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5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教案
展开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2.5-2 表示元素的符号——元素周期表
目录
...............................................................................1
...............................................................................2
...............................................................................3
...............................................................................6
...............................................................................9
元素周期表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现在已知的110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叫作元素周期表。
1.编排结构
(1)横行(周期)
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代表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表示7个周期,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每个周期开头的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元素,这正是“周期性”的具体表现。
(2)纵列(族)
元素周期表每一个纵列叫作一个族,共有18个纵列,16个族(其中第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3)每一格
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每一格均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其中,对于原子而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从元素周期表中可获得的信息
①从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可知元素单质的物理状态;元素是人工合成的还是自然存在的;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等。
②根据元素所处的位置可知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等。
2.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1)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为寻找新元素提供理论依据。
(2)由于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如半导体材料、农药、催化剂等)。
元素周期律的理解
元素周期表中,每周期(除第一周期外)开头的是金属元素,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1~4主族以金属元素为主,副族全部是金属元素,5~7主族以非金属元素为主,0族全部是稀有气体元素。说明自然界各元素间存在着元素性质等方面的周期性变化。我们可以根据这种周期性变化掌握元素的性质。如判断元素的活动性:同一周期中越靠左金属性越强,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中越向下金属性越强,所以金属活动性Na>Mg>Al,K>Na。
【例1】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从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在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填元素符号)。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2000年合成的第116号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答案】(1)28.09 (2)Na (3)A (4)116
【解析】(1)从表中可查出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8.09;(2)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出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为钠元素,元素符号为Na;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3)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其原子的质子数不同;(4)第116号元素原子序数是116,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则116号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6.
【常考1】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及信息
【例1】(南宁中考)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微粒的符号是 。
(3)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原子的 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 。
【答案】(1)三 金属 (2)得到 S2- (3)最外层电子数 (4)递增
【解析】(1)12号元素是镁,由图可知,其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镁属于金属元素。(2)16号元素是硫,由图可知,其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3)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氟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4)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8依次递增(第一周期除外)。
【方法技巧】元素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判断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是得到电子还是失去电子,主要看微粒结构示意图中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易得到电子。
【例2】(2018攀枝花中考)2018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鹊桥”号中继卫星,卫星的星载天线金属网是用镀金钼丝编制的。钼、金元素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和钼都属于金属元素 B.金原子的质子数为79
C.金、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
【答案】C
【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最下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金和钼都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周期表中金元素的信息可知,金原子的质子数为79,故B正确;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金原子、钼原子的质子数分别为79、42,核外电子数不相同,故C错误;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信息可知,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故D正确。
【例3】(2018毕节中考)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n的值为10 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硫是金属元素 D.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g
【答案】B
【解析】由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以得到,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n=16-2-6=8,故A错误;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2-,故B正确;硫是“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而不是32.06g,故D选项说法错误。
【例4】(台州市黄岩区中考模拟题)据报道,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在浙西北地区发现一大型稀有金属—钪金属矿床,初步探明钪资源量超过70吨,如图是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示意图,下列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1 B.该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1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1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4.96
【答案】B
【解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得,该原子的中子数应是24。
【常考2】元素周期表种元素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性
【例5】按核电荷数从1~18的顺序将元素排成下表。试从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
核电荷数为1、3、11的一组原子中,它们的 相同, 不同,而核电荷数为6、8、10的一组原子中,它们的 相同, 不同。
【答案】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适当了解电子层排布的知识,然后通过分析归纳找到它们的规律,对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关键就在于让学生从表格中去分析寻找规律:培养善于从复杂的现象中寻找规律、善于总结前入成果和经验的能力。
【例6】已知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满足上述条件的一组元素是 ( ).
A.N P Cl B.P O S C.N O S D.O P Cl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位置关系,关键是根据三种元素位置关系结合质子数总和为31、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确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和主族,注意掌握短周期元素的特点.A.N P Cl质子数之和为39,故A错误; B.P O S质子数之和为39,故B错误;C.N O S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故C正确;D.O P Cl质子数之和为40,故D错误。
【例7】(广东中考)下面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3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 。
(2)在钠和氯气生成氯化钠的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是 原子;Na+的结构示意图是 (填字母)。
【答案】(1)17 质子数不同 (2)氯 A
【解析】(1)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数。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氯化钠是由Na+和Cl-构成的化合物。其实质是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转移到了氯原子上。图中A、B、C分别代表Na+、Na、Cl。
【例8】下表所列是一些粒子的半径:(单位:×10-10m)
微粒 | O2- | F- | Na+ | M2+ | Al3+ | S2- | Cl- | Cl5+ | Cl7+ | K+ | Ca2+ |
半径 | 140 | 1.36 | 0.95 | 0.65 | 0.50 | 1.84 | 1.81 | 0.34 | 0.26 | 1.33 | 0.99 |
由其中数据可以看出:
(1)核电荷数相同的单原子核粒子的大小顺序规律性应该是 。
(2)相同电子数且各层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大小的顺序的规律是 。
【答案】(1)核电荷数相同的单原子离子,核电荷数相同的单原子离子,外层电子越多,半径越大;
(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解析】(1)比较图中Cl-、Cl5+、Cl7+所给的数据,可以知道它们的半径是依次减小的,所以可以判断核电荷数相同的单原子离子,外层电子越多,半径越大;(2)O2-、F-、Na+、Mg2+、Al3+,它们的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但是核外电子数相等,而从题给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它们的半径是依次减小的,故可以得出: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1.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研究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时,主要是按:①原子序数的递增;②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③核外电子排布;④质子数的递增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门捷列夫发现:一些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而且元素的性质和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呈周期性的变化.他把当时已发现的60多种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和物理性质排列成一张表,结果发现,从任何一种元素算起,每数到第8个就和第一个元素的性质相近,他把这个规律称为“八音律”.
