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3月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二)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种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相同,且均含有脂质和蛋白质
B.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其生物膜系统就越发达
C.许多生物膜上附有具生物活性的酶,如线粒体内膜
D.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生物膜
2.下列对细胞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进行无丝分裂的细胞,在分裂前往往先进行DNA的复制
B.细菌细胞在繁殖后代时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相互分离
C.高等植物细胞中若不具有同源染色体,则一定处于减数分裂过程
D.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叶绿体和中心体不可能同时存在
3.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癌细胞的增殖依赖雌激素的持续存在。三苯氧胺可用于治疗这种疾病,其作用原理是跟雌激素受体竞争性结合(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苯氧胺-受体复合体可阻碍相关基因的表达
B.RNA聚合酶与DNA的结合需依赖解旋酶打开DNA双链
C.翻译时,一个mRNA只能与一个核糖体结合
D.雌激素-受体复合体通过改变DNA碱基序列促进基因表达
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种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基因库
B.某数量足够多的自由交配种群无突变、无迁入迁出时,亲子代基因频率一样
C.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D.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5.某濒危植物种子萌发率极低。为探究外源生长素能否促进其种子萌发,科研人员用蒸馏水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分别浸泡种子10小时(甲组)、15小时(乙组)和20小时(丙组)。将浸泡后的种子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其萌发情况,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外源生长素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据图可知,浸泡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种子萌发
C.该植物种子中,内源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可在5~20mg·L-1范围内探究生长素促进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
6.林场通常是大规模种植乔木的半人工生态系统,树木成林往往需要数十年。成林期间,一些动植物会陆续迁入林区参与生物群落的构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林场中繁殖力强的动物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其密度的制约
B.调查某野生药用植物种群密度时应在其分布集中的区域设置样方
C.过量砍伐后出现空地,会改变群落的丰富度
D.自然迁入该林场的物种,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最终可能呈“S”型
二、综合题
7.某小组将甲、乙两种植物分别置于相同的密闭透明容器中,在恒定光照下测定氧气释放速率(g/h)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分析后回答问题:
(1)实验至9h时,两种植物不再释放氧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自然条件下,适当增加CO2浓度更有利于植物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生长。
(3)据表可知3h时两种植物氧气的释放速率相等,那么它们光合作用的速率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填“相同”、“不同”或“不一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两种植物叶绿体中ATP与ADP的比值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
8.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细胞遇到适当刺激后可产生以局部电流的方式进行传导的动作电位。其中,在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向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身体健康,体检时由于高度紧张,在进行膝跳反射测试时未出现明显的反射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
(3)研究发现,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据此推测人过量饮酒会使尿量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为验证乙醇是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来影响尿量,研究小组将若干实验大鼠随机均分成两组,甲组大鼠灌胃适量乙醇溶液,乙组大鼠灌胃等量______________,半小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体液中______________的含量。
9.请回答下列遗传学问题。
(1)孟德尔在植物杂交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统计与分析,提出了分离假说,其内容是: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2)摩尔根用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后发现,F1全为红眼,F2中红眼和白眼的数量比为3∶1,且白眼全部为雄性。摩尔根等人对此的解释是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之后他们又选用______________进行杂交,结果子代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这进一步验证了解释。至此,他们第一次证明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10.基因X的表达产物可保护损伤的神经细胞。科学家构建了含X的基因表达载体(图1),并导入到大鼠神经干细胞中,用于干细胞基因治疗的研究。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含X的基因表达载体时,应选择图1中的_________限制酶。
