以解除,B正确;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的生长表现为拮抗作用,C错误;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有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根尖合成,D错误。故选B。
10、【答案】A
【解析】小型鼬类、狐、普通鷥等通过捕食对田鼠种群数量调节,属于调节种群数量的因子中的密度制约因子。据题意,芬兰北部小型鼬类分布更多,且小型鼬类是田鼠的专性捕食者,其食性单一,能有效控制田鼠种群的数量;而芬兰南部则以狐,普通鷥等捕食者为主,他们捕食田鼠外,食谱比较广泛,相比北部地区,食物网较复杂,生态系统也比较稳定,田鼠种群波动幅度较小,综上所述,北部地区田鼠种群波动幅度比南部地区更为剧烈,A正确。故选A。
11、【答案】C
【解析】A、分析甲图可知甲和乙“同增同减”,说明甲与乙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A正确;
B、食物链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
C、流向M的能量一部分是丙同化的能量,一部分是乙同化的能量,C错误;
D、为了使丙同化的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有益的方向,可以人为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例如对丙进行圈养,避免其流向丁,D正确。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A、为避免杂菌的污染,在取样时水龙头应用火焰灼烧杀灭杂菌,打开水龙头一段时间后再取样是避免温度过高杀死目的菌,A正确;B、实验将待测水样进行过滤,得到的滤膜进行微生物培养,因此水中的大肠杆菌应留在滤膜上,故滤膜的孔径应小于大肠杆菌,B正确;
C、加入伊红美蓝能够鉴别大肠杆菌,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C错误;
D、为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实验的同时应设置对照,即进行细菌培养的同时需进行未接种培养基的培养,D正确。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A、①是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获取原生质体的过程,该过程需要在等渗透液中进行,以维持原生质体的形态和功能,A错误;
B、②到③的过程是融合细胞再生细胞壁的过程,而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线粒体可为该过程提供能量,故杂种细胞内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活动明显增强,B正确;
C、④是筛选获得的具有耐盐特性的胚状体,但不能确定其是高产还是低产,故需要进一步筛选,C错误;
D、甲、乙是二倍体植株,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目的植株是四倍体,是可育的,D错误。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A、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前精子都需要获能,A错误;
B、②代表早期胚胎培养,该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分化,B错误;
C、③代表胚胎分割,需均等分割囊胚的内细胞团,以免影响胚胎发育,C错误;
D、进行胚胎性别鉴定需取样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性别鉴定,D正确。
故选D。
15、【答案】D
【解析】
A、酒精在“微生物培养”的作用是消毒,而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中的作用是溶解色素,A错误;
B、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是对组织进行解离,而在“探究pH对酶的活性”中的作用是调节pH值,B错误;
C、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的作用是与NaOH反应生成Cu(OH)2,而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是形成碱性条件,C错误;
D、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利用鸡血粗提取DNA”中的作用都是使细胞吸水涨破,D正确。
故选D。
16.【答案】AC
【解析】PSⅡ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具有捕获和转化光能的作用,PSⅡ含有Mn4CaO5簇,能催化光诱导水的分解;Mn4CaO5簇催化水的光解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二氧化碳与C5的结合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所以Mn4CaO5簇不能催化二氧化碳与C5的结合;PSⅡ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和ATP;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含有与光合作用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而没有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只能进行光反应,不能进行暗反应。
17.【答案】AB
【解析】由图可知,加入一定量的IAA合成抑制剂处理后,茎的长度大于不加IAA合成抑制剂的实验组,说明未添加抑制剂前,茎切段中内源IAA的浓度大于最适浓度; IAA合成抑制剂的浓度为20 mg•L-1时,通过抑制生长素合成促进茎切断生长;40 mg•L-1的IAA合成抑制剂对茎切段的伸长生长与未加抑制剂时几乎相同,说明该浓度的IAA合成抑制剂对茎切断的伸长生长无明显的作用;由图可知,160 mg•L-1的IAA合成抑制剂作用下,茎切段中IAA浓度低于最适浓度。
18.【答案】AC
【解析】细菌是原核生物,转录和翻译的场所相同;由题干可知,细菌基因组中的CRISPR位点能转录与入侵病毒基因组序列相匹配的小分子RNA,然后CRISPR-RNA就能通过互补序列结合病毒基因组,并表达Cas酶,Cas酶会切割病毒DNA,因此CRISPR/Cas的发现有助于对基因进行定点编辑;CRISPR/Cas系统通过互补序列结合病毒基因组具有特异性,不能抵御各种病毒的入侵;Cas酶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相似,因此其作用部位可能是磷酸二酯键。
