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语文作文技法精讲二轮专题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让叙事一波三折(中考语文作文技法精讲) 其他 12 次下载
- 中考作文技法讲练之选材布局(中考语文作文技法精讲) 其他 16 次下载
- 语言表达(中考语文作文技法精讲) 其他 12 次下载
- 中考作文时新素材-(中考语文作文技法精讲) 其他 34 次下载
- 作文变式技巧(中考语文作文技法精讲) 其他 17 次下载
审题立意(语文中考作文技法精讲)
展开
这是一份审题立意(语文中考作文技法精讲),共8页。主要包含了抓题眼,明方向,明限制,定范围,展联想,挖主旨,析导语,明暗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概述
审题,就是审察题意,明确题目要求;立意,就是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认真审题,恰当立意,才能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也才能有效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选材的范围,还要注意分析题目,探究其含义。如果遇到提供材料的作文,需要仔细审读材料,对材料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推敲材料蕴含的意义,选择其中的某个角度或要点作为写作重点。
第一节 命题作文审题四法
命题作文,即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单纯以“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让考生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二是以“导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一定的引导,同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那么,如何审好题目呢?
一、抓题眼,明方向。
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眼”。扣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中心,有了明确的写作方向。①单词语题目,题目即“题眼”,如《尝试》《奔跑》等。②词组型题目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题眼”,动词是“题眼”。如“心灵的选择”的“题眼”是“心灵”。“这件事教育了我”的“题眼”是“教育”,“我喜欢那句格言”的“题眼”是“喜欢”。
二、明限制,定范围。
中考作文在题目上或显或隐地会加以限制,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数量、情感、内容、变化等诸多方面,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不能越“雷池”半步。题目上若没写明限制的内容,需要考生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这些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如“美丽的谎言”,明确规定了事情的属性——本身是带有欺骗性的,但其实质必须是善意的、美丽的;没有限制的内容有:对象——任何人,具体内容——欺骗的具体内容和经过,时间范围——过去、现在……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我们所经历的和所获得的生活体验,应当是最有新意的写作内容。在保证符合命题要求的前提下,要有意识地选择写作的最佳突破口,力争用与众不同的材料,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三、展联想,挖主旨。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如《我长大了》这个文题,其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如果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够照顾自己,胆子变大了,能对付别人的欺负等等,那么这种理解就比较肤浅。而如果能够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已经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准确而较深刻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四、析导语,明暗示。
题目前面的导语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一种提示,也是一种限制。作为一种提示,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目与拓展思路,同时,也指出了写作范围和素材选择等。作为一种限制,导语往往会限制文章的选材、立意等,体现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让我们的写作有一定的方向。所以做这类命题作文题,首先需要我们认真阅读,仔细揣摩提示语。如2017年安徽中考作文命题“这就是我的承诺”,在题目之前,加上了一段导语:“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近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首先审题目:“这”“我的”“承诺”是三个重要的关键词。“这”属指示代词,而且是单指,不同于“这些”,“字”外之意在于,不可见到“承诺”便兴奋,一口气写出两三个承诺,那便是跑偏了。“承诺”是主角,导语对写作材料的选择、对“承诺”的判断有着明显的暗示作用,不闯红灯、走近经典、追求卓越、关爱他人……走出了“小我”,体现出和谐、文明、敬业、友善等等价值理念。“在初中生活里”明确的是“近年来”的时间概念,“经历和感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现了“我”的范畴。可见,这些要素,字字都是提要求、句句都是定规则,轻视不得,忽略不得。
学以致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点光亮,照耀人生。生活中的任何人、事、景、物都可以成为我们心里的那束光,指引我们走出黑暗与迷茫,给予我们温暖和希望,帮助我们学会坚切与顽强……你心里的那来光是什么?
请以“你是我心里的那束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题眼是___________,“光”指的是___________
从导语和题目看,写的内容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要表达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__________点写作要求。
第二节 半命题作文:细审题,巧补题
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者只给出了题目的一部分内容,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以自己补充的题目为题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半命题作文是近年来中考考题的一种重要类型。它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仍有一定的限制,令不少考生无从下手,但若能充分利用其特点,写好半命题作文并非易事。下面就教给同学们重要的几招。
一、细审题,明限制。
曾有人诗意地把半命题作文比作“把风筝放飞在蓝天下”,考生可以像蓝天下飞翔的风筝一样自由选材构思,但绝不能忘乎所以地脱离命题人手中的“线”。命题人的“线”控制了考生飞翔的范围。那么,半命题作文通常有哪些限制呢?
