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马说》知识梳理及练习(含答案)
展开文言文13 马说
经典赏析
《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伯乐的典故几次被韩愈引用,可见韩愈命运的坎坷。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从正面提出问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说明千里马和伯乐的信赖关系是如此的密切。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不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点明全文主旨。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千里马”,说明千里马的命运与伯乐的依赖关系。换句话说,就是除伯乐而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具体地描绘了千里马没有遇见伯乐的可悲的遭遇。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两句揭示了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不知”,这正是问题的要害。一天能跑千里的马,一顿有时会吃光一石小米。是说才能、本领特殊,食量也特殊。喂马的人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里而一般地喂它,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这一句描述了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还觉得不够,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使文章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愤激。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反而让他面对着千里马不懂装懂,还说“天下无马”。意思是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问题,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马,食马者却对着千里马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马。这是作者的讽刺。文章写至此处,作者立即点明主题,用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结束,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矛盾形成一个高潮。这是韩愈凝聚浓缩手法的结果。
文本解析
实战演练
一、句子默写。
1.(2020·湖北鄂州·中考真题)韩愈《马说》中,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
2.(2019·江苏中考真题)__________,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3.(2020·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答案】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策之不以其道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二、文言文阅读。
(一)(2020·辽宁中考真题)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景公问晏子曰:“莅①国治民,善为国家者何如?”
晏子对曰:“举贤以临国,官能②以敕民,则其道也。”
公曰:“虽有贤能,吾庸③知乎?”
晏子对曰:“贤而隐,庸为贤乎?吾君亦不务④乎是,故不知也。”
公曰:“请问求贤?”
对曰“观之以其游⑤,说⑥之以其行。君无以靡曼⑦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如此则不为行以扬声⑧,不掩欲以荣⑨君。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夫上士难进而退也,其次易进易退也,其下易进难退也。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莅:治理,下文的“临”“敕”与此同义。②官能:授予有才能的人官职。③庸:怎么,哪里。④务:致力,专カ从事。⑤游:交游,交结的朋友。⑥说:评说,评论。⑦靡曼:指言辞华丽。⑧声:名声,声誉。⑨荣:通“营”,迷惑。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食不饱,力不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策之不以其道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善为国家者何如
弗学,不知其善也(《虽有嘉肴》)
D.夫上土难进而易退也
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
4.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1)(甲)文中“千里马”喻指“伯乐”喻指。(乙)文中,晏子向景公建议的治国方法是“”(用原文回答)。
(2)在对待“贤能”的问题上,景公与“食马者”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答案】
1.D
2.(1)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凭着这几种情况来选拔人才,大概就可以了吧!
3.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
4.(1)人才 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 举贤以临国,官能以敕民
(2)景公:有求贤的主观愿望,虚心求教。食马者:埋没人才,摧残人オ。
【解析】
1.A.足:足够、充足/值得;
B.之:指代马/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C.善:善于/好;
D.进:在朝堂作官/在朝堂作官;
故选D。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要翻译准确。
(1)且:尚且。欲:想要。等:等同。安:怎么。
(2)以:凭着。数:几。取人:选拔人才。其:大概。
3.本题考查句子断句。依据句意“所以,通达时看他都做些什么事,困顿时看他不做什么事,富有时看他向外分放什么,贫穷时看他不要什么”,可断句为: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
(1) 甲文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故“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乙文中,从“景公问晏子曰:‘莅国治民,善为国家者何如?’晏子对曰:‘举贤以临国,官能以敕民,则其道也’”可知晏子向景公建议的治国方法。
(2)在对待“贤能”的问题上,景公:“虽有贤能,吾庸知乎?”“请问求贤?”表明他有求贤的主观愿望,虚心向晏子求教。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可见,他们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有眼无珠。
【点睛】
译文:
甲: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乙:齐景公问晏子说:“统治国家治理民众,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怎样行事?”
