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中科学二轮复习专题12:质量与密度 (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639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初中科学二轮复习专题12:质量与密度 (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639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初中科学二轮复习专题12:质量与密度 (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639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初中科学二轮复习专题12:质量与密度 (含解析)
展开1.一架天平的称量范围是200g,有四位同学用这架天平测质量约为150g的物块,测量的结果为145g,他们加减砝码的步骤不同,其中正确的是(数值表示加砝码的质量,“↓”表示放入砝码,“↑”表示拿掉砝码)( )
A. 100g↓、20g↓、20g↓、5g↓ B. 100g↓、50g↓↑、20g↓、20g↓、5g↓
C. 100g↓、50g↓↑、20g↓、20g↓、10g↓↑、5g↓ D. 50g↓、100g↓、50g↑、20g↓、20g↓、5g↓
2.下列关于托盘天平的操作方法,认识正确的是( )
A. 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即量程)
B. 称物体时要把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上
C. 在称物体的质量时,若发现天平不平衡,可以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D. 潮湿的物体或化学品可以直接放置在天平盘上称其质量
3.过节时,用打气筒将一个气球吹起来后,气球内空气的密度与气球外空气密度的关系是( )
A. 气球内空气密度要大 B. 气球外空气密度要大 C. 密度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4.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下列实验步骤中多余的步骤是( )
A. 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B. 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
C. 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V1
D. 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体积V2
5.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像,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 )
A. B. C. D.
6.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亮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 与对应“测量结果”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7.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
A. 一直向左偏 B. 一直向右偏 C. 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D. 先向右偏后向左偏
8.在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的实验中,如果使用了沾有油污的砝码,则( )
A. 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B. 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C. 测量结果仍然很准确 D. 测量结果偏大偏小是不能确定的
9.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
A. 泥土砖块 B. 金属块 C. 泡沫塑料块 D. 水泥砖块
10.甲、乙两同学分别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甲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偏右,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为 10.4g,乙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为 6.3g,则甲、乙两同学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之差( )
A. 大于 4.1g B. 等于 4.1g C. 小于 4.1g D. 无法确定
11.现有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铝球、铁球、铜球各一个,下列判断正确的是(ρ铝<ρ铁<ρ铜)( )
A. 若铜球是空心的,则铝球和铁球一定都是实心的
B. 若铁球是空心的,则铝球一定是实心的,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C. 若铝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铜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D. 三个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12.三个一样大小等质量的空心小球,它们分别是塑料、铝和铅做成的,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
A. 塑料的最小 B. 铝的最小 C. 铅的最小 D. 一样大
二、填空题
13.一包某型号油印纸共500张,小明用刻度尺测出油印纸的总厚度为4cm,那么一张这样的油印纸的厚度为________m。如果该油印纸的密度为0.9×103kg/m3 , 则这种油印纸的规格是________g/m2。
14.已知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A和小球B,它们的密度之比A:B=1:2,现将A、B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容器中,当A、B两球静止时,水对A、B两球的浮力之比FA:FB=8:5,则ρA=________kg/m3, ρB=________kg/m3。
15.小明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到液体密度为________,容器的质量为________。
16.某同学要称量10.2克食盐,其中10克用砝码,0.2克用游码。其操作步骤如下:①取10克砝码放在右盘纸上;②在天平左右两盘上放置两张相同的纸,调节天平横梁平衡;③在左盘纸上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④移动游码到0.2克处。其合理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17. 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 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__调(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测铜的质量时,天平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铜的质量是 ________g.铜的密度ρ=8.9×103kg/m3 , 它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8.小红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移动.
(2)将盛有适量液体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28g.然后将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 cm3 .
(3)再将盛有剩余液体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改变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 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
19. 张胜同学到楚王墓景区游玩,在景区他捡到一个形状不规则、不溶于水的物体,在实验室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他将该物体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物体下沉至杯底,如图(甲),说明该物体的密度________ 水的密度,物体对杯底的压力________ 物体的重力(以上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张胜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待测到物体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张胜取出待测物体,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为________ g;
(3)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 mL
(4)事先张胜用天平测出了空玻璃杯的质量为63.8g,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待测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20.联合国定义每年3月22日为国际水资源日(wrld water day),为了配合节约用水活动的开展,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对我市的供水系统和供水水质的物理参数进行了如下实验测量.
