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七 17.2世界地理分区(一) Word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七 17.2世界地理分区(一)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七 17.2世界地理分区(一)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七 17.2世界地理分区(一)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七 17.2世界地理分区(一)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七 17.2世界地理分区(一) Word版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七世界地理分区(一)(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44)  (2017·抚州模拟)乌克兰四季比较分明,总体而言,春夏比较短暂,冬秋较长。1月平均气温东北部为-8-7,克里米亚半岛南岸为24;7月平均气温西北部为1819,东南部为2324。年降水量东南部约为300毫米,喀尔巴阡山为1 2001 600毫米。据此完成1、2题。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⑤四地中的年降水量和乌克兰主要自然带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降水量最丰富,国内东南沿海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B.⑤地降水量最丰富,国内多温带荒漠带分布C.⑤地降水量最丰富,且此地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分布D.①地降水量最丰富,国内的温带草原带分布范围广2.以下关于乌克兰的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美国玉米带相比,乌克兰玉米种植不利的自然因素主要是热量B.平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一半以下,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C.第聂伯河的上游冬季有封冻现象D.国内有大面积的黑土分布区【解析】1D,2B。第1,根据图示等高线和经纬度判读出地东侧海拔较高,有山脉,因此地形成迎风坡,降水最丰富;根据乌克兰大部分的气温1月低于0,720左右,因此为温带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推断最主要的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第2,根据图示等高线和河流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乌克兰以平原为主,且平原主要分布在中东部,B选项错误。  (2016·北京高考)读下图,回答3、4题。3.芬兰 (  )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B.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C.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4.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 (  )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解析】3D,4B。第3,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芬兰纬度较高,冬季较寒冷;山区降水较少,水土流失轻;人口稀疏区以林业为主;芬兰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第4,燕麦种植北界呈西北东南走向,说明西北部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但灌溉条件并不是芬兰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明显,气温偏高;西北部受盛行西风和暖流影响,热量条件好。  (2017·武汉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在该区域南部地区生活的富拉尼人,以游牧业为主。读图回答5、6题。5.影响该区域年降水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高低        B.地形起伏C.距海远近        D.大气环流6.富拉尼人迁徙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10月南迁,4月北迁B.10月北迁,4月南迁C.10月东迁,4月西迁D.10月西迁,4月东迁【解析】5D,6A。第5,根据经纬网可以判断。图示地区是非洲西北部,南北两侧年降水量线密集,降水量变化很大,中心区域则较少;从纬度来看,中部地区是撒哈拉沙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稀少;南侧为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时候降水量较多;北侧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中海气候,降水量也较多。所以这种降水量的分布主要是受大气环流影响的结果。第6,游牧活动的迁徙就是考虑牲畜食物来源问题,食物一般就是指植被,植被的生长条件一般是受气候直接影响,气候的变化最终是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所以动物的迁徙其实就是追随太阳直射点,二者的规律是一致的。据此可以判断游牧业的富拉尼人应该是10月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向南迁徙;4月则向北迁徙。  读某国简图,完成7、8题。7.下列有关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地区多为平原 B.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C.城市都分布在石油产地 D.河流众多,水资源充足8.图中卡维尔盐沼的成因有 (  )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②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深入,气候干旱③地势四周高中间低④多外流河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解析】7B,8C。第7,由图可知,图示国家为伊朗。伊朗气候干旱,降水季节变化大,水资源比较缺乏,地形多为高原、山地。第8,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该区域四周高中间低,该种地形阻挡了海洋水汽的深入,使区域内部气候干旱,蒸发作用强;周围多内流河,河流在低洼处汇集,故有盐沼形成。  下图示意某国家部分经济活动分布。该国人口2 400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约2.4%,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回答911题。9.该国 (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C.地势南部高,北部低 D.人口增长处于原始型10.关于该国经济活动的正确叙述是 (  )A.北部地区主要发展乳畜业 B.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渔场C.木材产自常绿硬叶林区 D.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11.图中甲地发展炼铝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  )①铝土矿丰富,接近原料地 ②邻近水库,提供优质水源③附近有水电站,能源充足 ④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⑤有铁路运输和海运,交通便利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④⑤【解析】9B,10D,11C。