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 1.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9453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 1.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9453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 1.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9453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 1.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 1.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1~3题。1.此时A点的区时是 ( )A.7月8日12时 B.7月7日24时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2.此时北京时间是 ( )A.7月8日15时 B.7月8日14时C.7月8日20时 D.7月7日14时3.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D.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解析】1选C,2选B,3选C。第1题,此题考查日界线。国际日界线和自然日界线分别为180°和0时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180°,日期减一天,反之,加一天;顺地球自转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反之,减一天。据此和题意,判断(如图):0时经线为90°W,A点(0°)为6时(东加西减。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第2题,由上题得出0时经线为90°W,北京时间(120°E)为14时。第3题,此题考查自转的速度。全球除极点外自转角速度均为15°/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角速度和线速度为0。A、B、C角速度相等,纬度由低到高为A、B、C,故线速度为A>B>C。【方法技巧】时间计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时,尽量要按照东(经度或时区)早、西(经度或时区)晚的原则,尽可能不跨越日界线;在跨越日界线时,一定要注意日期的变化。4.(2015·海南高考)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间,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某天的下午1点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此时他可能位于( )A.(23°N,100°E) B.(23°N,120°E)C.(24°N,100°E) D.(24°N,120°E)【解析】选A。当地地方时12点时,北京时间为下午1点20分,故该地的经度为100°E;太阳直射点最北位置为23°26′N,故答案选A。 (2017·南昌模拟)读太阳光照图,回答5、6题。5.图中地方时相同的点是 ( )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③④6.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 )A.12时 B.0时或24时C.18时 D.6时【解析】5选C,6选B。第5题,地方时相同的点,应位于同一经线上。由图可知,④⑤位于同一经线,因此地方时相同。第6题,由图可知,赤道上0°经线距离昏线相差30°,而此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其所在经度为30°E,位于东二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此时应为0时或24时。 下图中D地此时是2014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据图回答7、8题。7.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是 ( )A.等于1/2 B.大于1/2C.小于1/2 D.全球同在一天8.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 )A.2015年1月6日16时 B.2015年1月5日8时C.2015年1月5日16时 D.2015年1月6日8时【解析】7选A,8选C。第7题,图示时刻,180°经线为12时,0°经线为0时,0时经线与国际日界线相对,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第8题,C地位于120°W经线上,C地时间的计算步骤如下:轮船到达B地时,用时6天,又因向东跨越了日界线,日期应减一天,故到达B地时的时间为2014年12月26日12时;C地在B地以东,相差4个时区,故此时C地时间为2014年12月26日16时,期间轮船由B航行到C用时10天,故到达C地时的时间为2015年1月5日16时。【方法技巧】日期变更确定四要点(1)确定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位置,即寻找180°经线,一定要注意实际日界线的弯曲情况。(2)极地俯视图上一定要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东西,然后采用“东减西加”的原则判定越过180°日界线的日期。(3)越过日界线计算日期时,一定要注意星期的变化、月份的变化(大小月差异,平年与闰年的月份变化)、年份的变化。(4)确定某一日期所占比例时除确定180°经线外,一定要找到0时所在经线(自然界线)。9.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 )①甲岸 ②乙岸 ③丙岸 ④丁岸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析】选C。河流水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结合图示纬度可判断两河河水分别向乙和丙方向偏,则甲和丁两岸附近水流速度较慢,图中小岛可能将会与甲、丁两岸相连。【知识拓展】地转偏向力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物体水平运动产生偏转向右偏气旋逆时针方向流动反气旋顺时针方向流动三圈环流风向①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形成东北信风;②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形成西南风季风环流①东亚冬季,由蒙古高压吹向西太平洋低压,形成西北季风;②南亚冬季,由蒙古高压吹向赤道低压,形成东北季风;③东亚夏季,由西太平洋高压吹向亚洲东部,形成东南季风;④南亚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洋流①东北信风形成北赤道暖流;②中纬西南风形成北太平洋暖流或北大西洋暖流;③北印度洋冬季吹东北季风,海水向西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吹西南季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河流右岸侵蚀现象河道右偏,左岸泥沙堆积,如长江下游南岸冲刷明显,北岸沉积明显,崇明岛逐渐与北岸接近铁轨轨道的磨损如京广线上的火车自北京向广州急驶时,受北半球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西侧铁轨更易受磨损 下图中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10、11题。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C.为晨线D.为晨线11.此时北京时间为 ( )A.6日12时 B.7日12时C.6日24时 D.5日12时【解析】10选D,11选B。第10题,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该图中心为南极点。