(1)测自来水的密度
①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横梁静止时,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该同学使用天平时操作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同学重新正确调节至天平平衡,将盛有适量自来水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总质量为122.6g,再将杯子中的一部分自来水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中自来水的体积为________ cm3 . 再将盛有剩余自来水的杯子放在天平盘内,改变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自来水的质量为________ g.
③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自来水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
(2)测量水龙头打开后的出水速度
①首先老师告诉同学们流量是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若水流在粗细均匀的水平管道内向右匀速流动,设水流速度为v,管内通道的横截面积为S.如图丙所示,取一段管道AB,水从B端流到A端所用时间为t,则AB间水柱的长度l=________,根据流量的定义,Q=________.(以上两空要求用S、v、t中的字母表示).
②某同学根据流量的导出公式设计了如下测量水龙头出水速度的实验方案:
Ⅰ、测出水龙头出水口的内壁直径d
Ⅱ、打开水龙头使水以适当的速度匀速流出,用容器接水并同时开始计时,测出经过一段时间t后容器内水的体积V.
Ⅲ、由流量的导出公式算出自来水龙头出水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用d、t、π、V表示)
21.有人说“铁比木头重”,这种说法有什么问题?你认为应该怎样说才对?
四、解答题
22.图甲是小明妈妈洗碗时不小心把一个菜碟卡在了碗里。为了把菜碟取出来,小明把碗放入水中,让碗和菜碟底部进入足量的水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碗放入冰箱冷冻室里一段时间,小明发现菜碟被挤出来了。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将碗放入冷冻室里一段时间后菜碟就会被挤出来。
23.一汽车最大运载量是30t,容量是40m3,现在要运钢材和木材两种材料,已知钢材的密度是7.8×103kg/m3 , 木材密度是0.5×103kg/m3。问这两种材料应该怎样搭配才能使这辆车得到充分利用?(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4.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三个正方体甲、乙、丙,它们的棱长分别为1cm、2cm、3cm,质量分别为3g、24g、54g,其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哪个是空心的。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解析: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应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放置砝码。
解答:最大的砝码是100g,那么步骤为:
①放入100g的砝码,天平左盘下沉,说明砝码偏小;
②放入50g的砝码,天平右盘下沉,说明砝码偏大;
③取下50g的砝码,加上20g的砝码,天平左盘下沉,说明砝码偏小;
④再加入20g的砝码,天平左盘下沉,说明砝码偏小;
⑤由于物块质量小于150g,所以不用放入10g的砝码,直接放入5g的砝码后,天平平衡。
那么正确的放置顺序为:100g↓、50g↓↑、20g↓、20g↓、5g↓。
故选B。
2. A
解析:天平的正确使用步骤:把天平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码要指向红色0刻度线。调节横梁两端平衡螺母,调节零点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称量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托盘,估计被测物体质量的大小,用镊子向右托盘加减砝码,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天平称量前,不平衡时应调节平衡螺母,在使用时应先通过增减砝码使天平平衡,当增减到最小质量砝码时仍不平衡时,可移动游码使之平衡。
解答:A、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即量程),故A正确;
B、称物体时要把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上,故B错误;
C、在称物体的质量时,若发现天平不平衡,不能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应先通过增减砝码使天平平衡,故C错误;
D、湿的物体或化学品不能直接放置在天平盘上称其质量,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 A
解析:由于气球被吹起后发生形变,具有恢复原来形状的趋势,因此球内气体被压缩,故密度增大.
解答:解:由于气球被吹起后发生形变,具有恢复原来形状的趋势,因此球内气体被压缩,等质量的气体体积变小了,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气球内的空气密度增大了大于气球外空气的密度.
故选A.
