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较暗和较亮的环境中。依据科学事实下列哪种曲线能较好表示较暗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变化?
A. B.
C. D.
2.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组合,来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如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1中显微镜的目镜与甲组合比与乙组合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B.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成乙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C.若将图2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先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3.图甲、乙分别是黄瓜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
B.甲的⑤内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①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C.甲的③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所有植物体细胞都具有该结构
D.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
4.如图所示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种豆得豆”与受精卵中有遗传物质有关。
B.①是果皮,营养成分主要存在于①
C.大豆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子叶两片
D.②过程中所需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
5.农民伯伯采取的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在自然传粉不足时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提高植物的结果率
B.给庄稼增施有机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C.白天适当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D.早春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并用地膜覆盖——保温保湿利于种子萌发。
6.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通过对玉米实施人工辅助授粉,可以解决玉米果穗顶部缺粒现象
②将未成熟的花进行套袋处埋,透气的袋内能结出果实说明花是雌花
③玉米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
④种子中子叶发育为叶,芽发育为芽,胚轴发育为茎,胚根发育为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在炎热的环境中,树荫下比较凉爽,原因之一是由于树木( )
A.进行呼吸作用 B.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
C.进行光合作用 D.大量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8.如图为人体内流经某器官或结构的血流情况模式图。H代表某种器官或结构,M、N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H为心脏,则M中流静脉血,N中流动脉血
B.若H为肺泡,则N可表示肺静脉,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C.若H为肾小球,则M、N分别表示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
D.若H为垂体,则N内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的含量下降
9.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中结构①②③④共同组成种子的胚,③内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
B.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①发育成的,木本植物b中有形成层可使树木逐年增粗
C.丙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结构A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D.丁是枝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③①将来可分别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a
10.根据下面的曲线图,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图1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引起BC段快速上升是由于小肠的吸收作用,CD段快速下降是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B.图2中如果曲线代表二氧化碳的变化,则血管B表示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C.图3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变化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气过程,此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
D.图4是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Z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D表示消化道中的小肠。
11.如图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含氧量与血压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是肺动脉,c是肺静脉,a中的血液来自心脏的左心室
B.与a相比,c管壁厚,弹性大,血压升高
C.a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c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D.b是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12.某同学在校园生物角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对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缩手反射是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③是神经中枢,痛觉就是在这里产生的
C.缩手反射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①→②→③→④→⑤
D.若④受损,则机体既无感觉也无反应
13.“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下列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A.鸟类在飞行时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B.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C.筑巢、孵卵、育雏等是鸟类都具有的先天性行为
D.人比鸟类的学习能力更强,且学习行为更复杂
14.下列有关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冷藏条件下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B.制作酸奶时,应将加蔗糖后的鲜牛奶煮沸、冷却后,再倒入备用酸奶并封存
C.扦插、压条、 嫁接、组织培养与克隆羊“多莉”的生殖方式不相同
D.抗虫棉的培育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15.下列的分类单位中,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由少到多的是( )
A.门、纲、属、科 B.纲、属、目、科
C.门、纲、目、种 D.纲、科、目、种
16.如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两种杀虫剂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A.随着杀虫剂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是因为杀虫剂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的结果
B.从图上看,开始使用杀虫剂的1-3年效果较好,后随着年限延长效果越来越差
