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南丹县 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广西河池市南丹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 )
A.酒精挥发 B.木炭燃烧 C.冰块融化 D.试管破碎
2.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门捷列夫 C.张青莲 D.道尔顿
3.冬天 ,时常可以看到人们的鼻子里呼出的白雾,这现象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取液体药品 B.闻药品气味
C.仪器连接 D.倾倒二氧化碳
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B.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D.和3N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
6.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7.下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8.芯片是计算机、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硅为材料制成的,硅酸钠(Na2SiO3)是其中重要的中间物质,Na2SiO3 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B.+1 C.+4 D.+6
9.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都很大 B.在一定条件下CO2能转化为CO
C.CO2和CO都有毒 D.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
1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B.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C.镁原子和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11.“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为,生成的HClO(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
A.HCl B.NaCl C.H2O D.H2
12.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3.如图所示,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食堂或家庭中安装报警器。下列燃气的性质中,能确定安装报警器位置的是
A.毒性
B.密度
C.气味
D.溶解性
14.2020年2月17日我国试采可燃冰点火成功,创造“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两项新世界纪录。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为C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中含有碳单质 B.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
C.甲烷是一种氧化物 D.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
15.已知反应3A+2B=C+2D,已知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2:3,反应共生成了60g C和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则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B.32 C.54 D.72
16.“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家园”。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B.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C.随意倾倒生活垃圾 D.工业“三废”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1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吸热现象
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18.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 B.空气、二氧化硫、液态氧
C.稀有气体、水银、铜 D.冰水共存物、食盐水、氢气
19.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可用湿抹布扑灭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
D.森林火灾时可开挖隔离带
20.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3:2
C.丙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图中x的数值是3
二、填空题
21.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1)氟元素______;
(2)1个银原子______;
(3)3N2 ______;
(4)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5)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
22.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并将字母序号写在横线上。
A 碳酸钙 B 氧气 C 酒精 D 石墨 E 镁
(1)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___;
(2)可用于医疗急救病人的是________;
(3)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
(4)可用来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是______;
(5)司机驾车前喝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是______。
23.空气、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
(2)向空气中大量排放SO2会导致________的产生;
(3)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吸附、过滤、蒸馏等三种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
(4)家用净水器中会使用活性炭,因为它具有______作用从而可以净化水;
(5)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
A 矿泉水 B 河水 C 蒸馏水 D 自来水
24.碳元素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
(1)用炭黑墨汁绘制的字画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由于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___________;
(2)一个C60分子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3)石油的组成中含有碳元素,燃烧生成名称为_________的“温室气体”,该气体被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吸收,同时产生氧气,这就是自然界的“碳循环”;
(4)化石燃料是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天然气。
25.食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1)从微粒角度上看,氯化钠是由_______构成(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2)碘盐中加入了碘酸钾(KIO3),则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
(3)加碘食盐给我们提供的是碘________(填“原子”或“元素”);
(4)用量筒量取20mL氯化钠溶液,读数时仰视,则所取氯化钠溶液的实际体积_____20mL(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5)将氯化钠和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能得到氢氧化钠、氯气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三、实验题
26.下图是一些探究实验的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2)B实验中,所得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
(3)C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_;观察到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_。
2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_____;
(3)若用E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做硫粉燃烧实验,收集后集气瓶内留适量的水,其目的是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填字母,下同),如需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
四、推断题
28.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通常情况下,A、B、C为液体,D、E、F为气体,A可通过高粱、玉米等发酵、蒸馏而得到,F常用于灭火。物质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注:图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忽略,“—”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F的化学式:A________、F________;
(2)F物质可用来灭火是因为它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
(3)D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反应;
(4)写出C转化生成B和 D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9.进入冬季,时常有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碳及许多含碳化合物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它使人中毒的原因是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的_______结合,使人体缺氧,通常采用燃烧法处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某兴趣小组同学对一氧化碳与一定量的氧气反应后所得的气体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示信息)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CO2,浓硫酸用于吸收水干燥气体。
