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核心考点必刷题 专题13说明文阅读(含答案)
展开专题13说明文(科普文)阅读
一、说明文阅读综合
1.(2020•贺州)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身佩荷囊,衣袂飘香
王树金
①香囊,最初由佩囊发展而来。佩囊是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布兜。古人衣服没有口袋,一些随身携带的必需品,如印章、凭证、钥匙、手巾、钱币、珠宝、书籍、食物或香草等,多贮放于这种囊内,外出时将其佩于腰间,故谓之“佩囊”,又称“荷囊”。因时间、形制、材质与盛放物品不同,佩囊又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容臭、缨、缡、佩帏、熏囊、香囊、縢囊、香袋、花囊、香包、荷包等。香囊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人佩戴香囊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②春秋战国时期,佩戴香囊风俗日盛。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古人把香料佩带在身上,目的是让人与生活环境更加洁净、清香。
③到汉魏时期,“香囊”的名称正式出现在文献中。如繁钦的《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可见,将香囊系在肘臂之下,藏在袖中,是当时一种佩戴香囊的方式。
④渐渐地,香囊应用越来越广。比如,可以悬挂于帏帐内,用于增加整个居室的香气。还有古人为了防止蠹(dù)虫蛀书,在书箱中放上香囊,让其挥发气味驱除蠹虫。还有人在厕所里置香囊以消除异味。可见,香囊在古代富贵人的生活中用途较广泛,是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之一。
⑤在古人看来,很多植物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常年闻香识味,有助于防治疾病。加之部分香草、香料本身即具有驱虫驱蚊功能,因此佩戴香囊逐渐被赋予更多文化含义,如祛恶气、避邪秽等。
⑥香囊的制作工艺也更加丰富。材质方面,除了有布帛之外,还有玉镂雕而成的,有金累丝、银累丝、点翠镶嵌的。形状方面,有圆形、方形、椭圆形、倭角形、葫芦形、石榴形、桃形、腰圆形、方胜形等等。
⑦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4件“信期绣”香囊,是难得的保存至今较为完整的汉代布帛香囊。4件香囊形制相同,分为领部、腰部和底部,腰部有带用于封口系戴。腰以上的领部和囊里都用斜裁的素绢缝制,腰以下的囊部除1件黄褐色菱纹绮香囊用香色罗绮外,都以精美的信期绣缝制。香囊内均盛有香料。
⑧除了布帛香囊外,金属制香囊在唐代较为常见,这是一种以花卉和动物纹镂空图案为主的空心金属球。
⑨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香囊”,是迄今全国发现最大、最精美的一枚,重547克。香囊内外分三层,中间的焚香盂用于放置香料。它通身用花叶装饰,等距离的六簇团花内都錾刻两只飞蜂,花叶间镂空,可使香气外溢。
⑩到明清时期,精雕细琢的玉制香囊越来越多,如故宫博物院藏的清代白玉镂雕荷包式香囊和白玉镂雕双鱼式香囊等。
(选自《人民日报》2020.6.26.有删改)
(1)下列与“香囊”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香囊最初由佩囊发展而来,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
B.古人佩戴香囊,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目的是让人与生活的环境更加洁净、清香。
C.香囊的制作工艺从材质上看,有布帛制香囊,玉制香囊,还有金属制香囊等。
D.香囊的应用很广,可佩戴于身上或系于肘后,也可悬挂于帏帐中,甚至放到书箱中或厕所里,成为古人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之一。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在古人看来,很多植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药用价值。常年闻香识味,有利于疾病的防治。
B.佩戴香囊逐渐被赋予祛恶气,避邪秽等文化含义,因此部分香草,香料具有驱虫防蚊的功能。
C.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4件“信期绣”香囊,是难得的保存完整的汉代布帛香囊。
D.除了布帛香囊外,玉制香囊在唐代较为常见。
(3)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香囊。文章介绍了香囊的发展过程,应用及制作工艺。
B.本文按从商周时期到明清时期的顺序来说明香囊的发展过程,采用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C.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中,“从文献记载来看”不能删去,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第⑨段为了说明金属制香囊的制作工艺。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和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2.(2020•鞍山)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古代快递什么样
雷册渊
①伴随电商的一路高歌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快递业,事实上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相当早。一套完整的国家邮政系统在古代中国就已经建立了。
②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叫作“驿传”或者“邮驿”,是古代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组织,官办官管官用。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政府的公文往来和军情传递。公文和军情对时效性的要求就非常高。那么,这套系统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③汉代马递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里(汉代1里等于345米,400里等于138公里)。唐代则规定,每天车行至少120里,骑马180里,皇帝颁布的敕令须日行500里(唐代1里等于450米,500里等于225公里)。清代设立了军机处,传递文书的速度提高到一昼夜600里甚至800里(清代1里等于510米,800里等于408公里)。咸丰和同治时期,由于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各驿站必须接力传递讯息。
④如何保密是古代快递业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了防止泄密,古人采取了不少手段。
⑤秦代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同时对投递员的素质也提出了硬性要求: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担任投递员。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书写在竹简上,传递前人们都会将邮件捆扎妥当,在结绳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以防私拆,写在绢素上的则要装入书袋中。
⑥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外封套有函、箧、囊等。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需要囊封。封泥不仅有保密作用,还有等级之分,最高5封,最低3封,封泥越多,邮件越重要。清代邮件的封发、保密和防损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递”“木匣入递”“绢袋封发”“汇总封发”“长引隔眼”等多种装封手段。清代在速递奏折一类的重要邮件时还有专用的封装程序,使用“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外人是绝对看不到的。
⑦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也有物流服务。古代生鲜速递可以追溯到唐代,山东官员进贡海鲜时,为了保证新鲜,会用毡子密封,然后用驿马快速运到长安。然后,这种果蔬生鲜的快递业务大多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们的口腹之欲,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被言官和文人们批评。
⑧古代物流也会输送很多来自国外的商品,那时的“快递”输送着最早的“海外购”。西汉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出“丝绸之路”。隋唐时期,除了陆路以外,还可以走海路,东到日本,西到波斯湾。到了宋代,海运和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和密州设置了5个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彼时海外的商品多达几百种,有香料、宝物、皮货、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种。明代的海外贸易虽然时开时禁,但总体上十分繁荣,很多我们现在常见的作物都是这个时候才有的,例如南瓜、玉米、番茄、烟草等。
(摘自《老友》2019年第4期,有删改)
【注释】物流:产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流动转移。一般经过包装、运输、存储、养护、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
(1)请简要分析选文题目有什么作用。
(2)阅读选文主体部分,概括“古代快递”的特点。
(3)选文第⑧段画线句除了作比较,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
(4)以下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伴随电商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快递,业务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B.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是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组织。
C.清代咸丰同治时期,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
D.秦代不仅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封装工具和手段也更加丰富。
(5)说明这则材料放在选文中哪个自然段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3.(2020•包头)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夏津,有片古桑林
①河,本来是流水的,但黄河不同,它日夜流淌的是滚滚泥沙,送来为我们造地。这一条黄龙滚来滚去,搬沙运土,造就了豫鲁大平原。这片沙土未经改造之前就是一片不毛之地,一片沙漠。风起时遮天蔽日,沙打农田,土盖房舍,甚至行人迷路被埋的事都有发生。天降其土,教人耕种,并不等于天上掉馅饼,大自然恩德之泥土是要用人的汗水调和才能收获的。
②于是,在黄河搬运泥沙的同时,先人们也就开始了在黄河故道上治沙造地的伟大工程。这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种桑固沙。桑树最适宜沙地生长,旱涝不避,沙打不埋。其根深可达八米,根幅是树冠的几十倍,任多大一片沙地,多么长的故道,都会让它的根网编扎得密密实实,咆哮的沙龙就再也不可能翻身了。
③历史上前辈劳作的情景我们已不得亲见,但很幸运,在德州市夏津县黄河故道上遗存了一片六千亩的古桑树群,依稀还保留着历史上蚕桑兴旺的样子。齐鲁大地早在秦汉时便植桑养蚕,曾有“齐纨鲁缟”之称,经唐宋而达丝帛业的高峰。元代后因引进棉花,丝绸业开始下滑,夏津的桑树功能逐渐由养蚕改为食用桑果,到清代、民国又出现一个种桑高潮。现夏津全县还存有百年以上的古桑两万余株,千年以上的两百余株。
④桑树单看外表就能读出历史的沧桑,它像一位老人,风雨都刻在脸上。国为年代久远,许多老树都中心开裂,或张开乌黑的树洞。与枣树一样,它常会于老干上突发一根嫩枝,挑出一串桑椹,给你一个惊喜。上千亩的桑园,浓荫蔽日,枝叶折射阳光,筛出金光万点。一粒粒桑椹,白的、红的、黑的,如珍珠玛瑙点缀其间。这千亩老桑园中弥漫着一种甜甜的诗意,令人油然想起《诗经》和汉魏古诗中许多采桑的美丽诗句。
⑤桑树浑身是宝,而且都与活命教人、抗灾度荒有关。桑树的果实为桑椹,除吃鲜果,还可晒干,当储备粮。上天安排,桑椹的成熟期,正是农历小满前后,麦子待熟,青黄不接,穷人缸底无粮,这时桑椹就成了救命粮。桑树无论多老,只要活着都会结果。那棵一千五百多年的桑王,现每年还产果一千两百斤。现在全县年产桑果近四万吨,简直是又一个门类的粮食。
⑥桑树与枣树虽为树木,却同被称为“铁杆庄稼”,其栽培史与其他粮食作物同步。中国的红枣产量占世界产量的百分之九十八,桑蚕业则直接孕育出一条横跨地球的丝绸之路。一枣一桑,确实为世界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⑦中国历代王朝几乎都把发展农桑作为立国之本,宋太祖下令凡垦荒植桑者可免田赋。元世祖颁布“农桑之制”十四条,规定每名男子每年要栽种桑、枣二十株。明太祖要求农民有田五亩至十亩者,须栽桑麻木棉半亩。夏津这片古桑林作为文化遗存之可贵,除保存了农桑原貌外,密林深处竟还有一座清代种桑县令朱国祥的祠堂,现已改造成纪念馆,从中可一窥当时的农桑政策。
⑧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为夏津的这片古桑林颁发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
(作者:梁衡 有改动)
(1)本文开篇写黄河搬运泥沙造地的内容有何用意?
(2)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⑦段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4)给夏津古桑林颁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的原因是什么?
4.(2020•孝感)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筷子小传
◆施芳
①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年。商王纣用筷子的故事被人熟知。《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就是说商王纣挥霍无度,大臣箕子为之恐惧。“纣王象箸”便典出于此。这说明,在商王纣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河南安阳殷墟1005号墓中曾出土6支青铜箸头,可以接柄使用。
②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梜”,战国晚期至汉代开始称为“箸”,到了明代得名“筷”。明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意思是说,船家期盼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而忌讳说“住(停)”“翻”等字,故将“箸”称为“快儿”。此名迅速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因筷子多用竹木制成,久而久之,后人就给“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③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在许多地方,筷子可作为新婚礼物,寓意成双成对。筷子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国潮筷子、古风筷子、卡通筷子,配以富有设计感的包装盒,筷子成了一份实用性与美感兼备的礼物。
④古时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朱熹的《童蒙须知》中有言,“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在现代,人们也都遵循着筷子使用过程中的礼仪禁忌:颠倒乾坤﹣﹣筷子颠倒使用;仙人指路﹣﹣筷子指向人;焚香礼拜﹣﹣筷子竖插在碗中;翻江倒海﹣﹣筷子( )
⑤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就材质而言,除常见的竹筷子,还有木筷子、银筷子、瓷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就造型而言,有素雅的原木筷,还有彩漆、雕花筷子以及多种材质镶拼而成的筷子。为适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一次性筷子应运而生,不同颜色的筷子则适合家庭成员间区分使用。一种配有筷子及勺子的便携餐盒既环保又卫生,深受年轻人喜爱。为推广分餐制,写有“公筷”的筷子正被越来越多的餐馆所接受。
⑥小小筷子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多一双公筷,多一份安心。
(1)本文主要介绍了筷子的历史、 、 、 、种类。
(2)选出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筷子为中国独创的餐具。它的使用历史悠久,直到明代才称之为“筷”。
B.朱熹的话,说明古人讲究筷子和勺子同时举起来使用,进食极为方便。
C.筷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有人们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也有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D.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便携餐具的出现、公筷的推广,都顺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3)请将第④段括号里的内容补充完整。
5.(2020•株洲)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提到饮食方式,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一群人围坐一桌,亲密无间,筷来箸往:晚辈或主人用自己的筷子夹菜敬菜,是餐桌上公认的礼仪,欣然笑纳则是相互之间毫无嫌隙的体现。但这种合食的饮食方式并不十分古老。在合食制出现前,我们的祖先一直都采用分食的饮食方式。
分食制起源悠远,到西周时期已基本定型规范。人们席地而坐,食物放在食案上,一人一份,分而食之,类似于现在的自助餐。上层社会使用贵重金属、美玉制作的食具或制作精美的漆器,下层社会则是陶或木制品。在分食制下,统治者通过制定食礼来规定食器的使用规则,严格等级秩序,以此达到表现尊荣与亲疏关系的目的。在周代,青铜器是统治阶层所专用的,被广泛用于祭祀、饮食活动之中。即使在统治阶层内部,以鼎为核心,不同等级所使用的饮食器在数量上也有着严格的等差原则,其组配制度是周人政治等级观念在饮食上的反映。青铜时代的青铜器是政治权利的象征,通过制定食器和食物类别的规制来表达礼义,区别尊卑贵贱,保证上下有序,贵贱不逾,让贵族获得身份认同。
周代的分食还体现在男女不同席进食。尤其是社交场合,关中、中原地区的男女在进食时都要分开,遵循男女有别之礼。不过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南地楚国男女却可以在一起进食。
汉代依旧承袭了周时的分餐饮食风格,成语“举案齐眉”中妻子孟光为表达对丈夫梁鸿的尊敬,在侍奉夫君进食时将食案举至与眉毛平齐,就是汉代实行分食制的例证。汉代的许多壁画及画像砖上都绘有分食场景。
汉代人宴饮时非常重视座次安排,一般情况下主人居中,客人分坐两边。室内宾主宴席,以东向最尊贵,其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再次为西向。这种礼制方面的等级限制,是辨别分层生活方式的最有效要素。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饮食这一活动成为一种礼制活动,它要求参与者严格按照礼制的规定进行。从食具的选择、食物的类别到饮食中座次的安排,无一不受礼的制约。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中,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饮食文化相互影响,是分食到合食的过渡阶段。总的来说,魏晋时期多为分餐,南北朝尤其是北朝合食较多,但仍以分食制为主流进食方式。
饮食方式由分食制到合食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进程,唐朝时,合食制已基本普及,到宋朝则最终定型。不过,宋以后分食的习惯也没有完全消失,如《红楼梦》描写了大量围坐合食的场景后,在第四十回里写到,贾母等人商议给史湘云还席,贾宝玉说:“既没有外客,不必按桌席,每人跟前摆一张高几,各人爱吃的一两样,再一个十锦攒心盒子,自斟壶,岂不别致?”可见,在出现合食制千年后的清代,某些场合(如家宴),依然有分食的习惯。
由于朱元璋出身贫民,明朝的一些餐具则有比较鲜明的从下层影响上层的特点。如筷子就是从平民下层普及到上层的。明初到中国来的朝鲜人曾非常讶异:“你们怎么不用勺子吃饭了?”