C.杀虫剂1和杀虫剂2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使用杀虫剂后的第5-6年,害虫适应了具有杀虫剂的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7.下列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②染色体的数量都为23对
B.②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是由③DNA和④基因组成的
C.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③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④基因是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的③DNA片段,基因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等
18.下列关于生命的起源及实验探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海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
B.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成分相比没有氧气,在高温、紫外线等的作用下形成了小分子有机物
C.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实现了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值
D.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核酸方面的研究对探索生命的起源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19.如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相关概念间包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所属关系的是( )
A.Ⅰ昆虫、Ⅱ鼠妇、Ⅲ蝗虫
B.Ⅰ内分泌腺、Ⅱ垂体、Ⅲ唾液腺
C.Ⅰ种子植物、Ⅱ孢子植物、Ⅲ被子植物
D.Ⅰ胚、Ⅱ子叶、Ⅲ胚根
二、多选题
20.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继续肆虐全球,不过随着党和国家采取大量有力措施,以及科研人员的努力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使新冠肺炎不再可怕。下列关于新冠肺炎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新冠肺炎病毒结构简单,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心组成
B.新冠病毒属于动物病毒,能使人患病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
C.接种疫苗可有效控制该病的传播,在预防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通过预防接种可使人体在不患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这在免疫类型上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三、综合题
21.近年来,我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量植树造林,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如图1为某植物叶片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分别为氧气、二氧化碳,甲、乙为细胞内的相关结构;图2、图3是某生物实验兴趣小组做的实验装置;图4表示发生在绿色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结构甲中所进行的生理活动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
(2)某生物实验兴趣小组设置了一组实验装置(如图2),一段时间后,发现透明的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出现,对比甲和乙、乙与丙,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物实验兴题小组进一步探究,将图2中的甲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用排水法收集了塑料袋中的气体(见图3),将带火星的细木条插入广口瓶,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这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4中,白天较强阳光下植物进行的生理过程有____(填字母),C过程对生物圈的意义是____。
(5)图5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中N点表示_____。
22.为探寻人的遗传和变异的奥秘,小明调查了爸爸、妈妈、姐姐和自己的性状记录如下。
父亲
母亲
姐姐
弟弟(小明)
是否卷舌
是
是
是
否
拇指是否可以外弯
是
是
是
发际线是否有美人尖
否
有
否
(1)小明发现家人中父母、姐姐都能卷舌,只有自己不能卷舌这是______现象。若用B、b来表示控制是否卷舌的基因,则小明父母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
(2)已知拇指可外弯相对于不可外弯是隐性性状,那么姐姐的拇指性状是______。
(3)发际线有美人尖是显性性状(用A表示),无美人尖是隐性性状(用a表示),则小明母亲的基因组成应为_____;针对该基因,小明和姐姐从母亲那里获得的基因分别应为____。
2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万紫千红的春天,你若来到我县的洙水河公园,一定会被这里优美的风景所陶醉。下图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游览洙水河公园后,绘制的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图中的______(填序号)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丁作为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参与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2)在该生态系统中,图中显示的食物链有_________(写出食物链)。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参与循环。
(4)“寂寞小桥和梦过,绿叶深处草虫鸣。”面对美景人们以景作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四、填空题
24.人体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完成生命活动。如图是王伟同学在参加体育考试时,身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王伟同学的早餐中有面包,其中的淀粉先后经过_______________(填器官)的化学性消化,终产物a通过生理活动[ ]__________依次穿过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当a随着血液流经图一中的肾单位时,5处a的含量比4处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运动的进行,王伟同学的呼吸情况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其呼吸情况的改变可用图二中的________(填序号)表示。同时王伟同学体内的气体交换速度加快,在图一中表示王伟同学体内发生了气体扩散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填数字)。
(3)与此同时王伟同学的心率也加深加快,图一中心脏跳动的状态是心房心室同时处于舒张状态,此时房室瓣张开,动脉瓣关闭,血液流动的方向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4)王伟同学在运动时流向骨骼肌的血量增加,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
25.科学探究是学生应具备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之一。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利用蝌蚪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实验设计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实验对象
加入物质
实验条件
预期现象
甲
同期孵化生长发育相似的蝌蚪各10支。
不作处理
1000ml池塘水
等量食物,适量甲状腺激素。
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提早发育成小青蛙
乙
切除甲状腺
1000ml自来水
等量食物
发育停止
丙
不作处理
1000ml池塘水
等量食物
发育正常