一限选材范围。虽然半命题作文有一半命题权由我们掌控,但绝不能脱离命题者限制的选材范围。如2018年安徽中考半命题作文《原来,我也很 》,题目中的“原来”“也”是关键,它告诉作文者,题中所补填的内容是原先没发现,现在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才使读者恍然大悟,因材,所写的内容必须写到所填内容的反面,不提这个方面,文章就离题了。再如这个题目前的导语中写道“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从这个导语,也可以知道,所写的内容必须是自己成长中经历的事件,写自己成长中重新认识自己的某种品行,而不能写成别人的。再如2019年河南中考半命题作文《 让我更出彩》,“更出彩”说明以往就很不错,但是现在越来越出彩,比以往更好,“更”字在这里有比较之意,内容要写出层次,体现现在和以往的变化。
二限作文立意。虽然不少作文题有“立意自定”的自由。但我们补题时绝不能突破命题人暗示的立意方向或底线。如2019年河南中考半命题作文《 让我更出彩》,“出彩”一词提醒作文的立意必须积极向上。
三限感情基调。有的半命题作文已经限定了作文的感情基调。比如半命题作文《怀念 的日子》,就暗示了本文的感情基调应是对某人、某物、某段时光的怀念。
二、细审题,明要求。
虽然半命题作文只给出了一半的题目,但通过细心审读,还是能帮助获得关键信息的。半命题作文的题目通常有前空型、中空型、后空型几种结构,无论哪种结构,考生都应从两个方面分析题目:一是把握已有的一半题目所透露的信息,二是仔细揣摩所填内容与已有内容的搭配,确保逻辑上是严密的,语言上是通顺的。
1.抓关键信息,揣摩命题意图。
如“ 里的微感动”,一个“微”字表明了写作的重点是小感动,写作时要小中见大,再如“那一次,我 ”,“那一次”不仅有数量的限制,还告诉我们在叙事的同时要突出瞬间的心灵体验,写出真实的感受。这些字词,是审题的关键,只有抓住这些关键的信息,充分理解命题者的意图,才能准确地审题立意。
2.细审题,审清题目中的隐性信息。
如“越来越 的我”,“越来越”就隐含着在写作时要重点写出“我”变化的过程这一信息。
3.细审题,明确有关文章体裁等方面的要求。
作文的写作要求一般包括体裁、篇幅、及表达等方面的限制,考生在写作时要仔细阅读写作要求,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确定适合自己的文体和表达方式,才能使自己得心应手,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
巧补题,出佳篇。
“题好文一半”,好的作文题目能让人眼前一亮,也有利于写出靓丽的作文。好的作文题目,是作文的眼睛,可以让阅卷老师窥见文章的灵魂。因此,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是写作的关键。补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品位的高低,作文得分的多少。下面给同学们谈谈补题的三大原则和五个技巧。
补题原则:
1.熟悉性原则:即选自己最熟悉、平时积累素材较多的,容易把握的内容来补题。如“我的青春里有 ”一题,如果考生对某次失败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就可以补写为“我的青春里有失败”,如果对某次成功记忆犹新,就可以补写为“我的青春里有成功的喜悦”。反之,如果对“温馨”体会不深或材料不足,就尽量不要作为补写在横线上的词语。
2.贴切性原则:即标题范围尽量小,从小的角度切入,选取特定的情境,不要太宽泛以致偏离题意。如“ 的味道”一题,可以补写为“糖葫芦的味道”、“想家的味道”等。这样补题便于选取自己生活中有关这些最为心动的场景或印象最深的细节,从而写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3.新颖性原则:指题目所表现的内容、角度应是新颖的。如“晒出我的 ”一题,可补写为“晒出我的梦想”、“晒出我的快乐”“晒出我的童年照”等这些新颖的标题。
补题技巧:
1.用具体事物补题。将要写的内容细化成具体事物,或者加上一个修饰性词语。这样便于阅卷老师迅速领会写作内容,也可使写作有物可依。比如“星星是美丽的”、“悄悄开放的花朵是美丽的”、我的青春里有诗词歌赋、“做好自己让我更出彩”等等。
2.用抽象事物补题。用抽象的事物入题,便于抒发内心复杂的情感。如“离别是美丽的”,“原来,我也很坚强”、“原来,我也很美丽”、“原来,我也很幸福”、“原来,我也很懂得珍惜”等。
3.巧用修辞补题。灵活运用夸张、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比如“我渴望飞翔”、“我打开了自信之门”、“我的青春里有风雨”等。
4.逆向思维补题。打破传统的、常规的思维束缚,大胆地反弹琵琶,不落俗套。如“书包里的微感动”,用小小书包来呈现父母、老师对自己的爱。如“我渴望生病”,用生病的时候才能得到忙碌的父母的陪伴来表达对亲情的渴望。
5.特殊符号补题。即借用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特殊符号或公式来补题。如“我渴望得到A+”表达对好成绩的渴望,“好习惯≠成功”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形式新颖独特,引人注目。
学以致用
1.以“当我面对__________的时候”为题,分析下面给出的可填入横线处的示例,请你选择恰当的角度或特定情景,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示例:①心灵的抉择;②寒风;③掌声;④误解;⑤鼓励
