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金属材料与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基础课)
展开1.(2021·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模拟)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其阳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都为固体
C.含金属元素的离子都是阳离子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解析:选D 金属阳离子也可以具有还原性,例如亚铁离子,故A错误;例如金属汞常温下是液态,故B错误;例如MnO eq \\al(\s\up1(-),\s\d1(4)) 、AlO eq \\al(\s\up1(-),\s\d1(2)) 等,故C错误;例如铁离子被还原生成亚铁离子,故D正确。
2.(2021·福州模拟)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彰显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B.宋·《莲塘乳鸭图》缂丝中使用的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
D.清·乾隆“瓷母”是指各种釉彩大瓶,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解析:选D 铜绿可作为绿色颜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A正确;缂丝是采用“通经断纬”的技法织成的平纹织物,显然缂丝中使用的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正确;曾侯乙编钟是一种铜锡合金,属于青铜制品,C正确;“瓷母”是指各种釉彩大瓶,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D不正确。
3.(2021·沈阳模拟)《五金·铁》中记载:“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相连数尺内,低下数寸,筑一方塘,短墙抵之。其铁流入塘内,数人执柳木排立墙上……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冶炼方法由金属活动性决定
B.生铁比熟铁质地更硬,延展性稍差
C.炒铁是为了提高铁水中的碳含量
D.该法与近代往生铁水中吹空气炼钢异曲同工
解析:选C 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其冶炼方法不同,即金属冶炼方法由金属活动性决定,故A正确;熟铁比生铁质地更软,且延展性好,生铁比熟铁质地更硬,延展性稍差,故B正确;炒铁过程中降低了铁水中的碳含量,从而将生铁转化成熟铁,故C错误;该冶炼方法和近代往生铁水中吹空气炼钢,都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C元素,其原理基本相同,故D正确。
4.(2021·人大附中模拟)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硝酸一定被还原为NO2
B.实验1②中溶液存在:c(Cu2+)+c(H+)=c(NO eq \\al(\s\up1(-),\s\d1(3)) )+c(OH-)
C.由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常温下,Cu既可与稀硝酸反应,也可与稀硫酸反应
D.实验1③、实验2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2NO eq \\al(\s\up1(-),\s\d1(3)) +8H+===3Cu2++2NO↑+4H2O
解析:选D 稀硝酸与铜发生3Cu+8HNO3===3Cu(NO3)2+2NO↑+4H2O反应,生成的硝酸铜溶液为蓝色,试管口NO被氧化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但硝酸被还原生成NO,故A错误;实验1②中溶液存在的电荷守恒为2c(Cu2+)+c(H+)=c(NO eq \\al(\s\up1(-),\s\d1(3)) )+c(OH-),故B错误;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可以和稀硝酸反应,但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C错误;实验1③、实验2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 eq \\al(\s\up1(-),\s\d1(3)) +8H+===3Cu2++2NO↑+4H2O,故D正确。
5.(2021·武威模拟)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按上述流程,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氧化铁
C.图中所有的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 eq \\al(\s\up1(-),\s\d1(2)) +CO2+3H2O===2Al(OH)3↓+CO eq \\al(\s\up1(2-),\s\d1(3))
解析:选B 由溶液乙通入过量的Y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可知,溶液乙中含有偏铝酸根离子、气体Y为二氧化碳,故试剂X为氢氧化钠溶液,不可能为盐酸,故A错误;Al2O3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得到NaAlO2溶液,Fe2O3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则过滤后所得沉淀为Fe2O3,故B正确;电解熔融Al2O3冶炼金属铝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溶液乙为NaAlO2溶液,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故D错误。
6.下列有关物质的描述及其应用均正确的是( )
A.Al、Al2O3、Al(OH)3、NaAlO2均能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
B.Na2O2中含有O2,所以过氧化钠可为潜水艇舱提供氧气
C.FeCl3具有氧化性,用FeCl3溶液刻蚀印刷铜电路板
D.Na、Al、Cu可以分别用电解冶炼法、热还原法和热分解法得到
解析:选C NaAlO2与NaOH不反应,故A不正确;Na2O2为离子化合物,含O元素,不含O2,但过氧化钠可为潜水艇舱提供氧气,故B不正确;Cu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亚铁,利用Fe3+的氧化性,用FeCl3溶液刻蚀印刷铜电路板,故C正确;Al活泼性很强,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来制备铝,所以Na、Al、Cu可以分别用电解冶炼法、电解冶炼法、热还原法得到,故D不正确。
7.(2021·厦门模拟)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
解析:选B Na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电解熔融的NaCl可得金属钠,A正确;Al与氧气反应生成Al2O3,而Al2O3不能一步转化为Al(OH)3,B错误;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FeCl3溶液与Fe反应生成FeCl2,FeCl2溶液与Zn反应可得Fe,C正确;Cu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CuSO4,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CuCl2,CuCl2溶液与Zn反应可得Cu,D正确。