4. B
解析:测固体的密度用到的器材是天平和量筒,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V,用公式 ρ=mV 计算出固体的密度。测固体、液体的密度是初中科学要求掌握的实验,各有一种基本的测量方法,用到的原理是 ρ=mV ,两种测量方法应达到理解且熟练背诵的程度。
解答:解:测固体石块的密度的基本方法是: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 将石块放入量筒浸没水中,读出水面体积值为V2 , 则石块的密度为 ρ=mV2-V1 。
因此上述步骤有用的为A、C、D。
故答案为:B
5. B
解析: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m容器+m液体 , 据此分析图像的形状即可。
解答:根据密度公式m=ρV可知,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m容器+m液体=m容器+ρ液体V。
当液体的体积为零时,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m容器 , 即此时总质量不是0,也就是图像在纵轴上的截距不为零,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6. C
解析:(1)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是刻度尺的分度值。用力拉紧塑料卷尺,刻线之间距离增大。
(2)假设一种情况进行分析即可;
(3)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进行分析;
(4)依据用量筒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解答:A.用被拉长了的皮尺测量跳远距离时,距离是一定的,但皮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那么刻度尺上测得的格数就变少,所以测量结果比实际距离偏小,故A错误;
B.如果砝码的质量为20g,沾有脏东西后变为25g;那么当称量实际质量为25g的物体时,用这个砝码正好平衡,而测得的质量却是20g,因此会使测量值偏小,故B错误;
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否则温度计示数会降低,测量结果偏小,故C正确;
D.用量筒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相平,否则测量的液体体积会不准确,俯视读数会比实际值要大,故D错误。
故选C。
7. D
解析:(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它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度越快;
(2)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质量相同的锌和铁产生氢气质量的大小;
(3)天平的托盘总是向重的那端偏转。
解答:(1)在开始一段时间内,锌的活动性比铁强,那么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度比较快,因此左盘轻,右盘重,这时天平的托盘向右偏;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H2SO4=ZnSO4+H2↑;
65 2
Fe+H2SO4=FeSO4+H2↑
56 2
可知,质量相等的锌和铁,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多,因此这时左盘重,右盘轻,这时托盘向左偏。
故选D。
8. 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天平的使用。当砝码沾满了油污,砝码本身的质量会变大,而物体的质量经这样的砝码测出来会仍按砝码所标的质量读出,物体的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偏小。
解答:由于砝码沾满了油污,砝码的质量会比砝码所标的质量大,这样测出来的值会比真实值偏小。
故答案为:B
9. C
解析:根据密度的定义式 ρ=mV 可知:体积相同的不同材料,密度越小,质量就越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公式 ρ=mV 应用理解清楚。
解答:解:砖瓦石块的密度很大,质量也很大,会把演员砸伤甚至砸死,而拍电影时不可能牺牲演员,要换用密度小、质量小、体积相同的假砖瓦石块作道具,所以选择密度小的泡沫塑料块。
故答案为:C
10. A
解析:首先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判断甲、乙食盐的实际质量和测量质量的大小关系,然后再作减法判断实际质量之差和4.1g的关系。
解答:使用天平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甲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偏右,相当于右盘已经放入一个小砝码,当天平平衡时,即m物=m+10.4g , 因此甲称的食盐实际质量大于10.4g;乙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相当于在左盘放入一个小砝码,当天平平衡时,即m物+m=6.3g , 那么乙称的食盐实际质量小于6.3g,因此甲、乙同学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之差大于4.1g,故A正确。
故选A。
11. C
解析:假设三球都是实心的,根据三球质量相等,利用密度公式变形可比较出三球的实际体积大小,由此可知铝球的体积最大,然后再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根据公式V= mρ 可知,当质量相同时,物体的体积与它的密度成反比;
若三球都是实心的,且质量相等,
因为:ρ铝<ρ铁<ρ铜 ,
所以:V铝>V铁>V铜 ,
因为三球的体积相等,且V球=V+V空;
所以三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空铝
B.若铁球是空心的,那么铝球和铜球都可能是空心的,故B错误;
C.若铝球是空心的,那么铁球和铜球肯定是空心的,故C正确;
D.三个球中,铁球和铜球肯定是空心的,而铝球可能是实心的,故D错误。
故选C。
12. A
解析:已知三个质量、体积都相等的空心球,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可算出三种材料的体积,从而比较出三球的空心体积.
解答:解:由ρ= mV 得三种材料的体积V= mρ ,
因为塑料、铝和铅球的质量相等,且ρ铅>ρ铝>ρ塑料 ,
所以铅球中铅的体积最小,塑料球中塑料的体积最大,
而三个球大小一样,即体积相同,
所以铅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塑料球空心部分体积最小.
故选A.
