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基础练习 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9662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基础练习 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9662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基础练习 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9662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综合与测试优秀精练
展开1. 关于原子和原子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的质量都集中在电子上
C.原子不可再分 D.原子结构类似实心球
2.图中小朋友将气球与上衣摩擦,气球会被上衣吸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气球与上衣摩擦时,没有创造电荷
B.气球会被上衣吸住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结果
C.电子一定在气球和上衣之间发生了转移
D.若上衣得到了一些电子,则一定带正电荷
3.“不能与烟共舞,吸烟有害健康”,如图是禁止吸烟的标志.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A.分子间有引力 B.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4.古诗词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D.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5.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 B C D
A.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在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
B.端面磨平的两铅块压紧后能够吊住钩码
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紧压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
6.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原子、原子核、质子 B.质子、原子核、原子[
C.原子核、质子、原子 D.原子、质子、原子核
7. 带正电的甲金属球和不带电的乙金属球接触后,乙球也带了电,这是由于( )
A.甲球上的部分质子转移到乙球上 B.甲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乙球上
C.乙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甲球上 D.乙球上的部分原子转移到甲球上
8.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C.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
D.分子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
9.小芳在科技馆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现象,如图所示,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电荷是
A.同种电荷 B.异种电荷 C.正电荷 D.负电荷
10. 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我们观察到的天体在远离我们而去
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光年是天文学中的常用时间单位
C.中子的发现,让人们认识到原子还可以再分
D.大自然中无论是宏观的天体还是微观的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1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下是科学家及提出的原子结构假设模型(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
①汤姆孙:枣糕模型②卢瑟福:核式模型 ③道尔顿:实心模型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12.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C.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二、填空题
13.起重机工作时,钢丝绳未被拉断,是因为组成钢丝绳的物质分子间存在 .空气流动会形成风,这 (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
14.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或原子构成的;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微观特性:通常_____态物质内的分子之间的_____最大,彼此间几乎没有作用力;而固态物质内的分子间_____最大,宏观表现为既不容易压缩又不容易拉伸。
15.a、b、c是三个轻质带电泡沫小球,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a带负电,则b带 电.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c,二者将相互 (填“吸引”或“排斥”).
16. 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扩张学说,物理课本上用一个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做演示实验,该实验将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看成宇宙,_____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周围的其他小金属粒都在离它远去,这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_____(填“等效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17.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提出以 为宇宙中心的“地心说“.16世纪初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以 为宇宙中心的“日心说”.现代人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有 的天体结构系统.
18. 一种被称为“笑气”的成瘾性麻醉气体(N2O)已开始毒害青少年,不法分子利用气体分子在不断_______的特点,使人不知不觉中毒上瘾。长期吸食“笑气”会导致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而瘫痪。同学们务必保持高度警惕!
19. 如图所示,将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称量并读数,然后将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稍向上用力拉弹簧测力计,则示数将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此现象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___(选填“引力”或“斥力”)。
20.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始于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发生了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了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乃至 和行星等。
三、解答题
21. 小明为了研究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进行了几个实验:
(1)图1实验是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实验现象,主要说明了_____;
(2)图2实验,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图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
(3)图3实验时,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如图所示,是小明观察到的溶液在“实验开始时”、“静放10日后”、“静放30日后”所呈现的现象,其中_____(选填标号“甲、乙、丙”)量筒是表示溶液静放30日后的实验现象,现象主要说明了_____。
22.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将玻璃板拉离水面时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A B C D E
(1)图A和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在 .
