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同步教案
小学小数的意义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小数的意义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经历测量活动,了解小数的产生,探究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并为今后学习小数的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本单元内容较多,主要有: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4.小数与单位换算;5.小数的近似数及整理和复习。其中教学重点是: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能够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是:1.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2.理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3.理解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与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区别。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学习概念的经验,他们在学习自然数、分数的初步认识过程中体会到了概念的学习需要从实际中抽象、辨析、运用。在知识上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会根据具体的情境写分数;会读写小数,能结合具体的计量单位说出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会进行简单的一位小数的加减,会比较简单的两位小数的大小;知道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知道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这些知识都是本单元教学的基础。
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些知识的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
2.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学生在以前所学的小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整数的有关知识和经验,都可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教师应充分激活学生的相关学习经验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3.注重板书设计,引领学生归纳概括。本单元的概念、性质等内容较多,教科书在编排中也注意突出对法则等内容的提炼,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地梳理、归纳,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的过程中,重要的思维支撑就是板书,教学中要通过清晰的板书设计,给学生提供明晰的思路,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知识。
4.加强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充分利用教具和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学知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教学时要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米尺等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感知,联系旧知,在观察、猜测、操作、比较、验证、归纳、概括的过程中获取新知。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第1课时 小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2~33例1,完成P33“做一做”,P36~37“练习九”第1、2、3、7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明确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在测量、观察、猜测、类推、交流等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启发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经历测量活动,了解小数的产生
1.学生分组测量。
师:同学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米尺)对,知道米尺是用来干嘛的吗?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自由选择物品,拿出你们的米尺测量出它们的长度。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测量黑板、讲桌、课桌等。
预设1:我测量的黑板的长度是2m4dm8cm。
预设2:我测量的是我的课桌,长度大约是120cm。
预设3:我测量的讲桌的高度是1m5cm。
师:同学们都很棒,已经测量出了黑板的长、课桌的长和讲桌的高,现在给大家提一个问题:用米作单位,不够1m怎么办?
师: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了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就发明和运用了小数来表示。
2.师:看来小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想知道刚刚我们测量出的数据用小数怎么表示吗?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究小数的意义。(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测量物体的长度,呈现“小数产生的过程”,使学生明白小数的作用,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也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探究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
1.回顾一位小数,理解其意义。
(1)师: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小数,在米尺上你能找出一位小数吗?你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米尺)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教学时要重视让学生亲自经历测量活动,积累充实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小数产生必要性的认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选择整分米数、分数、小数进行板书。
【学情预设】这是三年级学习小数初步认识时,就已经知道的,教师要逐渐规范学生说出:把1m平均分成10份,几分米就是十分之几米,也就是零点几米。
(2)师:观察黑板上每组数中的分数和小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一位小数就表示十分之几,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3)师:这些一位小数中最小的是哪一个呢?其他一位小数又和它有什么关系?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上面的数中1dm表示的长度最小,可以推出0.1是最小的,而其他小数,比如0.3里有3个0.1,0.7里面有7个0.1。
(4)师:看来一位小数都是几个0.1、几个0.1地在计数,由此可以说明,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
【设计意图】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感知过一位小数的意义,以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教师引导概括得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为后面研究两位小数打好基础。
2.探究两位小数的意义。
(1)师:刚才利用米尺认识了一位小数,继续观察米尺,看1cm用米作单位还可以怎么表示?其他厘米数呢?