8.(2021·南宁模拟)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产生氢气得不到钠
B.铁制容器盛放和运输浓硫酸
C.镀锌铁桶镀层破损后铁仍不易被腐蚀
D.铝制器皿不宜长期盛放酸性食物
解析:选B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比氢活泼,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氢离子的氧化性强于钠离子的氧化性,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A正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比氢活泼,但可用铁制容器盛放和运输浓硫酸,是因为铁在冷的浓硫酸中能发生钝化,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B错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锌比铁活泼,所以破损后腐蚀的仍是锌,被保护的是铁,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C正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铝排在氢的前面,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D正确。
9.(2021·潍坊模拟)我国古代的青铜器工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使用青铜器的时间比使用铁器、铝器的时间均要早
B.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青铜器容易生成铜绿
C.《本草纲目》载有名“铜青”之药物,铜青是铜器上的绿色物质,则铜青就是青铜
D.用蜂蜡做出铜器的蜡模,是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之一,蜂蜡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解析:选C 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金属的活动性关系最大,金属性越弱的金属使用越早,所以我国使用青铜器的时间比使用铁器、铝器的时间均要早,故A正确;Cu比Ag活泼,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构成原电池,铜为负极,青铜器容易生成铜绿,故B正确;铜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会与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因此《本草纲目》载有名“铜青”之药物,铜青就是铜锈蚀生成的碱式碳酸铜,故C错误;蜂蜡的主要成分是酸类、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醇和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是有机物,故D正确。
10.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铜在化合物中的常见化合价有+1、+2。已知Cu2O与稀硫酸反应,溶液呈蓝色。
(1)工业上可用Cu2S+O2 eq \(=====,\s\up7(△)) 2Cu+SO2反应制取粗铜,该反应中________元素被还原。
(2)将少量铜丝放入适量的稀硫酸中,温度控制在50 ℃,加入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升温到60 ℃,再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制得硫酸铜,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温度控制在50~60 ℃的原因除了加快反应速率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在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热,生成CuCl沉淀,写出生成CuCl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向Cu、Cu2O和CuO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2 L 0.6 ml·L-1 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同时收集到4 480 mL NO气体(标准状况)。Cu2O跟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上述混合物用足量的H2加热还原,所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若混合物中含0.2 ml Cu,将该混合物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l。
解析:(1)在该反应中铜、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3)Cu2O 跟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O+2NO eq \\al(\s\up1(-),\s\d1(3)) +14H+===6Cu2++2NO↑+7H2O。硝酸发生反应后氮元素的存在形式是Cu(NO3)2和NO,由2 L×0.6 ml·L-1=2n[Cu(NO3)2]+ 4.480 L÷22.4 L·ml-1,得n[Cu(NO3)2]=0.5 ml,n(Cu2+)=0.5 ml,所以若将上述混合物用足量的H2加热还原,所得到固体的质量为0.5 ml×64 g·ml-1=32 g。若混合物中含0.2 ml Cu,则根据铜原子守恒可得:2n(Cu2O)+n(CuO)=0.3 m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2n(Cu)+2n(Cu2O)=3×(4.480 L÷22.4 L·ml-1),解得n(CuO)=0.1 ml,n(Cu2O)=0.1 ml,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 0.1 ml+0.1 ml=0.2 ml。
答案:(1)铜、氧
(2)Cu+H2O2+2H+===Cu2++2H2O 防止H2O2分解 2Cu2++2Cl-+SO eq \\al(\s\up1(2-),\s\d1(3)) +H2O===2CuCl↓+SO eq \\al(\s\up1(2-),\s\d1(4)) +2H+
(3)3Cu2O+2NO eq \\al(\s\up1(-),\s\d1(3)) +14H+===6Cu2++2NO↑+7H2O 32 0.2
11.合金是建造航空母舰的主体材料。
(1)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
①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工业炼铝的原料由铝土矿提取而得,提取过程中通入的气体为________。
②AlMg合金焊接前用NaOH溶液处理Al2O3膜,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焊接过程中使用的保护气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航母舰体材料为合金钢。
①舰体在海水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为____________。
②航母用钢可由低硅生铁冶炼而成,则在炼铁过程中为降低硅含量,需加入的物质为________。