二、填空题
13. 8×10-5;72
解析:(1)一张油印纸的厚度=总厚度张数;
(2)油印纸的规格=mS=ρVS=ρh 。
解答:(1)一张油印纸的厚度为:总厚度张数=0.04m500=8×10-5m;
(2)这种油印纸的规格是=ρh= 0.9×103kg/m3 × 8×10-5 m=0.072kg/m2=72g/m2。
14. 0.8×103;1.6×103
解析:(1)假设两个物体都漂浮在水面上,求出它们的浮力之比;假设两个物体都浸没,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它们的浮力之比,最终判断得出一个下沉,一个漂浮;
(2)将两个小球的浮力计算出来,分别代入比例式即可求出A的密度,最后根据A、B的密度关系求出B的密度。
解答:(1)如果两个小球漂浮,那么它们受到的浮力等于自己的重力,
A、B两个小球的浮力之比:FA:FB=GA:GB=mA:mB=1:1;
因此它们不可能全部漂浮;
因为两球质量相等,密度之比为1:2,故体积之比VA:VB=2:1,
如果两个小球下沉,
那么它们受到的浮力之比为:FA:FB=ρ水gVA:ρ水gVB=2:1;
因此它们不能全部下沉。
经分析得出A球漂浮,B球下沉,
由题意有 FAFB=ρAVAgρ水VBg=ρAVAρ水VB=85 。
故 ρA=8ρ水VB5VA=8×1000kg/m3×15×2=800kg/m3 ,
又因为ρA:ρB=1:2,
故ρB=1600kg/m3。
15. 1g/cm3;4.9g
【解析】解答:m液=12.8g﹣10.7g=2.1g,V液=7.9cm3﹣5.8cm3=2.1cm3
;
m1=ρV1=1g/cm3×5.8cm3=5.8g,
m瓶=m总﹣m1=10.7g﹣5.8g=4.9g。
分析:掌握密度的计算和密度公式的应用,注意表中提供的信息。
16. ②①④③(或者②④①③)
解析:用天平称量物体时可分为两类:一是测量未知质量的物体;二是称取一定质量的物体。称量类型不同方法也有些区别,第一种调平后先放物体再放砝码到天平平衡。第二种是调平后先放相应质量的砝码(或移动游码)再放物体到天平平衡。
解答:此题是要称取10.2克食盐,是第二 称取一定质量的物体,需要调平后先放相应质量的砝码(或移动游码)再放物体到天平平衡。所以第一步调平是②在天平左右两盘上放置两张相同的纸,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第二天平右盘放相应质量的砝码,并移动游码①取10克砝码放在右盘纸上;④移动游码到0.2克处(此两步可交换),接着是放要称量的物体到天平平衡③,合理的操作顺序是②①④③(或者②④①③)。
故答案为:②①④③(或者②④①③)
17. 右;71;1m3的铜的质量是8.9×103kg
【解析】解答:解:(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调节平衡时,发现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说明天平左侧沉,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或将横梁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
(2)测量石块质量时发现往右盘中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g,石块的质量m=50g+20g+g=71g.
(3)铜的密度ρ=8.9×103kg/m3 , 它的物理意义是1m3的铜的质量是8.9×103kg.
故答案为:右;71;1m3的铜的质量是8.9×103kg.
分析:(1)正确使用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拨到零刻度,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在调节时,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应先由大到小加砝码,最后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读数时先看清天平的分度值,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3)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正确描述物质的密度值的物理意义,关键是对单位的理解要准确无误.
三、实验探究题
18. (1)右
(2)60
(3)62
(4)1.1×103
解析:(1)调节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2)读出液面对应的刻度值,即液体的体积.(3)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知道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求出倒入量筒液体的质量.(4)知道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
解答:解:(1)如图,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2)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V=60mL=60cm3 . (3)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50g+10g+2g=62g,
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总﹣m'=128g﹣62g=66g,(4)液体的密度:ρ= mV = 66g60cm3 =1.1g/cm3=1.1×103kg/m3 .
故答案为:(1)右;(2)60;(3)62;(4)1.1×103 .
19. (1)大于;小于
(2)121
(3)55
(4)1.04×103
【解析】解答:解:(1)物体在水中下沉,说明此时物体密度大于水;
物体沉在水底时,受到浮力的作用,所以对底部的压力小于重力;
(3)由图丙知,天平的读数为m=100g+20g+1g=121g.
(4)由图丁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的读数为55mL=55cm3 .
(5)盐水的质量m=121g﹣63.8g=57.2g,
盐水的密度ρ=mv=57.2g55cm2=1.04g/cm3=1.04×103kg/m3 .
因为物体在盐水中悬浮,所以物体的密度等于盐水的密度,为1.04×103kg/m3 .