由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可知Q点及P点所在经线是日期分界线,而表示晨昏线,把地球平分为昼、夜两半球,P点所在经线平分其中一个半球,据此可知P点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Q点所在经线是180°经线;Q点与P点经度相差120°,根据经度数增大方向可判断P点的经度为60°W。P点的地方时为0时,则P点所在半球是夜半球,为晨线,为昏线,南极及其周围为极夜,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第11题,根据上题分析,P点(60°W)的地方时为0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2小时,北京在0时经线以东,故北京时间应为7日12时。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7·德州模拟)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8分)(1)选择恰当符号并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出图示所在半球的极点。(2)判断CE是晨线还是昏线并说明它的移动方向。(3)分别判断图示A、B、D、E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4)计算A、C的地方时。【解析】第(1)题,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图示区域在南半球,其绕转中心为南极点,用符号“S”表示。第(2)题,晨昏线运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第(3)题,结合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化规律确定答案。第(4)题,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时,C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A点在C点以西相差30°的地方,时间晚2个小时,为4时。答案:(1)用“S”在图示顶点(90°附近)标注出来即可。(2)晨线。自东向西。(3)线速度:A>B>D>E;角速度:A=B=D=E。(4)A点的地方时为4时,C点的地方时为6时。13.(能力挑战题)读下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18分)(1)此图所示日期为______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A地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2)此时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一架飞机由A地飞到B地,其最短飞行航线为______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图中NM所在的经线为15°E。从15°E逆时针方向到60°E为向东,所以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局部图(东经度数增大的方向为东方,为地球自转方向。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此时北极圈到北极点出现极夜现象,则日期为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MN所在经线平分昼半球,即为此时太阳直射的经线,为15°E。A点在晨线上,正日出,地方时为9时。第(2)题,与MN所在经线相对的经线即为子夜线(地方时为0时或者24时的经线),其经度为165°W。从165°W向东到180°经线(日界线)属于新的一天,从165°W向西到180°经线属于旧的一天,北京处在新的一天范围之内。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的区域为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第(3)题,球体上两点的最短路线为该两点所在大圆的劣弧距离。A、B两地正好处在晨昏线上,晨昏线是大圆。所以其飞行方向为从A经过M点到B,方向为先向东北再向东南。答案:(1)12月22日 23°26′S,15°E 9时(2)165°W向东至180°(或180°向西至165°W)23°26′S至90°S(3)A-M-B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14.下图中AB弧是晨昏线的一段,A是晨昏线与70°S的切点,B是晨昏线与南纬X°的交点。该日南纬X°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之比是5∶7,B点该日正午,北京时间是18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图中AB弧是晨昏线中的________线,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2)这一天B点的日出方向和日出时间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3)图示日期出现极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示时刻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北京(40°N,116°E)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解析】第(1)题,由“该日南纬X°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之比是5∶7”可知,该日南半球昼短夜长。A是晨昏线与70°S的切点,70°S及其以南出现极夜,AB弧在昏线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0°N。第(2)题,该日南纬X°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之比是5∶7,故南纬X°纬线圈上各地昼长10小时,夜长14小时。日出时刻为地方时7时,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7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第(3)题,70°S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则70°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若B点正午时,北京时间是18时,可知B点的经度是30°E。X°纬线上昼长10小时,B点与A点所在的经线经度差为75°,A点所在经线经度为45°W。45°W为12时,135°E为0时。从135°E向西至180°经线属同一天,北京在此范围内。第(4)题,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N,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40°-20°)=70°。答案:(1)昏 20°N(2)东北 7时(3)70°N及其以北(或70°N~90°N) 从135°E向西,经0°经线至180°经线(或从180°经线向东,经0°经线至135°E)(4)70°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升训练考点04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含解析),共17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习考点04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含解析),共17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 第3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课时作业(含详解),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