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7.3 探索更小的微粒同步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7.3 探索更小的微粒同步练习第1页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7.3 探索更小的微粒同步练习第2页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7.3 探索更小的微粒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物理八年级下册探索更小的微粒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探索更小的微粒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与原子结构模型最为接近的是,下列各种说法错误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物理八下7.3探索更小的微粒同步练习考点一.原子的核式模型1.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以氢原子为例,下图中的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  )A B C D2.图中与原子结构模型最为接近的是(  )A    西红柿 B     西瓜 C    面包 D    太阳系3.如图所示,最先发现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的物理学家是(  )A汤姆生 B盖尔曼 C卢瑟福 D劳伦斯4.下列各种说法错误的是(  )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也有内部结构 B.质子和中子仍然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D.原子核的质量基本上等于原子的质量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B.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 C.原子的核式模型是由汤姆生提出的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考点二.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6.在探索比原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卢瑟福 B.汤姆生 C.托勒玫 D.哥白尼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是汤姆生发现的,电子的发现说明了分子是可分的 B.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的存在,证明中子是带负电的粒子 C.盖尔曼提出了夸克的设想,并且建立了原子的行星模型 D.卢瑟福发现了质子的存在,质子是带正电的粒子8.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粒子:     ,从而说明     (选填分子原子)是可分的。9.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     .1909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     核式结构模型。10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     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          组成。考点三.摩擦起电的实质1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分开,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因为橡胶棒在摩擦时(  )A.失去电子 B.失去质子 C.得到电子 D.得到质子12.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的原因是摩擦过程中玻璃棒(  )A.失去电子 B.失去质子 C.失去中子 D.得到电子13.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正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B.梳子得到了一些正电荷 C.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 D.摩擦创造了电荷14.用毛皮摩擦硬橡胶棒,硬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由于(  )A.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强 B.硬橡胶棒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 D.硬橡胶棒上有了多余的电子15.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分开,那么结果则是(  )A.丝绸和玻璃棒都带正电 B.丝绸带负电,玻璃棒带等量正电 C.丝绸不带电,玻璃棒带正电 D.丝绸和玻璃棒都带负电
    苏科版7.3探索更小的微粒参考答案一.原子的核式模型(共5小题)1.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以氢原子为例,下图中的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  )A B C D【解答】解: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原子是由处于核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核外电子构成的。氢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外围电子构成,且原子核相比原子的体积很小。故选:C2.图中与原子结构模型最为接近的是(  )A    西红柿 B     西瓜 C    面包 D    太阳系【解答】解: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核外电子绕核作高速旋转,与太阳系结构有相似性。故选:D3.如图所示,最先发现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的物理学家是(  )A汤姆生 B盖尔曼 C卢瑟福 D劳伦斯【解答】解: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的;1897年汤姆生首先发现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电子。故选:A4.下列各种说法错误的是(  )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也有内部结构 B.质子和中子仍然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D.原子核的质量基本上等于原子的质量【解答】解:A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不能说明原子核有内部结构,故A错误,C正确;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故B正确;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原子核的质量基本上等于原子的质量,故D正确。故选:A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B.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 C.原子的核式模型是由汤姆生提出的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解答】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故A错误;B、空气中细小的灰尘是固体小颗粒,不是分子,故B 错误;C、原子的核式结构结构是由卢瑟福提出的,故C错误;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D正确。故选:D二.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共5小题)6.在探索比原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卢瑟福 B.汤姆生 C.托勒玫 D.哥白尼【解答】解: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首先发现了电子,人类开始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秘密。故选:B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是汤姆生发现的,电子的发现说明了分子是可分的 B.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的存在,证明中子是带负电的粒子 C.盖尔曼提出了夸克的设想,并且建立了原子的行星模型 D.卢瑟福发现了质子的存在,质子是带正电的粒子【解答】解:A1897年汤姆生在真空放电时发现了电子,电子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是可分的。故A错误;B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但中子是不带电的。故B错误;C1964年盖尔曼提出夸克的设想,原子的行星模型是卢瑟福建立的。故C错误;D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质子带正电。故D正确。故选:D8.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粒子: 电子 ,从而说明 原子 (选填分子原子)是可分的。【解答】解: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即原子是可再分的。故答案为:电子;原子。9.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 分子 .1909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 原子 核式结构模型。【解答】解: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分子;1909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故答案为:分子;原子。10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 电子 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 质子  中子 组成。【解答】解:(1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2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答案为:电子;质子;中子。三.摩擦起电的实质(共5小题)1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分开,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因为橡胶棒在摩擦时(  )A.失去电子 B.失去质子 C.得到电子 D.得到质子【解答】解: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如用玻璃棒跟丝绸摩擦,玻璃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着等量的负电。用橡胶棒跟毛皮摩擦,毛皮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毛皮带正电,故橡胶棒带着等量的负电;故选:C12.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的原因是摩擦过程中玻璃棒(  )A.失去电子 B.失去质子 C.失去中子 D.得到电子【解答】解: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上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使一部分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使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选:A13.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正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B.梳子得到了一些正电荷 C.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 D.摩擦创造了电荷【解答】解: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塑料梳子与干燥的头发摩擦,梳子失去一些电子,梳子中的正电荷多于负电荷,从而使梳子带正电,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用毛皮摩擦硬橡胶棒,硬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由于(  )A.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强 B.硬橡胶棒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 D.硬橡胶棒上有了多余的电子【解答】解: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夺得电子,因有了多余电子带负电,毛皮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弱,就会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的转移。故选:D15.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分开,那么结果则是(  )A.丝绸和玻璃棒都带正电 B.丝绸带负电,玻璃棒带等量正电 C.丝绸不带电,玻璃棒带正电 D.丝绸和玻璃棒都带负电【解答】解: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故选:B  

    相关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探索更小的微粒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探索更小的微粒随堂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探索更小的微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探索更小的微粒优秀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探索更小的微粒优秀课时练习,文件包含73探索更小的微粒原卷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苏科版docx、73探索更小的微粒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苏科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探索更小的微粒优秀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探索更小的微粒优秀课时作业,文件包含73探索更小的微粒原卷版docx、73探索更小的微粒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