(2)酶切后的载体和基因X进行连接,可产生3种连接产物:单个载体自连,基因X与载体正向连接、基因X与载体反向连接(如图1所示)。为鉴定这3种产物,选择EcRI酶和HindHⅢ酶对筛选得到的载体进行双酶切,并对酶切后的DNA片段进行电泳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1、2、3泳道分别对应的载体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的过程中,可使用_________酶将细胞分散开。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_________。
(4)将正向连接的重组载体导入神经干细胞后,为了检测基因X是否转录出mRNA,可用______技术。当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需进行_________培养以得到更多数量的细胞,用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实验。
三、填空题
11.利用果园养鸡,鸡在果园内啄食果树害虫和野草,既可以降低治虫和除草成本,又可以节省饲料,改善鸡蛋、鸡肉的品质和风味;鸡粪是一种优质有机肥,直接排泄在果园内,可改良园土,培肥地力,提高果树产量。回答下列问题。
(1)果园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群落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
(2)同碳元素一样,氮元素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但是果园中还要不断施鸡粪等富含氮元素的肥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与单一种植果树的生态系统相比,“果园养鸡”的______________稳定性更高。
(4)捕食关系的存在能有效调节种群数量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2.某小组选育能高效产生纤维素酶的细菌,实验流程为:①采集土壤菌样;②使用选择培养基分离具纤维素酶的细菌;③纯化菌种;④使用灭菌后的刚果红溶液进行菌种鉴定;⑤保藏菌种。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酶至少包括__________酶,可分解纤维素为葡萄糖。
(2)过程②③所用培养基在组分上应是__________以起到选择培养的作用。培养基在接种前均需通过____________法灭菌处理。
(3)为保藏已得到的纯化菌种,应在刚果红溶液处理前而不是处理后,对目标菌落进行接种并扩大培养,理由是______________。用刚果红处理,菌落周围出现的_______越大,说明产生纤维素酶越多。
(4)菌种在4°C下只能保存3-6个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1h
2h
3h
4h
5h
6h
7h
8h
9h
甲
12
10
7
3
0
0
0
0
0
乙
9
9
7
6
5
3
2
1
0
参考答案
1.B
【分析】
1、质膜(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2、膜上糖蛋白具有识别信息,载体具有运输物质,酶催化反应等作用。
3、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系统在成分和结构上相似,结构与功能上联系。
4、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详解】
A、不同的生物膜,其基本物质组成相同,都是脂质和蛋白质,其中,磷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A正确;
B、细胞的分化程度和生物膜系统的复杂程度不成正相关,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分化程度很高,但生物膜系统简单,只有细胞膜,B错误;
C、生物膜可为酶提供附着点,许多生物膜上附有具生物活性的酶,如线粒体内膜,C正确;
D、物质通过生物膜有自由扩散、主动运输等方式,小分子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生物膜,D正确。
故选B。
2.A
【分析】
1、细胞在分裂前,都要进行DNA的复制。
2、低等植物细胞中同时存在叶绿体和中心体。
【详解】
A、进行无丝分裂的细胞,在分裂前也要先进行DNA的复制,A正确;
B、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无染色体,故也无同源染色体,B错误;
C、单倍体的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可以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
D、分裂过程中的绿色低等植物细胞,叶绿体和中心体可能同时存在,D错误。
故选A。
3.A
【分析】
1、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2、激素需要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详解】
A、由图可看出,三苯氧胺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导致雌激素无法与受体结合,因此阻碍了相关基因的表达,A正确;
B、转录时RNA聚合酶与DNA结合不需要解旋酶解旋,因为RNA聚合酶具有解旋的功能,B错误;
C、翻译时一个mRNA可同时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完成多条肽链的合成,大大提高蛋白质合成速率,C错误;
D、由图分析,雌激素受体复合物结合到相关基因的启动子区传导信号,促进RNA聚合酶与DNA结合,促进转录,而没有改变改变DNA碱基序列,D错误。
故选A。
4.C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这个种群的基因库,A错误;
B、种群是极大的、种群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产生、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没有自然选择,那么,这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包括基因型频率)就可以一代代稳定不变,保持平衡,B错误;
C、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正确;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D错误。
故选C。
【点睛】
5.D
【分析】
分析图形:该实验自变量是生长素溶液的浓度以及浸泡时间,因变量是种子萌发率。
【详解】
A、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外源生长素在5~20mg·L-1范围内均体现出促进种子萌发,没有体现出两重性,A错误;
B、据图可知,浸泡种子10小时(甲组)、15小时(乙组)和20小时(丙组)三组中,浸泡10小时(乙组)的萌发率更高,未体现出浸泡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种子萌发,B错误;
C、该植物种子中,内源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C错误;
D、据图可知,可在5~20mg·L-1范围内,生长素对种子萌发率的促进作用先增强,后减弱,但无法确定最适促进浓度是大于还是小于10mg·L-1,因此,要在5~20mg·L-1范围内探究生长素促进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D正确。
故选D。
6.B
【分析】
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种内因素、种间因素和其他非生物因素(如气候、尤其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详解】