(1)你认为乙、丙能否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并阐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兴趣小组通过分析甲、丙两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春末夏初的雄蛙发出悦耳的鸣叫来吸引异性个体。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试分析青蛙的此行为是由______________决定的。
(4)甲状腺激素除具有上述功能外,人若在幼年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少会患呆小症,表现身材矮小、智力低下。人若在幼年时体内生长激素分泌少会患侏儒症,表现身材矮小、智力正常。请你分析两种激素在幼年时分泌少身材同样矮小,但智力表现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D
【分析】
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刚放入的时候,鼠妇在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所以会不断地爬来爬去寻找,等找到后,就聚集在较暗的环境中了。
【详解】
鼠妇喜欢生活的阴暗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本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设计方案时较暗和较亮的两个组,并且中间是连通的,将同样的多的鼠妇放在两边,起初两边的鼠妇相互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较亮环境条件下的鼠妇则移动到较暗的环境条件,即较亮环境条件鼠妇很少,而大量的鼠妇移动到较暗的环境条件下,并且保持相对稳定。因此, D表示在初始阶段是动态的,然后在较暗环境中鼠妇相对稳定,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了解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A
【分析】
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观图可知:图1中甲图是低倍物镜、乙图是高倍物镜,图2 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
【详解】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图1中甲图是低倍物镜、乙图是高倍物镜,与甲组合比与乙组合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多,A错误。
B.低倍物镜更换高倍物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B正确。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视野暗。图1中甲图是低倍物镜、乙图是高倍物镜。所以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成乙后视野变暗,B正确。
C.显微镜下呈现的是倒立的虚像,为了将图2中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先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C正确。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使用的是生理盐水。为防止产生气泡,正确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然后缓缓放平,D正确。
故选A。
【点睛】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口腔上皮细胞的制造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3.C
【分析】
图甲黄瓜果肉细胞是植物细胞,其结构为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⑥细胞质(内有③叶绿体、⑤液泡、⑦线粒体等结构),④细胞核。
图乙人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其结构为②细胞膜,④细胞核,⑥细胞质(内有⑦线粒体等结构)。
【详解】
A.图甲黄瓜果肉细胞是植物细胞,其结构为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⑥细胞质(内有③叶绿体、⑤液泡、⑦线粒体等结构),④细胞核。图乙人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其结构为②细胞膜,④细胞核,⑥细胞质(内有⑦线粒体等结构)。故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细胞具有的⑤液泡,里面的液体叫做细胞液,其中溶有无机盐、氨基酸、糖类以及各种色素,特别是花青素等。植物①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其作用是保护细胞和支持细胞,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通过③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只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具有叶绿体,根尖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等都不具有叶绿体,C符合题意。
D.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③叶绿体和⑦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动力工厂”。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只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具有叶绿体,根尖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动物细胞等都不具有叶绿体,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熟知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异同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B
【分析】
绿色开花植物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详解】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的一种遗传现象。受精卵中储存着遗传物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对于物种的稳定有重要作用,A正确。
B.珠被将来发育成①种皮;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有子叶2片,大豆种子的营养成分主要存在于两片子叶中,B错误。
C.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两片子叶,C正确。
D.②过程是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主要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D正确。
故选B。
【点睛】
大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将来发育新植物的幼体。
5.B
【分析】
根据种子萌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原料、施肥的目的、植物根的呼吸等知识分析解答。
【详解】
A.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以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以达到预期的产量,正确。
B.适时给农作物施肥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无机盐,而不是有机物,错误。
C.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白天适当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可以增强光合作用,正确。
D.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和温度、空气。因此,早春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并用地膜覆盖——保温保湿利于种子萌发,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氮、磷、钾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6.D
【分析】
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人工辅助授粉能够弥补自然传粉的不足,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玉米粒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实际上不是种子而是果实。
【详解】
①人工辅助授粉能够使玉米顺利的传粉和受精,多结果实,减少玉米果穗顶部缺粒现象,此说法正确。
②将未成熟的花进行套袋处理,这朵花只有进行自花传粉后才能结出果实,而能够进行自花传粉的必须是两性花,雌花为单性花,此说法不正确。
③玉米种子在生物学意义上是果实,因为其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属于颖果,此说法正确。