19.【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单基因遗传病。遗传病发病率的调查最好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A正确;由遗传系谱图可知,AATD是隐性遗传病,但是不能确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还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致病基因为a,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和Ⅲ-4的基因型都是Aa,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和Ⅲ-4的基因型都是XAXa,故Ⅱ-3和Ⅲ-4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B正确;在该遗传系谱图中,患者都是男性,所以该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但不排除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可能性,C错误;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Ⅱ-2的基因型不能确定,所以Ⅲ-1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也不能确定,Ⅲ-4的基因型为Aa,两者的子代是aa的概率无法确定,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Ⅲ-1的基因型为XAY,Ⅲ-4的基因型为XAXa,两者的子代是患者(基因型为XaY)的概率为1/4,D错误。
20.【答案】ACD
【解析】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用经过免疫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杂交瘤细胞,所以X细胞是从脾脏中提取的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A正确;
B、Y细胞是骨髓瘤细胞,B错误;
C、图中筛选过程至少两次且方法不同,第一次筛选是选择杂交瘤细胞,需要抑制同种细胞的融合体、以及未融合的细胞的增殖;第二次筛选是用抗体检测的方法选择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最终保留抗体检测呈阳性的细胞,C正确;
D、由于杂交瘤细胞即保留了骨髓瘤细胞无限增殖的特点,又有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的作用,所以图中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的现象,D正确。
21、(9分)
【答案】 (1)生长状况相同 (2)控制无关变量,防止生物自身等偶然性因素的出现,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抑制了净光合作用 (4)非气孔限制因素 (5)9-12天气孔导度和7-8天相同,但胞间CO2浓度比7-8天高 (6)[H]和ATP
【解析】(1)本实验自变量是高温胁迫的天数,因变量是测定的各项指标,所以蓝莓的生长状况相同;选取多株蓝莓的目的是控制无关变量,防止生物自身等偶然性因素的出现,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从图1看出在高温胁迫的条件下,净光合作用呈下降趋势,说明高温胁迫抑制了净光合作用。
(2)从图2和图3看出,9-12天气孔导度和7-8天相同,但胞间CO2浓度比7-8天多,所以9-12天高温影响光合作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因素。
(3)如果高温使光反应的酶活性降低,将导致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
22、(10分)
【答案】 (1). 下丘脑 (2).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 (3). GLUT-4 基因表达和GLUT-4 的囊泡向细胞膜移动 (4). 摄取葡萄糖 (5).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6). 胰岛素受体结构异常、信号传导过程受阻
【解析】(1)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一方面血糖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组织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另一方面通过血管内侧等部位的感受器,作用于下丘脑中的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分析上述可知,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由图可知,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经过一系列的信号传导途径,通过促进GLUT-4 基因表达和GLUT-4 的囊泡向细胞膜移动,使细胞膜上的GLUT-4增加,进而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同时促进了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以及蛋白质、脂肪和糖原的合成,血糖浓度下降。
(3)经检测,某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含量正常,该病人脂肪细胞中GLUT-4的合成体系和转运体系均正常,据图分析其患病的可能原因是胰岛素受体结构异常、信号传导过程受阻等。
23、(16分)
【答案】 (1)非同源 (2)两 (3)7∶1∶8 (4)引物 (5)模板 (6)不同 (7) 品种甲、乙的PCR扩增产物没有差异 (8)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1号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形成不含抗病基因的配子;不含抗病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感病植株
【解析】
(1)①已知F2中的抗病∶感病≈15∶1,为9∶3∶3∶1的变式,说明抗病与感病的遗传遵循具有的自由组合定律,是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的。
②假设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控制抗病与感病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和a 、B和b,则根据“F2中的抗病∶感病≈15∶1”可知,只要含有显性基因即表现为抗病,F2植株的9种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2∶4∶1∶2∶1∶2∶1,其中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的个体的自交后代都会出现性状分离,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的个体的自交后代只表现抗病,aabb的个体自交只表现感病。由此可见,若F2中的自交子代都为抗病的个体∶自交子代都为感病的个体∶自交子代既有抗病又有感病的个体=7∶1∶8,即可验证①所得结论。