A、种群数量的增长受食物、资源空间、气候、天敌等外因的影响,也受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内因的影响,A正确;
B、调查某野生药用植物种群密度时要随机取样,B错误;
C、过量砍伐可能会导致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影响群落的丰富度,C正确;
D、自然迁入该林场的物种,由于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最终可能呈“S”型,D正确。
故选B。
【点睛】
7.两种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使密闭容器中CO2浓度降低,光合速率也随之降低,当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植物不再释放氧气。 甲 不一定 两种植物的呼吸速率大小未知 先升高后降低再趋于稳定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密封的装置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先充足后逐渐不足,会导致光合作用速率逐渐降低,最终达到与呼吸速率相等,植物不再向外界释放氧气,此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相等。整个过程光照恒定,二氧化碳为限制因素。
【详解】
(1)由题干知在密闭的容器中,两种植物刚开始氧气释 放速率都是大于零的,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 速率,植物需要不断从容器中吸收CO2,随着密闭容器中 CO2浓度越来越低,光合作用速率越来越低,最后与呼吸 作用速率相等,不再向容器中释放氧气。所以答案为: 随着密闭容器中CO2浓度越来越低,两种植物光合作用速 率越来越低,最后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不再释放氧气。
(2)由上分析知随着密闭容器中CO2浓度越来越低,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越来越低,又由题图知甲比乙在更早的 时候就光合作用速率降为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说明甲受到CO2浓度限制作用更大,且甲在二氧化碳较充足时净光合速率较大,因此适当补充CO2更有利于植物甲的生长。
(3)光合作用速率是呼吸作用速率与净光合作用速率之和,3h时两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相等,说明净光合作用速率相等,但不知两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所以它们的光合速率不一定相同。原因是不知道两种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否相同。
(4)在叶绿体中光反应阶段产生ATP,暗反应阶段消耗ATP生成ADP。在反应初期,二氧化碳充足,植物利用ADP合成ATP,而随着密闭容器中CO2浓度越来越低,两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越来越低,而光照恒定,说明主要是暗反应阶段限制了光合作用速率,所以暗反应阶段消耗ATP速率变低,ATP短期内积累,随着暗反应阶段速率的降低,也会反过来抑制光反应阶段速率,ATP的合成速率也减慢,最终光合速率稳定。所以叶绿体中ATP与ADP的比值为先增大后减小趋于稳定。
【点睛】
本题的难点为判定甲乙两种植物谁更受二氧化碳的限制,从而确定补充二氧化碳后哪种植物更有利生长,需要学生对比表格,确定谁最先出现二氧化碳补偿点,即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时间。
8.相同 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体检时高度紧张,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抑制了脊髓膝跳反射中枢的活动 增加 蒸馏水 抗利尿激素
【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图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2、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的,必需由大脑皮层参与。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3、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4、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具体过程是: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兴奋或者抑制。
【详解】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其传导的方向与细胞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与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
(2)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体检时高度紧张,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抑制了脊髓膝跳反射中枢的活动,导致没有出现明显的膝跳反射。
(3)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而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因此人体过量饮酒后尿量会增加。验证乙醇是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来影响尿量,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灌喂乙醇,因变量为体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取若干实验大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灌胃适量乙醇溶液,乙组灌胃等量蒸馏水作对照,半小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体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
【点睛】
此题考查了反射、反射弧及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以及水平衡的调节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各级神经中枢的联系以及水平衡调节的机制、过程等。
9.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 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分析】
