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三)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由内分泌腺细胞分泌B.都是信息分子
C.都定向运输到靶细胞D.都是有机分子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胰腺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胰蛋白酶
B.温度变化会导致水分进入细胞的速度发生改变
C.果脯在腌制中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D.神经元中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液
3.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某样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需用现配的0.1/mLNaOH和0.01g/mLCuSO4混合液
B.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是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首选实验材料
C.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可通过预实验摸索条件来减小实验误差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需要做重复实验并多次计数后取平均值
4.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B.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个体的表现型
D.基因突变可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5.《齐民要术》记载:“酒冷沸止,米有不消者,便是曲势尽。”意思是瓮中酒液凉了不再起泡,米有未消耗完的,就是酒曲的力量用尽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酒曲酿酒是利用了微生物细胞呼吸的原理
B.酒液温度的变化与酒曲中微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热量有关
C.起泡是由于微生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
D.“曲势尽”可能是瓮中液体pH升高、酒精浓度过高导致
6.图甲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用电泳的方法对该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条带分析,结果表示为图乙。电泳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下列有关该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条带1为致病基因,条带2为正常基因
C.10号个体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1或2号个体
D.12号个体与13号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
二、综合题
7.科研人员为了研究不同浓度DNP(2,4-二硝基苯酚)处理对某品种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分别用不同浓度的DNP浸泡葡萄果实30min,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果实表面晾干后在4℃下贮藏,定期测定贮藏期间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指果实汁液中的糖类等物质)含量,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葡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葡萄植株通过__________(生理过程)合成的。
(2)由图可知,采摘后的葡萄随贮藏时间延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会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实验条件中,浓度为______mml/L的DNP,贮藏______天最能兼顾果实品质和贮藏时间的要求,理由_______________。
8.下图表示动物血糖调节时,某细胞内糖原分解的部分转化途径。请回答:
(1)图中糖原应为______(填“肝糖原”或“肌糖原”)。糖原磷酸化酶、葡萄糖-6-磷酸酶发挥催化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激素X由胰岛B细胞分泌,X是______。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仍然稳定在0.9g/L左右。据图分析,原因是激素Y和激素Z通过激活____________的活性,使糖原分解为______,进而形成葡萄糖。
(3)研究发现肌细胞中的葡萄糖-6-磷酸无法转化成葡萄糖,直接原因是______。
9.淡水水域污染、富营养化,常会爆发主要由蓝藻引起的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一个水华严重的池塘被改造成新型池塘(如图),人工种植了香莲、芦蒿等挺水植物,还投放了多种鱼类,并在塘边修建猪舍和蘑菇房等。请回答:
(1)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
(2)图中属于分解者的生物有______,它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华治理过程中,池塘群落发生了______演替。人工种植的香莲和芦蒿等挺水植物以及放养的鲢鱼,对水华现象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这是因为______。
(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土壤小动物鼠妇为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当雄性鼠妇被沃尔巴克氏菌感染后,其孵育囊中性染色体组成为ZZ的受精卵在发育中发生性别转换,最终发育成雌性个体。体内含有沃尔巴克氏菌的雌性鼠妇产卵率会显著提高。请回答:
(1)一只性别转换鼠妇与正常雄性鼠妇交配,产生的受精卵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
(2)在一个被沃尔巴克氏菌感染的鼠妇种群中,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的个体会越来越少,原因是:性别转换后的鼠妇与正常雄性鼠妇交配也能产生可育后代,且被沃尔巴克氏菌感染的鼠妇___________,后代较多。
(3)研究表明,在某种条件下,沃尔巴克氏菌可将一段DNA整合到鼠妇细胞的染色体上。在不感染沃尔巴克氏菌的情况下,含有整合染色体的受精卵也会发育为雌性,该过程中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是______。若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ZZ,且含有两条整合DNA的特殊染色体的鼠妇,其未感染沃尔巴克氏菌,该鼠妇与正常雄性鼠妇交配,不考虑交叉互换,子代的性别及比例有两种可能,分别为:若这两条特殊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则后代_________________。若这两条特殊染色体为____________,则后代____________。