第9,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国位于非洲几内亚湾沿岸,位于东半球,南部沿海为热带雨林气候,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势北高南低,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约2.4%,人口增长处于传统型。第10,根据材料分析,该国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可知其经济特征为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北部应为粗放的畜牧业,南部沿海不是著名渔场,木材产自常绿阔叶林区(雨林)。第11,炼铝工业属于有色金属冶炼,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由图可知甲地附近有铝土矿、有水电站,所以甲地发展炼铝工业的突出优势是铝土矿丰富,接近原料地;附近有水电站,能源充足。二、非选择题(56)12.读下图回答问题。(28)(1)说出A岛的气候类型、成因及特点。(2)简要分析B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该国淡水资源缺乏的原因。(3)判断A78月份的主导风向和成因。【解析】(1),A为苏门答腊岛,赤道从该岛经过,应该为热带雨林气候,该岛由于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第(2),B国地理位置重要性从处于马六甲海峡东部来分析回答;淡水资源缺乏要从淡水的供需关系方面分析回答。第(3),由于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78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南风。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全年高温多雨。(2)处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亚洲和大洋洲的十字路口,扼马六甲海峡咽喉。 国土面积小,地表径流少,人口密集、工业发达,淡水资源需求量大。(3)西南风。7、8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南风。13.(能力挑战题)(2017·宁德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发源于安纳托利亚高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平底船是古文明时期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是人们就地取材利用芦苇和天然沥青制造而成。下图示意西亚两河流域。(1)简述两河下游河段水位特点,并简析其主要原因。(2)分析平底船成为古文明时期两河流域主要水上交通工具的自然原因。(3)指出该地区目前与古代相比水运方式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解析】(1),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水量主要是冬季降雨和春季融雪,上游以冬季雨水、春季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冬春季水量大,水量季节变化大,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较大,冬春季水位较高。流域内大部分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蒸发量大,水量消耗大,河水水位浅;两河下游河段靠近河口,海拔较低,水位较低。第(2),两河流量小,水位较浅,平底船吃水浅,不易搁浅;下游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水流平稳,利于行船;该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木材来源缺乏,而河流沿岸芦苇、沥青原料来源充足,可就地取材造船;芦苇材质轻,浮力大,天然沥青具有防腐防蛀功能,材料利于船只的修建。第(3),古代以河运为主,现代以海运为主。现代与古代相比,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人们出行的距离更远了;造船技术水平的提高,能造出更大的海船;当地盛产石油,适宜于海运和方便出口贸易。答案:(1)水位较低;水深较浅;水位季节变化较大,冬春季水位较高。靠近河口,海拔较低;大部分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蒸发量大,水深浅;上游以冬季雨水、春季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冬春季水量大,水量季节变化大。(2)两河流量小,水位较浅,平底船吃水浅,不易搁浅;下游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水流平稳;芦苇、沥青原料来源充足;芦苇材质轻,浮力大,天然沥青具有防腐防蛀功能,材料利于船只的修建;该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木材来源缺乏。(3)古代以河运为主,现代以海运为主。经济活动范围扩大;造船技术水平的提高;当地盛产石油,适宜于海运。加固训练】1为某国等高线地形图,2是图1AB两地的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图1中甲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该国地形的主要成因。(2)比较AB两处气候特征的异同,并分析其产生原因。(3)A所在的西部区域对全国GDP的贡献率远超过B所在的东部区域,从地理角度分析原因。【解析】第(1)题,甲处等高线稀疏,且自甲处向四周依次是1 000米、2 000米等高线,可以判断四周高中间低,中部地势平坦,为盆地地形。纵观图示等高线,可判断该国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上的多列山脉走向一致;再结合海陆轮廓判断该国为伊朗,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因板块挤压导致地壳隆起形成高原。第(2)题,两地气候特征的相同点应从气温、降水的整体趋势进行描述,两地气候特征的不同点应从气温、降水的各月差异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结合两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进行分析。第(3)题,该题实际是考查A、B两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差异。结合图1的图例和图2逐一分析三次产业的发展条件,如石油指示着能源资源、水域指示着航运条件、气候统计资料指示着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等。答案:(1)盆地。 位于板块消亡边界,由于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地形隆起形成高原(或高原山地)。(2)相同点:夏季高温干旱,冬季温和多雨。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西风带南移,受西风影响带来雨水。不同点:A点各月气温比B点稍低,是因为A点的纬度比B点高;A点的冬季降水量大于B点,是由于A点处于西风的迎风坡,多降水,B点地处内陆,水汽到达量少。(3)A(西部)区域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开采和加工利润丰厚;降水较多,农业生产条件好;西南侧海峡为世界重要贸易通道,港口贸易发达;而B(东部)区域地处内陆,交通相对落后,矿产资源缺乏;且降水少,农业生产条件差。故A所在的西部区域对全国GDP的贡献率要远远超过B所在的东部区域。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试卷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与练第53讲 世界地理分区 (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与练第53讲 世界地理分区 (含详解),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47世界地理分区含解析中图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47世界地理分区含解析中图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八 7.2城 市 化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八 7.2城 市 化 Word版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