(2)①科研人员根据z263、z459、z319和z256这几个分子标记的起始和终止序列设计引物,分别以品种甲、乙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后进行电泳检测。由检测所得的实验结果图呈现的信息可知,品种甲、乙的PCR扩增产物没有差异,据此可初步说明R1与Q是1号染色体上不同的基因。
②科研人员将品种甲(纯系)与品种丙(纯系)杂交,得到的F1均表现为抗病。F1自交得到的F2中出现了感病植株。假设R1与Q是相同基因,则F2不会出现感病植株,因此该实验结果可证明R1与Q是1号染色体上不同的基因。F2出现感病植株的原因可能是: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1号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形成不含抗病基因的配子;不含抗病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感病植株。
24.(9分)
【答案】 (1)营养结构 (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1.375 (4)有机物 (5) 由于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生态系统,因此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 (6)保持稳定 (7)次生演替 (8)群落 (9)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1)P、A、B、C、D 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是实现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功能的主渠道。
(2)当D的食物比例为B:C=1:1时,设传递给D的能量为x,则1/2x来自于B,1/2x来自于C,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需要B的能量为1/2x÷10%+1/2x÷10%÷10%=55x;当D的食物比例为B:C=2:1时,设传递给D的能量为y,则2/3y来自于B,1/3y来自于C,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需要B的能量为2/3y÷10%+1/3y÷10%÷10%=40y;B中的能量不变,则55x=40y,该生态系统传递给D的能量是原来的y÷x=55÷40=1.375倍。
(3)图中碳元素在B、E间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虽然氮元素也是不断循环的,但农田生态系统中仍需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由于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生态系统,因此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
(4)①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处于幼年时期的个体数为92+187+121=400,处于成年期的个体数为70+69+62+63+72+64=400,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处于老年期的个体数为55+42+39+264=400,各年龄期个体数相等,表明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推测该鱼种群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将保持稳定。
②引入该湖泊本没有的鲶鱼并大量繁殖后,导致原鱼种减少,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此演替在具有一定生物的前提下发生,属于次生演替。
③在湖泊下游生活有大量的动植物,其中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数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浮游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5、(11分)
【答案】 (1) 内含子(和启动子) (2)HindⅢ和XhoⅠ (3)卡那霉素 (4)感受态 (5)当番茄植株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提高侵染率 (6)营养和激素 (7)脱分化、再分化 (8)乙肝病毒抗体
【解析】
(1)乙肝病毒抗原基因需删去内含子(和启动子)等部分,利于导入受体细胞。由图可知,用Hind Ⅲ和Xho Ⅰ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既可得到完整的目的基因,又可切割质粒,但抗四环素基因被破坏,因此只能用卡那霉素筛选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
(2)用Ca2+处理农杆菌,使农杆菌处于感受态,利于农杆菌吸收目的基因完成转化过程。将农杆菌导入番茄细胞时,受损的番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提高侵染率。
(3)离体的细胞在一定的营养和激素等条件下,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又可以再分化形成试管苗。
(4)若在食用转基因番茄小鼠血清中检测到乙肝病毒抗体,则说明转基因植物疫苗口服有效。
2021届广东省高考压轴卷之生物Word版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届广东省高考压轴卷之生物Word版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届江苏省高考压轴卷之生物Word版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届江苏省高考压轴卷之生物Word版含答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届全国卷之Ⅰ高考压轴卷之生物Word版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届全国卷之Ⅰ高考压轴卷之生物Word版含答案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物——选修1,[生物——选修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