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同步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7课 第1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59460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同步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7课 第1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59460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同步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7课 第1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59460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政治思品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案
展开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了解联系的含义。2.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意义。3.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领会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重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意义。难点: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基础·初探]
一、联系普遍性的表现
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普遍性的表现
(1)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温馨提示】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二、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表现
(1)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3.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温馨提示】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不能创造、消灭、否定、割裂联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新的具体联系也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三、联系的多样性
1.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表现: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3.要求: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预习·提升]
1.判断
(1)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着的。(×)
(2)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3)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4)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建立新的联系。(×)
(5)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所以事物的联系都是一样的。(×)
2.思考
事物存在和发展需要各种条件,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应如何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提示: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1.教材P54探究问题
【提示】 (1)叙利亚内战对世界的影响:叙利亚战争对世界石油的生产和价格产生了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了世界各国(欧美各国的关系;阿拉伯世界的关系;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及美国的关系)的利益和国际关系。
(2)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荒漠化、沙尘暴、温室效应、暖冬现象等都是人类环境恶化的信号,也是人类破坏环境的结果)。
2.教材P55探究问题
【提示】 (1)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同时,人又必须尊重生态平衡的规律。人们一旦破坏了生态平衡,就会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2)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顺应了改善民生的迫切需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顺应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顺应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要求。
3.教材P56探究问题
【提示】 (1)废旧电池通过污染耕地、水,进而影响到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
(2)今天我们所提倡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模式都充分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4.教材P56探究问题
【提示】 (1)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了必须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违背了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必将受到惩罚。
(2)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尊重自然的客观性,同时也要承认联系具有多样性,它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②自然界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环境,而且还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宝库。一旦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们就会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成为自然的朋友。
学生分组探究一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第1步背景——鲜活材料,审清细节
工资成本高是各个企业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工资的提高不是随意的,必须处理好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货膨胀(物价)三者的关系。如果工资太高,劳动生产率跟不上,就会把工资成本转嫁到产品价格上,进而推高整个社会的物价,这在国内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在国外会造成竞争力下降。
第2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联系的普遍性的?
提示: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货膨胀(物价)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说明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运用联系的客观性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提示:①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货膨胀(物价)之间的关系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决定了工资的提高不是随意的。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企业应该根据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货膨胀(物价)之间固有的联系确定它们之间的恰当比例。
第3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准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着的,因为这种看法混淆了联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忽视了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极易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2.正确理解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主观臆造联系,但并不是说联系是不能改变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这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绝不是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2)事物状态的改变,并没有否定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只是使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更加多样化了。如果把联系的客观性理解为联系是不可改变的,就否认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已有的条件创造新的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与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是辩证统一的,不能对立起来;同时还要注意,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与主观臆造某种联系不能等同。
第4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1.位于西太平洋的岛国密克罗尼西亚一直处于海平面上升的危险之中,最近它准备按照国际法,起诉与其相距1.1万千米的捷克。因为捷克正计划扩建一大型火电厂,其排放的温室气体将威胁密克罗尼西亚的生存环境。这说明(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B.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为的
D.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答案】 A
2.漫画《大学生求职》中的大学生( )
①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②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③违背了联系的普遍性
④充分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学生分组探究二 联系的多样性
第1步背景——鲜活材料,审清细节
晏子代表齐国出使楚国,楚王设宴招待。酒过三巡,只见两个小官押着一个人走了进来。楚王故意问:“你们捆着的是什么人?”小官禀报说:“是齐国人,盗窃犯。”楚王对着晏子说:“齐国人都是惯于偷东西的吧?”晏子站起来说:“我听说,橘子长在淮南就结出橘子,移到淮北就长成枳实,叶子虽很相似,果实的味道却大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水土的差异。老百姓长在齐国,从来不会偷东西,到了楚国却会偷盗,请问:这是不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盗呢?”
第2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联系的多样性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提示:联系的多样性的具体内涵是指: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橘子在不同地方的生长状况不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哲学启示?
提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注意把握事物的有利条件。
第3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正确理解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1)联系多样性的含义。所谓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形式、地位和作用等。实际上,联系的多样性说的是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各有其特点。
(2)联系具有条件性。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多样的、多变的,所以任何事物的具体联系也是有条件的,认识和把握任何具体的联系都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主客观条件,内外部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等),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第4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3.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反映了( )
A.联系的主观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联系的普遍性
【答案】 C
4.打击与挫败,对某些人来说是成功的垫脚石,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则是绊脚石。这体现了(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 ④联系具有条件性,我们要改变或者创造条件,建立新的有利于发展的联系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C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绿色发展·知行合一”为主题。本届年会的主题完全契合现实的需求和未来的方向,凝聚了国际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关注和历史责任,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现代治理、全球治理、人文历史教育等不同视角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取得了许多开创性、前瞻性、引领性的成果。本届年会把讨论的议题设置得更加高端、更具有全球视野,重点关注了全球人口增长,城市化推进过程中资源消费、环境压力的问题,并在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上达成了共识。
——[先对接知识]———————————————
材料信息 | 知识对接 |
主题契合现实的需求和未来的方向 | 联系具有普遍性 |
不同视角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 联系具有多样性 |
全球人口增长,城市化推进过程中资源消费、环境压力的问题 | 联系具有客观性 |
——[再演练应用]———————————————
1.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经成为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跨国界合作的重要桥梁。这说明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A.物质决定意识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处于与周围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之中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与周围的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答案】 B
2.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依据是( )
A.联系具有多样性
B.人类可以建立新的联系
C.联系具有客观性
D.思维决定存在
【答案】 C
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成功举办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事物固有的联系
B.必须承认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C.必须注意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创造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条件
D.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
【答案】 C
高中政治思品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思品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学案设计,共8页。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案设计,共7页。
2020-2021学年1 意识的本质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 意识的本质学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