2.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后,小强提出了以下四个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
A.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顺序排列的
B.元素的种类是有限的,只有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百多种
C.元素周期表能更方便地为我们寻找新物质提供依据
D.元素周期表中每个纵行叫一族,共有18族
【答案】C
【解析】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排列的.原子序数和核电荷数相等.尽管目前只发现一百多种元素,但并不意味着元素只有这一百余种,还有很多种元素有待人们去发现.元素周期表中纵行称为族,但第89、10三个纵行合为一族,所以尽管表中共有18个纵行,但只有16族.
3.下列各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为接近的是( )
A.F与Cl B.Na和Mg C.C与O D.Al和S
【答案】A
【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纵行称为族,每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B、C、D项中两种元素都不在同一族.
4.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的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克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元素符号为MO
【答案】A
【解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质子数=42,A正确;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属于金属元素,元素符号应为Mo.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相对原子质量是 .
(2)第15号元素的符号是 .
(3)利用上表中的元素,写出一种分子构成与微粒模型“”相似的物质的化学式: (答案不唯一).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标号)。
a.C和O b.N和S c.S和SI d.F和C1
【答案】(1)16 32.06 (2)P (3)O2 (4)d
【解析】(1)从元素周期表可查得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16,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 (2)第15号元素为磷,元素符号为:P;(3)根据微粒模型可推断该分子由两个原子组成,从表中选出元素组成相似的物质如:N2 (或 O2 或 Cl2);(4)根据题意,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F和C1属于同一族(纵行),化学性质相似。
6.有下列两组单质,试将每组单质从两个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每种“分类”都可分别挑出一种单质,它与其他三种单质属于不同的“类”.将挑出的单质(写化学式)和挑选依据(写编号)列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
两组单质为:(Ⅰ) O2、F2、S、N 2; (Ⅱ) Fe、Na、Al、Si.
“挑选依据”(被挑出的单质跟其他三种单质不同)仅限以下六种情况:(A)其组成元素不属于金属(或非金属)元素;(B)其组成元素不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族元素;(C)其组成元素不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元素;(D)其组成元素不属于主族(或副族)元素;(E)在常温、常压下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F)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不同.
【答案】
【解析】(1)根据物质所属类别,O、F、N属于第二周期,S属于第三周期;O2、F2、N2常温都属于气态,S常温属于固态;由化学式可知O2、F2、N2的一个分子都是由2个原子构成,S是由一个原子构成;(2)根据物质所属类别,Fe、Na、Al属于金属单质,而Si是非金属单质;Na、Al、Si属于第三周期,Fe不属于第三周期;Na、Al、Si属于主族元素,Fe不属于主族元素。
1.下列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的顺序的依据是( )
A.原子的核电荷数 B.原子的中子数 C.原子的质子数 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答案】B
【解析】因元素周期表的排列顺序的依据是原子序数,而原子序数=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的质子数,故选B。
2.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出原子的( )
①质子数 ②中子数 ③核外电子数 ④核电荷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对于一个原子来讲: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下列关于元素和粒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D.从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
【答案】D
【解析】A.分子、原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故正确;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正确;C.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的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故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错误的是 ( )
A.碳、氮、氧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氧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8
D.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答案】B
【解析】根据所给信息可知,碳、氮、氧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正确;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B错误;根据元素周期表一部分获取的信息,可知氧原子的核内中子数=16-8=8,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故C、D正确.
5.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答案】C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A说法正确;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序数与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故B说法正确;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等,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故C说法错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故D说法正确.
6.(杭州中考)2017年5月,中科院、国家语委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定名118号元素为“”,其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符号为Og B.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9 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7
【答案】A
【解析】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Og,故A正确;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7,故B错误;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所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8,故C错误;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8,故D错误.
7.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从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填元素符号);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近年来,科学家宣布人工合成了第116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答案】(1) 28.09 (2) Na (3) A (4) 116
【解析】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相等,而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8.1977年8月,国际化学会无机化学分会做出一项决议:从第104号元素以后的元素,不再以人名、国名来命名,一律采用新元素的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的拉丁文缩写命名.即:nil=0, un=1, bi=2, ri=3, quad=4, pent=5, nex=6, sept=7,oct=8, enn=9.照上述规定, 第104号元素的拉丁文名称按“un+nil+quad+ium(词缀) ”, 应为“unnilquadium”其元素符号为Unq; 第105号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Unnilpentium, 元素符号为Unp.其余依次类推.请你分别给下列元素命名:
(1) 109号元素, 拉丁文名称 , 元素符号 ;
(2) 111号元素, 拉丁文名称 , 元素符号 .
【答案】(1) unnilennium Une (2) unununium Uuu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书写规则的理解,以及对题目信息的挖掘.
9.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下列10种元素进行分类:
H He C N O S Mg Cu Al Cl
(1)把元素进行分类:
① ;② .
分类依据: .
(2)把元素进行分类:
① ;② .
分类依据: .
【答案】(1) ①H、He、C、N、O、S、Cl;②Mg、Cu、Al.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
(2)①H、C、N、O、S; ②He、Mg、Cl、Cu、Al. 元素符号是单个字母的元素和两个字母的元素(答案合理均可)
【解析】可以根据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或气态元素和固态元素来分析.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节 家庭用电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节 家庭用电教案及反思,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8年级下册16家庭用电教师版含解析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8年级下册16家庭用电学生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下册第7节 电的安全使用教案: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7节 电的安全使用教案,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8年级下册17电的安全使用教师版含解析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8年级下册17电的安全使用学生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及反思,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8年级下册41土壤的成分教师版含解析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8年级下册41土壤的成分学生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