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9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9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外力作用与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内力作用与地貌1.内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方法技巧】1.图解各种外力的关系各种外力作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外力作用形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成的相应地貌特点(1)不同的区域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①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②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③高山地区以冰川作用为主;④沿海地区以海浪作用为主。(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②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③风力作用:在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
3.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的区别风化作用不是风力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4.我国主要的外力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典型地貌(1)张家界地貌:即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主要是经过流水的长期侵蚀和复杂的地壳运动形成的石英砂岩景观地貌。(2)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3)丹霞地貌: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4)雅丹地貌: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这种现象在新疆罗布泊东北发育很典型。
5.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技巧(1)依据地貌形态判断高山上的破碎岩石显示为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堆积显示为流水的搬运、沉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等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沙丘显示为风力的搬运、沉积作用;海边的嶙峋沿岸显示为海浪的侵蚀作用等。(2)依据区域环境判断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搬运和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最为显著,多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侵蚀、沉积作用等。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大类
四、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是展示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过程的图示。常见图示有两种: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的循环示意图和以关联图为背景的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类型多种多样,但都是说明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之间的循环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内外力作用。判读流程及方法如下:
1.地质作用、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 【辨析】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壳运动仅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地壳中的各种地质构造基本上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2.只有地壳的垂直运动才造成地势的高低起伏【辨析】地壳的水平运动也会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高大的褶皱山脉,表现出地势的高低起伏变化。3.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一回事【辨析】风化作用是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球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4.侵蚀作用比风化作用对岩石的破坏更强【辨析】风化作用是外力对岩石的静态破坏,侵蚀作用是外力对岩石的动态破坏,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风化加快了侵蚀速度,侵蚀将岩石风化物剥离,使风化得以持续进行。5.三大类岩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辨析】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都可以转化成变质岩或沉积岩。
(2019·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1~3题。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D.风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3.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
【解析】第1题,霍林河上游流经大兴安岭,流速快、泥沙搬运能力强,在出山口位置因地势变得低平、水流速度减慢,从上游携带的泥沙、碎石在此堆积形成山前平原(冲积扇),因此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流水,B对;山前平原地势平坦,构造运动常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A错;该地纬度较低且大兴安岭海拔较低,山前地带没有大规模的冰川活动,C错;修建水库前,山前地区因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丰富,气候较湿润,受风力侵蚀、沉积等作用影响小,D错。第2题,山前平原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因河流断流使气候逐渐变得干旱,风力作用增强,风力的侵蚀作用使在山前堆积的泥沙不断被吹蚀、搬运,形成风蚀洼地,随着风力的不断侵蚀,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对;地面沉降通常规模较大、发生的速度快,并且塌陷是从地下向地面传播,与该地洼地慢慢由地表向地下不断侵蚀、加深的特征不符,A错;此时河流断流,流水侵蚀作用极微弱,B错;地下冻土冻融塌陷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气温高,地面冻融塌陷,冬季气温低土壤结冰则不再冻融塌陷,并不会使洼地一直变大、变深,D错。
第3题,洼地增多增大,反映了该地受风力侵蚀作用加剧,被风力吹蚀、搬运的泥沙在周边地区沉积,使周边地区土地更容易沙化,C对;河流断流,地面径流短缺,水流难以搬运泥沙,即水土流失问题少,A错;河流断流,水资源短缺,形成沼泽需有稳定、丰富的水源条件,B错;周边地区泥沙不断沉积,使其地势抬高,造成地下水埋藏深度增大、地下水水位下降,不容易出现土地盐碱化,D错。【答案】1.B 2.C 3.C
变式一 (2016·江苏卷)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B.②指搬运作用C.③指成岩作用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解析】第1题,图中①表示一些离子在水的作用下形成岩石,属于化学沉积作用;②指固结成岩作用;③是由变质岩转化为土壤或沉积物的过程,不是成岩作用;④所示箭头岩浆的一些物质进入大气,是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第2题,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再通过地壳物质循环进入内部圈层,所以说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物质进入大气中,岩浆中的碳释放到大气圈。大气圈吸收的太阳能不会到达地球内部。
变式二 (2017·广州综合测试)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干流。河段主要流经页岩和石灰岩地区,多峡谷、险滩,盛产奇石。奇石水洗度很好,手感十分光滑,具有极高的观赏、收藏价值(如图所示)。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有本地及外地的爱石人士到河岸及河底采集奇石。据此完成3、4题。3.红水河奇石的采集季节最主要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红水河石“奇”的最主要原因是( )A.岩石受变质作用B.河流的搬运和沉积作用C.岩石受风化作用D.河流的冲刷和溶蚀作用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红水河采集奇石的地点主要在河岸和河底,为了便于采集奇石,最佳季节应该在河流枯水期。红水河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4~9月,此时段河流径流量较大,不便于奇石的采集;冬季红水河流域降水量最少,河流径流量最小,河床易出露,便于奇石采集,故D项正确。第4题,红水河奇石水洗度好,说明受河流冲刷和溶蚀作用(该地有石灰岩)明显,故D项正确。
