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天 语言运用+散文阅读(三)
展开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王老师是位儒雅谦和的师长,前后共招了七名博士生。我忝列门墙,且为大弟子,接受教诲的机会更多一些。
②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③乱世里,如再遇上豺狼当道,人民生活无异雪上加霜。
④我们在学习时,要不断积累,必须厝火积薪,厚积薄发,才会学有所成。
⑤先秦哲学起源于对人生、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以谋求天下由“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
⑥实施“阶梯电价”本应是大快人心的改革之举,可问卷调查表明,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这项改革,所以改革还应慎重。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解析:选D ①忝列门墙: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只能用于第一人称,一般指仍在老师门下。此处使用正确。②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此处属望文生义。③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此处切合语境。④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此处不合语境。⑤席不暇暖:座位还没有坐热就走了,形容很忙。此处使用正确。⑥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此处望文生义。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蒲伟带着8岁的儿子,背着沉沉的行囊徒步旅行,他希望此行在磨炼孩子意志力的同时,能让孩子走进真实的世界及人世间的冷暖。
B.早醒的人有着灵敏的听觉、嗅觉和触觉,他们往往与大自然保持着某种神秘的联系,能够感知到新的一天里最新鲜的气息。
C.科学家破解了雾霾中硫酸盐的形成之谜,发现在大气细颗粒物吸附的水分中的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是硫酸盐的主要生成路径。
D.一位家长发文称,孩子遭到同班同学的欺凌,被同学用垃圾筐扣头,之后出现了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经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
解析:选B A项,搭配不当,“走进”与“人世间的冷暖”不搭配,应在“人世间”前加上“感受”。C项,成分残缺,应为“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是硫酸盐的主要生成路径”。D项,结构混乱,将“了”改为“的”。
3.给下面的漫画写个题目(不要以“无题”为题),并写出寓意。(6分)
(1)标题:
(2)寓意:
解析:抓住漫画的主要内容,日历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小孩站在月饼盒上拿巧克力,可以概括标题为“月饼的作用”;由小孩站在月饼盒上拿巧克力可概括出寓意“青年一代受外来文化影响严重,漠视传统文化”。
参考答案:(1)月饼的作用(2分)
(2)青年一代受外来文化影响严重,漠视传统文化。(4分)
二、散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孙犁的风骨
江南鹤
那年,我到天津总医院探望孙犁先生。他躺在病床上,两只眼睛是白色的。我看到大吃一惊,站在旁边的一位阿姨说,他的眼睛得了白内障。孙犁先生发现有人来,眨了眨眼,大声说:“去忙去吧,忙去吧。”旁边那个阿姨又说:“你别往心里去,谁来了,孙先生都这么说。”我站在孙犁先生面前,背了他写的书的书名,那些书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陋巷集》《晚华集》《老荒集》《如云集》等。孙犁先生听了,点了点头。我转身离开了病房。不久,我从《天津日报》上看到,作家铁凝来天津领奖,特意到总医院看望孙犁先生。当听了铁凝的自我介绍之后,孙犁说了一句:“我们好久没有见面了。”说罢,便流下了眼泪。铁凝也是泪眼汪汪。报纸上还特意配发了一张这两位作家见面时的照片——孙犁先生侧身躺在病床上,注视着铁凝。又过了不久,孙犁先生便去世了。
我再次从书架上翻出孙犁先生的《如云集》《晚华集》《老荒集》等十本书。这十本书除个别篇章外,大部分写于1976年至1995年。读完这十本书后,我内心产生强烈的震撼,十本书里没有一句是废话,没有一句是空话。作为一个年轻的写作人,我从中受益良多。这些文字是孙犁先生饱经沧桑后血和泪的结晶,从这近百万字的作品里我提炼出两个字:风骨!
孙犁先生的风骨!
