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3题,共39分)、非选择题(第16题~第19题,共61分)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座位号、考试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并将条形码贴在指定区域。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成功运用α粒子散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 B.汤姆生 C.卢瑟福 D.玻尔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强电解质
B.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C.水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D.水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3.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D.汽油燃烧为汽车提供动力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4.用于净化汽车尾气的反应:,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K时平衡常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B.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
C.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NO成CO
D. 570K时该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很大,故使用催化剂并无实际意义
5.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的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C.电池工作时的正极反应式为:
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 LCl2(标准状况)时,转移0.1 mol电子
6.酸度(AG)可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用公式表示为。常温下,在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 、、、 B. 、、、
C. 、、、 D. 、、、
7. 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Z原子中分别有1、7个运动状态完全不同的电子,Y原子中各能级电子数相等,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3倍,R的原子半径是该周期中最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原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
B.简单离子半径:
C.第一电离能:
D. X分别与Y、Z、W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8.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溶液褪色 | H2O2具有还原性 |
B | 用pH试纸测得:CH3COOK溶液的pH约为9,KNO2溶液的pH约为8 | HNO2电离出H+的能力比CH3COOH强 |
C | 向含有、和,浓度均为溶液中逐滴加入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 |
D | 取6ml 的KI溶液,加入10ml的FeCl3溶液,萃取分液后,向水层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 | 与所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
9.废液中在好氧菌和厌氧菌作用下能转化为N2(g)和H2O(l),其转化示意图如下:
反应I:
反应I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池发生的反应中,氮元素只被氧化
B.反应I中消耗22.4L O2(标准状况)转移的电子数为
C.当好氧菌池和厌氧菌池投放废液的体积比为5:3时,理论上能完全转化为N2
D.
阅读下列资料,完咸10-11题。
我国科学家结合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在铁表面上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合成氨苛刻的反应条件每年消耗了大量能源,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探索在温和条件下合成氨。
10.铁触媒催化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ad”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吸附”过程吸热,“脱附”过程放热
B.升温或加压可以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
C.合成氨反应可表示为
D.该历程中反应速率最慢的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11.中国科学院研制出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利用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NH3。合成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LDH缩短了键长
B. LDH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该过程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12.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一定浓度Na2CO3溶液的性质。
实验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1 | 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约为10 |
2 |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加水稀释,溶液红色变浅 |
3 | 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无明显现象 |
4 | 向实验3所得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溶液中存在:
B.实验2中随蒸馏水的不断加入,溶液中的值逐渐变大
C.实验3所得溶液中存在
D.实验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3.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下[起始时,;a点容器体积为1L]。下列分析一定不正确的是
A.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
B.图中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
C.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D.达到平衡状态a、b所需要的时间: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
14.(15分)肼(N2H4)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作火箭燃料、抗氧剂等。
(1)肼可以由氨气反应制得,已知部分化学键键能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 |||