11.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其工业化生产流程如下:①大麦种子发芽,释放淀粉酶;②加热杀死种子胚但不使淀粉酶失活;③将干燥的麦芽碾磨成麦芽粉;④淀粉分解,形成糖浆;⑤糖浆加入啤酒花,蒸煮;⑥加入酵母菌,发酵;⑦过滤,77℃保温30分钟;⑧过滤、分装啤酒进行出售。回答下列问题:
(1)大麦种子细胞中合成淀粉酶的场所是__________。
(2)流程⑤蒸煮的目的是终止酶的进一步作用,并__________。流程⑥在加入酵母菌前,需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
(3)77℃保温30分钟的操作类似于巴氏消毒法,该操作的目的既能杀死啤酒中的微生物,又能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进一步研究淀粉酶的特性,需从发芽大麦种子中提取和分离淀粉酶,主要步骤是原料处理→__________→纯化→纯度鉴定。鉴定淀粉酶纯度的主要方法是凝胶电泳,淀粉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速率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也称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是在试管婴儿技术基础上出现的。精子和卵子形成受精卵发育成早期胚胎后,要在植入子宫前进行基因检测,再进行胚胎移植。目前PGD能诊断一些单基因缺陷引发的疾病,如血友病等。回答有关问题:
(1)试管婴儿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
(2)试管婴儿技术操作时,首先要采集“卵子”。在采集“卵子”之前,需要给母亲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从母亲的卵巢中采集的“卵子”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参与受精作用。在精子入卵后,会立即发生__________,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
(3)受精卵发育成4或8细胞胚时,若要进行血友病基因检测,可采用的检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4)胚胎移植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随着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不孕及基因缺陷患者带来福音。如果滥用该技术,将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滥用的表现有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分析】
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共性:
(1)都能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激素具有靶细胞,神经递质也具有靶细胞,即突触后神经元。
(2)作用完后都被分解。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引起靶细胞代谢发生改变,之后激素会被分解;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之后神经递质被分解重新利用。
(3)本质上是有机分子,功能上是信息分子。激素与神经递质都是信息分子。
【详解】
A、激素由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神经递质由神经细胞产生,A错误;
B、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信息分子,B正确;
C、激素由内分泌细胞或器官分泌出来由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或靶器官,神经递质由突触间隙中的组织液运输,与膜上特定的受体结合,但体液运输没有定向性,C错误;
D、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不都是有机物,如NO,D错误。
故选B。
2.C
【分析】
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
【详解】
A、胰腺细胞能分泌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动物胰腺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胰蛋白酶,A正确;
B、水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被动运输,温度影响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运动速率,故会导致水分进入细胞的速度发生改变,B正确;
C、果脯在腌制中变甜是细胞被杀死后糖分扩散进入细胞的结果,C错误;
D、钾离子在神经元内浓度更大,神经元中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液,D正确。
故选C。
3.D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
A、检测待测样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需先加0.1g/mLNaOH,再加入0.01g/mLCuSO4,这两种试剂不需要现配,A错误;
B、紫色洋葱鱗片叶的外表皮细胞是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首选实验材料,B错误;
C、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可通过进行预实验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节约人力、物力、财力,C错误;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需要做重复实验并多次计数后取平均值,D正确。
故选D。
4.B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A正确;
B、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如自然界多倍体的形成,B错误;
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个体的表现型,最终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正确;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均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B。
5.D
【分析】
用酒曲酿酒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8~25℃、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
【详解】
A、用酒曲酿酒是利用了微生物细胞呼吸的原理,A正确;
B、由于微生物呼吸作用会产热,故会导致酒液温度产生变化,B正确;