2.请试着用“具体事物补题法”补全下面的题目。
__________是最好的礼物 __________告诉我
第三节 材料作文的审题与拟题
材料作文,是命题者给考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考生依据自己对材料的分析、理解、提炼,按要求进行写作的一种命题方式。在历年中考中,材料作文都有不同的体现。跟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作文题相比,材料作文在审题、构思和立意方面难度相对较大。因此,要想获得高分作文,不过好审题这关,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同学们在备考时也不能忽略。
一、准确领悟题旨。
1.综合把握,反复阅读。相对于命题作文来说,材料作文的审题不再是对一个词语或者短语的关注,而是推敲几十甚至几百字材料,或者是丰富内涵的图画材料,需要思考的不再是词语的内涵和结构,而是材料或者画面自身的思想内涵以及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所以材料作文的审题必须读懂内容。必须全面把握材料的意思,抓住重点、还要深入把握内在的关系,明确材料的感情倾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2.找准重点,认真思考。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词(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材料】有人问巴西球员贝利:“你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下一个。”
【分析】材料中的“下一个”就是关键词,对其进行分析,可知贝利具有永不满足的精神。因此作文的立意可定为:不懈追求,追求是无止境的。
3.从多则材料中提取归纳写作话题。如果作文提供的材料不止一个,就要逐则分析其内涵,然后再比较出相同点或相异点,从而归纳出作文的写作话题。
【2018年河南材料】1.工欲论人者,察己常疏。释义:巧于议论别人的人,很少省察自己。2.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释义:品德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
【分析】这两则材料都是名言,从正反两面谈做人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第一则在批评那些“严以律人,宽以待己”的人,是从反面说的;第二则是在倡导“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从正面讲的。因为题目要求是“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因此,除了可以从两则名言的共同点来谈,也可以只从第一则角度谈“工于论人者,察己常疏”的弊端,即不利于团结,不利于个人成长,要常思己过,善扬人长,也可以从第二则的角度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好处。
4.由物及人。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考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2019年河南材料】时钟对指南针说:“什么时候你都指向南方,真是太固执了!”指南针微笑着回答:“如果我像你一样不时指向不同的方向,早就被人当垃圾扔掉了。”
【分析】可以把“时钟”“指南针”理解为不同的观点,“时钟”和“指南针”说的话就是人的两种人生态度,前者觉得后者固执,后者认为人应该有所坚守。据此,考生可以提炼出的立意有:①坚守信念;②不忘初心;③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等。
二、抓住主题,巧妙拟题。
1.抓关键词句。①直接引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拟题目。②根据关键词句,添加前后缀,形成观点拟题目。③抓关键句,提炼观点拟题目。④提炼观点拟题目。如“静心才能成功”“变换角度才能成功”“随机应变的能力”等。
2.运用修辞拟题。在拟题时运用比喻、拟人、谐音、对比、反问等修辞方法。如:”挫折——一生的财富”、“放手——给孩子成长的天空”、“读书,品味人生的良药”等。
3.化用术语。化用名篇、歌曲、诗词的标题或名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借我一双慧眼”、“莫让浮云遮望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等。
4.反弹琵琶,出其不意。运用求异思维,反射思考,别开生面。如“无意成就完美”、“众不敌寡”、“成功之路慢慢走”等。
学以致用
某位作家曾对窗子和镜子有过这样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你拟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的立意和角度
写作文一定要重视立意。意高文自胜。一个好的立意,能令阅读者眼前一亮。考场作文,如果立意新颖,不同凡响,文章的品位自然就能高人一筹,从而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因此,同学们写作时在立意上多下一点功夫,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平时写作中,我们如何在立意上做到新颖别致、胜人一筹呢?可以从“以小见大”“反向立意”“升华立意”这三方面考虑。
