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 富国强兵的秦国课后测评
展开1.“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的根本原因是( )
A.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B.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C.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D.人民群众的大力拥护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商鞅变法之所以得到贯彻落实,是由新兴的经济形式决定的,A、C、D均为政治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答案:B
2.商鞅变法时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表明商鞅变法( )
A.要取消贵族特权
B.模糊了社会等级界限
C.使贵族体制发生转变
D.以废除奴隶制为重要目的
解析:根据关键词“商鞅变法”“军功”“受上爵”“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可知题中的规定为军功爵制度,加之“明尊卑爵秩等级”,进一步明确了爵位等级,这些共同作用于贵族体制,使其产生变化,没有彻底的取消贵族特权,故A项错误;材料进一步明确了爵位等级,故B项错误;商鞅变法采用军功授爵制,打破原来世卿世禄的贵族体制,故C项正确;材料与奴隶制的存废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
3.苏轼认为:“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商鞅变法重刑罚,轻教化
②商鞅重视农业,轻视商业
③苏轼的评价较为客观公正
④商鞅重视利益,轻视道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4.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是( )
①重农抑商 ②“燔诗书而明法令” ③奖励军功 ④废除井田制 ⑤实行连坐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内容及结果中的消极影响,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商鞅变法的三大偏差:压制工商业、弃绝文化、以刑杀立威。据此结合备选项便可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B项。
答案:B
5.开创了大一统帝国的秦朝仅存约15年的时间。造成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 )
A.武将篡权 B.苛法暴政
C.外族入侵 D.诸侯争霸
解析:结合相关史实可知秦朝并未出现武将篡权的现象,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采用法家思想治国,实行严刑峻法激化了社会矛盾,因此而灭亡,故B项正确;秦始皇时期派名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了长城,因而减轻了匈奴对秦王朝的威胁,故C项错误;秦朝实行郡县制,因而不会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故D项错误。
答案:B
6.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
解析: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可以看出部分社会下层人员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第二小问,结合商鞅变法的背景以及措施作答即可,商鞅变法实行“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答案:变化:部分社会下层人员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
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秦孝公启用商鞅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其目的在强国,而非富民。随着改革的深化,秦国对全民、全军和经济的动员能力越来越强,席卷天下、并吞八荒的“秦国梦”正在一步步逼近。然而,任何一场改革,如果缺乏全民共识,不能构建上下认同的所谓“核心价值观”,要想“从胜利走向胜利”,结果可想而知。
——王立新《商鞅改革何以为
秦帝国灭亡埋下伏笔》
(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2)材料二认为商鞅改革“为秦帝国灭亡埋下伏笔”,你是否赞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答案:(1)推行什伍连坐制度,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2)赞同。
理由:商鞅变法法律残酷;并非富民,缺乏全民共识;焚烧诗书,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不赞同。
理由:秦朝灭亡是秦暴政导致的,与商鞅变法没有多大关系。商鞅变法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推动了秦国的社会发展;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增强了国力;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 明治维新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 明治维新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872年日本政府发布告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 改革的后果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 改革的后果一课一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3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3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时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网络构建,典题训练,升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