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及答案解析(原卷+解析卷)
展开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16页,47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 肥料 B. 原料 C. 能源 D. 产品
2. 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是
A. 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 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 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 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
A. 黄河下游区 B. 长江中游区 C. 珠江下游区 D. 淮河下游区
4. 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
A. 人均耕地多 B. 农业劳动力多 C. 复种指数高 D. 淡水资源丰富
5. 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
A. 出口数量扩大 B. 运输成本上升 C. 流通效率提高 D. 储存难度增加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 气温升高 B. 气温降低
C. 降水增多 D. 降水减少
7. 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 洪水暴涨 B. 退耕还湿
C 地面沉降 D. 冻土融化
8. 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A. 林地 B. 湿地
C. 草地 D. 寒漠
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该公路位于
A. 吉林 B. 内蒙古
C. 西藏 D. 新疆
10. 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A. 洪水频发 B. 路面积雪严重
C. 泥石流多发 D. 路面冻融沉降
11. 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A. 针叶林带 B. 山地草原带
C. 高寒草甸带 D. 灌丛荒漠带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该区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100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波鸿市人口近40万,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9年,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落户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图甲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置,图乙示意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和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
(1)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
(3)说明在波鸿市建设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的优势条件。
(4)指出波鸿市保健园选址合理性。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越后妻有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冬季多大雪。由于地处偏远,该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都市,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乡村日渐衰败。为改变这一状况,该地区于2000年开始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该活动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当地传统文化。该活动使越后妻有地区逐渐成为日本知名的旅游地。下图为永久保留的“大地艺术祭”经典作品——《梯田》。
指出越后妻有地区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的旅游价值,并说明能够永久保留在田野上的艺术作品的特点。
1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精品解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原卷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原卷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编: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及答案解析(原卷+解析卷): 这是一份精编: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及答案解析(原卷+解析卷),文件包含精编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原卷doc、精编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及答案解析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