1.以小见大。
“小”指的是现象,“大”指的是本质。我们要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即“一滴水里见阳光”。或是通过叙写生活中的一件小小的极其平常的事情阐述一个大的事理;或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写到人和人生,对生命的感悟;或是通过塑造小人物的形象,揭示其闪光的性格层面,彰显其伟大的人格,从而起到激励、感化读者的大作用。
如习作《跑!跑!跑!》这样写道:我好高兴,终于快到了。穿过这个黑巷子,就是光明了,我看了看手表,“Oh, my gd!”距上课只有3分钟了,此时才真正明白一刻值千金的道理,我真的坚持不住了,又想放弃狂跑,但大风大浪都经过了,可不要在阴沟里翻船。坚持!
“跑!跑!跑!”现在我们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因为我们是凡人,为了走在前面,我们必须跑。
作者用诙谐的语言,幽默的笔调记录了自己的一次“惊险遭遇”:一次因害怕迟到而与时间进行的赛跑。生活中,上学、赶车、上班、约会……为了赶时间而奔跑是司空见惯的事,也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作者却从中得到了人生启示:“为了走在前面,我们必须跑。”实现梦想需要奔跑,迅猛发展需要奔跑,激烈竞争必须奔跑!文章便这样以小见大,从小事中折射出了大道理。
2.逆向立意
所谓“逆向”立意是打破通常的思维定势,从题目字眼或一般人所了解的观点、说法的不同方向去思考,“背道而驰”地确立主体,以表达自己不同反响的认识和看法。好作文就应该材料新、角度新、构思巧,尤其要立意新。切忌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老生常谈,令人心烦。而作文“逆向”立意,则能独辟蹊径,不落俗套,是作文通向成功的“秘诀”之一。比如,人们一般认为美丽的风景在远方,而忽略了身边的景致。由此可以逆向立意:珍惜生眼前的风景;再比如,人们往往对失败、挫折、磨难等,没有好感,深恶痛绝。由此可以逆向立意:珍惜失败,珍惜挫折、珍惜磨难……
在“逆向”立意创新过程中,必须遵守立意要准确、正确的原则,不能为“标新立异”而过了头,写出谁都不能同意的“奇谈怪议”,须知“真理再往前迈一步就会变成谬论”。如相对于“开卷有益”而逆向立意为“开卷未必有益”,则必须界定“卷”的性质,否则这个观点便难以成立。又如相对于“旁观者清”而逆向立意为“旁观者未必清”,则必须界定“观”的态度和方法,否则,此观点也不能成立。
3.升华立意
从个人情感升华到国家、民族等更高的境界进行立意。立意时,要紧抓题目往“高”处想,最好能够想到家国情怀、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以及绿色生态等。如 2019 年齐齐哈尔“________ 是一种幸福 ”作文题,可以补题为“成长是一种幸福”,一般人会写自己在生活中逐渐成长,独立自主做了家务,提升了学习效率,帮助了身边邻里,从而感受到成长的幸福。但是从国家的层面来写,当看到祖国大阅兵、举办奥运会、天宫一号发射、港珠澳大桥顺利建成时,“我”感受到了祖国越来越强大。祖国的成长和强大,让“我”感觉做一名中国人真幸福。
学以致用
很多时候,我们懂得一个道理,理解一个人就在一瞬间,好像灵光一闪,就那么一下,我们就明白了许多,长大了许多。这样的经历、这样的感悟也会成为我们人生闪闪发光的金子,值得记录下来。请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给下面的场景加上一段文字,升华一下主旨。
忽然,两位相偕而行的老人映入我的眼帘。他们虽然步履蹒跚,但是却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和谐,那么的默契。两位老人走得很慢,仿佛要将生命和生命的回味延伸,又像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之后,细细品味这芬芳的温馨。
透过窗户看到这一幕,
知识概述
审题,就是审察题意,明确题目要求;立意,就是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认真审题,恰当立意,才能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也才能有效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选材的范围,还要注意分析题目,探究其含义。如果遇到提供材料的作文,需要仔细审读材料,对材料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推敲材料蕴含的意义,选择其中的某个角度或要点作为写作重点。
第一节 命题作文审题四法
命题作文,即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单纯以“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让考生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二是以“导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一定的引导,同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那么,如何审好题目呢?