(提出猜想)反应后气体的组成可能是:①CO和CO2;②只有CO2;③_______;
(实验探究)该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A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3)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D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验证,猜想③成立。
六、计算题
30.下图是某品牌钾肥的商品标签,小张同学为了检测该钾肥中的钾元素的含量是否属实,取样品30g于烧杯中,然后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121.2g,(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请计算:
(1)碳酸钾中钾、碳、氧的元素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2)反应产生的气体质量是 g。
(3)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g)
(4)通过计算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判断该商品标签内容是否属实。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木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冰块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试管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2.B
【详解】
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故选B。
3.D
【详解】
热的水蒸气遇冷冷凝成小液滴,会观察到白雾;故该现象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气体是水蒸气。
故选D。
4.A
【详解】
A、胶头滴管使用时不能倒置,这样容易腐蚀胶头,并且瓶塞需要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先把玻璃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橡皮塞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倾倒二氧化碳从靠近低的蜡烛倾倒,若低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5.D
【详解】
A、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故A正确;
B、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变大,故B正确;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故C正确;
D、2Fe3+中的“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不是表示微粒的个数,3N中的“3”是表示微粒的个数,故D错误。
故选:D。
6.B
【详解】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B、由于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这是造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以分为原子无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C
【详解】
A、该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为8,等于核外电子数8,属于原子,错误;
B、该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为13,大于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错误;
C、该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为17,小于核外电子数18,属于阴离子,正确;
D、该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为2,等于核外电子数2,属于原子,错误;
故选C。
8.C
【详解】
解:设硅元素化合价为x,由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1)×2+x+(-2)×3=0,x=+4;
故选:C。
9.B
【详解】
A、金刚石硬度,石墨质软,A错误。
B、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B正确。
C、二氧化碳无毒,一氧化碳有毒,C错误。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放一盆水不可防止CO中毒,D错误。
故选:B。
10.A
【详解】
A、原子不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氢原子没有中子,A错误。
B、电子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B正确。
C、镁原子和镁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C正确。
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D正确。
故选:A。
11.C
【详解】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钠、氯、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1、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1、2、5,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故选C。
12.D
【分析】
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①撤离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详解】
A、因为没有隔绝空气,故错误;
B、物质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所以着火点是不能改变的,故错误;
C、很明显的不对,可燃物并没有消除,故错误;
D、用嘴吹灭蜡烛,降低了温度,所以蜡烛熄,故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
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气体泄漏后会很快上升到室内上方,接触报警器,因此报警器应该安装在墙上方;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气体泄露后会很快聚集在室内下方,接触报警器,因此报警器应该安装在墙下方。故燃气的密度能够确定安装报警器位置。故选B。
14.B
【详解】
A、甲烷是纯净物,不含碳单质,A错误。
B、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12=16,B正确。
C、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甲烷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C错误。
D、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4)=3:1,D错误。
故选:B。
15.A
【详解】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已知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2:3,故(A相对分子质量×3):(B相对分子质量×2)=2:3,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则A相对分子质量=16,故选:A。
16.C
【详解】
A、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保护环境,正确;
B、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产生,正确;
C、随意倾倒生活垃圾会污染环境,错误;
D、工业“三废”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保护环境,正确;
故选C。
17.A
【详解】
A.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是对的,正确;
B.有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氢气的燃烧等,错误;
C.在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不仅仅是燃烧反应,比如金属与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部分的化合反应等也会放热.错误;
D.人类利用的能量不完全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比如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就不是通化学反应而获得的,错误。
18.B
【详解】
A、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空气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硫属于化合物,液态氧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
C、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等几种气体的总称,属于混合物,水银和铜是金属单质,故选项错误;
D、冰是水的固体,冰水共存物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化合物;食盐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属于混合物;氢气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9.B
【详解】
A、实验室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可用湿抹布隔绝氧气扑灭,正确;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错误;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正确;
D、森林火灾时可开挖隔离带,清除可燃物灭火,正确;
故选B。
20.C
【详解】
A、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6g-4g=2g,故甲是生成物,生成的甲的质量为2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0g-4g=6g;丁是生成物,生成丁的质量为8g-4g=4g;由质量守恒定律,x=3,丙的质量反应前后应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乙,生成物是甲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的丁的质量比为6g:4g=3:2,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丙的质量反应前后应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x=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1.F Ag 3个氮分子