饮食方式的转变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新型家具的使用、餐具的改进、烹饪技术的丰富以及社会心理、家庭伦理等的变化,都会使饮食方式发生改变,并与社会变化相呼应。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有分食制的普及,后来才有合食制流行。
B.在周代,楚地男女则是可以在一起进食的。
C.汉代所有壁画及画像砖上都绘有分食场景。
D.由分食制到合食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分食制起源于西周,食物放在食案上,一人一份,分而食之,类似现在的自助餐。
B.周朝人以占有鼎的多少来区分等级的高低,汉代人则轻视鼎而非常重视座次安排。
C.由分食制到合食制,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农耕民族接受了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
D.家具、餐具、烹饪技术及社会心理、家庭伦理的变化,都会对饮食方式产生影响。
(3)传统合食制的优点是 、 ;缺点是 ,改进的办法是 。
6.(2020•常德)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真实的声音
①你了解自己的声音吗?
②相信不少读者在用社交软件和别人进行语音聊天时,都会有意无意地按到自己发送出去的语言信息,听到被录下的声音,却发现自己的声音是如此陌生,和原先认为的大相径庭;也有些喜欢唱歌的朋友,在用唱歌软件录制自己歌声并上传后,却听到自己的音色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连忙尴尬地删除。
③这一系列现象的发生,不免让我们疑惑,我们自己的声音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自己说话时觉得声音还不错,但传到别人耳朵里后,却变得“傻乎乎”的?或许很多朋友会认为,其实别人听到的才是自己真实的声音,而自己说话时听到的,是经过“自行脑补”后美化了的,并不真实。
④这样认为的朋友,其实你们只猜对了一半,自己说话时听到的声音和别人同时听到的确实不一样,但自己听到的也并非“脑补”,它也是真实的。
⑤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声音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
⑥第一个渠道是空气传导。当外界出现嘈杂的声音时,这些声音会首先通过你耳朵的外耳道振动鼓膜,再通过鼓膜传导到听觉感受器中,最后通过感受器中的听觉神经将声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导到大脑皮层,声音就这样被听到了。我们听自己的录音,或者别人听我们自己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导。
⑦第二个渠道是骨传导。当我们自己发出声音时,声音会通过中耳的听小骨传递到颅骨,再由颅骨传递到听觉感受器,经听觉神经在大脑皮层感知声音。我们自己说话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就是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这就是为什么就算你用双手将自己的耳朵严实地堵住,然后轻轻地说话,无论再小声都能感觉得到的原因﹣﹣我们听自己的声音,不用通过空气。
⑧那么问题来了,空气传导也好,骨传导也罢,究竟哪个声音,才是自己最真实的声音呢?
⑨其实,你自己说话时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的声音,才是你最本真的声音。声波在固态物质中传递的速度最快,因为固态物质微粒之间的间距比气态和液态物质更小,微粒振动时的能量能够紧密传递下去,所以声波在颅骨中传播的能量不会有太多损失。音调、响度、音色都最接近真实。
⑩而声音在空气中传导时,能量损失较大,因为声波在空气中传递最慢,振动的能量有很大部分会被空气中的分子吸收。音调、响度、音色都会发生改变。
⑪简而言之,其实当你说话时自己听到的声音,才是失真最小,最真实的,但可惜的是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听到这真正的声音:而他人听到的你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导都失真了。
⑫习惯了自己真实的声音。听到失真的当然会感到厌恶了。
(选自《奥秘》,2019年第4期。有改动)
(1)第④段中说,“其实你们只猜对了一半”,那么,“另一半”指什么?
(2)“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呢?”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它最恰当的位置应该是
A.第②段后
B.第③段后
C.第④段后
D.第⑤段后
(3)第⑨段中的“最接近真实”与第⑪自然段中的“最真实”是否矛盾?为什么?
(4)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听到这真正的声音”?
7.(2020•宜昌)
花开缬晕①
◆邓云乡
①《红楼梦》怡红院中,有一棵海棠树,叫“女儿棠”,又配一株芭蕉,蕉、棠映照,显现了“怡红快绿”的境界。书中又写因了两盆白海棠,故兴诗社名“海棠社”。其实,前者是______,后者是______。
②海棠的种类很多,木本中有四大类,即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花色有大红、粉红、粉白。秋海棠草本,也有许多种,如四季海棠、竹节海棠等。一般红色、嫩红色,变种也有黄、白二色。
③木本海棠中,贴梗开花最早。而最美丽娇艳的,还要属垂丝和西府二种。《花镜》中述西府海棠云:“初如胭脂点点然,及开,则渐成缬晕明霞,落则有若宿妆淡粉。”述垂丝海棠云:“其瓣丛密而色娇媚,重英向下,有若小莲,微逊西府一筹耳。”
④二者都说海棠之美,一在于花色娇嫩,红中有白,白中有红,不胜娇羞:二是花开得很繁,密缀枝头,如云蒸霞蔚。儿时住在北京苏园,厅前有两株西府海棠,年年春天,花开繁茂,一树嫩红,桃李莫比。秋天还要好看,一簇簇的海棠果,满满一树,把枝条都压弯了。
⑤海棠各地都有,但北京人特别喜欢种。龚自珍《西郊落花歌》云:“出丰宜门一里,海棠大十围者八九十本。”这或有夸大处,但海棠确可长成大树,我在北京虎坊桥看到过二三百年的老海棠,近三层楼高,相当可观。
⑥海棠产地最著名的是四川。有一年十月中旬,我在成都草堂公园,见小河两旁,全是海棠,正在开花,招展枝头,使我大饱眼福。
⑦海棠有无香味,是文人学士争议不休的。《闲情偶寄》说:“然吾又谓海棠不尽无香,香在隐跃②之间。……吾欲证前人有色无香之说,执海棠之初放者嗅之,另有一种清芬,利于缓咀,而不宜于猛嗅。使尽无香,则蜂蝶过门不入矣。何以郑谷《咏海棠》诗云:‘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有香无香,当以蝶之去留为证。”
⑧这段话说得既通达、又科学,而且还经过自己调查研究。看来______。
⑨秋海棠草本,颜色也是嫩红,花开娇艳异常,人说有如“美人倦妆”。一般也无香,而定州、重庆品种有香。李渔评秋海棠云:春花肖美人之绰约可爱者,秋花肖美人之纤弱可怜者,处子之可怜,少妇之可爱,必将娶怜而割爱矣,相传因女子怀人不至,涕泣洒地,遂生秋花,故名为“断肠花”。
⑩如以《红楼梦》中人比拟,或A.______可比西府海棠,B.______可比秋海棠乎?
【注释】①缬(xié)晕:红晕。②隐跃:同“隐约”。
(1)请根据后文的相关知识介绍,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第①段横线上。
A.春天开花的木本海棠
B.春天开花的草本海棠
C.秋天开花的木本海棠
D.秋天开花的草本海棠
(2)秋季学期,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共赏海棠花”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请你根据文章介绍,推荐两个合适的研学地点供选择。
(3)研学活动中,有一个“海棠知识竞答”环节,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①最娇艳的木本海棠是哪一种?
②若要观赏高大的海棠树,可以去哪里?
(4)围绕海棠香味的争议,作者得出什么结论?请将其写在第⑧段的横线上。
(5)请结合最后两段的内容,选择恰当的人物依次填入第⑩段的横线上。
备选人物:扈三娘 林黛玉 翠翠 薛宝钗
(6)积累链接:请将秦观《行香子》中相关句子补齐:小园几许, , , , 。
8.(2020•黄冈)阅读下则说明文,完成问题。
汉语可以治病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一天,他在看报纸上的天气预报时,竟然连报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上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则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失读症”就是“失语症”中的一种。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是脑外伤造成的。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的左半球,按照这个观点推论,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产生失语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但事实却不全是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的人少的原因。
⑤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美国少年学汉语,接着让他在一张纸的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地把英语句子念了出来。试验初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试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完全把病治好了。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断“唤醒”的作用下,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达到治病的效果。
⑧汉语的学习、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已有人提出用学习汉语的方法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想法和研究,我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研究成果。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⑥段加点的“这种关系”具体指第④段中所说的“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
B.文章第⑤段不能删去,理由是:一、它与最后一段的内容相对应,如果删去,末段就失去了理论支撑;二、它丰富了说明内容,体现了学习、使用汉语的深远意义。
C.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
D.在仍有不少人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今天,读了本文后,我们应该会增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摒弃崇洋媚外的错误想法。
(2)结合文章前三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给“失语症”下个定义。
失语症是 (不超过30个字)
二、科普阅读综合
9.(2020•丹东)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以下各题。
口罩,为呼吸道设防
①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全民战争中,“人自为战”最基本、最有效的式器,莫过于口罩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②新型冠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病人的飞沫。你知道飞沫的来源吗?
③飞沫主要来源于咳嗽和喷嚏。咳嗽是一种呼吸道的保护性反射,能把肺中的空气压缩为1米多长的喷射流,携带着3000多个细小液滴,以20多米每秒的度冲开声门,脱口而出。喷嚏则能将4万个细小的液滴,以超过12级飓风的速度猛烈喷涌而出。不仅咳嗽和喷嚏,从高声喧哗到日常呼吸,都能产生大大小小的飞沫。飞沫的直径一般小于100微米,携带着病毒在空气中悬浮、飘散、游荡,远达十余米,长达数小时。
④如何为我们的呼吸道站岗放哨以切断病毒传播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戴口罩。市场上的口罩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但预防疫情的主流口罩是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与市场上其它类型的口罩相比,N95口罩防护性更强。它由以聚和聚丙烯为基材的多层无纺布制成,N代表非油性粒物,95则表示过滤0.3米颗粒物不低于95%.飞沫正好在N95口罩的“关照”之下,因此N95口罩就能成功地“御敌于国门之外”。对密切接触者的医护人员来说,N95口罩是久经考验的“忠诚卫士。”
⑤但是N95口罩并非所有人所有时刻都适合佩戴。研究表明,佩戴N95口罩时,吸气和呼气的阻力分别增加26%和22%,我们不得不更努力地呼吸,才能维持正常的压力梯度和空气流量。数据显示,连续佩戴N95口罩4小时后,空气交换量减少37%,血氧饱和度降低,能引起疲劳、头疼症状,对于心肺功能较弱的人,佩戴N95口罩时不可不慎重。我们选择口罩要遵循“完分而不过分”的原则。
⑥与N95口罩相比,医用外科口罩成本更低,舒适性更强,普及程度也更高。它由三层无纺布组成,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吸水层。虽然没有达到N95口罩的防护标准,但对飞沫和微小颗粒物有很好的阻隔和过滤作用。对于公共场所的日常防护,医用外科口罩应该足够了。
⑦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是其发挥效能的关键。戴口罩前要洗净双手,捏住左右系带挂在耳上,防水层朝外,带有铝条鼻夹的一边朝上,切勿内外反置和上下颠倒。将鼻夹按压到位,拉伸底部盖住下巴,半张脸就在口罩的防护之下了,有效地阻止了手无意间触摸脸部造成的污染。随着呼吸,大量尘埃、飞沫会附着嵌合在纤维中,因此口罩一般4小时就要更换。
⑧2020年春天注定是一段忘的岁月,在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慷慨悲歌中,雪片般的口罩也昭示了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人们在公共场所自觉佩戴口罩,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带给了他人一份关爱,这是我们抗击疫情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薄薄的口罩,也许会在更久的时空里融入我们的文化。(原文有改动)
(1)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⑤段中的加点词语“研究表明”不能删掉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第⑥⑦段说说选文是从哪两方面介绍医用外科口罩的?
10.(2020•绵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你不知道的烟草真相
林风
世界卫生组织从1989年开始,将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意在儿童节之前,引起公众对烟草给下一代健康成长带来危害的重视。
新冠疫情期间,曾有“吸烟可以预防新冠肺炎”的论调,后被证实为谣言。有证据表明,无论年龄、性别、种族,与新冠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的是身体健康程度。烟草防病不行,伤害人体健康的本事却不小。相关研究显示:①香烟烟雾中有超过4000种有害化学物质,主要分为气体和焦油两类。
气体物质中的苯,致癌性强,除易引发肺癌外,还会增加罹患膀胱癌和白血病的风险。此外还有CO、CO2等气体,部分停留在肺部,部分进入血液循环,会损伤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诱发冠心病、动脉硬化等慢性病。焦油是毒性最强、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物质。被人体吸入后,75%以上会附着在气管黏膜上和肺泡中,使得气管中为排出异物而不断扫动的纤毛无法正常工作,导致炎症刺激粘膜发生鳞状化,直至变异为癌。
全球每年有800多万人死于烟草,其中约120万人因接触二手烟死亡。《英国癌症杂志》曾详细统计了欧洲国家不同年龄段男性肺癌的死亡率,结果显示:吸烟者死于肺癌的概率比从不吸烟者高约50倍。
而吸烟致死的原因里,肺癌不到1/3,其他超过2/3是吸烟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或其他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疾病、缺血性心脏病等。
吸烟不仅威胁烟民自身健康,产生的二手烟还会严重危害他人健康。由于烟草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有毒物质向周围释放。二手烟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浓度甚至比一手烟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仅在中国,每年就有约10万人死于二手烟。
除了对人体造成危害,吸烟者随意丢弃烟蒂导致火灾的案例比比皆是。测试表明:烟蒂表面约300摄氏度,中心温度最高可达800摄氏度,足以引燃纸张、棉花、木屑等物品。据报道,全世界所有火灾中有20%左右系吸烟引起。据统计,2018年中国共接报火灾23.7万起,其中因吸烟引发的火灾占总数7.3%,超17000起!