一、抓题眼,明方向。
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眼”。扣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中心,有了明确的写作方向。①单词语题目,题目即“题眼”,如《尝试》《奔跑》等。②词组型题目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题眼”,动词是“题眼”。如“心灵的选择”的“题眼”是“心灵”。“这件事教育了我”的“题眼”是“教育”,“我喜欢那句格言”的“题眼”是“喜欢”。
二、明限制,定范围。
中考作文在题目上或显或隐地会加以限制,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数量、情感、内容、变化等诸多方面,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不能越“雷池”半步。题目上若没写明限制的内容,需要考生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这些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如“美丽的谎言”,明确规定了事情的属性——本身是带有欺骗性的,但其实质必须是善意的、美丽的;没有限制的内容有:对象——任何人,具体内容——欺骗的具体内容和经过,时间范围——过去、现在……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我们所经历的和所获得的生活体验,应当是最有新意的写作内容。在保证符合命题要求的前提下,要有意识地选择写作的最佳突破口,力争用与众不同的材料,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三、展联想,挖主旨。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如《我长大了》这个文题,其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如果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够照顾自己,胆子变大了,能对付别人的欺负等等,那么这种理解就比较肤浅。而如果能够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已经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准确而较深刻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四、析导语,明暗示。
题目前面的导语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一种提示,也是一种限制。作为一种提示,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目与拓展思路,同时,也指出了写作范围和素材选择等。作为一种限制,导语往往会限制文章的选材、立意等,体现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让我们的写作有一定的方向。所以做这类命题作文题,首先需要我们认真阅读,仔细揣摩提示语。如2017年安徽中考作文命题“这就是我的承诺”,在题目之前,加上了一段导语:“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近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首先审题目:“这”“我的”“承诺”是三个重要的关键词。“这”属指示代词,而且是单指,不同于“这些”,“字”外之意在于,不可见到“承诺”便兴奋,一口气写出两三个承诺,那便是跑偏了。“承诺”是主角,导语对写作材料的选择、对“承诺”的判断有着明显的暗示作用,不闯红灯、走近经典、追求卓越、关爱他人……走出了“小我”,体现出和谐、文明、敬业、友善等等价值理念。“在初中生活里”明确的是“近年来”的时间概念,“经历和感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现了“我”的范畴。可见,这些要素,字字都是提要求、句句都是定规则,轻视不得,忽略不得。
学以致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点光亮,照耀人生。生活中的任何人、事、景、物都可以成为我们心里的那束光,指引我们走出黑暗与迷茫,给予我们温暖和希望,帮助我们学会坚切与顽强……你心里的那来光是什么?
请以“你是我心里的那束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题眼是___________,“光”指的是___________
从导语和题目看,写的内容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要表达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__________点写作要求。
第二节 半命题作文:细审题,巧补题
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者只给出了题目的一部分内容,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以自己补充的题目为题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半命题作文是近年来中考考题的一种重要类型。它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仍有一定的限制,令不少考生无从下手,但若能充分利用其特点,写好半命题作文并非易事。下面就教给同学们重要的几招。
一、细审题,明限制。
曾有人诗意地把半命题作文比作“把风筝放飞在蓝天下”,考生可以像蓝天下飞翔的风筝一样自由选材构思,但绝不能忘乎所以地脱离命题人手中的“线”。命题人的“线”控制了考生飞翔的范围。那么,半命题作文通常有哪些限制呢?