风骨,我个人理解是文章的风格、做人的骨气。而作为文人,还要有一颗文心和一根文骨。孙犁先生的文章,清纯雅致,朴素自然,似山溪汩汩流淌,像春风拂人衣袂。而在做人上,孙犁先生宁静淡泊,志存高远。他的作品语言十分古朴,句中时有点睛之语。“凡能厚着脸皮批判别人的人,他在接受别人对他的批评时,脸皮也很厚。”(见《风烛庵杂记》)“对我来说,人在青春,才能有爱情,中年以后,有的只是情欲。”(见《陋巷集》之《太湖》)
作家贾平凹在其散文《孙犁论》里说:“孙犁一生有野心,不在官场,也不往热闹地去,却没有仙风道骨气,还是一个儒,一个大儒。这样的一个人物,出现在时下的中国,尤其天津大码头上,真是不可思议……孙犁虽然未大红大紫过,作品却始终被人学习,且活到老,写到老,笔力未曾丝毫减弱,可见他创作的能量多大……到了晚年,他的文章越发老辣得没有几人能够匹敌。举一个例子,舞台上有人演诸葛,演得惟妙惟肖,可以称得‘活诸葛’,但‘活诸葛’毕竟不是真正的诸葛。明白了要做‘活诸葛’和诸葛本身就是诸葛的含义,也就明白了孙犁的道行和价值所在。”
孙犁先生曾手书《秦少游论文》一帧,赠作家铁凝。后来,铁凝撰文回忆说:“我想,这是孙犁先生欣赏的古人古文,是他坚守的为文为人的准则……孙犁先生对前人的借鉴沉着而又长久,他却在同时‘孤傲’地发掘出独属于自己的文学表达。他于平淡之中迸发的人生激情,他于精微之中昭示的文章骨气,尽在其中了。大师就是这样诞生的吧。”
孙犁先生曾说过:“凡是伟大的作家,都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毫无例外的,他们是富于人情的,富于理想的。他们的作品,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这种态度。把人道主义从文学中拉出去,那文学就没有什么东西了。我们的作家,要忠诚于我们的时代,忠诚于我们的人民,这样求得作品的艺术性,反过来作用于时代。”我想,孙犁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家。
作家金梅说:“但凡堪称‘读书人’者,多系不慕富贵、远离官场、甘于寂寞、潜心学问(包括写作)、刚正不阿、清风亮节之士。孙犁当此称谓而无愧。”
让我们神闲气定地阅读孙犁先生的作品吧。
(有删改)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在文章第二段中写自己重读了孙犁所著的十本书,这样写的目的是感谢孙犁让自己在阅读中受益良多,并引出孙犁的“风骨”这个话题。
B.贾平凹对孙犁的评价极高,认为孙犁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他活到老,写到老,文章越来越老辣,没有谁能与之匹敌。
C.孙犁推崇人道主义精神,他认为作家要忠诚于时代和人民,凡是伟大的作家,都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都是富于人情、富于理想的。
D.文章用第一人称这个视角叙事写人,使内容更具有真实感,同时方便作者叙事抒情和随时发表自己的评价、看法。
解析:选B “没有谁能与之匹敌”错,原文是“他的文章越发老辣得没有几人能够匹敌”。
5.这篇散文在选材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这样选材的作用。(5分)
答:
解析:文章标题是“孙犁的风骨”,文章围绕这一中心多次出现有关“风骨”的议论性文字,如“从这近百万字的作品里我提炼出两个字:风骨!”“风骨,我个人理解是文章的风格、做人的骨气……孙犁先生宁静淡泊,志存高远”“他于精微之中昭示的文章骨气,尽在其中了”。同时,文章大段引述贾平凹、铁凝等名家对孙犁的评价,正面表现了孙犁为文、为人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可读性。
参考答案:①围绕中心选取材料。本文围绕“孙犁的风骨”这个核心进行选材,选材主要指向“文章风格”“做人骨气”两个方面,这样便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使文章中心集中、突出。②多选取评价性材料。文中引述贾平凹、铁凝等作家对孙犁的评价,这样选材从不同角度突出孙犁作品、人格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可读性。(每答出一个特点给1分,分析出作用给1分,答全得满分)
6.标题“孙犁的风骨”有哪些内涵?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6分)
答:
解析:阅读全文可知,“孙犁的风骨”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孙犁的文章有风骨,具体内涵可摘取文中与之相关的关键词句;二是孙犁做人有骨气,分析具体内涵时,根据作者以及他人对孙犁的评价进行概括、提炼即可。
参考答案:(1)指孙犁的文章有风骨:(1分)①清纯雅致,朴素自然;②语言古朴,多有点睛之笔;③于平淡之中迸发人生激情,于精微之中昭示骨气。(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2)指孙犁做人有骨气:(1分)①宁静淡泊,志存高远;②具有人道主义精神;③不慕富贵,远离官场;④甘于寂寞,潜心学问;⑤刚正不阿,清风亮节。(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第10天 语言运用+散文阅读(二): 这是一份第10天 语言运用+散文阅读(二),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3天 语言运用+传记阅读(三): 这是一份第23天 语言运用+传记阅读(三),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传记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9天 语言运用+散文阅读(一): 这是一份第9天 语言运用+散文阅读(一),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