键能/ | a | b | c |
14题图-1
①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
②合成肼的NH3可用电化学气敏传感器监测,原理如14题图-1。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 ,假设有16.8L(标准状况)氨气进入传感器,另一极需要通入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 ▲ L。
(2)肼作火箭燃料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已知部分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写出肼作火箭燃料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
(3)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环保型燃料电池,结构如14题图-2所示;
14题图-2 14题图-3
①肼-空气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 。
②全钒液流可充电电池结构如14题图-3所示,将肼-空气燃料电池的A极与全钒液流可充电电池的C极相连,B极与D极相连,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 。
(4)肼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肼的优点是 ▲ 。
15.(14分)常温下:某二元弱酸(H2X)水溶液中H2X、、随pH的分布如图所示:
(1)H2X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 ▲ ,其电离常数为Ka1,则: ▲ 。
(已知:)
(2)NaHX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 ,其水溶液显 ▲ (填酸、碱、中)性。
(3)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H2X溶液中:
①当溶液pH由5.4变为5.5时,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②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可表示为 ▲ 。
16.(16分)CO2资源化再生利用在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两个领域都极具重要意义。
(1)CO2-CH4催化重整可得到合成气:。
已知:
①该催化重整反应的 ▲ 。
②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容器中加入2 mol CH4、1 mol CO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是50%,其平衡常数为 ▲ 。
③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
积碳反应:;消碳反应:。
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程为(k为速率常数)。在p(CH4)一定时,不同p(CO2)下积碳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题16图-1所示,则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
16题图-1 16题图-2
(2)在常压、Ru/TiO2催化下,CO2和H2的混合气体进行如下反应。反应一定时间,测得CO2转化率、CH4和CO选择性随温度变化情况如题16图-2所示(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CH4或CO的百分比)。
反应I:
反应II:
① ▲ (填“大于”或“小于”)0。
②制取CH4所需的适宜温度是 ▲ 。
③150℃至300℃,C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 。
(3)文献报道,CO2可以在碱性水溶液中电解生成甲烷,生成甲烷的电极反应式为 ▲ 。
17.(16分)碱式硫酸铝溶液[主要成分为]可用于烟气脱硫。
(1)实验室用粉煤灰(主要含Al2O3、SiO2等)制备碱式硫酸铝溶液的实验流程如下:
调节pH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若溶液的pH偏高,将会导致溶液中铝元素的含量 ▲ (填降低、升高)。
(2)碱式硫酸铝溶液吸收SO2后可加热解吸,释放高浓度SO2的同时吸收液还能再生,可实现循环脱硫。
①碱式硫酸铝溶液吸收SO2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②一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用质量分数表示)对SO2吸收率的影响如17题图-1所示。
17题图-1 17题图-2
则吸收液浓度变化对SO2吸收率的影响比SO2浓度变化对SO2吸收率的影响要 ▲ (填大、小)。
③吸收过程中存在氧化反应。SO2的吸收率、氧化率随吸收液温度的变化曲线如17题图-2所示。实际脱硫过程中,控制吸收液温度为40℃的理由是 ▲ 。
(3)随着SO2的吸收和解吸,碱式硫酸铝溶液中的含量实时变化,快速、准确测定溶液中对脱硫至关重要。一种测定溶液中的方法如下:取实时试样5.00mL,稀释至500.00 mL,取出50.00 mL,调节溶液pH,加热煮沸,边搅拌边加入0.01000 BaCl2溶液15.00 mL,充分反应,再用0.0025000EDTA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Ba2+至终点,消耗EDTA标准溶液10.00 mL (已知Ba2+与EDTA反应的化学计量比为1:1)。则该试样中 ▲ (写出计算过程)。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答案 | C | D | C | B | D | B | A |
题号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答案 | A | B | D | A | B | C |
|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
14.
(1)①3a+b-6c ②2NH3-6e-+6OH-==N2+6H2O 12.6L
(2)2N2H4(g)+2NO2(g) ==3N2(g)+4H2O (g) ΔH=-1152.8 kJ·mol-1 (3分)
(3)① N2H4+4OH--4e-==N2↑+4H2O
② VO2++2H++e-==VO2++H2O
(4)处理后无电解质溶液生成,不会腐蚀锅炉(去除等量的氧气,肼的用量少)
(其余每空2分,共15分)
15.
(1) 4.4 (3分)
(2) 酸
(3)① HX-+OH-=X2-+H2O ② c(Na+)>c(X2-)>c(HX-) (3分)
(其余每空2分,共14分)
16.
(1)① 247 (3分)
② 1/3 (3分)
③ pc(CO2)、pb(CO2)、pa(CO2)
(2)① 小于
② 330℃
③ 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增强,反应速率加快,该温度范围内反应未达平衡,相同时间内转化率增大
(3)CO2+6H2O+8e-=CH4+8OH-
(其余每空2分,共16分)
17.
(1)2Al2(SO4)3+3CaO=Al2(SO4)3·Al2O3+3CaSO4↓ (3分) 降低 (2分)
(2)① Al2(SO4)3·Al2O3+3SO2=Al2(SO4)3·Al2(SO3)3 (3分)
②大 (1分)
③随着温度的升高,SO2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吸收率下降,且氧化率上升不利于再生; 温度太低,反应速率慢影响吸收效率 (3分)
(3)24 (4分)
(本题共16分)
注: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8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用消除的反应为 ,电解废旧锂电池中的示意图如图,废旧铅蓄电池的铅膏中主要含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