除此之外,烟蒂材料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生产过滤嘴所用的原料是一种由再生纤维制造的人造高分子材料﹣﹣醋酸纤维。 它弹性好、热稳定性好、吸阻小,有一定截滤效果,能选择性地吸附卷烟中部分有害成分,同时又保留了一定烟碱而不失香烟口味。然而,醋酸纤维需经过数十年才能降解,并且,除了降解难外,过滤嘴本身释放的化学物质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烟草废弃物中含有7000多种有害物质,而全球每天有超过100亿支卷烟废弃物被丢进环境中。
好在为了防止滤嘴污染,有公司正在开发可降解的滤嘴材质。例如,一种由马尼拉麻、纤维、木浆组成,用天然淀粉粘合在一起的新型滤嘴材料就可在土壤或水中快速降解。只是由于截滤效果不如醋酸纤维,暂未投放市场。不过我们相信,将来一定会研发出理想的可降解过滤嘴材料。
相对于成年人来说,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生理系统、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对环境毒性的易感性较高,对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抵抗力也较成年人弱。烟草及其烟雾中包含大量有害物质,低龄化吸烟会导致青少年患病危险性明显增加,研究显示,20岁以前吸烟相对20岁以后吸烟的人,生存年龄平均减少约3年。
令人担心的是,目前我国吸烟人口正呈现出低龄化的发展趋势。②我国5岁至19岁青少年尝试吸烟率20%,吸烟率近7%。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吸烟将严重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并预测中国目前20岁以下青少年与儿童,将有约2亿变成吸烟者,其中至少5000万人将因吸烟而缩短寿命。禁止未成年人吸烟,已刻不容缓。
(选自《科普中国》,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文要求语言“准确、严密”,因此,文中画线句①中的“超过”一词不能删除;画线句②中在“20%”前应加上“约为”一词。
B.我国2018年因吸烟引发的火灾数占全国火灾总数的7.3%,远低于全球20%的比例,这说明我国吸烟者素质高于其他国家烟民素质。
C.醋酸纤维虽然弹性好、热稳定性好,但其降解难度大、易造成环境污染等弊端明显,因此醋酸纤维并不是最为理想的香烟滤嘴材料。
D.“列数字”是本文典型的说明方法,作者意在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让读者在进一步了解烟草的同时也对其带来的危害引起重视。
(2)本文从哪些方面对烟草的危害进行了介绍?请简要概括。
11.(2020•遵义)说明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中微子,关乎宇宙起源之谜
曹俊
①日本“顶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器项目已正式启动,计划于2027年开始收集数据。该项目由日本主导,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参与,目的是阐明物质的起源及基本粒子的“大统一理论”,揭开宇宙起源之谜。
②中微子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基本粒子之一。基本粒子是已知的最小粒子,它们不能像原子那样被分成更小的粒子,是构造宇宙中一切的基本元素。而中微子又是最轻的物质粒子,迄今还未能测出它的确切质量,但至少比电子的100万分之一还要轻。它们无处不在,如太阳发光、核反应堆发电、岩石的天然放射性衰变等核物理过程中都会产生,就连我们每个人也会因体内的钾﹣40衰变而每天发射约4亿个中微子。
③中微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反应。不管是人体还是地球,在它看来,都是极为空旷、可以自由穿梭的空间。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科学上探测也极为困难。因此,中微子的发现和研究过程,饱含着几代科研人员的心血。
④1930年,奥地利科学家泡利为了解释原子核衰变中能量似乎不守恒的现象,预言了中微子的存在,认为就是这种“永远找不到的粒子”偷偷带走了能量。经过20多年的寻找,美国科学家科万和菜因斯终于在核反应堆旁探测到中微子,证明了它的存在。莱因斯因此获得了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⑤1968年,美国科学家戴维斯在地下1500米深的废弃金矿中进行实验,首次探测到了来自太阳的中微子,证实太阳无穷无尽的能量来自氢核聚变。1987 年,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在第一代神冈实验中,探测到了来自超新星的中微子。他们二人因此都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戴维斯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却发现太阳中微子的数量比理论预言的要少得多,被称为“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此后,小柴昌俊的学生棍田隆章发现,宇宙射线在大气层中产生的中微子也比预期少,称为“大气中微子丢失之谜”。
⑥中微子为什么比预计的少?1998 年,娓田隆章在升级后的第二代神冈实验中发现,大气中微子比预期少,是因为在飞行过程中自发变成了其他种类的中微子,这一现象就是中微子振荡。他也因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⑦中微子振荡现象证明了中微子有质量,尽管质量极其小,但会影响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根据已知的物理规律,在宇宙早期,正反物质应该成对产生,数量是一样的。但在现在的宇宙中,并没有发现大量反物质存在的迹象。为什么宇宙只由正物质构成?反物质到哪里去了?这是宇宙起源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中微子振荡会带来一个意外的结果,即正反粒子的行为可以不一样,很有可能造成反物质消失。因此,全面了解中微子振荡,是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的重要一环。
⑧由于中微子难以探测,解决这些谜团需要巨大的探测器,获取更精确的数据。日本前两代神冈实验坚持自己的优势方向,掌握核心技术,持之以恒地探索,取得了巨大突破。此次启动的第三代实验“顶级神冈”将建造一个26万吨的水探测器,造价约8亿美元。此前,中国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和美国的深层地下中微子实验也已开始建设。三个实验间既竞争又互补,联合分析能显著提高发现能力。新一代的中微子实验,也许有一天可以揭开宇宙起源的谜题。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基本粒子中微子最大的特点是不与任何物质反应,科学上探测也极其困难。
B.科学家科万和莱因斯探测到中微子,进而发现了原子核衰变中能量不守恒的现象。
C.“太阳中微子数量比理论预言少得多”的发现,被称为“大气中微子丢失之谜”。
D.文中几位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的事例,体现了大胆预言、小心求证的科学探索精神。
(2)简析第②段中画线句的作用?
(3)请解释“中微子振荡现象”,并说明其可能产生的结果。
12.(2020•黑龙江)阅读《病毒是如何危害健康的》一文,回答问题。
病毒是如何危害健康的
①“SARS”病毒过后,人们一提到病毒就为之色变,可见病毒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了多大的恐惧感。其实每种病毒只要我们真正了解了它,就会战胜它,病毒也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了。那么病毒究竟是什么?它的存在又是怎样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呢?
②病毒是一个小颗粒,这个小颗粒共有2层:外边一层是蛋白层,蛋白层里边裹着一层核酸分子,像把守大门的2个士兵,而且每个士兵的职责各有分工。蛋白层不但要保护病毒,还要选择病毒寄生的细胞,核酸分子则像一台计算机,把病毒繁殖后代的全部信息储存记录下来。
③那么,病毒这个小颗粒究竟是怎样生存的呢?原来,通过自然选择,病毒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新陈代谢方式。它先找一个其他的生物细胞,我们称之为“寄主”,进入寄主身体后它开始借用寄主的酶系统,为自己服务:先命令酶系统合成病毒需要的蛋白质和核酸;再命令寄主把合成的蛋白质和核酸改造成新的病毒颗粒;这一系列工作完成之后,病毒把寄主分解消灭并一脚踢开,同时把数以千计的新造病毒放出来,这些病毒又按同样的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队伍。
④为什么病毒一定要找一个寄主才能生活,它不能独立生存吗?答案是不能。因为生物存活于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当新陈代谢终止的时候,生命也就结束了。新陈代谢是生物靠自身体内一系列酶的工作来完成的,一切能够独立生活的生物都有自己的一套酶系统,可是病毒没有,它只有去寻找一个新的生物细胞,再去依靠这个细胞的酶来进行新陈代谢。
⑤既然病毒不能独立生活,那么科学家又是怎样培养大量的病毒用来研究抗病毒的疫苗的呢?他们先把受过精的鸡蛋孵化5~10天,然后,在无菌条件下把这个鸡蛋敲掉一小块蛋壳,再把需要的病毒从这个小孔送进鸡蛋里,用石蜡封好开口,继续孵化。这样就为病毒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大量的病毒就繁殖出来。预防天花、流感和其他一些病毒的疫苗就是通过这种鸡胚培养法生产出来的。
⑥因为病毒能够在许多生物的细胞内生存,所以我们可以按细胞的种类给病毒分类。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在细菌(一个细菌为一个细胞)内的病毒,即吃细菌的病毒,叫噬菌体。
⑦经过统计,人类传染病有80%是由病毒引起的,像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艾滋病等甚至流感,这些人类常见病都是因为病毒张狂肆虐所造成的。
⑧在彻底地分析了病毒之后,我们知道避免病毒侵害首当其冲的是斩除病毒寄生的环境根源,让病毒真正地远离我们人类。
(摘自《科学百科大讲堂》有删改)
(1)简要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2)文中第⑦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⑥段加点词语“许多”能否删除?为什么?
(4)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到远离病毒?
13.(2020•通辽)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健康“双刃剑”﹣﹣抗生素
①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杀菌或者抑菌活性的代谢产物。其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 1929年偶然发现的。从那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人类陆续发现了近万种抗生素,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②目前,社会各行各业均有抗生素滥用行为。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5%、住院患者的使用率为80%,外科手术中使用率高达95%,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不恰当使用,导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发生了变化,致使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难以奏效。1961年,英国发现耐甲氧西林的超级金色葡萄球菌MRSA。1986年法国和英国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超级肠球菌VRE。2009年,印度出现了一种几乎可以对所有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NDM﹣1超级耐药肠杆菌……各种新型多重耐药菌,甚至超级细菌的出现,让细菌学家不得不接受一个可怕的现实:细菌耐药的进化速度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周期。
③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基因突变是完全随机的,自然界施与基因进化过程压力,从而改变该过程的前进方向,使得适应自然环境者得以存活和繁衍。在漫长的进化中,基因每次随机突变的结果逐渐累积,最终使细菌的基因库中出现了各种耐药基因,这就是细菌的天然耐药。天然耐药一般只针对一种或两种相似的抗生素,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不占主要地位。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获得性耐药:指细菌在选择压力下,通过接合型质粒、转化、转导或基因重组的方式获得外来基因片段而产生的耐药性。在这种情况下,细菌的耐药基因可以在不同菌株间转移,很容易形成多重耐药。号称能抵抗大部分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化而来的。然而获得性耐药并不稳定,细菌也有可能因丢失耐药基因片段而失去耐药性。
④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清醒、理性地看待抗生素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键。抗生素不是灵丹妙药,并不是普通感冒或腹泻都需使用。抗生素也不应被视为洪水猛兽,患者必须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使用。凭经验自我用药、预防性用药、家庭常备抗生素等观念都是不值得提倡的。
(1)选文介绍了抗生素是健康的“双刃剑”,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抗生素的作用及由来→ →细菌的耐药性(或抗药性)产生原因及分类→ 。
(2)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3)阅读选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细菌耐药的进化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周期。
B.天然耐药一般只针对一种或两种抗生素,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不占主要地位。
C.超级细菌也可以对抗所有抗生素从而产生永久抗药性。
D.我国滥用抗生素的情况非常普遍。清醒、理性地看待抗生素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键。
(4)如何理解抗生素是健康的“双刃剑”?
14.(2020•柳州)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柳州:南方古人类发源地
①“中国可以成为世界上古人类学研究的中心,而广西是中心的中心。”1985年,著名人类学家、白莲洞博物馆创始人裴文中教授为白莲洞遗址题词。
②柳州作为南方古人类发源地,因浓缩柳江人、白莲洞人、大龙潭人等数万年史前文化积淀成为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热点。以柳州白莲洞遗址为古人类遗址群落揭开了南方史前文化、古人类的神秘面纱。
柳江人:中国最早现代人活化石
③1958年9月,一具疑似古人类的较完整的人头骨化石在柳州市郊东南的新兴农场内的通天岩被发现。这一信息上报国家后,中央立即通知在柳城进行巨猿研究中国考古界泰斗裴文中、贾兰坡组织专家派人前往考察。经清理发掘,在人头骨化石发现地附近又发现了部分椎骨、股骨等化石。这些化石装箱妥善保护送到北京。当人头骨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后,中国科学院著名古人类专家吴汝康院士认为,这块人头骨化石是分化和形成蒙古人种的一种早期类型,为当时在中国以至整个东南亚发现的最早的现代人代表。这块人头骨化石被定名为“柳江人”。
④“柳江人”的发现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轰动。通天岩也因此得名为“柳江人洞”,吸引了许多国家的人类考古学家前来考察。2001年,“柳江人”研究进展取得了质的飞跃,确定“柳江人”的年代距今7万年左右。“柳江人”如今已经成为教科书上定义的古人类名称之一,载入人类发展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柳江人”头骨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头骨并列放置在一个展柜里。
白莲洞:无数先民繁衍生息之地
⑤随着“柳江人”研究的深入,有专家学者在考察发掘发现,“柳江人洞”低矮狭小,黑暗潮湿,并不符合古人类选择居住地的标准。那么“柳江人”为何出现在这里呢?白莲洞遗址为“柳江人”的身世之谜提供了一个答案。
⑥白莲洞遗址位于柳州市郊白面山南麓的一个山洞内,距离“柳江人洞”仅2公里。经过专家们历次的发掘,白莲洞遗址出土了两颗人类牙齿化石、大量石器、骨器和哺乳动物的化石。根据其地层堆积和文化遗物特征,确定“白莲洞人”年代为距今3700~7000年。
⑦有专家学者认为,“柳江人”可能就是白莲洞早期文化的创造者,是“白莲洞人”的祖先外出寻觅食物遇到意外而被泥石流推进通天岩。“柳江人”遗址、“白莲洞人”遗址两方面相互结合对研究华南地区史前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⑧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柳州陆续发现了九头山人遗址、陈家岩等洞穴遗址,另外还发现了兰家村、曾家村等台地遗址。各类遗址有40多处。
⑨这些以白莲洞遗址为中心的古人类遗址群落,其连续完整的文化堆积如一部古老的地书,为探索华南地区史前文化、现代人起源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证材料。
(选自2020年6月15日《柳州日报》,有改动)
(1)关于“柳江人”的解释,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柳江人”头骨化石是在柳州市郊东南的新兴农场内的通天岩发现的。
B.“柳江人”头骨化石曾被中国科学院著名古人类学专家吴汝康院士系统研究。
C.“柳江人”已经成为教科书上定义的古人类名称之一,载入人类发展史。
D.“柳江人”是白莲洞早期文化的创造者,是“白莲洞人”的祖先。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浓缩柳江人、白莲洞人、鱼峰山人等数万年史前文化积淀,柳州成为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热点。
B.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的一个展柜里,并列放置着柳州的“白莲洞人”头骨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头骨。
C.根据白莲洞遗址的地层堆积和文化遗物的特征,专家们确定“白莲洞人”的年代为距今3700~7000年。
D.以兰家村遗址为中心的古人类遗址群落,为探索华北地区史前文化、现代人起源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证材料。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开头引用裴文中教授题词,目的是强调广西在世界古人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
B.本文的语言平实准确,使用严谨的科学术语,充分说明柳州市南方古人类发源地。
C.第⑤段是过渡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由写“柳江人”过渡到写白莲洞遗址。
D.第⑧段运用摹状貌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柳州陆续发现的洞穴遗址和台地遗址。
15.(2020•阜新)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羟氯喹或增加新冠病人死亡率
①“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爆发。自2月末以来,羟(qiǎng)氯喹(kuí)知名度空前高涨。当时一名法国教授发表多篇研究,认为羟氯喹与阿奇霉素这种抗生素相配合的治疗方法对遏制新冠病毒有效。
②5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暂时停止“羟氯喹疗法”临床试验,因为一项大规模调查显示,羟氯喹和氯喹或许增加新冠病人死亡风险。
③无论是氯喹还是其衍生的羟氯喹,对住院的新冠肺炎病人都没有体现出有效性,甚至还加大了因心律不齐导致死亡的风险。这是英国《柳叶刀》杂志22日公布的一项大规模调查研究显示的结果,报告还要求不要在临床试验之外给新冠病人使用这两种药物。
④该研究报告主要撰写者之一曼迪普•梅赫拉教授在一份公告中表示,对1.5万名病人的“首次大规模调查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统计证据”,曾被大肆渲染的这两种药物实际上“对新冠肺炎病人没有益处”。这些新冠肺炎患者接受了以氯喹和羟氯喹为基础的四种治疗方法。
⑤研究人员分析了近9.6万名新冠肺炎病人的数据,这些人中有1.5万人接受了上述四种治疗方法之一,试验将他们与另外8.1万名未接受此治疗的病人进行比照。
⑥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四种治疗方法的病人死亡风险都要高于比照人群(死亡率9.3%);单独使用氯喹治疗的病人死亡率为16.4%,使用氯喹及抗菌素结合的病人死亡率为22.2%,单独使用羟氯喹治疗的病人死亡率为18%,而使用羟氯喹结合抗菌素的病人死亡率为3.8%.报告就此认为,使用这些治疗方法的新冠病人死亡率比其他病人要高出34%至 45%。
⑦他们还发现,使用氯喹或羟氯喹的病人发生严重心律不齐的概率更大,尤其是使用羟氯喹与抗生素结合疗法的病人。使用这两种药物的病人发生心律不齐的几率比其他病人高出四倍。报告作者认为,在得出最终结论前“迫切”需要进行随机临床试验。
(选自《参考消息》)
(1)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2)选文第⑥段画线句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接受四种治疗方法的病人死亡风险不一定要高于比照人群。
B.使用氯喹或羟氯喹的病人发生严重心律不齐的概率更大,尤其是使用羟氯喹与抗生素结合疗法的病人。
C.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氯喹及抗菌素结合疗法的病人死亡率最高。
D.无论是氯喹还是其衍生的羟氯喹,对新冠肺炎病人没有体现其有效性,但也没有产生死亡风险。
16.(2020•襄阳)说明文阅读
疫苗:阻遏病毒感染的终极武器
①每次疫情发生,人们首先总会想到疫苗。作为消灭疫病的终极武器,疫苗有最低的成本,更有先发制敌的优势,无疑成了公众的希望。
②人类第一次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怎样诞生的呢?据专家介绍,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用于防治天花的“人痘”,而且是我国首创。天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烈性传染病,至少在人类社会肆虐了3000年的时间,致死率高达30%.在18世纪末,每年大约有40万欧洲人被天花病毒夺走生命。天花传入我国的时间大约是汉代,古人称之为“痘疮”。晋代的葛洪记载了天花的一次暴发:“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创,皆载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在与天花的长期斗争中,人们发现了一些规律:感染了天花的人,不一定都会死,一旦活下来,就不会再感染天花。在“以毒攻毒”的观念引导下,在宋代,人们就把沾有疤浆的患者衣物给健康儿童穿戴,或将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痂皮研磨成细粉,让健康儿童吸入鼻孔,后来称之为“人痘”。种过“人痘”,天花感染率显著下降。这也是人类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免疫疗法。
③那么疫苗是靠什么开展工作的呢?专家认为,“狼来了”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当细菌或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它们会攻击细胞并试图无限繁殖。这种入侵被称为感染,而感染是导致疾病的原因。当然,人体也不会对敌人的侵扰坐视不理,我们的免疫系统会调动多种武器来对抗感染。人体第一次接触到细菌或病毒时,也许需要几天的时间来制造和使用所有需要的杀敌工具,也就是我们说的通过抗体来克服感染。感染后,免疫系统会记住如何保护身体免受这种疾病的侵害,如果身体再次遇到同样的敌人,免疫系统会迅速起作用。
④如何在不让自己感染的情况下,又能让免疫系统记住那些可能会登门拜访的细菌和病毒?于是科学家设计出可以模拟细菌或病毒特征,但又去除了其致病性“硬核”的疫苗。将其注射到人体中,让人体免疫系统误以为大敌当前,展开战备动员,并且牢牢记住这种细菌或病毒的面目,下次如果真正的敌人未袭,免疫系统就可以立即被激活,并全力投入战斗。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疫苗对免疫系统喊了一声“狼来了”,免疫系统开始筹备弹药,下次狼真的来了,免疫系统就可以马上给予充分回击。
⑤是不是所有的病毒都可以设计出疫苗呢?理论上来说,所有的外界微生物入侵导致的疾病,无论是病毒还是细菌,都可以设计疫苗来抵御,但事实上有些感染很难设计疫苗。比如艾滋病,其病毒有极其特殊的逃避免疫系统机制,很难设计疫苗;有些病毒变异速度很快,广泛传播,也没有必要专门研发疫苗和大量免疫接种。
(选文有改动)
(1)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痘”为我国首创,也是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
B.“狼来了”是疫苗激活免疫系统的一种形象的说法。
C.疫苗设计针对细菌或病毒,模拟其特征,但又去除了其致病“硬核”。
D.对于能逃避免疫系统的病毒和变异速度很快的病毒,人类完全不能设计疫苗。
(2)第②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说明其作用。
(3)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也许”不能去掉,为什么?