故答案为:
(1)大于;小于;(2)121;(3)55;(4)1.04×103
分析:(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下沉时密度大于液体;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浮力和支持力;
(2)天平的读数: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3)进行量筒的读数时,注意量筒的分度值;
(4)先计算出量筒中盐水的密度,再根据密度公式ρ=πv计算出盐水的密度;物体悬浮,其密度等于盐水的密度.
20. (1)未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60;62;1.01×103
(2)vt;Sv;v= 4Vπd2t
解析:(1)①在调节平衡前,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②确定量筒的分度值,然后进行读数;
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③求出量筒中水的质量,根据ρ= mV 求出自来水的密度;(2)①根据公式l=s=vt求出水管的长度;
则AB段水柱的体积为V=Sl,然后根据流量的定义代入公式Q= Vt 便可;②根据流量的定义得出流量的表达式,则可根据流量除以横截面积得出流速.
解答:解:(1)①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该同学忘了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了;②由图甲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内水的读体积60mL,即60cm3;
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杯子及杯内剩余自来水的质量为50g+10g+2g=62g;③量筒中水的质量m=122.6g﹣62g=60.6g;
则ρ= mV=60.6g60cm3 =1.01g/cm3=1.01×103kg/m3;(2)①AB间水柱的长度l=s=vt;
B到A的水柱体积为V=Sl=Svt,则:
Q= VtSvtt =Sv;②根据流量的定义,则Q= Vt ;
所以流速为v= QS = Vtπ(d2)2 = 4Vπd2t .
故答案为:(1)①未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②60;62;③1.01×103;(2)①vt,Sv;②v= 4Vπd2t .
21. 1kg的铁和1kg的棉花,它们的质量相同。根据公式m=ρV可知,只有铁和棉花的体积相同时,因为铁的密度比棉花大,所以铁的质量比棉花大,即铁比棉花重。
解析:根据公式m=ρV可知,当物体的体积相同时,它的密度越大,那么它的质量越大。
四、解答题
22. 冰箱冷冻室里温度低,不断吸收碗中水的热量,水的温度降到凝固点,使碗中的水发生凝固现象,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密度变小,体积变大,菜碟就被给挤出来。
解析:①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向外放热;
②水凝固成冰后,体积膨胀,而密度减小,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冰箱冷冻室里温度低,不断吸收碗中水的热量,水的温度降到凝固点,使碗中的水发生凝固现象。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密度变小,体积变大,菜碟就被给挤出来。
23. 解:设装钢材的体积为V1 , 装木材的体积为V2 , 由题意可得:
V1+V2=40m3 ……①
ρ1V1+ρ2V2=3×104kg
7.9×103kg/m3×V1+0.5×103kg/m3×V2=3×104kg……②
由①②解得:V1≈1.4m3 , V2≈38.6m3
答:钢材的体积取1.4m3 , 木材的体积取38.6m3才能使这辆汽车的车厢得到充分利用。
故答案为:V钢为1.4m3;V木为38.6m3
解析:根据题意要充分利用这辆汽车,主要考虑汽车的体积和运载量要充分利用,钢材和木材的总体积达到40m3 , 钢材和木材的总质量达到30t,这样就算充分利用了汽车。可通过设两者的体积列方程组进行计算。
24. 甲正方体体积:V甲=1×1×1=1cm3;甲正方体的密度:ρ甲=m甲V甲=3g1cm3=3gcm3;
乙正方体的体积:V乙=2×2×2=8cm3;甲正方体的密度:ρ乙=m乙V乙=24g8cm3=3gcm3;
丙正方体的体积:V丙=3×3×3=9cm3;甲正方体的密度:ρ丙=m丙V丙=54g9cm3=6gcm3;由于ρ甲=ρ乙<ρ丙 , 所以丙正方体为空心正方体;
解析:根据密度公式ρ=mV分析即可。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
B
用底部粘有脏东西的砝码去测量物体的质量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从沸水中取出来读数
偏小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cm3
5.8
7.9
16.7
35.1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
10.7
12.8
21.6
40.9
2021年初中科学二轮复习专题17:受力分析 (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年初中科学二轮复习专题17:受力分析 (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初中科学二轮复习专题29:空气 (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年初中科学二轮复习专题29:空气 (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初中科学二轮复习专题32:盐和化肥 (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年初中科学二轮复习专题32:盐和化肥 (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