【详解】
(1)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氟元素符号为F。
(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1个银原子表示为:Ag。
(3)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3N2表示3个氮分子。
(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SO42-。
(5)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表示为:。
22.D B A E C
【详解】
(1)石墨质软,且为灰黑色,可用于制铅笔芯。
(2)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病人。
(3)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4)镁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可用来制作烟花和照明弹。
(5)司机驾车前喝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是酒精,酒驾危险。
23.0.03% 酸雨 蒸馏 吸附 C
【详解】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
(2)向空气中大量排放SO2,二氧化硫会和水、氧气反应最终生成硫酸,会导致酸雨。
(3)蒸馏,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
(4)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用于净化水。
(5)矿泉水、河水、自来水除了含有水外,还含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只有蒸馏水只有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24.稳定或不活泼 60个碳原子 二氧化碳 光合 不可再生 煤 石油
【详解】
(1)单质碳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用炭黑墨汁所绘的画和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故填:稳定或不活泼。
(2)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故填:60个碳原子。
(3)石油的组成中含有碳元素,在燃烧时和氧气反应会生成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会被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故填:二氧化碳;光合。
(4)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煤、石油。
25.离子 +5 元素 大于
【详解】
(1)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从微粒角度上看,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2)KIO3中钾元素化合价为正一价、氧元素化合价为负二价,设碘元素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 x +(-2)×3=0,x=+5;
(3)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加碘食盐给我们提供的是碘元素;
(4)仰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小,所取氯化钠溶液的实际体积偏大,故大于20mL;
(5)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氯化钠和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能得到氢氧化钠、氯气和一种可燃性气体为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6.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1:2 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 要与氧气接触
【详解】
(1)磷燃烧消耗了氧气,装置中压强减小,水进入装置,进入装置中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A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
(3)燃烧的条件有三个: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C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变量是物质的着火点不同,观察到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变量是氧气,观察到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要与氧气接触。
27.长颈漏斗 集气瓶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生成物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B D
【详解】
(1)①仪器的名称为长颈漏斗,②仪器的名称为集气瓶。
(2)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生成物。
(3)若用E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做硫粉燃烧实验,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有毒,收集后集气瓶内留适量的水,其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4)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选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选B,B装置简单,如需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D,因为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28.C2H5OH CO2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化合
【分析】
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通常情况下,A、B、C为液体,D、E、F为气体,A可通过高粱、玉米等发酵、蒸馏而得到,A为乙醇,F常用于灭火,F为二氧化碳,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B是水。C可以转化为水,C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D是氧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互相转化,E是一氧化碳,带入推导,验证正确。
【详解】
(1)A为乙醇,化学式为:C2H5OH。F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F物质可用来灭火是因为它具有的化学性质是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D与E反应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特点是 “多变一”, 是化学反应的常见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属于化合反应。
(4)C转化生成B和 D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9.血红蛋白 CO2和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除去二氧化碳 木条复燃
【详解】
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通常采用燃烧法处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故填:血红蛋白。
[提出猜想]
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一氧化碳过量时剩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氧气过量是剩余氧气和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时剩余二氧化碳,故填:CO2和O2。
[实验探究]
(1)生成气体含有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碳酸钙和水,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故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故填:除去二氧化碳。
(3)通过实验验证,猜想③成立,反应后气体的组成是二氧化碳和氧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浓硫酸吸收水,D中剩余的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D中出现的现象是木条复燃,故填:木条复燃。
30.(1)39:6:24;
(2)8.8;
(3)解:设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x,
解得x=27.6g,
所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为27.6g。
(4)27.6g碳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为:,所以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该商品标签内容不属实。
答: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5%,商品标签内容不属实。
【详解】
(1)碳酸钾中钾、碳、氧的元素质量比为(39×2):12:(16×3)=39:6:24,故填:39:6:24。
(2)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等于100g+30g-121.2g=8.8g,故填:8.8。
(3)见答案
2020-2021学年广西河池市环江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广西河池市环江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广西河池市南丹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广西河池市南丹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共24页。
2020-2021学年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则Ni的化合价为,【答案】A,【答案】B,【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