(2)图B和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
(3)图C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
23. 小柯在科技馆看到许多奇思妙想和趣味实验;
趣味实验﹣静电实验,实验情况如图所示,P1、P2、P3表示将小球B先后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位置。
①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 。
②据图示情景,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
24. 安全防疫话物理2020年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广大医务人员英勇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勇挑重担,科技工作者协同攻关,亿万普通劳动者默默奉献,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复产复工复学工作中,我们不能麻痹大意,仍需做好防控。
生活中,我们在呼吸、说话、咳嗽和打喷嚏时会向空中喷出飞沫。飞沫的尺寸大约为6到12微米,而一般的分子直径约为10纳米左右。虽然我们肉眼难以察觉到飞沫,但它仍属于液体颗粒。病毒的大小约为100纳米,它藏在飞沫里可以存活相当长的时间。一般来说,飞沫传播病毒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才能实现,而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是相对安全的。因此,在特殊时期的公共场所,我们需要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社交距离。
另一个有效措施就是配戴口罩。普通医用一次性口罩一般采用复合多层纤维结构(如图所示),外层为使用纺粘无纺布制成的防水层,主要是防止血液等液体的喷溅。中层为使用熔喷无纺布制成的过滤层,是口罩的核心部分,作用是阻挡病毒。内层也是用无纺布制成,用来吸收佩戴者呼出的湿气。
医用一次性口罩是如何防止空气中的病菌传播的呢?当尺寸较小的微粒运动到口罩的过滤纤维上时,会受到分子的引力作用而被吸附。而对于那些随气流运动的飞沫,在通过口罩的过滤层时,会被过滤材料截住,停留在口罩的过滤层上。此外,口罩的过滤层是使用静电驻极工艺制成的,带有静电,可以吸附微小的细菌和病毒。
戴口罩犹如给我们的呼吸道设置了一道“过滤屏障”,而摘下口罩时,它的外表面不与人体接触,能够把绝大部分病毒、颗粒物阻隔在身体之外。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下列物质的尺度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
A.飞沫 B.分子 C.病毒
(2)飞沫传播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
(3)口罩的过滤层使用静电驻极工艺制成,可以进一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了相同工作原理的是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多项选择)。
25.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一开始是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发生了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的气态物质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
星际介质在某些条件下形成恒星后会进入称为主序星的稳定期.太阳目前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由正、负电子和质子、氦的原子核构成.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太阳,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反应是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和两个正电子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释放出的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并同时以每秒4.2×109 kg向外抛出大量物质,将来会发展到红巨星阶段并最终塌陷为密度很大的白矮星.
(1)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并认为 .
A.目前宇宙仍在不断地膨胀
B.目前宇宙膨胀已结束且开始收缩
C.目前宇宙已处于既不膨胀也不收缩的稳定状态
D.宇宙膨胀早已结束,目前处于静态
(2)宇宙空间膨胀时温度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扩张学说,课本上用一个粘有小塑料粒的气球做演示实验,该实验将粘有小塑料粒的气球类比宇宙, 看成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意小塑料粒周围的其他小塑料粒都在离它远去.这里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 (填“等效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3)太阳是 星,地球是 星.
(4)太阳内部进行的核聚变反应是 并释放出能量,请将太阳演化过程中经历的几个阶段补充完整: →主序星→ → .
(5)太阳从开始演化到最终,经历的几个阶段相比,其密度的变化情况大致是 .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
1. A
2. D
3. D
4. D
5. B
6. B
7. C
8. C
9. A
10. A
11. D
12. A
13. 吸引力 不属于
14. 气;距离;作用力
15. 正 排斥
16. 小金属粒;类比法
17. 地球 太阳 层次
18. 做无规则运动
19. 变大 引力
20. 下降;恒星
21. (1)分子间有间隙;(2)分子间有引力;(3)甲;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2. (1)D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E 吸引力 (3)空隙
23. (1)丙;(2)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②电荷间的距离越大,其相互间的作用力越小。
24. (1)飞沫、病毒、分子;(2)不属于;(3)BD
25. (1)A (2)下降 小塑料粒 类比法 (3)恒 行
(4)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和两个正电子 星际介质 红巨星 白矮星 (5)C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综合与测试练习,共4页。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综合与测试练习,共8页。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