C、起泡是由于微生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C正确;
D、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导致瓮中液体pH值降低,D错误。
故选D。
6.D
【分析】
图甲中,由于无病的1和2生出有病的女儿5,判断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用A、a表示,则5、11基因型都是aa。图乙中的电泳图可知,1、2、6、7、10、13的基因型都是Aa,3、4、8、9、12基因型都是AA。
【详解】
A、据图分析,由于1、2没病,生出患病的5号女孩,可确定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
B、根据电泳的结果和患病情况,可以判断条带1为正常基因,条带2为患病基因,B错误;
C、通过电泳结果可以判断3、4为正常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即AA,理论上10号也应该是纯合子AA,而10号为携带者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错误;
D、通过电泳结果可以判断12号基因型为AA,13号基因型为Aa,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D正确。
故选D。
7.光合作用 减少 果实不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消耗了糖类等有机物 0.20 10 有机物消耗较少且储存时间相对较长\该条件是贮藏时间较长的实验组中有机物含量下降最小的\该条件是有机物含量变化较小的实验组中贮藏时间最长的
【分析】
分析图示:自变量为不同浓度DNP(2,4-二硝基苯酚)和处理时间,因变量为可溶性固形物(指果实汁液中的糖类等物质)含量,在不同浓度的DNP处理条件下,随贮藏时延长,采摘后的葡萄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会减少。
【详解】
(1)葡萄植株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可溶性固形物,即糖类等有机物。
(2)根据图中信息,在不同浓度的DNP处理条件下,随贮藏时延长,采摘后的葡萄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会减少,其原因是随着贮藏时间延长,果实不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消耗了糖类等有机物。
(3)贮藏果实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细胞呼吸的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在兼顾果实品质和贮藏时间的情况下,上述实验条件中,浓度为0.20mml/L的DNP处理10天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较多,同时贮藏时间相对较长,即与其他组比较,该浓度下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前10d消耗较少,到第15天时,含量明显下降。
【点睛】
本题通过分析图示主要考查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要求考生掌握细胞呼吸的原理,具备分析实验的能力。
8.肝糖原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降低活化能 胰岛素 糖原磷酸化酶 葡萄糖-6-磷酸 肌细胞中不含有葡萄糖-6-磷酸酶
【分析】
激素X可以抑制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进而抑制糖原分解成葡萄糖-6-磷酸从而生成葡萄糖,故激素X是胰岛素,激素Y和Z可以激活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进而促进糖原分解成葡萄糖-6-磷酸从而生成葡萄糖,故激素Y和Z应为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详解】
(1)肝糖原能分解成葡萄糖,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故图中糖原为肝糖原。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根据题中信息,激素X由胰岛B细胞产生,故X是胰岛素。如图所示激素Y和激素乙通过激活糖原磷酸化酶,使糖原分解为葡萄糖-6-磷酸进而形成葡萄糖。
(3)肌细胞含有葡萄糖-6-磷酸,但不会转化为葡萄糖,推测其直接原因是肌细胞内不含有葡萄糖-6-磷酸酶。
【点睛】
本题通过图示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为简单,属于考纲里的识记内容。
9.(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蘑菇和细菌 将(粪尿中的、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次生 通过竞争和捕食等方式抑制蓝藻大量繁殖/挺水植物与蓝藻、绿藻竞争阳光和无机盐,投放的鲢鱼能捕食蓝藻和绿藻,从而限制蓝藻和绿藻的增长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饲料中(有机物的)化学能/人工输入的能量
【分析】
1、群落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阴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密度也有差别。例如,在森林中,在乔木的基部和其他被树冠遮住的地方,光线较暗,适于苔藓植物生存,其他光照较充足的地方,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群落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例如,在森林里,高大的乔木占据森林的上层,往下一次是灌木层和草本植物层。
2、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在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起始条件不同。
3、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
【详解】
(1)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或食物链和食物网)两部分。
(2)根据图示,属于分解者的生物有蘑菇和细菌,它们的作用是将粪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3)水华治理过程中,池塘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人工种植的香莲和芦蒿等挺水植物以及放养的鲢鱼,对水华现象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这是由于挺水植物与蓝藻、绿藻竞争阳光和无机盐,投放的鲢鱼能捕蓝藻和绿藻,从而限制蓝藻和绿藻的增长。
(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包括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0.ZZ ZW 产卵率更高 基因重组 全为雌性/雌∶雄=1∶0 非同源染色体 雌性∶雄性=3∶1
【分析】
