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当仁,不让于师复习练习题
展开二、当仁,不让于师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道之斯行 B.夫子矢之曰
C.莫春者 D.亡之,命矣夫
答案:D
解析:A项,道,通“导”;B项,矢,通“誓”;C项,莫,同“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项,①形容词,通“智”,聪明、智慧;②动词,知道。B项,①动词,断绝;②动词,渡过。C项,都是形容词,正确。D项,①形容词,同“暮”;②不定指代词,没有谁,没有人。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导学号50730004)
A.
B.
C.
D.
答案:A
解析:A项,①②都是词尾,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B项,①介词,对于;②介词,从。C项,①人称代词,他;②指示代词,那、那些。D项,①介词,为了;②动词,治理。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A.闻弦歌之声 B.风乎舞雩
C.曾皙后 D.博我以文
答案:D
解析:例句中的“阶”是名词用作动词,竖起梯子。A项,“弦歌”,名词用作动词,弹琴唱歌。B项,“风”,名词用作动词,吹风乘凉。C项,“后”,名词用作动词,后来才离开。D项,“博”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博。
5.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A.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B.不吾知也
C.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D.贤哉,回也
答案:A
解析:例句与A项,状语后置;B项,宾语前置;C项,判断句;D项,主谓倒装。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论语·子张》)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君子一言以为知 ②言不可不慎也 ③夫子之不可及也 ④如之何其可及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答案:D
解析:①名词,话;②动词,说话;③动词,赶得上,比得上;④同③。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仲尼岂贤于子乎 于:介词,比
B.夫子之不可及也 之:结构助词,的
C.夫子莞尔而笑 而:连词,表修饰
D.割鸡焉用牛刀 焉:怎么
答案:B
解析:B项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2)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参考答案:(1)就像他们不可能竖起梯子爬到天上去一样。
(2)地位低的人学了道就容易使唤了。
解析:(1)犹,像;阶,竖起梯子。(2)小人,地位低的人;使,使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1题。(导学号50730005)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论语·先进》)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作:站起来
B.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伤:悲伤
C.吾与点也 与:赞许
D.夫子何哂由也 哂:微笑
答案:B
解析:B项,伤:妨碍。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舍瑟而作 ②咏而归
B.①何伤乎 ②浴乎沂,风乎舞雩
C.①亦各言其志也 ②吾与点也
D.①夫子何哂由也 ②非诸侯而何
答案:C
解析:A项,①连词,表顺承;②连词,表修饰。B项,①语气助词,表反问;②介词,在。C项,①②都是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D项,①疑问代词,为什么;②疑问代词,什么。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异乎三子者之撰。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参考答案:(1)跟三位说的不同。
(2)治理国家要用礼。他说话不谦让,因此我笑他。
解析:(1)异,不同;三子,三位;撰,说的。(2)为,治理;以,用;让,谦让;哂,微笑。
三、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14题。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论语·八佾》)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
1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管仲之器小哉 器:才能、本领
B.管仲俭乎 俭:约束
C.管仲相桓公 相:辅佐
D.一匡天下 匡:纠正,使……端正
答案:A
解析:A项,器:器量。
13.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邦君树塞门 B.吾其被发左衽矣
C.召忽死之 D.孰不知礼
答案:D
解析:A项,树,名词用作动词,树立、设立;B项,左衽,名词用作动词,向左开衣襟;C项,死,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参考答案: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解析:除了注意“曰”“也”等词语外,更要紧扣内容断句。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 《韩非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 《韩非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达标测试,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郑人有且买履者,课内阅读,延伸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修兼爱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语文选修兼爱当堂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兼 爱,课内阅读,延伸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单元综合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单元综合随堂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