一限选材范围。虽然半命题作文有一半命题权由我们掌控,但绝不能脱离命题者限制的选材范围。如2018年安徽中考半命题作文《原来,我也很 》,题目中的“原来”“也”是关键,它告诉作文者,题中所补填的内容是原先没发现,现在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才使读者恍然大悟,因材,所写的内容必须写到所填内容的反面,不提这个方面,文章就离题了。再如这个题目前的导语中写道“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从这个导语,也可以知道,所写的内容必须是自己成长中经历的事件,写自己成长中重新认识自己的某种品行,而不能写成别人的。再如2019年河南中考半命题作文《 让我更出彩》,“更出彩”说明以往就很不错,但是现在越来越出彩,比以往更好,“更”字在这里有比较之意,内容要写出层次,体现现在和以往的变化。
二限作文立意。虽然不少作文题有“立意自定”的自由。但我们补题时绝不能突破命题人暗示的立意方向或底线。如2019年河南中考半命题作文《 让我更出彩》,“出彩”一词提醒作文的立意必须积极向上。
三限感情基调。有的半命题作文已经限定了作文的感情基调。比如半命题作文《怀念 的日子》,就暗示了本文的感情基调应是对某人、某物、某段时光的怀念。
二、细审题,明要求。
虽然半命题作文只给出了一半的题目,但通过细心审读,还是能帮助获得关键信息的。半命题作文的题目通常有前空型、中空型、后空型几种结构,无论哪种结构,考生都应从两个方面分析题目:一是把握已有的一半题目所透露的信息,二是仔细揣摩所填内容与已有内容的搭配,确保逻辑上是严密的,语言上是通顺的。
1.抓关键信息,揣摩命题意图。
如“ 里的微感动”,一个“微”字表明了写作的重点是小感动,写作时要小中见大,再如“那一次,我 ”,“那一次”不仅有数量的限制,还告诉我们在叙事的同时要突出瞬间的心灵体验,写出真实的感受。这些字词,是审题的关键,只有抓住这些关键的信息,充分理解命题者的意图,才能准确地审题立意。
2.细审题,审清题目中的隐性信息。
如“越来越 的我”,“越来越”就隐含着在写作时要重点写出“我”变化的过程这一信息。
3.细审题,明确有关文章体裁等方面的要求。
作文的写作要求一般包括体裁、篇幅、及表达等方面的限制,考生在写作时要仔细阅读写作要求,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确定适合自己的文体和表达方式,才能使自己得心应手,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
巧补题,出佳篇。
“题好文一半”,好的作文题目能让人眼前一亮,也有利于写出靓丽的作文。好的作文题目,是作文的眼睛,可以让阅卷老师窥见文章的灵魂。因此,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是写作的关键。补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品位的高低,作文得分的多少。下面给同学们谈谈补题的三大原则和五个技巧。
补题原则:
1.熟悉性原则:即选自己最熟悉、平时积累素材较多的,容易把握的内容来补题。如“我的青春里有 ”一题,如果考生对某次失败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就可以补写为“我的青春里有失败”,如果对某次成功记忆犹新,就可以补写为“我的青春里有成功的喜悦”。反之,如果对“温馨”体会不深或材料不足,就尽量不要作为补写在横线上的词语。
2.贴切性原则:即标题范围尽量小,从小的角度切入,选取特定的情境,不要太宽泛以致偏离题意。如“ 的味道”一题,可以补写为“糖葫芦的味道”、“想家的味道”等。这样补题便于选取自己生活中有关这些最为心动的场景或印象最深的细节,从而写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3.新颖性原则:指题目所表现的内容、角度应是新颖的。如“晒出我的 ”一题,可补写为“晒出我的梦想”、“晒出我的快乐”“晒出我的童年照”等这些新颖的标题。
补题技巧:
1.用具体事物补题。将要写的内容细化成具体事物,或者加上一个修饰性词语。这样便于阅卷老师迅速领会写作内容,也可使写作有物可依。比如“星星是美丽的”、“悄悄开放的花朵是美丽的”、我的青春里有诗词歌赋、“做好自己让我更出彩”等等。
2.用抽象事物补题。用抽象的事物入题,便于抒发内心复杂的情感。如“离别是美丽的”,“原来,我也很坚强”、“原来,我也很美丽”、“原来,我也很幸福”、“原来,我也很懂得珍惜”等。
3.巧用修辞补题。灵活运用夸张、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比如“我渴望飞翔”、“我打开了自信之门”、“我的青春里有风雨”等。
4.逆向思维补题。打破传统的、常规的思维束缚,大胆地反弹琵琶,不落俗套。如“书包里的微感动”,用小小书包来呈现父母、老师对自己的爱。如“我渴望生病”,用生病的时候才能得到忙碌的父母的陪伴来表达对亲情的渴望。
5.特殊符号补题。即借用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特殊符号或公式来补题。如“我渴望得到A+”表达对好成绩的渴望,“好习惯≠成功”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形式新颖独特,引人注目。
学以致用
1.以“当我面对__________的时候”为题,分析下面给出的可填入横线处的示例,请你选择恰当的角度或特定情景,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示例:①心灵的抉择;②寒风;③掌声;④误解;⑤鼓励
2.请试着用“具体事物补题法”补全下面的题目。
__________是最好的礼物 __________告诉我
第三节 材料作文的审题与拟题
材料作文,是命题者给考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考生依据自己对材料的分析、理解、提炼,按要求进行写作的一种命题方式。在历年中考中,材料作文都有不同的体现。跟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作文题相比,材料作文在审题、构思和立意方面难度相对较大。因此,要想获得高分作文,不过好审题这关,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同学们在备考时也不能忽略。