(3)航母螺旋桨主要用铜合金制造。80.0 g CuAl合金用酸完全溶解后,加入过量氨水,过滤得白色沉淀39.0 g,则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解析:(1)①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Al2O3制得金属铝,从铝土矿中提取Al2O3的过程:使铝土矿与NaOH溶液反应并过滤除去杂质得到NaAlO2溶液,再向溶液中通入CO2,生成Al(OH)3沉淀,加热使沉淀分解可得到Al2O3。②镁能与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发生反应,所以焊接时应使用Ar等稀有气体作保护气。(2)①在海水中,合金钢、海水及海水中溶解的氧气构成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②在炼铁时加入氧化钙或碳酸钙,发生反应CaO+SiO2 eq \(=====,\s\up7(高温)) CaSiO3或CaCO3 eq \(=====,\s\up7(高温)) CaO+CO2↑、CaO+SiO2 eq \(=====,\s\up7(高温)) CaSiO3,使SiO2形成炉渣,可以降低硅含量。(3)白色沉淀Al(OH)3的质量为39.0 g,即0.5 ml,故合金中铝的质量为0.5 ml×27 g·ml-1=13.5 g,则铜的质量为66.5 g,质量分数为 eq \f(66.5 g,80.0 g) ×100%≈83.1%。
答案:(1)①第三周期ⅢA族 CO2 ②Al2O3+2NaOH===2NaAlO2+H2O Ar(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①吸氧腐蚀 ②CaCO3或CaO (3)83.1%
12.(2021·泉州模拟)金属钼具有高强度、高熔点、耐磨抗腐性等优点,用于制火箭、卫星的合金构件。钼酸钠晶体(Na2MO4·2H2O)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缓蚀剂。利用钼矿(主要成分MS2,还含少量钙、镁等元素)为原料冶炼金属钼和钼酸钠晶体的主要流程图如下:
(1)Na2MO4·2H2O中钼元素的价态为________,煅烧产生的尾气引起的环境危害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浓氨水溶解粗产品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MO3是________氧化物(填“酸性”“碱性”或“两性”)。
(3)操作Ⅰ是________,操作Ⅱ所得的钼酸要水洗,检验钼酸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用NaClO氧化钼矿的方法将矿石中的钼浸出,该过程放热。
①请配平以下化学反应:
NaClO+____MS2+____NaOH===____Na2MO4+____Na2SO4+____NaCl+____H2O。
②钼的浸出率随着温度变化如图,当温度高于50 ℃后浸出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解析:(1)Na2MO4·2H2O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确定M元素的价态为4×2-2×1=+6价;工业煅烧钼矿的尾气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引起的环境危害主要是酸雨。(2)用浓氨水溶解粗产品MO3,反应生成钼酸铵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O3+2NH3·H2O===2NH eq \\al(\s\up1(+),\s\d1(4)) +MO eq \\al(\s\up1(2-),\s\d1(4)) +H2O;MO3可以与碱溶液反应生成MO eq \\al(\s\up1(2-),\s\d1(4)) 和水,因此可以说明MO3是酸性氧化物。(3)操作Ⅰ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的方法,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为过滤;操作Ⅱ过滤分离出固体钼酸和滤液,在滤液中含有NH4Cl,所得的钼酸要水洗,检验钼酸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就是检验洗涤液中是否含有Cl-,操作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水洗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即证明钼酸已洗净。(4)①在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NaClO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NaCl中的-1价、M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MS2中的+2价变为+6价、S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MS2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Na2SO4中的+6价,根据转移电子及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9NaClO+MS2+6NaOH===Na2MO4+2Na2SO4+9NaCl+3H2O。②如图钼的浸出率随着温度变化,当温度低于50 ℃时,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更多的钼溶解,因此钼的浸出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高于50 ℃后浸出率降低的可能原因:第一,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第二,随着温度升高,其他金属杂质离子浸出也增多,沉淀了MO eq \\al(\s\up1(2-),\s\d1(4)) ,导致浸出率降低。
答案:(1)+6 酸雨 (2)MO3+2NH3·H2O===2NH eq \\al(\s\up1(+),\s\d1(4)) +MO eq \\al(\s\up1(2-),\s\d1(4)) +H2O 酸性 (3)过滤 取少量最后一次水洗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即证明钼酸已洗净 (4)①9 1 6 1 2 9 3 ②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使平衡逆向移动(或随着温度升高,其他金属杂质离子浸出也增多,沉淀了MO eq \\al(\s\up1(2-),\s\d1(4)) )
实验1
实验2
①、③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③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选项
A
B
C
D
a
Na
Al
Fe
Cu
b
NaOH
Al2O3
FeCl3
CuSO4
c
NaCl
Al(OH)3
FeCl2
CuCl2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8金属材料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8金属材料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含答案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练习题: 这是一份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练习题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课): 这是一份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课),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