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1 感受文化影响学案
展开期末复习指导
主体一 个人
1.文化素养: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2.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4)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
3.传播中华文化: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4.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5.推动文化创新
(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重要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6.文化生活的选择
(1)文化需求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
(2)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7.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1)两个修养的内涵与关系。(略)
(2)要求: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主体二 群众
1.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2.大众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3.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通过开展此活动,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主体三 民族
1.文化多样性
(1)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价值: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意义:是发展各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②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4)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色;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5)文化交流
①途径:主要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
②手段: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
2.传统文化
(1)表现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2)特点: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3)作用:如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4)继承与发展
①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②要求:“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中华文化
(1)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神,具有包容性。
(2)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3)与民族文化关系: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民族精神
(1)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2)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重要性: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精神特征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4)弘扬意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5)措施要求
①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②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
③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④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⑤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主体四 社会
1.文化的产生: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化的本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3.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4.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5.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6.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7.文化市场的两重性: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8.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1)含义。(略)
(2)存在原因:封建文化存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
(3)态度:对待落后文化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对待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主体五 国家(政府)
1.文化与综合国力
(1)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措施: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3.奏响主旋律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在人民大众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2)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必由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5.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根本任务:培养“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主要内容: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6.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2)措施
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内涵、作用。
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基本任务)。
答题模板
1.关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设问
(1)原因型
①文化现状:思想文化激荡,保持精神昂扬。
②民族之魂:纽带、支柱、动力。
③弘扬意义:民族素质、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④强基固本,铸造精神支柱。
(2)措施型
①“主心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③外来思想文化。(交流、借鉴、融合)
④与时代精神结合。(相辅相成)
⑤立足实践。
【例1】 2016年,《感动中国》栏目已走过十四年历程。可以说,所有“感动中国”人物集中展示了我国的精神脊梁,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品质,集中诠释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真情与挚爱,集中反映了新时期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
现请你就现阶段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阐释理由。
【提示】 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③现阶段,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答题模板
2.关于“加强文化管理、净化文化环境”的设问,措施要求型
从国家角度
(1)态度: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建设要求:先进文化、健康有益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
(3)弘扬主旋律。
(4)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5)思想引领。
(6)精神文明建设。
(7)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从公民角度
(1)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2)社会主义荣辱观。
(3)提高修养(思想+文化)。
(4)做新时期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例2】 新华网消息,我国公安机关目前依法查处了一批网上编造传播谣言人员。
近来有网民利用网络、社交软件,在互联网上编造、散布或转发境外网站刊登的一些谣言。经调查,公安机关依法对4名网上散布谣言人员予以刑事拘留,并对16家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的网站予以查处并督促其限期整改。同时公安机关提示,希望广大网民文明上网、不信谣、不传谣,以维护健康有序的互联网环境。
你认为,作为网民,应如何来维护当前的网络文化环境?
【提示】 ①提高眼力,拒绝污染。要努力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文明上网。②要旗帜鲜明辨荣耻,扬善惩恶引风尚,躬身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③不断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自觉维护网络文化环境。④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同步教师用书:期中复习指导: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思品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本册综合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化的一般理论知识,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5页。
高中政治思品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思品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学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