专题13说明文(科普文)阅读
一、说明文阅读综合
1.(2020•贺州)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身佩荷囊,衣袂飘香
王树金
①香囊,最初由佩囊发展而来。佩囊是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布兜。古人衣服没有口袋,一些随身携带的必需品,如印章、凭证、钥匙、手巾、钱币、珠宝、书籍、食物或香草等,多贮放于这种囊内,外出时将其佩于腰间,故谓之“佩囊”,又称“荷囊”。因时间、形制、材质与盛放物品不同,佩囊又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容臭、缨、缡、佩帏、熏囊、香囊、縢囊、香袋、花囊、香包、荷包等。香囊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人佩戴香囊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②春秋战国时期,佩戴香囊风俗日盛。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古人把香料佩带在身上,目的是让人与生活环境更加洁净、清香。
③到汉魏时期,“香囊”的名称正式出现在文献中。如繁钦的《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可见,将香囊系在肘臂之下,藏在袖中,是当时一种佩戴香囊的方式。
④渐渐地,香囊应用越来越广。比如,可以悬挂于帏帐内,用于增加整个居室的香气。还有古人为了防止蠹(dù)虫蛀书,在书箱中放上香囊,让其挥发气味驱除蠹虫。还有人在厕所里置香囊以消除异味。可见,香囊在古代富贵人的生活中用途较广泛,是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之一。
⑤在古人看来,很多植物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常年闻香识味,有助于防治疾病。加之部分香草、香料本身即具有驱虫驱蚊功能,因此佩戴香囊逐渐被赋予更多文化含义,如祛恶气、避邪秽等。
⑥香囊的制作工艺也更加丰富。材质方面,除了有布帛之外,还有玉镂雕而成的,有金累丝、银累丝、点翠镶嵌的。形状方面,有圆形、方形、椭圆形、倭角形、葫芦形、石榴形、桃形、腰圆形、方胜形等等。
⑦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4件“信期绣”香囊,是难得的保存至今较为完整的汉代布帛香囊。4件香囊形制相同,分为领部、腰部和底部,腰部有带用于封口系戴。腰以上的领部和囊里都用斜裁的素绢缝制,腰以下的囊部除1件黄褐色菱纹绮香囊用香色罗绮外,都以精美的信期绣缝制。香囊内均盛有香料。
⑧除了布帛香囊外,金属制香囊在唐代较为常见,这是一种以花卉和动物纹镂空图案为主的空心金属球。
⑨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香囊”,是迄今全国发现最大、最精美的一枚,重547克。香囊内外分三层,中间的焚香盂用于放置香料。它通身用花叶装饰,等距离的六簇团花内都錾刻两只飞蜂,花叶间镂空,可使香气外溢。
⑩到明清时期,精雕细琢的玉制香囊越来越多,如故宫博物院藏的清代白玉镂雕荷包式香囊和白玉镂雕双鱼式香囊等。
(选自《人民日报》2020.6.26.有删改)
(1)下列与“香囊”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香囊最初由佩囊发展而来,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
B.古人佩戴香囊,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目的是让人与生活的环境更加洁净、清香。
C.香囊的制作工艺从材质上看,有布帛制香囊,玉制香囊,还有金属制香囊等。
D.香囊的应用很广,可佩戴于身上或系于肘后,也可悬挂于帏帐中,甚至放到书箱中或厕所里,成为古人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之一。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
A.在古人看来,很多植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药用价值。常年闻香识味,有利于疾病的防治。
B.佩戴香囊逐渐被赋予祛恶气,避邪秽等文化含义,因此部分香草,香料具有驱虫防蚊的功能。
C.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4件“信期绣”香囊,是难得的保存完整的汉代布帛香囊。
D.除了布帛香囊外,玉制香囊在唐代较为常见。
(3)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香囊。文章介绍了香囊的发展过程,应用及制作工艺。
B.本文按从商周时期到明清时期的顺序来说明香囊的发展过程,采用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C.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中,“从文献记载来看”不能删去,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第⑨段为了说明金属制香囊的制作工艺。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和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ABC.正确;
D.有误,根据“香囊在古代富贵人的生活中用途较广泛,是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之一”可知,“成为古人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之一”说法不准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A.正确。
B.有误,根据“加之部分香草、香料本身即具有驱虫驱蚊功能,因此佩戴香囊逐渐被赋予更多文化含义,如祛恶气、避邪秽等”可知,此项表述因果颠倒。
C.有误,根据原文“是难得的保存至今较为完整的汉代布帛香囊”可知,“保存完整的汉代布帛香囊”表述不准确。
D.有误,根据原文“除了布帛香囊外,金属制香囊在唐代较为常见”可知,“玉制香囊在唐代较为常见”与原文不符。
故选:A。
(3)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ABC.正确;
D.有误,第⑨段为了说明金属制香囊的制作工艺。采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说明方法,没有分类别。
故选:D。
答案:
(1)D
(2)A
(3)D
2.(2020•鞍山)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古代快递什么样
雷册渊
①伴随电商的一路高歌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快递业,事实上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相当早。一套完整的国家邮政系统在古代中国就已经建立了。
②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叫作“驿传”或者“邮驿”,是古代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组织,官办官管官用。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政府的公文往来和军情传递。公文和军情对时效性的要求就非常高。那么,这套系统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③汉代马递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里(汉代1里等于345米,400里等于138公里)。唐代则规定,每天车行至少120里,骑马180里,皇帝颁布的敕令须日行500里(唐代1里等于450米,500里等于225公里)。清代设立了军机处,传递文书的速度提高到一昼夜600里甚至800里(清代1里等于510米,800里等于408公里)。咸丰和同治时期,由于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各驿站必须接力传递讯息。
④如何保密是古代快递业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了防止泄密,古人采取了不少手段。
⑤秦代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同时对投递员的素质也提出了硬性要求: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担任投递员。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书写在竹简上,传递前人们都会将邮件捆扎妥当,在结绳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以防私拆,写在绢素上的则要装入书袋中。
⑥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外封套有函、箧、囊等。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需要囊封。封泥不仅有保密作用,还有等级之分,最高5封,最低3封,封泥越多,邮件越重要。清代邮件的封发、保密和防损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递”“木匣入递”“绢袋封发”“汇总封发”“长引隔眼”等多种装封手段。清代在速递奏折一类的重要邮件时还有专用的封装程序,使用“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外人是绝对看不到的。
⑦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也有物流服务。古代生鲜速递可以追溯到唐代,山东官员进贡海鲜时,为了保证新鲜,会用毡子密封,然后用驿马快速运到长安。然后,这种果蔬生鲜的快递业务大多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们的口腹之欲,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被言官和文人们批评。
⑧古代物流也会输送很多来自国外的商品,那时的“快递”输送着最早的“海外购”。西汉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出“丝绸之路”。隋唐时期,除了陆路以外,还可以走海路,东到日本,西到波斯湾。到了宋代,海运和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和密州设置了5个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彼时海外的商品多达几百种,有香料、宝物、皮货、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种。明代的海外贸易虽然时开时禁,但总体上十分繁荣,很多我们现在常见的作物都是这个时候才有的,例如南瓜、玉米、番茄、烟草等。
(摘自《老友》2019年第4期,有删改)
【注释】物流:产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流动转移。一般经过包装、运输、存储、养护、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
(1)请简要分析选文题目有什么作用。
(2)阅读选文主体部分,概括“古代快递”的特点。
(3)选文第⑧段画线句除了作比较,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
(4)以下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D
A.伴随电商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快递,业务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B.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是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组织。
C.清代咸丰同治时期,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
D.秦代不仅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封装工具和手段也更加丰富。
(5)说明这则材料放在选文中哪个自然段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解析】(1)本题考查题目的作用。题目中的“古代快递”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什么样”既点明了说明内容,又运用了口语化的语言和问句形式,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从第②段“这套系统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第③段“汉代马递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里。唐代则规定,每天车行至少120里,……出现了‘红旗报捷’,各驿站必须接力传递讯息”可知,第②~③段介绍古代快递的特点是:速度快;从第④段“如何保密是古代快递业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了防止泄密,古人采取了不少手段。”第⑤段“秦代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第⑥段“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外封套有函、箧、囊等……”可知,古代快递的又一个特点是保密手段多样。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第⑧段画线句“设置了5个市舶司”“彼时海外的商品多达几百种”,“香料就有一百多种”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香料、宝物、皮货、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种”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本句的中心句“到了宋代,海运和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了解。
ABC.符合文意。
D.从第⑤段“秦代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和第⑥段“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可知D项说法有误。
故选:D。
(5)本题考查材料的使用。材料中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写的是运送荔枝的事件,诗人表达对这种浪费与奢侈的不满,符合第⑦段中的“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也有物流服务。古代生鲜速递可以追溯到唐代”的内容,可以作为唐代生鲜速递的又一个例子,又契合了文末的“因此被言官和文人们批评”。
3.(2020•包头)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夏津,有片古桑林
①河,本来是流水的,但黄河不同,它日夜流淌的是滚滚泥沙,送来为我们造地。这一条黄龙滚来滚去,搬沙运土,造就了豫鲁大平原。这片沙土未经改造之前就是一片不毛之地,一片沙漠。风起时遮天蔽日,沙打农田,土盖房舍,甚至行人迷路被埋的事都有发生。天降其土,教人耕种,并不等于天上掉馅饼,大自然恩德之泥土是要用人的汗水调和才能收获的。
②于是,在黄河搬运泥沙的同时,先人们也就开始了在黄河故道上治沙造地的伟大工程。这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种桑固沙。桑树最适宜沙地生长,旱涝不避,沙打不埋。其根深可达八米,根幅是树冠的几十倍,任多大一片沙地,多么长的故道,都会让它的根网编扎得密密实实,咆哮的沙龙就再也不可能翻身了。
③历史上前辈劳作的情景我们已不得亲见,但很幸运,在德州市夏津县黄河故道上遗存了一片六千亩的古桑树群,依稀还保留着历史上蚕桑兴旺的样子。齐鲁大地早在秦汉时便植桑养蚕,曾有“齐纨鲁缟”之称,经唐宋而达丝帛业的高峰。元代后因引进棉花,丝绸业开始下滑,夏津的桑树功能逐渐由养蚕改为食用桑果,到清代、民国又出现一个种桑高潮。现夏津全县还存有百年以上的古桑两万余株,千年以上的两百余株。
④桑树单看外表就能读出历史的沧桑,它像一位老人,风雨都刻在脸上。国为年代久远,许多老树都中心开裂,或张开乌黑的树洞。与枣树一样,它常会于老干上突发一根嫩枝,挑出一串桑椹,给你一个惊喜。上千亩的桑园,浓荫蔽日,枝叶折射阳光,筛出金光万点。一粒粒桑椹,白的、红的、黑的,如珍珠玛瑙点缀其间。这千亩老桑园中弥漫着一种甜甜的诗意,令人油然想起《诗经》和汉魏古诗中许多采桑的美丽诗句。
⑤桑树浑身是宝,而且都与活命教人、抗灾度荒有关。桑树的果实为桑椹,除吃鲜果,还可晒干,当储备粮。上天安排,桑椹的成熟期,正是农历小满前后,麦子待熟,青黄不接,穷人缸底无粮,这时桑椹就成了救命粮。桑树无论多老,只要活着都会结果。那棵一千五百多年的桑王,现每年还产果一千两百斤。现在全县年产桑果近四万吨,简直是又一个门类的粮食。
⑥桑树与枣树虽为树木,却同被称为“铁杆庄稼”,其栽培史与其他粮食作物同步。中国的红枣产量占世界产量的百分之九十八,桑蚕业则直接孕育出一条横跨地球的丝绸之路。一枣一桑,确实为世界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⑦中国历代王朝几乎都把发展农桑作为立国之本,宋太祖下令凡垦荒植桑者可免田赋。元世祖颁布“农桑之制”十四条,规定每名男子每年要栽种桑、枣二十株。明太祖要求农民有田五亩至十亩者,须栽桑麻木棉半亩。夏津这片古桑林作为文化遗存之可贵,除保存了农桑原貌外,密林深处竟还有一座清代种桑县令朱国祥的祠堂,现已改造成纪念馆,从中可一窥当时的农桑政策。
⑧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为夏津的这片古桑林颁发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
(作者:梁衡 有改动)
(1)本文开篇写黄河搬运泥沙造地的内容有何用意?