(2)先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再试着独自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
【学情预设】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根据一位小数的认知去类推两位小数,即使是错误的描述也要展示,在交流辨析中理解整厘米数、百分之几的分数与两位小数之间的关系。
(4)师:观察黑板上每组中的分数和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后集中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我们知道1m=100cm,那么1cm=m=0.01m。
预设2:我发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本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一定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类推、交流等探究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明确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预设3:可以说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教师板书:厘米 m 0.01m)
(5)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两位小数就表示百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中最小的是0.01,两位小数都是几个0.01、几个0.01地在计数,所以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0.01。
【设计意图】两位小数的意义是本节课小数意义探究学习的重点,此环节的学习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完成。让学生先根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结合观察米尺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实现知识的迁移;再选择自己的例子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培养学生迁移类推、正确表达的学习能力。
3.类推三位小数的意义。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3上方尺子图。
(2)师:观察图片,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意义,那么三位小数表示什么呢?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集体汇报。
【学情预设】有了前面探究学习的基础,学生很容易通过认知的迁移类推,在相互交流中得出结论。
预设1:把1m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就是1mm,1mm=m=0.001m。
预设2:三位小数就表示千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预设3:三位小数中最小的是0.001,三位小数都是几个0.001、几个0.001地在计数,所以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0.001。
(教师板书:毫米m0.001m)
(3)师:说得非常好。请同学们想一想四位小数表示什么?五位小数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脱口而出:四位小数表示万分之几,五位小数表示十万分之几。
4.小数的计数单位。
(1)师:同学们都非常聪明,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的内容,回忆我们探讨的过程,你都发现了些什么?
同桌之间交流后学生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我认为分母是10、100、1000、10000等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预设2:我们知道,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千分之几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预设3:还可以说,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师:同学们总结得真好!我们知道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教学中应合理安排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自主探究,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完善板书: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0.10.010.001
【设计意图】由借助直观图形认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到通过联想认识四位小数、五位小数表示的意义,再到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5.探究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师:知道了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那么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有了对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的把握,推导出三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没有问题的。1dm等于10个1cm,所以0.1就是10个0.01;1cm等于10个1mm,所以0.01就是10个0.001;1dm是100个1mm,所以0.1就是100个0.001。
教师板书: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基础性练习:教科书P33“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做对,对于少数解答有问题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看图,将直观的图形和分数、小数联系起来。
2.综合性练习:教科书P36“练习九”第1、2、3题。
(1)第1题:学生自主连线后,指名学生汇报,说明理由。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明确小数和分数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2)第2题:学生边口答边填空。
【学情预设】有部分学生将第2个空错误地填写成2,引导学生理解0.32中一共有32个0.01。
(3)第3题:学生先想象一下这些小数表示的长度,同桌之间再相互用手势比划物体的长度。
3.拓展性练习:教科书P37“练习九”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学情预设】学生能很顺利地在直线上标出0.4、1.6、2.3的位置,但对于3.85会有学生犯难了,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先找到3.8和3.9,再在3.8到3.9之间找3.85。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层次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并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特别是在拓展性练习中,让学生在直线上认识小数,从而可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小数的大小,还可以体现出小数之间的关系和无限性,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课堂小结
1.师:同学们,开课时大家测量到的数据现在会用小数表示了吗?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2.师:课后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科书P33“你知道吗?”,了解小数的历史。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小数历史的了解,拓宽了知识面,渗透了民族自豪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笔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根据教科书顺序看,有小数的产生、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这么多内容中,小数的产生只要了解就可以了,因此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在实际测量中体会,没有过多地花费时间。对于主要内容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教师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展开教学,认识几位小数就学习相应的计数单位。这样安排教学,结构清晰,详略分明,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作业设计
1.填空。
(1)把1m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 )m,用小数表示是( )m;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是( )m,用小数表示是( )m。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 )、( )、( )……分别写作( )、( )、( )……
(3)0.7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 )个0.01是0.23。
(5)10个0.1是( );10个0.01是( );( )个0.001是0.01。
3.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0.3表示把一个整体分成10份,表示其中的3份。( )
(2)0.6m等于6dm。( )
(3)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参考答案
1.(1)0.010.03
(2)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0.10.010.001
(3)0.17(4)23(5)10.110
3.(1)×(2)√(3)×
◎教学笔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情景感知,借助直观,课堂训练,课堂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优秀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