晏子回答说:“任用贤人治理国家,任用有才能之人治理百姓,就是他的办法。”
景公说:“即使有贤能之人,我怎么能发现呢? ”
晏子回答说:“有贤能而隐居,怎么能算做贤人呢?您也没有努力做这个,所以没有发现。”
景公说:“请教求贤的方法。”
回答说:“从他交游的人观察他,从他的行为来品评他。君王不要以美妙动人的夸饰之词判定他的品行,也不要以毁谤非议判定他的品性。像这样,就不会故意做出某种举动来扬名,也不会掩盖自己的目的来迷惑君王了。所以,通达时看他都做些什么事,困顿时看他不做什么事,富有时看他向外分放什么,贫穷时看他不要什么。最贤能的人,不轻易进身为官而容易引退;次一等的人,能轻易为官也轻易引退;再次的人,能轻易为官而不容易引退。凭着这几种情况来选拔人才,大概就可以了吧!”
(二)(2020·广西中考真题)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
(乙)
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名伦,字德彝,唐代官员,官至尚书右仆射。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虽有名马/名之者谁
B.正患已不能知/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C.而伯乐不常有/德彝惭而退
D.虽有千里之能/上诘之
6.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D.安可/诬一世之人
7.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多次提到“千里马”,方式多样,直称正面提及,表述严正;暗称如“名马”,表述委婉,意在其中,代称如“其”“之”,表意简洁含蓄。
B.乙文通过细节描写刻面人物,“上令封德彝举贷”“上诘之”“岂借才于异代乎”体现唐太宗的焦急与不满,塑造出唐太宗求贤若渴的人物形象。
C.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所不同,在表达方式上,甲文偏重议论,乙文偏重记叙;甲文采用托物寓意手法,行文中洋溢不平与悲愤,乙文直述其事。
D.甲乙两文都讲有关人才的问题,但着眼点不同,甲文主要阐述了“天下无马”的观点,乙文则把关注点放在如何选拔任用人才上。
8.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9.甲文哪一句话可以用来形容乙文的封德彝?结合对唐太宗的话的理解,你认为封锦彝存在哪些问题?
10.假如可以“借才于异代”,你会向唐太家举荐谁?请从初中阶段所学的课文中选择一个古代人物,并从“德”“才”两方面具体说出他的长处。
【答案】
5.B
6.C
7.D
8.(1)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2)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都要选用它的长处。
9.句子:其真不知马也。问题:不能知人善用、善取其才;不善于自省,遇事推责。
10.示例一:我推荐唐睢,因为唐睢在国家危难之际能临危受命,挺身而出,有一颗爱国之心;而且他能言善辩,足智多谋,处事不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治国人才。示例二:我推荐范仲淹,他忧国忧民,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他军事才能卓越,镇守西北边疆,抗击西夏入侵,为国立功。
【解析】
5.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名贵/命名;B.都是“担心”的意思;C.表转折关系/表修饰关系;D.助词,的/代词,他,指封德彝;
故选B。
6.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C.句意是: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故正确停顿为“但/于今/未有奇才耳”;所以C项错误;故选C。
7.本题考查对内容的分析与理解。D.甲文主要阐述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所以D项错误;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本题在翻译时要注意以下词语的意思:
(1)之,定语后置;千里,名词作动词,日行千里;一食,吃一次;或,有时;尽,完;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2)如,好像;器,名词作动词,用器物;取,选取;长,长处。
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第一问:由“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可知,封德彝没有找到人才;由“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可知,封德彝不能善取人才。这种情况与甲文中的“其真不知马也”一样。
第二问:由“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可知,封德彝不能知人善用,不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由“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可知,封德彝不善于自我反省,遇事推责。
10.本题考查对内容理解的迁移拓展能力。注意题干要求,一是要选取古代人物,二要从“德”“才”两方面具体说出他的长处。
示例:我推荐诸葛亮,他忠心辅佐刘备,殚精竭虑,夙兴夜寐,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且他足智多谋,草船借箭、隆中对、空城计、火烧博望等等都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贤能的人,过了很久,封德彝也没有举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太宗说:“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都要选用它的长处。自古治理国家达到大治的人,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忧虑自己不能辨识人才,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德彝惭愧地走了。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 专题32 《马说》 知识点梳理(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 专题32 《马说》 知识点梳理(原卷版+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者作品,文章体裁,内容概括,字音字形,词语汇总,重点语句翻译,理解性默写,内容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者作品,文章体裁,课文内容概括,字音字形,重点语句翻译,理解性默写,内容理解,文章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0.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马说》知识点梳理(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30.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马说》知识点梳理(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31《马说》知识点梳理解析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专题31《马说》知识点梳理原卷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