(2)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⑦段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4)给夏津古桑林颁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1)本题考查段落内容作用的分析。文章开篇写黄河运泥造地,但“这片沙土未经改造之前就是一片不毛之地,一片沙漠”,结合第二段的内容可知,此处内容是为了引出“先人们也就开始了在黄河故道上治沙造地的伟大工程。这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种桑固沙”,从而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古桑树群。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阅读第三段的画线句子,其中有“百年”“千年”“两万”“两百”等数据,可见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结合本段的说明内容,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突出“百年以上的古桑两万余株”“千年以上的两百余株”是为了具体地说明夏津栽植桑树的历史悠久,并且数量繁多。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分析。阅读句子,这里的“几乎”表示程度,意思是中国历代大部分王朝都把发展农桑作为立国之本,只是说“大部分”如此,还有极少数并非这样。如果将“几乎”删去,就代表全部如此,与事实不相符。答题最后一定要记住强调,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4)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概括。文章第八段指出“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为夏津的这片古桑林颁发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因此”可见此段是对前文的总结,所以原因应在前文中筛选概括。“全球重要农业文化”要注意突出夏津种植桑树对农业发展作用的相关句子,“文化遗产”要注意突出其历史悠久的相关句子。根据第三、四段内容,可知夏津桑蚕业历史悠久,并且留存下来的古桑树数量多;第五、六段,重在介绍桑树种植“确实为世界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七段“夏津这片古桑林作为文化遗存之可贵,除保存了农桑原貌外,密林深处竟还有一座清代种桑县令朱国祥的祠堂,现已改造成纪念馆,从中可一窥当时的农桑政策”既表现了夏津古桑的历史悠久,又表明当时对农桑种植的重视。将这些内容分点表述出来即可。
答案:
(1)黄河搬运泥沙造出的土地无法直接耕种,而且危害巨大;需要先人们付出辛劳去治沙;引出下文种桑固沙等内容的介绍。
(2)列数字。“百年”、“千年”说明了夏津植桑的历史悠久;古桑数量之多说明夏津历史上植桑养蚕业非常兴旺。
(3)不能。“几乎”一词是说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王朝把发展农桑当作立国之本,但并非全部,删去就过于绝对了。“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夏津桑蚕业历史悠久,为当地乃至世界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留存的古桑树众多,保存了历史上的农桑原貌:留存的清代种桑县令祠堂,可一窥当时的农桑政策。
4.(2020•孝感)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筷子小传
◆施芳
①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年。商王纣用筷子的故事被人熟知。《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就是说商王纣挥霍无度,大臣箕子为之恐惧。“纣王象箸”便典出于此。这说明,在商王纣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河南安阳殷墟1005号墓中曾出土6支青铜箸头,可以接柄使用。
②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梜”,战国晚期至汉代开始称为“箸”,到了明代得名“筷”。明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意思是说,船家期盼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而忌讳说“住(停)”“翻”等字,故将“箸”称为“快儿”。此名迅速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因筷子多用竹木制成,久而久之,后人就给“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③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在许多地方,筷子可作为新婚礼物,寓意成双成对。筷子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国潮筷子、古风筷子、卡通筷子,配以富有设计感的包装盒,筷子成了一份实用性与美感兼备的礼物。
④古时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朱熹的《童蒙须知》中有言,“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在现代,人们也都遵循着筷子使用过程中的礼仪禁忌:颠倒乾坤﹣﹣筷子颠倒使用;仙人指路﹣﹣筷子指向人;焚香礼拜﹣﹣筷子竖插在碗中;翻江倒海﹣﹣筷子( )
⑤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就材质而言,除常见的竹筷子,还有木筷子、银筷子、瓷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就造型而言,有素雅的原木筷,还有彩漆、雕花筷子以及多种材质镶拼而成的筷子。为适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一次性筷子应运而生,不同颜色的筷子则适合家庭成员间区分使用。一种配有筷子及勺子的便携餐盒既环保又卫生,深受年轻人喜爱。为推广分餐制,写有“公筷”的筷子正被越来越多的餐馆所接受。
⑥小小筷子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多一双公筷,多一份安心。
(1)本文主要介绍了筷子的历史、 得名由来 、 文化意蕴 、 使用礼仪 、种类。
(2)选出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B
A.筷子为中国独创的餐具。它的使用历史悠久,直到明代才称之为“筷”。
B.朱熹的话,说明古人讲究筷子和勺子同时举起来使用,进食极为方便。
C.筷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有人们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也有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D.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便携餐具的出现、公筷的推广,都顺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3)请将第④段括号里的内容补充完整。
【解析】(1)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归纳概括。阅读全文,了解大意,可以看出文章第①段主要是引出说明的对象及筷子的历史;接着第②段介绍筷子得名由来;第③段,主要介绍筷子丰富的文化意蕴;第④段则重点介绍筷子使用很有讲究。据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CD.正确;
B.有误,“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意思是拿起勺必放下筷,拿起筷必放下勺。“古人讲究筷子和勺子同时举起来使用,进食极为方便”说法错误。
故选:B。
(3)本题考查补充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补充即可。根据“颠倒乾坤﹣﹣筷子颠倒使用”“仙人指路﹣﹣筷子指向人”“焚香礼拜﹣﹣筷子竖插在碗中”据此来补充即可。
答案:
(1)得名由来(名字演变); 文化意蕴;使用礼仪(讲究)
(2)B
(3)示例:随意上下翻拣。
5.(2020•株洲)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提到饮食方式,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一群人围坐一桌,亲密无间,筷来箸往:晚辈或主人用自己的筷子夹菜敬菜,是餐桌上公认的礼仪,欣然笑纳则是相互之间毫无嫌隙的体现。但这种合食的饮食方式并不十分古老。在合食制出现前,我们的祖先一直都采用分食的饮食方式。
分食制起源悠远,到西周时期已基本定型规范。人们席地而坐,食物放在食案上,一人一份,分而食之,类似于现在的自助餐。上层社会使用贵重金属、美玉制作的食具或制作精美的漆器,下层社会则是陶或木制品。在分食制下,统治者通过制定食礼来规定食器的使用规则,严格等级秩序,以此达到表现尊荣与亲疏关系的目的。在周代,青铜器是统治阶层所专用的,被广泛用于祭祀、饮食活动之中。即使在统治阶层内部,以鼎为核心,不同等级所使用的饮食器在数量上也有着严格的等差原则,其组配制度是周人政治等级观念在饮食上的反映。青铜时代的青铜器是政治权利的象征,通过制定食器和食物类别的规制来表达礼义,区别尊卑贵贱,保证上下有序,贵贱不逾,让贵族获得身份认同。
周代的分食还体现在男女不同席进食。尤其是社交场合,关中、中原地区的男女在进食时都要分开,遵循男女有别之礼。不过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南地楚国男女却可以在一起进食。
汉代依旧承袭了周时的分餐饮食风格,成语“举案齐眉”中妻子孟光为表达对丈夫梁鸿的尊敬,在侍奉夫君进食时将食案举至与眉毛平齐,就是汉代实行分食制的例证。汉代的许多壁画及画像砖上都绘有分食场景。
汉代人宴饮时非常重视座次安排,一般情况下主人居中,客人分坐两边。室内宾主宴席,以东向最尊贵,其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再次为西向。这种礼制方面的等级限制,是辨别分层生活方式的最有效要素。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饮食这一活动成为一种礼制活动,它要求参与者严格按照礼制的规定进行。从食具的选择、食物的类别到饮食中座次的安排,无一不受礼的制约。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中,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饮食文化相互影响,是分食到合食的过渡阶段。总的来说,魏晋时期多为分餐,南北朝尤其是北朝合食较多,但仍以分食制为主流进食方式。
饮食方式由分食制到合食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进程,唐朝时,合食制已基本普及,到宋朝则最终定型。不过,宋以后分食的习惯也没有完全消失,如《红楼梦》描写了大量围坐合食的场景后,在第四十回里写到,贾母等人商议给史湘云还席,贾宝玉说:“既没有外客,不必按桌席,每人跟前摆一张高几,各人爱吃的一两样,再一个十锦攒心盒子,自斟壶,岂不别致?”可见,在出现合食制千年后的清代,某些场合(如家宴),依然有分食的习惯。
由于朱元璋出身贫民,明朝的一些餐具则有比较鲜明的从下层影响上层的特点。如筷子就是从平民下层普及到上层的。明初到中国来的朝鲜人曾非常讶异:“你们怎么不用勺子吃饭了?”
饮食方式的转变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新型家具的使用、餐具的改进、烹饪技术的丰富以及社会心理、家庭伦理等的变化,都会使饮食方式发生改变,并与社会变化相呼应。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先有分食制的普及,后来才有合食制流行。
B.在周代,楚地男女则是可以在一起进食的。
C.汉代所有壁画及画像砖上都绘有分食场景。
D.由分食制到合食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A.分食制起源于西周,食物放在食案上,一人一份,分而食之,类似现在的自助餐。
B.周朝人以占有鼎的多少来区分等级的高低,汉代人则轻视鼎而非常重视座次安排。
C.由分食制到合食制,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农耕民族接受了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
D.家具、餐具、烹饪技术及社会心理、家庭伦理的变化,都会对饮食方式产生影响。
(3)传统合食制的优点是 彰显礼仪 、 增进情感 ;缺点是 不卫生 ,改进的办法是 使用共用的筷子、勺子等 。
【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ABD.正确;
C.有误,原文是“汉代的许多壁画及画像砖上都绘有分食场景”,“汉代所有壁画及画像砖上都绘有分食场景”说法太绝对化。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有误,原文是“分食制起源悠远,到西周时期已基本定型规范”,“分食制起源于西周”错误。
B.有误,根据“以鼎为核心,不同等级所使用的饮食器在数量上也有着严格的等差原则,其组配制度是周人政治等级观念在饮食上的反映”可知,“周朝人以占有鼎的多少来区分等级的高低”无中生有。
C.有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中,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饮食文化相互影响,是分食到合食的过渡阶段。饮食方式的转变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农耕民族接受了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说法错误。
D.正确。
故选:D。
(3)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结合“一群人围坐一桌,亲密无间,筷来箸往:晚辈或主人用自己的筷子夹莱敬菜,是餐桌上公认的礼仪,欣然笑纳则是相互之间毫无嫌隙的体现”可知,合食制的优点是:可以彰显礼仪,增进情感。但筷来箸往,不卫生。所以在聚餐时时,可以使用共用的筷子、勺子等。
答案:
(1)C
(2)D
(3)彰显礼仪、增进情感;不卫生;使用共用的筷子、勺子等。
6.(2020•常德)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真实的声音
①你了解自己的声音吗?
②相信不少读者在用社交软件和别人进行语音聊天时,都会有意无意地按到自己发送出去的语言信息,听到被录下的声音,却发现自己的声音是如此陌生,和原先认为的大相径庭;也有些喜欢唱歌的朋友,在用唱歌软件录制自己歌声并上传后,却听到自己的音色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连忙尴尬地删除。
③这一系列现象的发生,不免让我们疑惑,我们自己的声音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自己说话时觉得声音还不错,但传到别人耳朵里后,却变得“傻乎乎”的?或许很多朋友会认为,其实别人听到的才是自己真实的声音,而自己说话时听到的,是经过“自行脑补”后美化了的,并不真实。
④这样认为的朋友,其实你们只猜对了一半,自己说话时听到的声音和别人同时听到的确实不一样,但自己听到的也并非“脑补”,它也是真实的。
⑤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声音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
⑥第一个渠道是空气传导。当外界出现嘈杂的声音时,这些声音会首先通过你耳朵的外耳道振动鼓膜,再通过鼓膜传导到听觉感受器中,最后通过感受器中的听觉神经将声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导到大脑皮层,声音就这样被听到了。我们听自己的录音,或者别人听我们自己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导。
⑦第二个渠道是骨传导。当我们自己发出声音时,声音会通过中耳的听小骨传递到颅骨,再由颅骨传递到听觉感受器,经听觉神经在大脑皮层感知声音。我们自己说话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就是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这就是为什么就算你用双手将自己的耳朵严实地堵住,然后轻轻地说话,无论再小声都能感觉得到的原因﹣﹣我们听自己的声音,不用通过空气。
⑧那么问题来了,空气传导也好,骨传导也罢,究竟哪个声音,才是自己最真实的声音呢?
⑨其实,你自己说话时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的声音,才是你最本真的声音。声波在固态物质中传递的速度最快,因为固态物质微粒之间的间距比气态和液态物质更小,微粒振动时的能量能够紧密传递下去,所以声波在颅骨中传播的能量不会有太多损失。音调、响度、音色都最接近真实。
⑩而声音在空气中传导时,能量损失较大,因为声波在空气中传递最慢,振动的能量有很大部分会被空气中的分子吸收。音调、响度、音色都会发生改变。
⑪简而言之,其实当你说话时自己听到的声音,才是失真最小,最真实的,但可惜的是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听到这真正的声音:而他人听到的你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导都失真了。
⑫习惯了自己真实的声音。听到失真的当然会感到厌恶了。
(选自《奥秘》,2019年第4期。有改动)
(1)第④段中说,“其实你们只猜对了一半”,那么,“另一半”指什么?
(2)“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呢?”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它最恰当的位置应该是 C
A.第②段后
B.第③段后
C.第④段后
D.第⑤段后
(3)第⑨段中的“最接近真实”与第⑪自然段中的“最真实”是否矛盾?为什么?