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读下图回答1、2题。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②B.③ C.④D.⑤
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3、4题。
3.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4.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2019·山东济南三模)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以交错分层、四壁陡峭、色彩斑斓而神奇。如图为其形成初期岩层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5.张掖丹霞地貌中多七彩岩层,不同颜色岩层交替呈现的原因是( )A.流水在溶蚀作用过程中,使岩层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B.不同时期人类活动方式不同,导致岩层破坏程度不同C.冷热干湿的气候频繁交替出现,沉积色彩交互的地层D.地壳运动过程中,岩浆侵入形成了不同颜色的变质岩
6.图示地貌地区,垂直节理发育后,地表岩石最易风化破碎的地点是( )A.甲B.乙 C.丙 D.丁7.结合材料推测张掖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外力侵蚀―外力沉积B.外力沉积―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外力侵蚀C.地壳运动―外力侵蚀―岩层弯曲―外力沉积D.外力侵蚀―外力沉积―地壳运动―岩层弯曲
(2018·河北百校联考)研究地质构造,可以科学地推断地层形成过程与地貌的关系。下图示意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据此完成1、2题。
1.对岩石①、②、③形成的先后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 D.③→①→②
2.对岩石②形成后,地质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浆喷发→地壳下降→深海沉积→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B.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堆积→水平挤压C.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堆积作用D.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岩浆喷发→水平挤压→堆积作用→外力侵蚀
【解析】第1题,岩层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据图可知,岩层③在岩层①②的下面,所以岩层③最早形成,①曾经是个火山口,被后来形成的②层覆盖。第2题,据图可知,②上面有很厚的沉积物,说明其形成后曾经历过地壳下沉,沉积物沉积,后来地壳上升加上受到水平挤压,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到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后来由于堆积作用,形成了松散的沉积物。
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3、4题。
3.甲景观图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C.剧烈的火山活动D.外力的强烈侵蚀4.乙图中地质构造及出露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
【解析】第3题,由甲图可知,景观悬崖壁立(是我国著名的华山景观),突出反映了地壳岩层沿断裂面相对上升形成的地貌。第4题,由乙图可知,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褶皱一般埋藏在地下,只有经外力侵蚀或地壳上升后才出露地表。
(2018·南京联考)读图甲和图乙两幅景观图,完成5、6题。
5.游客在桂林看到的图甲景观,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褶皱隆起6.关于图乙显示的地貌成因和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风沙主要集中在近地面气流中 ②上层岩石较坚硬,底部岩石较松软 ③高温多雨的气候加快了该地貌的形成 ④在我国多分布在西北地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第5题,桂林的峰林景观是属于流水溶蚀(侵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故B正确,A、C、D错误。第6题,图乙属于风蚀蘑菇,一般在降水较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所以③高温多雨的气候加快了该地貌的形成错误,结合选项可知①②④组合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图1),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7、8题。
7.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A.①B.②C.③D.④8.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解析】第7题,波浪岩属于花岗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由图2可知,碎屑物形成④岩石,则④为沉积岩;岩浆和岩浆岩可以互相转换,则①为岩浆,②为岩浆岩,③为变质岩。第8题,波浪岩属于花岗岩,其形成首先要经过岩浆侵入地层,冷却凝结,然后经地壳抬升作用,出露地表,受风化剥蚀作用影响,最后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波浪的形状。
(2018·新乡调研)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凹坑,我国珠江口庙湾岛上的花岗岩风化坑极为典型,它多出现在裸露的巨大砾石顶部及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岩石面上。研究者在凹坑内发现岩石的长石经外力作用,其钙、钾等元素流失,并向黏土矿物转化。图1示意风化坑剖面,图2示意地壳物质循环。据此完成9~11题。
9.岩石按成因分类,庙湾岛的风化坑属于图2所示的( )A.①类岩石B.②类岩石C.③类岩石 D.④类岩石10.形成庙湾岛风化坑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物理风化 B.化学风化C.流水侵蚀 D.海浪侵蚀
11.在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岩石面上易形成风化坑的主要原因是( )A.有利于潮水涨落,加速海浪侵蚀B.有利于凹坑积水,促进化学风化C.有利于风化物迁移,增强流水侵蚀D.有利于吸收太阳辐射,加快物理风化
【解析】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庙湾岛上的风化坑岩石是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依据图2判断,①为侵入型岩浆岩,②为喷出型岩浆岩,③为沉积岩,④为变质岩。第10题,根据风化坑的概念可知,其是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再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化学元素流失及矿物类型的转化可以判断,该风化坑的形成主要是化学风化作用的结果。第11题,由图1可知,坑口是有水渍线的,且由风化坑概念可知,风化坑是积水风化作用的结果,因此在风化坑的形成过程中必须有积水,而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岩石面有利于在坑内保存积水。
12.(2019·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
【答案】(1)(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2)变化特征:深度增加。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3)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13.(2018·东莞质检)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松恩峡湾是挪威最大的峡湾,也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湾,全长达204 km,最深处达1 308 m。下图示意松恩峡湾的位置及形成过程。
材料二 有旅游者这样描写松恩峡湾:刀剁斧劈般的千米绝壁之下,一道强劲的碧水将群峰劈开;极险的悬崖公路有着骇人的名字——“山妖的阶梯”;瀑布从冰雪覆盖的山巅飞身而下,农庄镶嵌在陡壁上,彩虹飞架。材料三 公元8~11世纪,维京海盗在松恩峡湾一带迅速发展,一度让欧洲人闻风丧胆,造就了峡湾人心中一段无比骄傲的历史,但在关于挪威峡湾的世界遗产情况报告中提到——目前峡湾的生存环境异常艰险困苦。(1)说明松恩峡湾的形成过程。(2)分析松恩峡湾附近古代海盗猖獗的地理原因。(3)为改善峡湾人生活,有人提出大力发展峡湾旅游,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5章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考点2外力作用与地貌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太阳辐射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5章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考点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花岗岩,沉积岩,压实固结,石灰岩,大理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