④种子萌发过程中中由子叶提供或转运营养物质,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伸长,连接茎和根,此说法不正确。
分析结果得出,不正确的叙述为②④。故选D。
【点睛】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考查的重点。
7.B
【分析】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据此答题。
【详解】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炎热的环境中,树荫下比较凉爽。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蒸腾作用的意义在中考中经常出现,是重点内容,要好好掌握。
8.C
【分析】
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一般来说,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M是动脉血管,H是毛细血管,N是静脉血管。
【详解】
A.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若H为心脏,则M中流静脉血(上下腔静脉)或动脉血(肺静脉),N中流动脉血(主动脉)或静脉血(肺动脉),而不是M中流静脉血,N中流动脉血,A错误。
B.血液流经肺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中。因此若H为肺泡,则N可表示肺静脉,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而不是增多,B错误。
C.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包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的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因此若H为肾小球,则M、N分别表示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C正确。
D.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因此若H为垂体,则N内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的含量上升而不是下降,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流经某些器官时的血液变化。
9.A
【分析】
(1)种子一般包括种皮(有保护作用)和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
(2)叶芽的结构中,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
(3)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详解】
A.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图中①是胚芽,②是胚根,③是子叶,④是种皮,种皮不属于胚的结构,A错误。
B.图甲中的①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②是胚根发育成根;③是子叶转运营养给胚根、胚轴、胚芽;乙图a是叶,b是茎(它们都是由图甲中①胚芽发育而成)c是芽。木本植物的茎由于有形成层所以会逐年加粗,B正确。
C.丙图A成熟区吸收水和无机盐;B伸长区是根伸长最快的部位;C是分生区使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D是根冠对根尖具有保护作用。根的生长取决于分生区细胞数量的增加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C正确。
D.图丁①是幼叶将来发育成图乙a叶;②是芽原基将来发育成图乙c芽;③是芽轴将来发育成图乙b茎;D正确。
故选A。
【点睛】
掌握植物各部分结构、功能、发育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0.B
【分析】
(1)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由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叫做激素,不同的激素在分泌异常时,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
(4)图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营养物质的百分比程度图,横坐标表示各段消化道: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
【详解】
A.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如图,人在饭后,刚获得了糖类等营养物质,血糖含量升高(B~C),CD段快速下降,这时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来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A正确。
B.图2曲线代表二氧化碳的变化,图中显示血液流经血管B时二氧化碳减少,血管B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B错误。
C.图3中表示的是一次呼吸过程,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胸廓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内;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则表示呼气,肋间肌,膈肌舒张,胸腔体积缩小,C正确。
D.图4中可以看出:在人体消化道中,数量首先变少的是X,然后是Y,最后是Z,这说明最先被消化的是食物X,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分析图示可知:X曲线代表的淀粉的消化过程,Y曲线代表的是蛋白质的消化过程,Z曲线代表的是脂肪的消化过程,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胰岛素的作用,血液循环的途径,呼吸的过程,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结合图形,即可解答。
11.C
【分析】
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根据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以判定a段是动脉,b段是毛细血管,c段是静脉。血液流过毛细血管后,含氧量增加,由此判断,这是流过肺部的血管,a为肺动脉,b为肺部毛细血管,c为肺静脉。
【详解】
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A.a肺动脉中的血液来自心脏的右心室,A错误。
B.a是肺动脉,c是肺静脉。与a相比,c管壁薄,弹性小,B错误。
C.a肺动脉中的血液是静脉血,c肺静脉中的血液是动脉血,C正确。
D.b段是肺部的毛细血管,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循环的路线。
12.C
【分析】
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如图:
【详解】
A.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A错误。
B.③是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而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B错误。
C.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缩手反射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①→②→③→④→⑤,C正确。
D.④传出神经受损,则机体能感觉但无反应,D错误。
故选C。
【点睛】
关键是理解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不同特点方面来切入,结合实际来回答。
13.C
【分析】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先天具备的非条件反射行为。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维持动物最基本生存的需要。
【详解】
A.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鸟类能产生运动,是因为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再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A正确。
B.骨骼肌是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的,肌腱属于结缔组织;肌腹属于肌肉组织,里面还布满了神经组织等,因此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在结构层次是属于器官,B正确。
C.鸟类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的一些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六个阶段,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有这些繁殖行为,例如,杜鹃就不筑巢、不育雏、不孵化。但鸟类必须具备的繁殖过程有求偶、交配、产卵,C错误。