(4)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听到这真正的声音”?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此题可从上下文内容中寻找答案。由“自己说话时听到的声音和别人同时听到的确实不一样,但自己听到的也并非‘脑补’,它也是真实的”可概括作答。
(2)本题考查还原语句的能力。这一句明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这样的差异”,启下“什么原因”。第①至④段写的是“自己说话时听到的声音和别人同时听到的确实不一样”,即“这样的差异”;第⑤段开始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因此,这一句应放于第④段后。
故选:C。
(3)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要与语境相结合。“微粒振动时的能量能够紧密传递下去,所以声波在颅骨中传播的能量不会有太多损失。音调、响度、音色都最接近真实”,由此可见,骨传导由于传播能量损失很小,所以是最接近真实声音的。“简而言之,其实当你说话时自己听到的声音,才是失真最小,最真实的”,这里的“最真实”指相对于空气传导能量损失较大的情况而言,其实只要是传导就有能量损失,所以没有绝对的“最真实”,只能相对而言。可据此回答。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此题可根据文中关键语句适当加工作答。由“你自己说话时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的声音,才是你最本真的声音”“所以声波在颅骨中传播的能量不会有太多损失。音调、响度、音色都最接近真实”“而他人听到的你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导都失真了”等语句可概括作答。
答案:
(1)自己听到的声音也是真实的(或:我们自己说话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也是真实的)。
(2)C
(3)不矛盾。“最接近真实”即不是完全的真实,这是就骨传导本身而言的。骨传导时,声波在颅骨中传播的能量只有很小的损失。“最真实”则是相对于空气传导而言的。与空气传导相比,骨传导的能量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4)因为自己的声音是通过骨传导被我们的大脑接收的,而骨传导失真最小,因此是“真正的声音”:他人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是经过空气传导的,都失真了。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自己的“真正的声音”的唯一接收者。
7.(2020•宜昌)
花开缬晕①
◆邓云乡
①《红楼梦》怡红院中,有一棵海棠树,叫“女儿棠”,又配一株芭蕉,蕉、棠映照,显现了“怡红快绿”的境界。书中又写因了两盆白海棠,故兴诗社名“海棠社”。其实,前者是______,后者是______。
②海棠的种类很多,木本中有四大类,即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花色有大红、粉红、粉白。秋海棠草本,也有许多种,如四季海棠、竹节海棠等。一般红色、嫩红色,变种也有黄、白二色。
③木本海棠中,贴梗开花最早。而最美丽娇艳的,还要属垂丝和西府二种。《花镜》中述西府海棠云:“初如胭脂点点然,及开,则渐成缬晕明霞,落则有若宿妆淡粉。”述垂丝海棠云:“其瓣丛密而色娇媚,重英向下,有若小莲,微逊西府一筹耳。”
④二者都说海棠之美,一在于花色娇嫩,红中有白,白中有红,不胜娇羞:二是花开得很繁,密缀枝头,如云蒸霞蔚。儿时住在北京苏园,厅前有两株西府海棠,年年春天,花开繁茂,一树嫩红,桃李莫比。秋天还要好看,一簇簇的海棠果,满满一树,把枝条都压弯了。
⑤海棠各地都有,但北京人特别喜欢种。龚自珍《西郊落花歌》云:“出丰宜门一里,海棠大十围者八九十本。”这或有夸大处,但海棠确可长成大树,我在北京虎坊桥看到过二三百年的老海棠,近三层楼高,相当可观。
⑥海棠产地最著名的是四川。有一年十月中旬,我在成都草堂公园,见小河两旁,全是海棠,正在开花,招展枝头,使我大饱眼福。
⑦海棠有无香味,是文人学士争议不休的。《闲情偶寄》说:“然吾又谓海棠不尽无香,香在隐跃②之间。……吾欲证前人有色无香之说,执海棠之初放者嗅之,另有一种清芬,利于缓咀,而不宜于猛嗅。使尽无香,则蜂蝶过门不入矣。何以郑谷《咏海棠》诗云:‘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有香无香,当以蝶之去留为证。”
⑧这段话说得既通达、又科学,而且还经过自己调查研究。看来______。
⑨秋海棠草本,颜色也是嫩红,花开娇艳异常,人说有如“美人倦妆”。一般也无香,而定州、重庆品种有香。李渔评秋海棠云:春花肖美人之绰约可爱者,秋花肖美人之纤弱可怜者,处子之可怜,少妇之可爱,必将娶怜而割爱矣,相传因女子怀人不至,涕泣洒地,遂生秋花,故名为“断肠花”。
⑩如以《红楼梦》中人比拟,或A.______可比西府海棠,B.______可比秋海棠乎?
【注释】①缬(xié)晕:红晕。②隐跃:同“隐约”。
(1)请根据后文的相关知识介绍,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第①段横线上。
A.春天开花的木本海棠
B.春天开花的草本海棠
C.秋天开花的木本海棠
D.秋天开花的草本海棠
(2)秋季学期,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共赏海棠花”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请你根据文章介绍,推荐两个合适的研学地点供选择。
(3)研学活动中,有一个“海棠知识竞答”环节,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①最娇艳的木本海棠是哪一种?
②若要观赏高大的海棠树,可以去哪里?
(4)围绕海棠香味的争议,作者得出什么结论?请将其写在第⑧段的横线上。
(5)请结合最后两段的内容,选择恰当的人物依次填入第⑩段的横线上。
备选人物:扈三娘 林黛玉 翠翠 薛宝钗
(6)积累链接:请将秦观《行香子》中相关句子补齐:小园几许, 收尽春光 , 有桃花红 , 李花白 , 菜花黄 。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信息的理解与筛选能力。根据“有一棵海棠树”可知,是春天开花的木本海棠;由“书中又写因了两盆白海棠”可只是秋天开花的草本海棠。
故选:AD。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与筛选能力。根据“海棠产地最著名的是四川。有一年十月中旬,我在成都草堂公园,见小河两旁,全是海棠,正在开花,招展枝头,使我大饱眼福”“秋海棠草本,頵色也是嫩红,花开娇艳异常,人说有如‘美人倦妆’.一般也无香,而定州、重庆品种有香”可知,秋季学期,以“共赏海棠花”为主题的研学旅行,合适的研学地点应选成都、定州、重庆。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语句及筛选关键信息的能力。
①根据“木本海棠中,贴梗开花最早。而最美丽娇艳的,还要属垂丝和西府二种”“其瓣丛密而色娇楣,重英向下,有若小莲,微逊西府一筹耳”可知,“西府海棠”是最娇艳的木本海棠。
②根据“我在北京虎坊桥看到过二三百年的老海棠,近三层楼高,相当可观”可知,到“北京虎坊桥”可以观赏高大的海棠树。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关键文言语段的能力。结合“执海棠之初放者嗅之,另有一种清芬,利于缓咀,而不宜于猛嗅”“有香无香,当以蝶之去留为证”可以归纳为:
海棠是有香味的,不过比较淡,只有敏感的蝴蝶才能闻到。
(5)本题考查学生了解经典文学作品中重要人物及理解文言语段的能力。根据“春花肖美人之绰约可爱者”“秋花肖美人之纤弱可怜者”可知,薛宝钗可比西府海棠,林黛玉可比秋海棠。
(6)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古诗词的背诵掌握情况。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答案:
(1)A D
(2)成都、定州、重庆
(3)①西府海棠②北京虎坊桥
(4)海棠是有点香味的,不过比较淡,人闻不大到,只有敏感的蝴蝶才能闻到。(答出“有香味”即可)
(5)薛宝钗 林黛玉
(6)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8.(2020•黄冈)阅读下则说明文,完成问题。
汉语可以治病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一天,他在看报纸上的天气预报时,竟然连报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上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则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失读症”就是“失语症”中的一种。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是脑外伤造成的。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的左半球,按照这个观点推论,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产生失语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但事实却不全是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的人少的原因。
⑤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美国少年学汉语,接着让他在一张纸的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地把英语句子念了出来。试验初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试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完全把病治好了。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断“唤醒”的作用下,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达到治病的效果。
⑧汉语的学习、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已有人提出用学习汉语的方法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想法和研究,我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研究成果。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C
A.文章第⑥段加点的“这种关系”具体指第④段中所说的“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
B.文章第⑤段不能删去,理由是:一、它与最后一段的内容相对应,如果删去,末段就失去了理论支撑;二、它丰富了说明内容,体现了学习、使用汉语的深远意义。
C.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
D.在仍有不少人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今天,读了本文后,我们应该会增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摒弃崇洋媚外的错误想法。
(2)结合文章前三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给“失语症”下个定义。
失语症是 大脑语言中枢病变(受损)引起的语言功能障碍。 (不超过30个字)
【解析】(1)本题考查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BD.正确。
C.有误,文章举了美国患病少年的例子,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汉字具有治疗”失读症的作用;将欧美文字与汉字学习作对比,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学习、使用汉字的深远意义。没有分类别。
故选:C。
(2)本题考查说明对象特征的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在文中找出体现“失语症”的特点的关键语句,用下定义的模式“失语症是××”来表述。注意不要超过指定的字数。可在句子“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则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障碍”中提取关键词来回答。
答案:
(1)C
(2)大脑语言中枢病变(受损)引起的语言功能障碍。
二、科普阅读综合
9.(2020•丹东)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以下各题。
口罩,为呼吸道设防
①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全民战争中,“人自为战”最基本、最有效的式器,莫过于口罩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②新型冠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病人的飞沫。你知道飞沫的来源吗?
③飞沫主要来源于咳嗽和喷嚏。咳嗽是一种呼吸道的保护性反射,能把肺中的空气压缩为1米多长的喷射流,携带着3000多个细小液滴,以20多米每秒的度冲开声门,脱口而出。喷嚏则能将4万个细小的液滴,以超过12级飓风的速度猛烈喷涌而出。不仅咳嗽和喷嚏,从高声喧哗到日常呼吸,都能产生大大小小的飞沫。飞沫的直径一般小于100微米,携带着病毒在空气中悬浮、飘散、游荡,远达十余米,长达数小时。
④如何为我们的呼吸道站岗放哨以切断病毒传播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戴口罩。市场上的口罩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但预防疫情的主流口罩是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与市场上其它类型的口罩相比,N95口罩防护性更强。它由以聚和聚丙烯为基材的多层无纺布制成,N代表非油性粒物,95则表示过滤0.3米颗粒物不低于95%.飞沫正好在N95口罩的“关照”之下,因此N95口罩就能成功地“御敌于国门之外”。对密切接触者的医护人员来说,N95口罩是久经考验的“忠诚卫士。”
⑤但是N95口罩并非所有人所有时刻都适合佩戴。研究表明,佩戴N95口罩时,吸气和呼气的阻力分别增加26%和22%,我们不得不更努力地呼吸,才能维持正常的压力梯度和空气流量。数据显示,连续佩戴N95口罩4小时后,空气交换量减少37%,血氧饱和度降低,能引起疲劳、头疼症状,对于心肺功能较弱的人,佩戴N95口罩时不可不慎重。我们选择口罩要遵循“完分而不过分”的原则。
⑥与N95口罩相比,医用外科口罩成本更低,舒适性更强,普及程度也更高。它由三层无纺布组成,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吸水层。虽然没有达到N95口罩的防护标准,但对飞沫和微小颗粒物有很好的阻隔和过滤作用。对于公共场所的日常防护,医用外科口罩应该足够了。
⑦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是其发挥效能的关键。戴口罩前要洗净双手,捏住左右系带挂在耳上,防水层朝外,带有铝条鼻夹的一边朝上,切勿内外反置和上下颠倒。将鼻夹按压到位,拉伸底部盖住下巴,半张脸就在口罩的防护之下了,有效地阻止了手无意间触摸脸部造成的污染。随着呼吸,大量尘埃、飞沫会附着嵌合在纤维中,因此口罩一般4小时就要更换。
⑧2020年春天注定是一段忘的岁月,在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慷慨悲歌中,雪片般的口罩也昭示了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人们在公共场所自觉佩戴口罩,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带给了他人一份关爱,这是我们抗击疫情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薄薄的口罩,也许会在更久的时空里融入我们的文化。(原文有改动)
(1)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⑤段中的加点词语“研究表明”不能删掉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第⑥⑦段说说选文是从哪两方面介绍医用外科口罩的?
【解析】(1)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的判断。本文介绍了口罩如何助力“人自为战”及佩戴口罩正确规范的方法,属于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的。
(2)本题考查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由“与市场上其它类型的口罩相比”可以判断是作比较;由“0.3米、95%”可知是列数字;由“御敌于国门之外”“忠诚卫士”可知是打比方。这三种说明方法同时使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N95口罩防护性之强,成为预防疫情的主流口罩。
(3)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研究表明”意思是下面的说明内容是经过研究证明的,是可信的。如果删掉,就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结合第⑥段“与N95口罩相比,医用外科口罩成本更低,舒适性更强,普及程度也更高”,第⑦段“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是其发挥效能的关键”等句子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
(1)逻辑顺序
(2)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突出、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N95口罩防护性之强,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研究表明”意思是下面的说明内容不是编造的或从其它途径得来的。如果删掉则降低其可信度,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4)第⑥段说明与N95口罩相比,医用外科口罩的优势、组成和日常防护效果;第⑦段说明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的注意事项。
10.(2020•绵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你不知道的烟草真相
林风
世界卫生组织从1989年开始,将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意在儿童节之前,引起公众对烟草给下一代健康成长带来危害的重视。
新冠疫情期间,曾有“吸烟可以预防新冠肺炎”的论调,后被证实为谣言。有证据表明,无论年龄、性别、种族,与新冠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的是身体健康程度。烟草防病不行,伤害人体健康的本事却不小。相关研究显示:①香烟烟雾中有超过4000种有害化学物质,主要分为气体和焦油两类。
气体物质中的苯,致癌性强,除易引发肺癌外,还会增加罹患膀胱癌和白血病的风险。此外还有CO、CO2等气体,部分停留在肺部,部分进入血液循环,会损伤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诱发冠心病、动脉硬化等慢性病。焦油是毒性最强、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物质。被人体吸入后,75%以上会附着在气管黏膜上和肺泡中,使得气管中为排出异物而不断扫动的纤毛无法正常工作,导致炎症刺激粘膜发生鳞状化,直至变异为癌。
全球每年有800多万人死于烟草,其中约120万人因接触二手烟死亡。《英国癌症杂志》曾详细统计了欧洲国家不同年龄段男性肺癌的死亡率,结果显示:吸烟者死于肺癌的概率比从不吸烟者高约50倍。
而吸烟致死的原因里,肺癌不到1/3,其他超过2/3是吸烟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或其他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疾病、缺血性心脏病等。
吸烟不仅威胁烟民自身健康,产生的二手烟还会严重危害他人健康。由于烟草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有毒物质向周围释放。二手烟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浓度甚至比一手烟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仅在中国,每年就有约10万人死于二手烟。
除了对人体造成危害,吸烟者随意丢弃烟蒂导致火灾的案例比比皆是。测试表明:烟蒂表面约300摄氏度,中心温度最高可达800摄氏度,足以引燃纸张、棉花、木屑等物品。据报道,全世界所有火灾中有20%左右系吸烟引起。据统计,2018年中国共接报火灾23.7万起,其中因吸烟引发的火灾占总数7.3%,超17000起!
