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详析2(古诗文阅读)

    2020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详析2(古诗文阅读)第1页
    2020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详析2(古诗文阅读)第2页
    2020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详析2(古诗文阅读)第3页
    2020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详析2(古诗文阅读)第4页
    2020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详析2(古诗文阅读)第5页
    2020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详析2(古诗文阅读)第6页
    2020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详析2(古诗文阅读)第7页
    2020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详析2(古诗文阅读)第8页
    还剩3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详析2(古诗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2020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详析2(古诗文阅读),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前言qianyan,古诗文阅读34分,相关语段,找不同,方法小结,文言文做题方法,以题解诗以诗解题,以题解诗,以诗解题,非连续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注一题 突破一类详细解析 高考真题总结分析 解题秘籍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二)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三)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思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时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敖,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 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内容判断 导读全文逐项判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早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D.苏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思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安时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早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D.苏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文化常识 联系文本借用常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转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选举行,由丞相主持。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D.当轴指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转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思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时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转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选举行,由丞相主持。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转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选举行,由丞相主持。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文言断句 查看不同比较分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文言翻译 词不离句踩点得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减价集常平米,多作馕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1)又减价集常平米,多作馕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语境: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 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1)又减价集常平米,多作馕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语境: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 分坊治病,活者甚众。翻译: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 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语境: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语境: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翻译: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有文章以来,大概也属少有。
    内容判断 导读全文逐项判断 文化常识 联系文本借用常识 文言断句 查看不同比较分析 文言翻译 词不离句踩点得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枝④。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注] 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诫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商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体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体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希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枝④。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有所反映。(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有所反映。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相关课件

    专题03 古诗文阅读部分 课件(44张PPT)-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真题分项详析及变式训练.pptx:

    这是一份专题03 古诗文阅读部分 课件(44张PPT)-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真题分项详析及变式训练.pptx,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前言qianyan,古诗文阅读34分,相关语段,找不同,方法小结,文言文做题方法,以题解诗以诗解题,以题解诗,以诗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高考语文全国乙卷详析1(现代文阅读部分上)(56张):

    这是一份2021高考语文全国乙卷详析1(现代文阅读部分上)(56张),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36分,数字人文的概念,数字人文的特征,数字人文的类别,数字人文的价值,概括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高考语文全国乙卷详析1(现代文阅读部分下)(28张):

    这是一份2021高考语文全国乙卷详析1(现代文阅读部分下)(28张),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36分,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