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考点精练专题17.15《论述评价类》(含答案解析)
展开精练17- 15
第十七部分 物理思维方法
十五、论述评价类
1. 篮球架上的篮筐离地面的高度为3.0m,运动员的手在离地面2.0m、离球框中心水平距离为3.0m处以3m/s的初速度投篮命中,如图所示。g取10m/s2,求:
(1)运动员投篮时初速度方向与地面所成的角度;
(2)球从离手到命中篮筐所经历的时间;
(3)篮球进篮筐时的速度;
(4)如果投篮角度可以不止一个,用哪一个投篮角度比较好?为什么?
(2)飞行时间t1==0.63s。
T2==1.0s。
(3)篮球到达篮筐中心时,则有
vx=v0cosθ,vy2=(v0sinθ)2-2gy,
v===5m/s.
速度v的大小与θ无关,但是方向与θ有关。
设篮球进入篮筐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则有:
cosα1==,解得:α1=18°26’。
cosα2==,解得:α2=53°8’。
(4)α1比α2小,容易碰到篮筐,所以与α2相应的角度θ2投篮效果比较好,即抛射角大时比较好。
2.(2010江苏物理第4题)在游乐节目中,选手需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越到水面的浮台上,小明和小阳观看后对此进行了讨论.如图所示,他们将选手简化为质量m=60kg的质点,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绳的悬挂点O距水面的高度为H=3m.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浮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计,水足够深。取重力加速度,,.
(1)求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对绳拉力的大小F;
(2)若绳长=2m,选手摆到最高点时松手落入手中.设水对选手的平均浮力,平均阻力[来源:Z*xx*k.Com]
,求选手落入水中的深度;
(3)若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松手,小明认为绳越长,在浮台上的落点距岸边越远;小阳却认为绳越短,落点距岸边越远,请通过推算说明你的观点。
【名师解析】
(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l(1-cosα)=mv2,
圆周运动 F’-mg=m
解得:F’=(3-2 cosα)mg
人对绳的拉力F=F’,
联立解得:F=1080N。
(2)动能定理
则
解得
3(2005广东物理第15题)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半径R,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r,同步卫星距地面
的高度h,月球绕地球的运转周期T1,地球的自转周期T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
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质量M的方法:
同步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由得
(1)请判断上面的结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和结果。
(2)请根据已知条件再提出两种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并解得结果。
【名师解析】(13分)
(1)上面结果是错误的,地球的半径R在计算过程中不能忽略。
正确的解法和结果是:[来源:]
①
②
(2)方法一:对月球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由得 ③
方法二:在地面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由得 ④
4(2002上海物理)一卫星绕某行星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行,行星的质量M与卫星的质量m之比 M/m=81,行星的半径R行与卫星的半径R卫之比R行/R卫=3.6,行星与卫星之间的距离r与行星的半径R行之比r/R行=60。设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卫,则在卫星表面有:
……
经过计算得出: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三千六百分之一。上述结果是否正确?若正确,列式证明;若错误,求出正确结果。
【名师解析】:所得的结果是错误的。
①式中的g卫并不是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而是卫星绕行星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正确解法是
卫星表面=g卫 ①
行星表面=g行 ②
()2=
∴ g卫=0.16g行
5.(2003上海物理)如图所示,一高度为h=0.2m的水平面在A点与一倾角为30°的斜面连接,如图所示,一高度为h=0.2m的水平面在A点处与一倾角为θ=30°的斜面连接,一小球以v0=5m/s的速度在平面上向右运动。求小球从A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平面与斜面均光滑,取g=10m/s2)。某同学对此题的解法为:
小球沿斜面运动,则由此可求得落地的时间t。
问:你同意上述解法吗?若同意,求出所需的时间;若不同意,则说明理由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来源:ZX]
【名师解析】不同意。
小球应在A点离开平面做平抛运动,而不是沿斜面下滑。正确做法为:落地点与A点的水平距离
斜面底宽
小球离开A点后不会落到斜面,因此落地时间即为平抛运动时间。
∴
6.(10分)(2001上海物理)如图A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l1、l2的两根细线上,l1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l2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现将l2线剪断,求剪断瞬时物体的加速度。
(l)下面是某同学对该题的一种解法:
解:设l1线上拉力为T1,线上拉力为T2,重力为mg,物体在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
T1cosθ=mg, T1sinθ=T2, T2=mgtanθ
剪断线的瞬间,T2突然消失,物体即在T2反方向获得加速度。因为mg tgθ=ma,所以加速度a=g tanθ,方向在T2反方向。
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请对该解法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2)若将图A中的细线l1改为长度相同、质量不计的轻弹簧,如图B所示,其他条件不变,求解的步骤和结果与(l)完全相同,即 a=g tanθ,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名师解析】:(1)错。
因为l2被剪断的瞬间,l1上的张力大小发生了变化。
(2)对。
因为G被剪断的瞬间,弹簧U的长度末及发生变化,乃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7.(10分)(2006上海物理)辨析题: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
启动加速度a1 | 4 m/s2 |
制动加速度a2 | 8 m/s2 |
直道最大速度v1 | 40 m/s |
弯道最大速度v2 | 20 m/s |
直道长度s | 218 m |
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v1=40 m/s,然后再减速到v2=20 m/s,t1==……;t2==……;t=t1+t2=……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
[来源:]
已大于直道长度218 m.
正确的解法如下:
摩托车在t1时间内加速到vm,再在t2时间内减速到v2,总位移s为218 m.
t1= ①
t2= ②
t2=s ③
由①、②、③式联立解得vm=36 m/s ④
最短时间t=t1+t2==(+) s=11 s. ⑤
8.(14分)(2010上海物理第32题)如图,宽度L=0.5m的光滑金属框架MNPQ固定板个与水平面内,并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B=0.4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框架的电阻非均匀分布,将质量m=0.1kg,电阻可忽略的金属棒ab放置在框架上,并且框架接触良好,以P为坐标原点,PQ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坐标,金属棒从x0=1m处以v0=2m/s的初速度,沿x轴负方向做a=2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中金属棒仅受安培力作用。求:
(1)金属棒ab运动0.5m,框架产生的焦耳热Q;
(2)框架中aNPb部分的电阻R随金属棒ab的位置x变化的函数关系;
(3)为求金属棒ab沿x轴负方向运动0.4s过程中通过ab的电量q,某同学解法为:先算出金属棒的运动距离s,以及0.4s时回路内的电阻R,然后代入
q= =求解。指出该同学解法的错误之处,并用正确的方法解出结果。
【名师解析】(1) 因为运动中金属棒仅受安培力作用,其大小F=ma=0.1×2N=0.2N。
金属棒ab运动0.5m,框架产生的焦耳热等于克服安培力做的功,
Q=Fs=0.2×0.5J=0.1J。
(3)错误之处是把0.4s时回路电阻R代入q= =进行计算。正确的解法是:
q=It,
F=BIL=ma,
q=t=0.4C。[来源:Z*xx*k.Com]
高考物理二轮考点精练专题17.14《量纲法》(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考点精练专题17.14《量纲法》(含答案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量纲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二轮考点精练专题16.6《爆炸模型》(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考点精练专题16.6《爆炸模型》(含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爆炸模型,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二轮考点精练专题16.3《碰撞》(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考点精练专题16.3《碰撞》(含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