除此之外,烟蒂材料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生产过滤嘴所用的原料是一种由再生纤维制造的人造高分子材料﹣﹣醋酸纤维。 它弹性好、热稳定性好、吸阻小,有一定截滤效果,能选择性地吸附卷烟中部分有害成分,同时又保留了一定烟碱而不失香烟口味。然而,醋酸纤维需经过数十年才能降解,并且,除了降解难外,过滤嘴本身释放的化学物质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烟草废弃物中含有7000多种有害物质,而全球每天有超过100亿支卷烟废弃物被丢进环境中。
好在为了防止滤嘴污染,有公司正在开发可降解的滤嘴材质。例如,一种由马尼拉麻、纤维、木浆组成,用天然淀粉粘合在一起的新型滤嘴材料就可在土壤或水中快速降解。只是由于截滤效果不如醋酸纤维,暂未投放市场。不过我们相信,将来一定会研发出理想的可降解过滤嘴材料。
相对于成年人来说,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生理系统、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对环境毒性的易感性较高,对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抵抗力也较成年人弱。烟草及其烟雾中包含大量有害物质,低龄化吸烟会导致青少年患病危险性明显增加,研究显示,20岁以前吸烟相对20岁以后吸烟的人,生存年龄平均减少约3年。
令人担心的是,目前我国吸烟人口正呈现出低龄化的发展趋势。②我国5岁至19岁青少年尝试吸烟率20%,吸烟率近7%。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吸烟将严重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并预测中国目前20岁以下青少年与儿童,将有约2亿变成吸烟者,其中至少5000万人将因吸烟而缩短寿命。禁止未成年人吸烟,已刻不容缓。
(选自《科普中国》,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说明文要求语言“准确、严密”,因此,文中画线句①中的“超过”一词不能删除;画线句②中在“20%”前应加上“约为”一词。
B.我国2018年因吸烟引发的火灾数占全国火灾总数的7.3%,远低于全球20%的比例,这说明我国吸烟者素质高于其他国家烟民素质。
C.醋酸纤维虽然弹性好、热稳定性好,但其降解难度大、易造成环境污染等弊端明显,因此醋酸纤维并不是最为理想的香烟滤嘴材料。
D.“列数字”是本文典型的说明方法,作者意在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让读者在进一步了解烟草的同时也对其带来的危害引起重视。
(2)本文从哪些方面对烟草的危害进行了介绍?请简要概括。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
ACD.正确;
B.有误,“这说明我国吸烟者素质高于其他国家烟民素质”表述有误,作者并无此意;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概括。第2﹣6段写的是吸烟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第7段写的是“吸烟者随意丢弃烟蒂导致火灾的案例比比皆是”;第8﹣9段写的是“烟蒂材料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第10﹣11段写的是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可据此得出答案为:①吸烟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②吸烟者随意丢弃烟蒂导致火灾的情况很多;③烟蒂材料会造成环境污染;④吸烟对青少年危害大。
(3)本题考查拓展能力。这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如选图(一),可从该图将健康的肺和被吸烟损害的肺进行对比的角度阐述理由,树叶的繁盛与凋零象征着生命的状态,鲜明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吸烟对生命健康带来的巨大伤害。如选图(二),可从该图将吸烟与手枪联系在一起,寓意吸烟等于自杀的角度阐述理由。图片的黑色背景给人以沉重感,让读者产生心灵的震撼。回答时,先对图片内容进行解说,再阐述构思或立意的优点,说明选择它的理由。
答案:
(1)B
(2)①吸烟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②吸烟者随意丢弃烟蒂导致火灾的情况很多;③烟蒂材料会造成环境污染;④吸烟对青少年危害大。
(3)示例一:我选图(一)。因为这幅图将健康的肺与被吸烟损害的肺进行对比,黑色的肺指被吸烟严重损害,树叶的繁盛与凋落象征着生命的状态。鲜明的对比,使人深刻感受到吸烟对人伤害之大,所以我选择图(一)。
示例二:我选图(二)。因为这幅图将吸烟者与正对的手枪联系在一起,寓意吸烟等于自杀,手枪给人以震撼心灵的效果。图片的黑色背景也给人沉重感。手枪、黑色背景造成震撼人心的强烈效果,能有效警醒人们远离烟草,所以我选择图(二)。
11.(2020•遵义)说明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中微子,关乎宇宙起源之谜
曹俊
①日本“顶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器项目已正式启动,计划于2027年开始收集数据。该项目由日本主导,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参与,目的是阐明物质的起源及基本粒子的“大统一理论”,揭开宇宙起源之谜。
②中微子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基本粒子之一。基本粒子是已知的最小粒子,它们不能像原子那样被分成更小的粒子,是构造宇宙中一切的基本元素。而中微子又是最轻的物质粒子,迄今还未能测出它的确切质量,但至少比电子的100万分之一还要轻。它们无处不在,如太阳发光、核反应堆发电、岩石的天然放射性衰变等核物理过程中都会产生,就连我们每个人也会因体内的钾﹣40衰变而每天发射约4亿个中微子。
③中微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反应。不管是人体还是地球,在它看来,都是极为空旷、可以自由穿梭的空间。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科学上探测也极为困难。因此,中微子的发现和研究过程,饱含着几代科研人员的心血。
④1930年,奥地利科学家泡利为了解释原子核衰变中能量似乎不守恒的现象,预言了中微子的存在,认为就是这种“永远找不到的粒子”偷偷带走了能量。经过20多年的寻找,美国科学家科万和菜因斯终于在核反应堆旁探测到中微子,证明了它的存在。莱因斯因此获得了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⑤1968年,美国科学家戴维斯在地下1500米深的废弃金矿中进行实验,首次探测到了来自太阳的中微子,证实太阳无穷无尽的能量来自氢核聚变。1987 年,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在第一代神冈实验中,探测到了来自超新星的中微子。他们二人因此都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戴维斯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却发现太阳中微子的数量比理论预言的要少得多,被称为“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此后,小柴昌俊的学生棍田隆章发现,宇宙射线在大气层中产生的中微子也比预期少,称为“大气中微子丢失之谜”。
⑥中微子为什么比预计的少?1998 年,娓田隆章在升级后的第二代神冈实验中发现,大气中微子比预期少,是因为在飞行过程中自发变成了其他种类的中微子,这一现象就是中微子振荡。他也因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⑦中微子振荡现象证明了中微子有质量,尽管质量极其小,但会影响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根据已知的物理规律,在宇宙早期,正反物质应该成对产生,数量是一样的。但在现在的宇宙中,并没有发现大量反物质存在的迹象。为什么宇宙只由正物质构成?反物质到哪里去了?这是宇宙起源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中微子振荡会带来一个意外的结果,即正反粒子的行为可以不一样,很有可能造成反物质消失。因此,全面了解中微子振荡,是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的重要一环。
⑧由于中微子难以探测,解决这些谜团需要巨大的探测器,获取更精确的数据。日本前两代神冈实验坚持自己的优势方向,掌握核心技术,持之以恒地探索,取得了巨大突破。此次启动的第三代实验“顶级神冈”将建造一个26万吨的水探测器,造价约8亿美元。此前,中国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和美国的深层地下中微子实验也已开始建设。三个实验间既竞争又互补,联合分析能显著提高发现能力。新一代的中微子实验,也许有一天可以揭开宇宙起源的谜题。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A.基本粒子中微子最大的特点是不与任何物质反应,科学上探测也极其困难。
B.科学家科万和莱因斯探测到中微子,进而发现了原子核衰变中能量不守恒的现象。
C.“太阳中微子数量比理论预言少得多”的发现,被称为“大气中微子丢失之谜”。
D.文中几位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的事例,体现了大胆预言、小心求证的科学探索精神。
(2)简析第②段中画线句的作用?
(3)请解释“中微子振荡现象”,并说明其可能产生的结果。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A.有误,第③段中,原文为“中微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反应”,并非“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B.有误,发现原子核衰变中能量不守恒的现象的是奥地利科学家泡利;美国科学家科万和菜因斯终于在核反应堆旁探测到中微子,证明了它的存在。
C.有误,太阳中微子的数量比理论预言的要少得多,被称为“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宇宙射线在大气层中产生的中微子也比预期少,被称为“大气中微子丢失之谜”。
D.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句子作用的分析。中微子又是最轻的物质粒子,“至少比电子的100万分之一还要轻”,这句话运用的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中微子质量与电子质量进行比较,突出了中微子是最轻的物质粒子的特点。
(3)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与概括。“中微子振荡现象”,在第⑥⑦⑧段中。第⑥段说明了什么是中微子振荡现象,第⑦段说明了“中微子振荡现象证明了中微子有质量,尽管质量极其小,但会影响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中微子振荡会带来一个意外的结果,……很有可能造成反物质消失”,第⑧段中“新一代的中微子实验,也许有一天可以揭开宇宙起源的谜题”,提取或概括取这些信息,即为本题答案。
答案:
(1)D
(2)画线句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中微子质量和电子质量进行对比,突出说明了中微子是最轻的粒子的特点。
(3)中微子震荡现象是指大气微子在飞行过程中自发变成其他种类中微子的现象。其可能产生的结果有:证明了中微子有质量,会影响宇宙的起源与演化;中微子震荡可能会造成反物质消失;也许有一天会揭开宇宙起源之谜。
12.(2020•黑龙江)阅读《病毒是如何危害健康的》一文,回答问题。
病毒是如何危害健康的
①“SARS”病毒过后,人们一提到病毒就为之色变,可见病毒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了多大的恐惧感。其实每种病毒只要我们真正了解了它,就会战胜它,病毒也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了。那么病毒究竟是什么?它的存在又是怎样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呢?
②病毒是一个小颗粒,这个小颗粒共有2层:外边一层是蛋白层,蛋白层里边裹着一层核酸分子,像把守大门的2个士兵,而且每个士兵的职责各有分工。蛋白层不但要保护病毒,还要选择病毒寄生的细胞,核酸分子则像一台计算机,把病毒繁殖后代的全部信息储存记录下来。
③那么,病毒这个小颗粒究竟是怎样生存的呢?原来,通过自然选择,病毒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新陈代谢方式。它先找一个其他的生物细胞,我们称之为“寄主”,进入寄主身体后它开始借用寄主的酶系统,为自己服务:先命令酶系统合成病毒需要的蛋白质和核酸;再命令寄主把合成的蛋白质和核酸改造成新的病毒颗粒;这一系列工作完成之后,病毒把寄主分解消灭并一脚踢开,同时把数以千计的新造病毒放出来,这些病毒又按同样的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队伍。
④为什么病毒一定要找一个寄主才能生活,它不能独立生存吗?答案是不能。因为生物存活于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当新陈代谢终止的时候,生命也就结束了。新陈代谢是生物靠自身体内一系列酶的工作来完成的,一切能够独立生活的生物都有自己的一套酶系统,可是病毒没有,它只有去寻找一个新的生物细胞,再去依靠这个细胞的酶来进行新陈代谢。
⑤既然病毒不能独立生活,那么科学家又是怎样培养大量的病毒用来研究抗病毒的疫苗的呢?他们先把受过精的鸡蛋孵化5~10天,然后,在无菌条件下把这个鸡蛋敲掉一小块蛋壳,再把需要的病毒从这个小孔送进鸡蛋里,用石蜡封好开口,继续孵化。这样就为病毒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大量的病毒就繁殖出来。预防天花、流感和其他一些病毒的疫苗就是通过这种鸡胚培养法生产出来的。
⑥因为病毒能够在许多生物的细胞内生存,所以我们可以按细胞的种类给病毒分类。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在细菌(一个细菌为一个细胞)内的病毒,即吃细菌的病毒,叫噬菌体。
⑦经过统计,人类传染病有80%是由病毒引起的,像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艾滋病等甚至流感,这些人类常见病都是因为病毒张狂肆虐所造成的。
⑧在彻底地分析了病毒之后,我们知道避免病毒侵害首当其冲的是斩除病毒寄生的环境根源,让病毒真正地远离我们人类。
(摘自《科学百科大讲堂》有删改)
(1)简要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2)文中第⑦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⑥段加点词语“许多”能否删除?为什么?
(4)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到远离病毒?
【解析】(1)本题考查标题作用的分析。本文的标题是“病毒是如何危害健康的”,从句式上看,是一个问句,目的是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用设问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病毒是如何危害健康的。
(2)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80%是列数字说明病毒的危害大且广,“像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艾滋病等甚至流感”是举例子,增强了内容的可信度,从而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人类常见病都是因为病毒张狂肆虐所造成的。
(3)本题考查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为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中常用到一些表示推测,程度等的词语,在这个句子中“许多”一词表示程度,说明病毒能够在大多数生物的细胞内生存,不是全部,如果删除就变成了病毒能够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生存,与事实不符。“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所以不能删除。
(4)本题考查感悟启示。是对文章内容的拓展,根据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解答即可。例如通过加强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合理膳食,不滥食野生动物,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等。
答案:
(1)用设问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病毒是如何危害健康的。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人类常见病都是因为病毒张狂肆虐所造成的。
(3)不能删除。“许多”一词表示限制,说明病毒能够在大多数生物的细胞内生存,如果删除就变成了病毒能够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生存,与事实不符。“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加强体育运动,合理膳食,不滥食野生动物,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等。
13.(2020•通辽)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健康“双刃剑”﹣﹣抗生素
①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杀菌或者抑菌活性的代谢产物。其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 1929年偶然发现的。从那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人类陆续发现了近万种抗生素,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②目前,社会各行各业均有抗生素滥用行为。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5%、住院患者的使用率为80%,外科手术中使用率高达95%,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不恰当使用,导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发生了变化,致使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难以奏效。1961年,英国发现耐甲氧西林的超级金色葡萄球菌MRSA。1986年法国和英国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超级肠球菌VRE。2009年,印度出现了一种几乎可以对所有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NDM﹣1超级耐药肠杆菌……各种新型多重耐药菌,甚至超级细菌的出现,让细菌学家不得不接受一个可怕的现实:细菌耐药的进化速度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周期。
③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基因突变是完全随机的,自然界施与基因进化过程压力,从而改变该过程的前进方向,使得适应自然环境者得以存活和繁衍。在漫长的进化中,基因每次随机突变的结果逐渐累积,最终使细菌的基因库中出现了各种耐药基因,这就是细菌的天然耐药。天然耐药一般只针对一种或两种相似的抗生素,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不占主要地位。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获得性耐药:指细菌在选择压力下,通过接合型质粒、转化、转导或基因重组的方式获得外来基因片段而产生的耐药性。在这种情况下,细菌的耐药基因可以在不同菌株间转移,很容易形成多重耐药。号称能抵抗大部分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化而来的。然而获得性耐药并不稳定,细菌也有可能因丢失耐药基因片段而失去耐药性。
④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清醒、理性地看待抗生素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键。抗生素不是灵丹妙药,并不是普通感冒或腹泻都需使用。抗生素也不应被视为洪水猛兽,患者必须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使用。凭经验自我用药、预防性用药、家庭常备抗生素等观念都是不值得提倡的。
(1)选文介绍了抗生素是健康的“双刃剑”,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抗生素的作用及由来→ 滥用抗生素的现状 →细菌的耐药性(或抗药性)产生原因及分类→ 合理使用抗生素 。
(2)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3)阅读选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A.细菌耐药的进化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周期。
B.天然耐药一般只针对一种或两种抗生素,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不占主要地位。
C.超级细菌也可以对抗所有抗生素从而产生永久抗药性。
D.我国滥用抗生素的情况非常普遍。清醒、理性地看待抗生素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键。
(4)如何理解抗生素是健康的“双刃剑”?
