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练习:第二篇 方法与技能 专题二 地理图表攻略 2-2-2 Word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练习:第二篇 方法与技能 专题二 地理图表攻略 2-2-2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练习:第二篇 方法与技能 专题二 地理图表攻略 2-2-2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练习:第二篇 方法与技能 专题二 地理图表攻略 2-2-2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练习:第二篇 方法与技能 专题二 地理图表攻略 2-2-2 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练习:第二篇 方法与技能 专题二 地理图表攻略 2-2-2 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50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后面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2017·福建厦门质检]中国某地区地形平坦,面积3 840 km2。下图示意该地区1991~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读图完成1~3题。1.1991~2010年间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导致该地区(  )A.大气降水增多  B.地面蒸发加强C.地表径流增加  D.雨水下渗增强答案 C解析 1991~2010年间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城镇面积增加,水田面积减小,旱地增加。导致雨水下渗减弱,地面蒸发减弱,地表径流增加。对大气降水无明显影响。2.2001~2010年,该地区旱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气候变暖  B.城市化进程快C.种植技术进步  D.自然灾害频发答案 B解析 2001~2010年,该地区旱地面积增大,主要原因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对蔬菜等旱地物产需求量增大所致,与其他三项无关。3.该地区位于(  )A.松嫩平原  B.黄淮平原C.成都平原  D.太湖平原答案 D解析 该地区水田比例大、旱地比例小,说明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故排除A、B两项;该地城镇面积较大,城镇面积增长快,说明该地城市化水平高,故排除C项。[2017·衡水调研]下图为我国某铁路干线沿线气候资料,据此完成4~5题。4.该铁路干线可能是(  )A.陇海—兰新铁路  B.京包—包兰铁路C.京哈—京广铁路  D.宝成—成昆铁路答案 C解析 图示铁路沿线①、②地区的1月气温在0 ℃以下,且沿线的降水量介于400 mm800 mm之间,所以可以分析①、②地区分别为我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图示铁路沿线③、④地区的1月份气温在0 ℃以上,且沿线的降水量大于800 mm,可知③、④地区分别为我国的华中和华南地区。故图示铁路线在我国境内是由北向南分布,A、B两项明显错误;京哈—京广铁路经过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C项符合题意;宝成—成昆铁路经过我国的陕西、四川、云南等地,最低气温不会达到零下20 ℃,故D项错误。5.对图中③地区列车运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   B.洪涝C.沙尘暴   D.台风答案 B解析 由上题可知,③地区位于华中地区,该铁路沿线经过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多洪涝灾害,故B项正确。[2017·吉林省实验中学期中]2016年2月23日,我国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马铃薯是喜温凉的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储藏的马铃薯不受欢迎,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的最大特点是周年生产、周年供应。读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回答6~8题。6.西南地区各个季节都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B.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C.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D.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答案 A解析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各个季节都有适宜马铃薯生长的环境,因而各个季节都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故A项正确。7.西南地区种植小春马铃薯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洪涝      B.冻害    C.台风      D.光照答案 B解析 小春马铃薯的生长季节是2~4月,此时降水稀少,不易发生洪涝,故A项错误;春季时,来自北方地区的冷空气仍会影响西南地区,可能会出现冻害,故B项正确;西南地区不受台风影响,故C项错误;此时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马铃薯生长,故D项错误。8.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  )A.低热河谷地带     B.高海拔地区  C.中低海拔地区       D.四川盆地答案 B解析 大春马铃薯的生长季节是夏季;马铃薯是喜温凉的农作物,应分布在西南地区的高海拔地区,故B项正确。[2017·成都5月测试]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2016年12月,入冬来最持久雾霾天气来临,全国多个城市达到严重污染。下图是我国局部区域该时段某日海平面与相应5 000米高空等气压差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9~11题。9.此时,南昌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A.偏北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东风答案 B解析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近地面高压处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差大,近地面低压处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差小。根据图中等气压差等值线分布情况可知,武汉位于近地面低压中心附近,南昌的风向为偏南风。10.此时,与上海气温日较差最接近的城市是(  )A.重庆  B.长沙  C.南昌  D.武汉答案 D解析 结合上题结论可知,上海位于低压槽,此时为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武汉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天气状况与气温日较差与上海接近。11.若仅考虑天气因素,此时该地区出现雾霾天气(  )A.重庆盛行下沉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长B.武汉盛行上升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长C.重庆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短D.武汉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答案 A解析 根据等气压差等值线分布情况,重庆位于近地面的高压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雾霾持续时间较长;武汉位于低压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污染物能迅速扩散,雾霾持续时间短。