1、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2、摩尔根应用“假说-演绎法”设计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摩尔根的假说内容是: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孟德尔提出的分离假说内容是: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2)摩尔根及其同事所做的假说是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红眼果蝇基因型为XAXA、XAXa、XAY,白眼果蝇基因型为XaXa、XaY。他们选用红眼雄果蝇(XAY)与白眼雌果蝇(XaXa)进行杂交,结果子代雌性全为红眼(XAXa),雄性全为白眼(XaY),从而验证假设,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点睛】
本题考查孟德尔应用“假说-演绎法”探寻分离定律、摩尔根应用“假说-演绎法”探寻基因的位置,掌握假说-演绎法、探索分离定律与基因位置的方法、过程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10.BamHⅠ 载体自连 反向连接 正向连接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 细胞贴壁 分子杂交 传代
【分析】
1、为了让限制酶切出的目的基因和载体切口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而连接起来,通常应选择相同的限制酶对二者进行切割,所以分析图1可知,在构建含基因X的表达载体时,需选择图1中的BamH Ⅰ限制酶进行酶切。分析图2中电泳图谱可知,图中第1泳道为单个载体自连,因为基因X长度为6000kb;由于基因X中有HindHⅢ酶识别序列,所以图中第3泳道显示所鉴定的载体是正向连接的;由于载体中有EcRI酶识别序列,所以图中第2泳道显示所鉴定的载体是反向连接的。
2、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
(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GDNF基因两边都有XhⅠ限制酶识别序列,所以构建含GCDNF基因的表达载体时,需选择图1中的XhⅠ限制酶进行酶切。
(2)由分析可知,图中1、2、3泳道分别对应的载体的连接方式是载体自连、反向连接、正向连接。
(3)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将从动物体内取出的组织块分散成单个细胞。在适宜环境中培养,细胞悬液中的细胞很快贴附在瓶壁上,称为贴壁生长。
(4)分子杂交技术将正向连接的重组载体导入神经干细胞后,为了检测基因X是否转录出mRNA,由分析可知,可用分子杂交技术。当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产生接触抑制,换瓶后进行传代培养以得到更多数量的细胞,用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实验。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工具及操作步骤等,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1.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 果园输出的水果带走大量矿质元素,其中的氮元素不能归还土壤,所以要施氮肥 抵抗力 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
【详解】
(1)果园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群落结构包括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
(2)同碳元素一样,氮元素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但是果园中还要不断施鸡粪等富含氮元素的肥料,原因是果园输出的水果带走大量矿质元素,其中的氮元素不能归还土壤。
(3)与单一种植果树的生态系统相比,“果园养鸡”物种丰富度更大,营养结构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4)捕食关系的存在能有效调节种群数量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12.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 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高压蒸汽灭菌 加入刚果红溶液处理后,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 透明圈 临时保藏,菌种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分析】
1、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应该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用刚果红染液进行鉴定。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分解菌葡萄糖的实验进行测定。酒精发酵使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详解】
(1)据分析可知,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
(2)过程②③是具纤维素酶细菌的分离纯化过程,需要运用选择培养基实现,此选择培养基在组分上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培养基在接种前要通过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处理,以排除培养基中杂菌的影响。
(3)加入刚果红溶液处理后,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因此,若要保藏已得到的纯化菌种,应在刚果红溶液处理前而不是处理后,对目标菌落进行接种并扩大培养。细胞产生的纤维素酶越多,菌落周围被分解的纤维越多,用刚果红处理后,菌落周围出现的透明圈越大。
(4)菌种在4°C下为临时保藏,临时保藏过程中菌种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因此,通常只能保存3-6个月。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与培养,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熟练掌握相关流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23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二)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二)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共13页。
山西省临汾市2022届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二)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西省临汾市2022届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二)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山西省临汾市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三)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山西省临汾市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三)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