【解析】(1)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能力。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内容找到对应段落,然后简洁概括段落内容即可。文章第一段,介绍抗生素的作用及由来;第三段介绍的是细菌的耐药性产生原因及分类,所以根据第二段可概括出第一空的答案,即:介绍现在社会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最后第四段,指出我们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能力。阅读句子,“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表明使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出门诊、住院、外科手术中都使用抗生素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我国存在着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句子中又给出一系列的数据,是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各行各业均有抗生素滥用行为”;句子结尾处还将我国抗生素的使用率与国际水平进行比较,以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我国抗生素滥用情况严重,再次说明“各行各业均有抗生素滥用行为”。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即可。
(3)本题考查文本内容正误的判断能力。
A.有误,原文中表述的是“细菌耐药的进化速度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周期”,选项将句中的“可能”删去,表述过于绝对;
B.有误,原文中表述的是“天然耐药一般只针对一种或两种相似的抗生素”,选项表述删了“相似的”,意思发生变化;
C.有误,原文表述的是“号称能抵抗大部分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化而来的。然而获得性耐药并不稳定,细菌也有可能因丢失耐药基因片段而失去耐药性”,可知选项表述错误;
D.正确。
故选:D。
(4)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所谓抗生素是健康的“双刃剑”,指的就是抗生素对人体健康既有好处又有伤害,找出文中对应的内容加以概括即可。根据第一段的“其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第二段中的“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不恰当使用,导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发生了变化,致使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难以奏效”可概括出答案。
答案:
(1)滥用抗生素的现状(或社会各行各业均有滥用抗生素行为);合理使用抗生素
(2)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示例一: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我国存在抗生素滥用行为。
示例二: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各行各业均有抗生素滥用行为。
示例三: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我国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与国际水平作比较,突出强调了我国抗生素的使用率高于国际水平。
(3)D
(4)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把病原体杀灭,治疗疾病。滥用抗生素使疾病对抗素敏感性发生变化,治疗难以奏效。
14.(2020•柳州)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柳州:南方古人类发源地
①“中国可以成为世界上古人类学研究的中心,而广西是中心的中心。”1985年,著名人类学家、白莲洞博物馆创始人裴文中教授为白莲洞遗址题词。
②柳州作为南方古人类发源地,因浓缩柳江人、白莲洞人、大龙潭人等数万年史前文化积淀成为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热点。以柳州白莲洞遗址为古人类遗址群落揭开了南方史前文化、古人类的神秘面纱。
柳江人:中国最早现代人活化石
③1958年9月,一具疑似古人类的较完整的人头骨化石在柳州市郊东南的新兴农场内的通天岩被发现。这一信息上报国家后,中央立即通知在柳城进行巨猿研究中国考古界泰斗裴文中、贾兰坡组织专家派人前往考察。经清理发掘,在人头骨化石发现地附近又发现了部分椎骨、股骨等化石。这些化石装箱妥善保护送到北京。当人头骨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后,中国科学院著名古人类专家吴汝康院士认为,这块人头骨化石是分化和形成蒙古人种的一种早期类型,为当时在中国以至整个东南亚发现的最早的现代人代表。这块人头骨化石被定名为“柳江人”。
④“柳江人”的发现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轰动。通天岩也因此得名为“柳江人洞”,吸引了许多国家的人类考古学家前来考察。2001年,“柳江人”研究进展取得了质的飞跃,确定“柳江人”的年代距今7万年左右。“柳江人”如今已经成为教科书上定义的古人类名称之一,载入人类发展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柳江人”头骨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头骨并列放置在一个展柜里。
白莲洞:无数先民繁衍生息之地
⑤随着“柳江人”研究的深入,有专家学者在考察发掘发现,“柳江人洞”低矮狭小,黑暗潮湿,并不符合古人类选择居住地的标准。那么“柳江人”为何出现在这里呢?白莲洞遗址为“柳江人”的身世之谜提供了一个答案。
⑥白莲洞遗址位于柳州市郊白面山南麓的一个山洞内,距离“柳江人洞”仅2公里。经过专家们历次的发掘,白莲洞遗址出土了两颗人类牙齿化石、大量石器、骨器和哺乳动物的化石。根据其地层堆积和文化遗物特征,确定“白莲洞人”年代为距今3700~7000年。
⑦有专家学者认为,“柳江人”可能就是白莲洞早期文化的创造者,是“白莲洞人”的祖先外出寻觅食物遇到意外而被泥石流推进通天岩。“柳江人”遗址、“白莲洞人”遗址两方面相互结合对研究华南地区史前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⑧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柳州陆续发现了九头山人遗址、陈家岩等洞穴遗址,另外还发现了兰家村、曾家村等台地遗址。各类遗址有40多处。
⑨这些以白莲洞遗址为中心的古人类遗址群落,其连续完整的文化堆积如一部古老的地书,为探索华南地区史前文化、现代人起源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证材料。
(选自2020年6月15日《柳州日报》,有改动)
(1)关于“柳江人”的解释,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D
A.“柳江人”头骨化石是在柳州市郊东南的新兴农场内的通天岩发现的。
B.“柳江人”头骨化石曾被中国科学院著名古人类学专家吴汝康院士系统研究。
C.“柳江人”已经成为教科书上定义的古人类名称之一,载入人类发展史。
D.“柳江人”是白莲洞早期文化的创造者,是“白莲洞人”的祖先。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C
A.因为浓缩柳江人、白莲洞人、鱼峰山人等数万年史前文化积淀,柳州成为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热点。
B.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的一个展柜里,并列放置着柳州的“白莲洞人”头骨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头骨。
C.根据白莲洞遗址的地层堆积和文化遗物的特征,专家们确定“白莲洞人”的年代为距今3700~7000年。
D.以兰家村遗址为中心的古人类遗址群落,为探索华北地区史前文化、现代人起源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证材料。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D
A.开头引用裴文中教授题词,目的是强调广西在世界古人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
B.本文的语言平实准确,使用严谨的科学术语,充分说明柳州市南方古人类发源地。
C.第⑤段是过渡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由写“柳江人”过渡到写白莲洞遗址。
D.第⑧段运用摹状貌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柳州陆续发现的洞穴遗址和台地遗址。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ABC.正确;
D.有误,原文说“有专家学者认为,‘柳江人’可能就是白莲洞早期文化的创造者”,这是推测,此项表述太绝对化。
故选:D。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A.有误,“鱼峰山人”错误,应为“大龙潭人”;
B.有误,“白莲洞人”错误,应为“柳江人”;
C.正确;
D.有误,“兰家村遗址”错误,应为“白莲洞遗址”,“华北地区”错误,应为“华南地区”。
故选:C。
(3)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ABC.正确;
D.有误,第⑧段没有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故选:D。
答案:
(1)D
(2)C
(3)D
15.(2020•阜新)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羟氯喹或增加新冠病人死亡率
①“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爆发。自2月末以来,羟(qiǎng)氯喹(kuí)知名度空前高涨。当时一名法国教授发表多篇研究,认为羟氯喹与阿奇霉素这种抗生素相配合的治疗方法对遏制新冠病毒有效。
②5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暂时停止“羟氯喹疗法”临床试验,因为一项大规模调查显示,羟氯喹和氯喹或许增加新冠病人死亡风险。
③无论是氯喹还是其衍生的羟氯喹,对住院的新冠肺炎病人都没有体现出有效性,甚至还加大了因心律不齐导致死亡的风险。这是英国《柳叶刀》杂志22日公布的一项大规模调查研究显示的结果,报告还要求不要在临床试验之外给新冠病人使用这两种药物。
④该研究报告主要撰写者之一曼迪普•梅赫拉教授在一份公告中表示,对1.5万名病人的“首次大规模调查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统计证据”,曾被大肆渲染的这两种药物实际上“对新冠肺炎病人没有益处”。这些新冠肺炎患者接受了以氯喹和羟氯喹为基础的四种治疗方法。
⑤研究人员分析了近9.6万名新冠肺炎病人的数据,这些人中有1.5万人接受了上述四种治疗方法之一,试验将他们与另外8.1万名未接受此治疗的病人进行比照。
⑥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四种治疗方法的病人死亡风险都要高于比照人群(死亡率9.3%);单独使用氯喹治疗的病人死亡率为16.4%,使用氯喹及抗菌素结合的病人死亡率为22.2%,单独使用羟氯喹治疗的病人死亡率为18%,而使用羟氯喹结合抗菌素的病人死亡率为3.8%.报告就此认为,使用这些治疗方法的新冠病人死亡率比其他病人要高出34%至 45%。
⑦他们还发现,使用氯喹或羟氯喹的病人发生严重心律不齐的概率更大,尤其是使用羟氯喹与抗生素结合疗法的病人。使用这两种药物的病人发生心律不齐的几率比其他病人高出四倍。报告作者认为,在得出最终结论前“迫切”需要进行随机临床试验。
(选自《参考消息》)
(1)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2)选文第⑥段画线句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A.接受四种治疗方法的病人死亡风险不一定要高于比照人群。
B.使用氯喹或羟氯喹的病人发生严重心律不齐的概率更大,尤其是使用羟氯喹与抗生素结合疗法的病人。
C.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氯喹及抗菌素结合疗法的病人死亡率最高。
D.无论是氯喹还是其衍生的羟氯喹,对新冠肺炎病人没有体现其有效性,但也没有产生死亡风险。
【解析】(1)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为了说明的更加准确,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这句话中的“或许”表示估计,如果去掉,语气过于绝对,这个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2)本题考查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应先指出说明方法,再写出说明效果,然后写出说明内容。列举数据,并进行对比,运用的是列教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接受四种治疗方法的病人死亡风险都要高于比照人群。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A.有误,根据第⑥段“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四种治疗方法的病人死亡风险都要高于比照人群”可知,此项表述与原文不符。
B.正确。
C.有误,此项表述属无中生有。
D.有误,根据第③段“无论是氯喹还是其衍生的羟氯喹,对住院的新冠肺炎病人都没有体现出有效性,甚至还加大了因心律不齐导致死亡的风险”可知,“但也没有产生死亡风险”说法与原文不符。
故选:B。
答案:
(1)不能删去。“或许”起限制作用,表示推测。说明羟氯喹和氯喹也许增加新冠病人死亡风险。如果删去“或许”,变得过于肯定。“或许”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列数字 作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接受四种治疗方法的新冠病人死亡率大(或死亡风险高)。
(3)B
16.(2020•襄阳)说明文阅读
疫苗:阻遏病毒感染的终极武器
①每次疫情发生,人们首先总会想到疫苗。作为消灭疫病的终极武器,疫苗有最低的成本,更有先发制敌的优势,无疑成了公众的希望。
②人类第一次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怎样诞生的呢?据专家介绍,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用于防治天花的“人痘”,而且是我国首创。天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烈性传染病,至少在人类社会肆虐了3000年的时间,致死率高达30%.在18世纪末,每年大约有40万欧洲人被天花病毒夺走生命。天花传入我国的时间大约是汉代,古人称之为“痘疮”。晋代的葛洪记载了天花的一次暴发:“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创,皆载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在与天花的长期斗争中,人们发现了一些规律:感染了天花的人,不一定都会死,一旦活下来,就不会再感染天花。在“以毒攻毒”的观念引导下,在宋代,人们就把沾有疤浆的患者衣物给健康儿童穿戴,或将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痂皮研磨成细粉,让健康儿童吸入鼻孔,后来称之为“人痘”。种过“人痘”,天花感染率显著下降。这也是人类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免疫疗法。
③那么疫苗是靠什么开展工作的呢?专家认为,“狼来了”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当细菌或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它们会攻击细胞并试图无限繁殖。这种入侵被称为感染,而感染是导致疾病的原因。当然,人体也不会对敌人的侵扰坐视不理,我们的免疫系统会调动多种武器来对抗感染。人体第一次接触到细菌或病毒时,也许需要几天的时间来制造和使用所有需要的杀敌工具,也就是我们说的通过抗体来克服感染。感染后,免疫系统会记住如何保护身体免受这种疾病的侵害,如果身体再次遇到同样的敌人,免疫系统会迅速起作用。
④如何在不让自己感染的情况下,又能让免疫系统记住那些可能会登门拜访的细菌和病毒?于是科学家设计出可以模拟细菌或病毒特征,但又去除了其致病性“硬核”的疫苗。将其注射到人体中,让人体免疫系统误以为大敌当前,展开战备动员,并且牢牢记住这种细菌或病毒的面目,下次如果真正的敌人未袭,免疫系统就可以立即被激活,并全力投入战斗。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疫苗对免疫系统喊了一声“狼来了”,免疫系统开始筹备弹药,下次狼真的来了,免疫系统就可以马上给予充分回击。
⑤是不是所有的病毒都可以设计出疫苗呢?理论上来说,所有的外界微生物入侵导致的疾病,无论是病毒还是细菌,都可以设计疫苗来抵御,但事实上有些感染很难设计疫苗。比如艾滋病,其病毒有极其特殊的逃避免疫系统机制,很难设计疫苗;有些病毒变异速度很快,广泛传播,也没有必要专门研发疫苗和大量免疫接种。
(选文有改动)
(1)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人痘”为我国首创,也是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
B.“狼来了”是疫苗激活免疫系统的一种形象的说法。
C.疫苗设计针对细菌或病毒,模拟其特征,但又去除了其致病“硬核”。
D.对于能逃避免疫系统的病毒和变异速度很快的病毒,人类完全不能设计疫苗。
(2)第②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说明其作用。
(3)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也许”不能去掉,为什么?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
ABC.正确;
D.有误,原文是“但事实上有些感染很难设计疫苗”,此项“人类完全不能设计疫苗”说法绝对,与事实不符;
故选:D。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至少在人类社会肆虐了3000年的时间,致死率高达30%”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有准确的说明效果,说明的是天花肆虐时间之早、危害之巨;“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创,皆载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是引用说明,使说明具有权威性,真实具体;“在宋代,人们就把沾有疤浆的患者衣物给健康儿童穿戴,戎将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痂皮研磨成细粉,让健康儿童吸入鼻孔,后来称之为‘人痘’”是举例子,具有真实具体的说明效果,说明的是“人痘”疫苗诞生的过程。任选一种说明方法,结合文章内容、说明效果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许”表猜测,即“需要几天的时间来制造和使用所有需要的杀敌工具”是估计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去掉,说法就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
(1)D
(2)示例一:举例子,举宋代治疗“天花”的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人痘”疫苗诞生的过程。
示例二:引用说明,引用晋代葛洪记载的一次天花暴发的语句,真实具体地说明了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具有权威性。
示例三:列数据,列举“3000年”“30%”“40万”等数据,准确地说明了天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烈性传染病。
(3)“也许”表猜测,表明人体制造和使用杀敌工具所需要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若去掉,不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021年语文二轮复习核心考点必刷题 专题17 名著阅读(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语文二轮复习核心考点必刷题 专题17 名著阅读(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综合,文学常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核心考点必刷题 专题14 议论文阅读(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核心考点必刷题 专题14 议论文阅读(含答案),共4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议论性文章,完成问题,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阅读下列两个文本,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核心考点必刷题 专题12 记叙文阅读(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核心考点必刷题 专题12 记叙文阅读(含答案),共9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阅读文章,回答问题,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问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