由题意知:鼠妇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为ZZ,雌性为ZW;沃尔巴克氏体是一种细菌,感染了沃尔巴克氏菌的性别转换的鼠妇染色体组成为ZZ。会导致性染色体组成为的ZW的个体会越来越少。
【详解】
(1)根据题中信息,感染了沃尔巴克氏菌的性别转换的鼠妇染色体组成为ZZ,正常雄性个体染色体组成也是ZZ,二者交配,其产生的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全为ZZ。
(2)在一个被沃尔巴克氏菌感染的鼠妇种群中,因为性别转换之后的鼠妇染色体组成为ZZ,正常雄性鼠妇的染色体组成也为ZZ,它们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其染色体组成仍为ZZ,且被感染的鼠妇产卵率更高,后代较多,所以种群中性染色体组成为的ZW的个体会越来越少。
(3)沃尔巴克氏菌在一定条件下将一段DNA整合到鼠妇细胞的染色体上,使含有这种染色体的受精卵,即便不感染沃尔巴克氏菌也会发育为雌性,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若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ZZ,且外源DNA整合到同源染色体上,则该鼠妇基因型为AAZZ,正常雄性基因型为OOZZ,二者交配,不考虑交叉互换,子代个体基因型为AOZZ,全部表现为雌性;若相关外源基因整合到非同源染色体上,则该鼠妇基因型为AOBOZZ,正常雄性基因型为OOOOZZ,二者交配,不考虑交叉互换,子代个体基因型为AOBOZZ、AOOOZZ、OOBOZZ和OOOOZZ,其中只要含有A或B即表现为雌性,即子代中雌性∶雄性=3∶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1.核糖体 对糖浆进行消毒/对糖浆进行灭菌 冷却 避免杀死菌种\保持酵母细胞的活性 啤酒中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啤酒中的营养成分不流失 粗分离 淀粉酶形状、大小、带电性质
【分析】
1、淀粉酶的本质为蛋白质,高温、强酸、强碱均可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而导致蛋白质失活。
2、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1)样品处理:①红细胞的洗涤,②血红蛋白的释放,③分离血红蛋白溶液。(2)粗分离:①分离血红蛋白溶液,②透析。(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详解】
(1)淀粉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在细胞中的核糖体内合成。
(2)流程⑤蒸煮的目的是终止酶的进一步作用,并对糖浆进行消毒(或灭菌)。流程⑥在加入酵母菌前,还应进行的操作为冷却,以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或保持酵母细胞的活性)。
(3)77℃保温30分钟的操作类似于巴氏消毒法,温度不是很高,该操作的目的既能杀死啤酒中的微生物,又能保证啤酒中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流失)。
(4)从生物组织样品中提取并分离淀粉酶(蛋白质),主要步骤是原料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鉴定淀粉酶纯度的主要方法是凝胶电泳,淀粉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速率取决于淀粉酶的形状、大小、带电性质。
【点睛】
本题围绕淀粉酶考查了蛋白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熟记血红蛋白的提取步骤,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要点,消毒等相关内容,难度较小。
12.体外受精 促进母亲超数排卵 不能 卵细胞膜反应 (DNA)分子杂交、PCR 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状态下空间位置的转移\生产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 设计婴儿的性别\胚胎筛选\违背伦理道德,个别医生利用其牟取暴利
【分析】
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
(1)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①主要方法是: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超数排卵,然后,从输卵管中冲取卵子。②第二种方法:从已屠宰母畜的卵巢中采集卵母细胞或直接从活体动物的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
(2)精子的采集和获能:①收集精子的方法:假阴道法、手握法和电刺激法。②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包括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
(3)受精: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过程。
【详解】
(1)试管婴儿技术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
(2)试管婴儿技术操作时,给母亲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目的是促进母亲超数排卵,获得更多的卵细胞。从卵巢中采集的“卵子”不能直接参与受精作用,需在体外经人工培养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在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会立即发生卵细胞膜反应,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
(3)对胚胎细胞进行基因检测,可采用PCR技术对目标基因进行扩增,或制备分子探针进行(DNA)分子杂交进行检测。
(4)胚胎移植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状态下空间位置的转移或生产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
(5)滥用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表现主要为设计婴儿的性别、胚胎筛选、违背伦理道德,个别医生利用其牟取暴利。
【点睛】
本题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体外受精技术的具体过程;识记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及胚胎分割技术的应用,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答题。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吉林省长春市2024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题pdf、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三)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三)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