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巩固训练——9.2溶解度
展开2021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巩固训练——9.2溶解度
一. 选择题
1.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
C.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 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 ℃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溶剂不一定都是水,酒精、汽油等也可做溶剂
C.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31.6g,则l00g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
3.2012年6月30日5时07分,新疆新源县与和静县交界地带发生6.6级地震。为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防疫人员通过喷洒含氯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该含氯消毒剂为不饱和溶液。下列对不饱和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浓溶液
B.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C. 一定是稀溶液
D.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4.如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 )
A.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
B.20℃时,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
D.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
5.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KNO3固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6.A图表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减少,乙试管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生石灰 D.浓硫酸
7.向一定质量含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Oa段表示产生气体的过程且X的值为53
B.图中Xb段表示产生沉淀的过程且Y值为63.6
C.c点时,溶液的pH>7
D.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1种
8.如图表示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50g甲、80g乙固体中各加入150g水,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同时各蒸发掉50g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冷却至t℃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冷却至t℃时,甲、乙均有晶体析出
C.冷却到0℃时,乙析出的晶体多
D.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9.(2020青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是溶质的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减少
C.同种溶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D.温度和溶剂的种类对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影响
10.(2020烟台)如图是MgCl2、KCl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点表示t2℃时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
C.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会析出晶体的是MgSO4
D.t2℃时,将40g MgCl2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90g
二、填空与实验题
1.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说明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
2.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请你填空。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
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3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 g溶液吗?________(填写“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
(4)要使c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
(2)50℃时,向50g水中加入50g A固体,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g。
5.某化学第二课堂小组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准备利用含FeSO4和CuSO4的废水(无其他难溶杂质),从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1)整个流程中,进行了两次操作1,操作1是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2)金属X 是______(填化学符号),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固体A中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写出固体A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冷却结晶法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前需要进行操作2,请问操作2是________。
6.下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1)蒸发前原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加入 g固体可以变成饱和溶液;
(2)20℃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n的数值是 。
(3)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的(填字母)。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7.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甲图所示,请回答:
(1)0℃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
(2)t2℃时,将150ga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 g;t2℃时,100ga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 g.
(3)要使t2℃时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4)现有操作步骤: 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a固体中含有少量b,则提纯a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5)我国有些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那么图中_________(填a或b或c)的溶解度曲线与Na2CO3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6)t2℃相同质量的abc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多少顺序 。
(7)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中的哪一种?___________
判断正误
(8)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a>b ( )
(9)将t2℃时相同质量的ab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a>b ( )
(10)t1℃相同质量的ac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同( )
(11)t1℃ac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同( )
三、解答题
1.将10 g铜锌合金放入到盛有100 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是109.8 g。(提示: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也不溶于水)
求:反应后产生氢气多少g,合金中锌的质量多少g。
2021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巩固训练——9.2溶解度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
C.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 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 ℃
【答案】D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溶剂不一定都是水,酒精、汽油等也可做溶剂
C.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31.6g,则l00g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
【答案】D
3.2012年6月30日5时07分,新疆新源县与和静县交界地带发生6.6级地震。为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防疫人员通过喷洒含氯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该含氯消毒剂为不饱和溶液。下列对不饱和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浓溶液
B.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C. 一定是稀溶液
D.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答案】D
4.如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 )
A.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
B.20℃时,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
D.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
【答案】C
5.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KNO3固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答案】C
6.A图表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减少,乙试管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生石灰 D.浓硫酸
【答案】A
7.向一定质量含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Oa段表示产生气体的过程且X的值为53
B.图中Xb段表示产生沉淀的过程且Y值为63.6
C.c点时,溶液的pH>7
D.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1种
【答案】B
8.如图表示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50g甲、80g乙固体中各加入150g水,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同时各蒸发掉50g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冷却至t℃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冷却至t℃时,甲、乙均有晶体析出
C.冷却到0℃时,乙析出的晶体多
D.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答案】D
9.(2020青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是溶质的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减少
C.同种溶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D.温度和溶剂的种类对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影响
【答案】AC
10.(2020烟台)如图是MgCl2、KCl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点表示t2℃时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
C.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会析出晶体的是MgSO4
D.t2℃时,将40g MgCl2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90g
【答案】D
二、填空与实验题
1.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说明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随压强的降低而变小。
2.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请你填空。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
【答案】Zn(NO3)2 Fe(NO3)2 Ag、Fe Zn Ag、Fe
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3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 g溶液吗?________(填写“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
(4)要使c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t1℃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不能 (3)c<b<a (4)升温
4.下列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
(2)50℃时,向50g水中加入50g A固体,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g。
【答案】B>A=C(或B>C=A) 25
5.某化学第二课堂小组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准备利用含FeSO4和CuSO4的废水(无其他难溶杂质),从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1)整个流程中,进行了两次操作1,操作1是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2)金属X 是______(填化学符号),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固体A中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写出固体A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冷却结晶法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前需要进行操作2,请问操作2是________。
【答案】 过滤 Fe Fe + CuSO4=Cu + FeSO4 Cu、Fe Fe + H2SO4 =FeSO4 + H2↑ 蒸发(或者蒸发浓缩)
6.下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1)蒸发前原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加入 g固体可以变成饱和溶液;
(2)20℃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n的数值是 。
(3)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的(填字母)。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答案】(1)不饱和 4 (2) 50g 11g(漏单位g不得分) (3)C
7.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甲图所示,请回答:
(1)0℃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
(2)t2℃时,将150ga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 g;t2℃时,100ga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 g.
(3)要使t2℃时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4)现有操作步骤: 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a固体中含有少量b,则提纯a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5)我国有些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那么图中_________(填a或b或c)的溶解度曲线与Na2CO3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6)t2℃相同质量的abc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多少顺序 。
(7)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中的哪一种?___________
判断正误
(8)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a>b ( )
(9)将t2℃时相同质量的ab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a>b ( )
(10)t1℃相同质量的ac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同( )
(11)t1℃ac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同( )
【答案】(1)c>b>a (2)30 20 (3)加入溶质或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溶剂 (4)adcb (5)a (6)c>b>a (7)c (8)-(11)错
三、解答题
1.将10 g铜锌合金放入到盛有100 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是109.8 g。(提示: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也不溶于水)
求:反应后产生氢气多少g,合金中锌的质量多少g。
【答案】0.2 6.5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986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溶解度测试题</a>,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填空与简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梳理+巩固训练考点04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梳理+巩固训练考点04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9%=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B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巩固训练——4.2水的净化: 这是一份2021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巩固训练——4.2水的净化,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净水过程中可加入的吸附剂是,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下面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