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爱耳日讲座 课件

    爱耳日讲座 课件第1页
    爱耳日讲座 课件第2页
    爱耳日讲座 课件第3页
    爱耳日讲座 课件第4页
    爱耳日讲座 课件第5页
    爱耳日讲座 课件第6页
    爱耳日讲座 课件第7页
    爱耳日讲座 课件第8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爱耳日讲座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爱耳日讲座 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耳声发射简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爱耳日简介
    每年出生的先天残疾儿童约占出生人口总数的4%-6%,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等原因造成的新生聋人每年约增加3万人。1998年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历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
    2000年: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 2001年:减少耳聋发生 实施早期干预 2002年:听力助残----救助贫困聋儿 2003年: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听力缺陷 2004年:防聋走进社区 2005年: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健康听力,幸福生活
    2006年: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2007年:城乡联动,共同关注青少年听力健康——珍爱听力,快乐成长 2008年:奥运精彩——我听到 2009年:正确使用助听器 2010年: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2011年: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
    背景和意义
    中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2080万,其中7岁以下聋儿可达80万,老年性聋949万;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约新生聋儿3万余名。
    1988年,聋儿康复工作作为一项抢救性工程列入国家计划。由于经济条件和技术能力的限制,只能达到年训2万名的能力。中国残联、卫生部等十个部门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并于2000年3月开展第一次“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
    耳的基本结构
    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 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 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上下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 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转为神经能,并将信息就传至大脑。
    耳聋的分类
    (一)传导性聋1.先天性:常见的有先天性外耳、中耳的畸形,例如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或鼓膜、听骨、蜗窗、前庭窗发育不全等。 2.后天性:外耳道发生阻塞,中耳化脓或非化脓性炎症使中耳传音机构障碍,或耳部外伤使听骨链受损,中耳良性、恶性肿瘤或耳硬化症等。
    (二)感音神经性聋1.先天性:常由于内耳听神经发育不全所致,或妊娠期受病毒感染或服用耳毒性药物引起,或分娩时受伤等。 2.后天性:有下列几种原因: (1)传染病源性聋:各种急性传染病、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2)药物中毒性聋  (3)老年性聋(4)外伤性聋  (5)突发性聋:急性血管阻塞和病毒感染。 (6)爆震性聋 (7)噪声性聋
    耳聋分级
    耳聋预防
    (一) 先天性遗传耳聋的预防先天耳聋的发病率约占中国聋人的50%,而遗传聋约占先天聋的85%。在正常群体中,近亲结婚率仅为2%,而在遗传达室聋患者中,70%为近亲结婚。
    先天遗传聋应以预防为主,要做到: 1.严格执行婚姻法,绝对禁止近亲结婚。 2.两名先天遗传聋人之间不应结婚,如各种原因非结婚不可者,婚前一定绝育。3.如果先天遗传聋人与非遗传后天聋人或正常人结婚,第一胎为先天聋儿,绝不能再生第二胎。 4.耳聋青年男女,通过耳聋遗传咨询,判定其是否具有家族遗传性。
    (二)新生儿期防聋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国外报道为1-3/1000,国内局部地区不完全统计报道为3-6/1000。每年新生听力残疾儿童3万。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做好听力残疾儿童早发现、 早诊断的有效手段,对及时开展早期干预,提 高康复效果至关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均已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
    2000年,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2004年,卫生部印发《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对该技术规范进行修订并下发。
    2009年,颁布《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明确将听力障碍列入新生儿疾病筛查范围并提出工作目标。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普及率依然较低,各地工作开展情况极不均衡,严重制约了我国听力残疾儿童的及时发现和康复。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
    (一)听力损失的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使听力损失儿童最大限度地接近和达到正常同龄孩子的言语发育水平。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听力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对于家庭还是对于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先天性听力损失不易被发现 由于新生儿出生后到会说话需要经过1年至1年半的时间,而2岁以前是孩子言语发育的高峰时期,但是等到家长发现孩子不会说话才就诊,一般都已超过2岁。如果不进行听力筛查,有50%以上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孩子不能被早期发现。
    (三)听力筛查方法的有效性 60年代初,美国学者运用问卷法和行为观测法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调查和观测。 90年代初提出运用生理学检测的方法对住院期间的所有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目前,耳声发射技术(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技术(AABR)的联合运用,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听力筛查方法,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可达到95%以上。
    耳声发射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鼓膜的逆向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上图为声音传导的一个过程示意图,耳声发射就产生于绿色区域的耳蜗。
    耳声发射分析仪
    耳声发射(OAE)源于耳蜗的主动释能机制,能反映外毛细胞和/或其周围结构的机械功能状态,具有快速、无创、灵敏、客观等优点,所以OAE一经发现,即被推荐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听力筛选。
    AABR: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技术
    AABR不会受新生儿外耳道胎脂之影响,还能测出耳蜗后可能存在的听力缺陷,如听神经病等,灵敏度和特异性非常高。只要在新生儿皮肤上涂上胶水,然后将探头放在头部,几秒钟就会得出检测结果。
    但AABR反应域只与高频听域反应较好,不能对低频听阈进行有效评估。联合应用耳声发射及AABR,可全面检查新生儿耳蜗,听神经传导通路,脑干的功能状态,从而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患儿。
    目前已具备较为先进的听力诊断和干预技术。对于疑似听力损失的新生儿或婴幼儿,目前已经可以做到早期确诊,并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干预治疗。通过语声放大、药物、手术、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和言语康复训练等方法,目的是让孩子听到声音,学会说话,回归主流社会。

    相关课件

    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小学生爱耳日科普宣传 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小学生爱耳日科普宣传 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爱耳日的由来,认识我们的耳朵,耳朵由三部分构成,伤害耳朵的行为,保护耳朵我知道,学唱爱耳小儿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少先队知识培训讲座课件PPT:

    这是一份少先队知识培训讲座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少先队,少先队的意义,基本知识问答,少先队入队誓词,第一章节,第二章节,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爱人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爱耳日 (主题班会):

    这是一份爱耳日 (主题班会),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每年的3月3号,宣传口号,保护耳朵的小常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