一、准确领悟题旨。
1.综合把握,反复阅读。相对于命题作文来说,材料作文的审题不再是对一个词语或者短语的关注,而是推敲几十甚至几百字材料,或者是丰富内涵的图画材料,需要思考的不再是词语的内涵和结构,而是材料或者画面自身的思想内涵以及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所以材料作文的审题必须读懂内容。必须全面把握材料的意思,抓住重点、还要深入把握内在的关系,明确材料的感情倾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2.找准重点,认真思考。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词(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材料】有人问巴西球员贝利:“你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下一个。”
【分析】材料中的“下一个”就是关键词,对其进行分析,可知贝利具有永不满足的精神。因此作文的立意可定为:不懈追求,追求是无止境的。
3.从多则材料中提取归纳写作话题。如果作文提供的材料不止一个,就要逐则分析其内涵,然后再比较出相同点或相异点,从而归纳出作文的写作话题。
【2018年河南材料】1.工欲论人者,察己常疏。释义:巧于议论别人的人,很少省察自己。2.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释义:品德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
【分析】这两则材料都是名言,从正反两面谈做人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第一则在批评那些“严以律人,宽以待己”的人,是从反面说的;第二则是在倡导“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从正面讲的。因为题目要求是“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因此,除了可以从两则名言的共同点来谈,也可以只从第一则角度谈“工于论人者,察己常疏”的弊端,即不利于团结,不利于个人成长,要常思己过,善扬人长,也可以从第二则的角度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好处。
4.由物及人。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考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2019年河南材料】时钟对指南针说:“什么时候你都指向南方,真是太固执了!”指南针微笑着回答:“如果我像你一样不时指向不同的方向,早就被人当垃圾扔掉了。”
【分析】可以把“时钟”“指南针”理解为不同的观点,“时钟”和“指南针”说的话就是人的两种人生态度,前者觉得后者固执,后者认为人应该有所坚守。据此,考生可以提炼出的立意有:①坚守信念;②不忘初心;③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等。
二、抓住主题,巧妙拟题。
1.抓关键词句。①直接引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拟题目。②根据关键词句,添加前后缀,形成观点拟题目。③抓关键句,提炼观点拟题目。④提炼观点拟题目。如“静心才能成功”“变换角度才能成功”“随机应变的能力”等。
2.运用修辞拟题。在拟题时运用比喻、拟人、谐音、对比、反问等修辞方法。如:”挫折——一生的财富”、“放手——给孩子成长的天空”、“读书,品味人生的良药”等。
3.化用术语。化用名篇、歌曲、诗词的标题或名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借我一双慧眼”、“莫让浮云遮望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等。
4.反弹琵琶,出其不意。运用求异思维,反射思考,别开生面。如“无意成就完美”、“众不敌寡”、“成功之路慢慢走”等。
学以致用
某位作家曾对窗子和镜子有过这样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你拟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的立意和角度
写作文一定要重视立意。意高文自胜。一个好的立意,能令阅读者眼前一亮。考场作文,如果立意新颖,不同凡响,文章的品位自然就能高人一筹,从而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因此,同学们写作时在立意上多下一点功夫,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平时写作中,我们如何在立意上做到新颖别致、胜人一筹呢?可以从“以小见大”“反向立意”“升华立意”这三方面考虑。
1.以小见大。
“小”指的是现象,“大”指的是本质。我们要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即“一滴水里见阳光”。或是通过叙写生活中的一件小小的极其平常的事情阐述一个大的事理;或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写到人和人生,对生命的感悟;或是通过塑造小人物的形象,揭示其闪光的性格层面,彰显其伟大的人格,从而起到激励、感化读者的大作用。
如习作《跑!跑!跑!》这样写道:我好高兴,终于快到了。穿过这个黑巷子,就是光明了,我看了看手表,“Oh, my gd!”距上课只有3分钟了,此时才真正明白一刻值千金的道理,我真的坚持不住了,又想放弃狂跑,但大风大浪都经过了,可不要在阴沟里翻船。坚持!