D.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故人比鸟类的学习能力更强,且学习行为更复杂,D正确。
故选C。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是解题的关键。
14.C
【分析】
生物技术与人类的关系变的越来越重要,在应用生物技术的同时也要正视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详解】
A.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冷藏条件主要是低温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A正确。
B.发酵技术指的是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的过程,从而进行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制作酸奶时加入蔗糖是目的是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牛奶煮沸是为了杀死杂菌,冷却后加入酸奶,是避免高温杀死乳酸菌,密封是制造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的发酵,B正确。
C.扦插、压条、 嫁接、组织培养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无性繁殖技术;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所以它们的生殖方式相同,C错误。
D.转基因技术是指人为将一种生物的一个或几个已知功能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安家落户,使该生物获得新功能的一种技术。抗虫棉正是应用到了转基因技术,D正确。
故选C。
【点睛】
掌握各种生物技术的应用是答题的关键。
15.C
【分析】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详解】
种单位最小,他们相似程度最多,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就最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包含的物种最多,共同特征最少,个体间差异最大。由此可知,C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分类的单位。
16.C
【分析】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图中使用农药时把一部分害虫杀死,害虫群体密度减少;一段时间药效过后,害虫大量繁殖,害虫群体密度增加;再使用另外一种农药又把一部分害虫杀死,害虫密度又减少;一段时间药效过后,害虫大量繁殖。
【详解】
A.由分析可知,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A正确。
B.从图上看,开始使用杀虫剂的1-3年效果较好,后随着年限延长,害虫种群的数量增加,说明该杀虫剂的效果越来越差,B正确。
C.害虫原来就存在着变异,不是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C错误。
D.从曲线变化可知,使用农药时不能把全部害虫杀死,表明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使用杀虫剂后的第5-6年,害虫适应了具有杀虫剂的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农药的使用只是对害虫原有抗药性的变异进行了自然选择。
17.C
【分析】
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 :基因→DNA分子→染色体→细胞核→细胞。
【详解】
A.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的数量为23对,有的体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没有染色体,如红细胞,A错误。
B.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②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③DNA两种物质组成,B错误。
C.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C正确。
D.③DNA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④基因;生物体内的每条DNA上含有许多个基因,故DNA分子数与基因数不相等,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18.A
【分析】
对于生命的起源有很多假说,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详解】
A.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还没有得到准确的实验证实,A错误;
B.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正确。
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的是出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等生命的特征,正确。
D.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我国科学家经过努力,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早在1965年就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因此,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核酸方面的研究对探索生命的起源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正确。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命起源的过程。
19.D
【分析】
图中,I为大圆,包含II和III,II和III为并列关系,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Ⅰ昆虫包括Ⅲ蝗虫,Ⅱ鼠妇属于节肢动物中的甲壳纲,所以Ⅰ不包含Ⅱ鼠妇,A不符合题意。
B.Ⅰ内分泌腺包含Ⅱ垂体,Ⅲ唾液腺是外分泌腺,Ⅰ内分泌腺不能包含Ⅲ唾液腺,B不符合题意。
C.Ⅰ种子植物包含Ⅲ被子植物,Ⅰ种子植物不包括Ⅱ孢子植物,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C不符合题意。
D.Ⅰ胚,包含Ⅱ子叶、Ⅲ胚根,Ⅱ子叶、Ⅲ胚根属于并列关系,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理解掌握各种概念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0.BD
【分析】
(1)病毒的结构极其简单,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根据寄生生物的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
(2)传染病若能流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
A.新冠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正确。
B.根据寄生生物的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所以新冠病毒寄生在人体的活细胞内,属于动物病毒;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患上该病的病人是传染源,新冠病毒是病原体,B错误。
C.接种疫苗可以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避免新冠肺炎的感染,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C正确。
D.从免疫的类型上看,这种对抗新冠肺炎病毒的抗体是出生后获得的,只针对新冠肺炎病毒起作用,所以属于特异性免疫,D错误。
故选B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以及病毒的分类。
21.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叶片的多少能否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ABC 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分析】
光合作用实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呼吸作用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详解】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氧。①、②分别为氧气、二氧化碳,则可知乙表示叶绿体。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用公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因此,图1中,结构甲中所进行的生理活动反应式是: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图2所示,甲和乙对照实验,甲叶片多,乙叶片少,变量是叶的多少;乙和丙对照实验,乙有少量叶片,丙没有叶片,探究的问题是叶的多少会影响蒸腾作用吗?