二、综合题(2小题,共46分。)12.[2017·山西省质检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大豆属一年生草本,喜暖,生长温度为20~25 ℃,开花结果期适宜的温度为20~28 ℃,种子发芽和开花期要求土壤含较多水分,生长周期一般为6个月左右。大豆是巴西主要农作物之一和农业收入的重要来源。巴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是传统的大豆主产区,以家庭农场为主。受政府鼓励,中西部地区成为以大型农场为主的大豆新产区,2011年后成为全球第一大豆出口国。巴西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进口国之一,为保证我国大豆资源供给的安全,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在巴西大豆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下图示意巴西2000~2016年大豆生产发展情况。(1)与我国东北地区相比,分析巴西有利于大豆种植的气候条件。(6分)(2)说出巴西大豆生产发展的特点。(8分)(3)简析巴西中西部大豆生产以大型农场为主的理由。(6分)(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4分)①说明巴西大豆产业快速增长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启示。②对我国加大在巴西大豆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提出合理的建议。答案 (1)巴西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光照充足,可以一年四季生产;巴西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充沛,土壤含水量较高。(2)种植面积广,机械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单产高;总产量大;经营方式多样;出口量大,商品率高等。(3)巴西纬度低,水热条件好,发展大豆的自然条件优越;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科技进步快,单位面积产量高;国际市场需求旺盛;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大豆利润高,提高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4)①稳定大豆的种植面积,形成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业机械设备,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增强种植的积极性等。②了解大豆市场、政策等信息,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加强双边合作,建立保障机制;协调解决国内企业投资和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加大科技投入和产品研发,提高单产,延长大豆生产的产业链;完善农业投资管理和服务机制;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等。解析 第(1)题,根据已有的区域地理知识,比较巴西和我国东北的气候条件,结合材料分析巴西大豆种植有利条件。第(2)题,根据题中所给的图文材料,总结归纳巴西大豆生产的特点,包括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经营方式、商品率等方面。第(3)题,根据材料分析巴西中西部大豆生产以大型农场经营为主的原因,即农业的区位分析,其中自然条件主要分析气候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科技、市场、政策、农民积极性方面。第(4)题,本题是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从所给的两个问题中任选一个作答。总结巴西大豆生产中值得中国大豆产业借鉴的经验,主要考虑巴西大豆种植的优势,我国大豆产业的劣势;对我国加大在巴西大豆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主要从了解信息、建立机制、解决问题、科技投入、加强管理、开拓市场等方面作答。 13.[2017·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材料二 下图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6分)(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6分)(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的地理科学重要思想是________。(2分)答案 (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 邻近香港(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 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4)因地制宜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三可知,1980年,我国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港是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第(2)题,与深圳特区相比,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浦东新区滨江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第(3)题,读图可知,雄安新区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雄安新区基础设施条件好,快速交通的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改善了雄安新区的基础设施。第(4)题,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地理科学的因地制宜重要思想。  

    相关试卷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练习: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二 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发展 1-2-4 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练习: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二 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发展 1-2-4 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练习:第二篇 方法与技能 专题三 地理空间定位 2-3 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练习:第二篇 方法与技能 专题三 地理空间定位 2-3 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该岛屿最接近的大陆为,图示农作物为,该地区基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练习: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二 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发展 1-2-1 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练习: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专题二 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发展 1-2-1 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