“跑!跑!跑!”现在我们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因为我们是凡人,为了走在前面,我们必须跑。
作者用诙谐的语言,幽默的笔调记录了自己的一次“惊险遭遇”:一次因害怕迟到而与时间进行的赛跑。生活中,上学、赶车、上班、约会……为了赶时间而奔跑是司空见惯的事,也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作者却从中得到了人生启示:“为了走在前面,我们必须跑。”实现梦想需要奔跑,迅猛发展需要奔跑,激烈竞争必须奔跑!文章便这样以小见大,从小事中折射出了大道理。
2.逆向立意
所谓“逆向”立意是打破通常的思维定势,从题目字眼或一般人所了解的观点、说法的不同方向去思考,“背道而驰”地确立主体,以表达自己不同反响的认识和看法。好作文就应该材料新、角度新、构思巧,尤其要立意新。切忌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老生常谈,令人心烦。而作文“逆向”立意,则能独辟蹊径,不落俗套,是作文通向成功的“秘诀”之一。比如,人们一般认为美丽的风景在远方,而忽略了身边的景致。由此可以逆向立意:珍惜生眼前的风景;再比如,人们往往对失败、挫折、磨难等,没有好感,深恶痛绝。由此可以逆向立意:珍惜失败,珍惜挫折、珍惜磨难……
在“逆向”立意创新过程中,必须遵守立意要准确、正确的原则,不能为“标新立异”而过了头,写出谁都不能同意的“奇谈怪议”,须知“真理再往前迈一步就会变成谬论”。如相对于“开卷有益”而逆向立意为“开卷未必有益”,则必须界定“卷”的性质,否则这个观点便难以成立。又如相对于“旁观者清”而逆向立意为“旁观者未必清”,则必须界定“观”的态度和方法,否则,此观点也不能成立。
3.升华立意
从个人情感升华到国家、民族等更高的境界进行立意。立意时,要紧抓题目往“高”处想,最好能够想到家国情怀、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以及绿色生态等。如 2019 年齐齐哈尔“________ 是一种幸福 ”作文题,可以补题为“成长是一种幸福”,一般人会写自己在生活中逐渐成长,独立自主做了家务,提升了学习效率,帮助了身边邻里,从而感受到成长的幸福。但是从国家的层面来写,当看到祖国大阅兵、举办奥运会、天宫一号发射、港珠澳大桥顺利建成时,“我”感受到了祖国越来越强大。祖国的成长和强大,让“我”感觉做一名中国人真幸福。
学以致用
很多时候,我们懂得一个道理,理解一个人就在一瞬间,好像灵光一闪,就那么一下,我们就明白了许多,长大了许多。这样的经历、这样的感悟也会成为我们人生闪闪发光的金子,值得记录下来。请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给下面的场景加上一段文字,升华一下主旨。
忽然,两位相偕而行的老人映入我的眼帘。他们虽然步履蹒跚,但是却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和谐,那么的默契。两位老人走得很慢,仿佛要将生命和生命的回味延伸,又像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之后,细细品味这芬芳的温馨。
透过窗户看到这一幕,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