(3)氧气的特性是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重新燃烧,因此该气体是氧气。从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4)白天较强光线下,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C光合作用、A呼吸作用和B蒸腾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可见C光合作用对于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有重要作用。
(5)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N点的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点睛】
此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题目,考查三大作用的实质,这需要很强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2.变异 Bb、Bb 拇指可外弯 Aa a、A
【分析】
(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3)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
(1)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小明发现家人中只有自己不能卷舌,这说明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若用B、b来表示控制是否卷舌的基因,则不能卷舌是隐性性状,由基因b控制,能卷舌由基因B控制,小明的父母都能卷舌,且生出的弟弟(小明)不能卷舌,说明小明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组成都为Bb。
(2)已知拇指可外弯相对于不可外弯是隐性性状,小明的父母均能可外弯,均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因此姐姐的拇指性状可外弯。
(3)根据发际线有美人尖是显性性状,无美人尖是隐性性状,弟弟小明无美人尖,孩子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于父亲和母亲,说明父母的基因组成中都带有隐性基因a;父亲表现为无美人尖,则父亲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姐姐有美人尖,说明母亲的基因组成中都带有A,基因组成是Aa;小明的父亲的基因组成应为(aa),其产生的精子时,成对的基因要分开,因此精子类型是a。所以,小明和姐姐从母亲那里获得的基因分别应为a、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23.甲 分解者 甲→乙→丙,甲→丙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二氧化碳 直接使用
【分析】
(1)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4)生物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
【详解】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太阳能储存在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图中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又能释放二氧化碳,表示甲是生产者,所以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图中的甲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丁作为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参与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分析图中甲是生产者,乙和丙是消费者,所以在该生态系统中,图中显示的食物链有甲→乙→丙,甲→丙。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而物质循环是往返循环。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用把二氧碳和水合成机物并将光储在机物中,为自己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能量,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食,随着摄,食物中物和能量进入体内,植物通过呼作用有机物解为二化碳水,并释放量,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也通呼吸作用分解氧化碳等物质,这物质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利用,生态系统中碳循是二氧化的形式行的。因此,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参与循环。
(4)直接使用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寂寞小桥和梦过,绿叶深处草虫鸣。”面对美景人们以景作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食物链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4.口腔、小肠 ⑦吸收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乙 ③④⑤⑥ 静脉→心房→心室 为骨骼肌细胞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分析】
观图一可知:a是葡萄糖。①②表示肺通气,其中①表示吸气,②表示呼气,③④ 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⑤⑥表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⑦表示吸收,⑧表示排便,⑨表示排尿。1是入球小动脉,2是出球小动脉,3是肾小球,4是肾小囊,5是肾小管,6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7收集管,8是肾静脉。
【详解】
(1)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通过小肠壁和毛细 血管壁进入血液被吸收。血液流经肾单位时,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使葡萄糖进入肾小囊腔,与其他物质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的无机盐重新吸收回到血液中,所以肾小管中的葡萄糖含量比肾小球少;
(2)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图二中的乙符合实际情况。发生气体扩散的生理过程有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 体交换,即图一中的③④⑤⑥;
(3)心脏的工作过程中有左右心房收缩,左右心室收缩,全心舒张三个阶段。当左右心房收缩时,房室瓣张开,动脉瓣关闭,血液流动的方向为心房→心室;当左右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张开,动脉瓣张开,血液流动的方向为心室→动脉,当心房心室同时舒张,即全心舒张时,房室瓣张开,动脉瓣关闭,血液流动的方向为静脉→心房→心室;
(4)运动中骨骼肌的血流量增加,可为骨骼肌细胞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点睛】
熟练掌握生物学的基础是解题的关键。
25.不能;因为有是否切除甲状腺和不同水质两个变量 适量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遗传物质 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而生长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分析】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详解】
(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而表中乙与丙有甲状腺和水质两个变量,不符合变量唯一原则,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2)由上述分析,结合表格信息可知:若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适量甲状腺激素。兴趣小组通过分析甲、丙两组实验现象,甲状腺适量增加后,蝌蚪提早发育成小青蛙。故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3)春末夏初,是青蛙的繁殖季节。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方式称为体外受精。通过抱对,可促进雌雄蛙同时向水中排卵、排精,提高卵细胞的受精率。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故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青蛙的此行为(繁殖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4)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人若在幼年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少会患呆小症,表现身材矮小、智力低下。人若在幼年时体内生长激素分泌少会患侏儒症,表现身材矮小、智力正常。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识图作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识图作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