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59092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59092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590925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共4页。
1.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意义)
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和发展成就自己的过程。
③主动关心,融入,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社会关系中,我们有不同身份。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4.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1.网络的积极作用?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2.网络的消极影响/弊端/危害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3.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①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4.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生活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社会秩序的作用?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2.规则的种类:道德、纪律、法律等。
3.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的?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4.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5.如何遵守社会规则?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6.怎样维护规则?
①维护规则,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②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7.如何改进(完善)规则?(原因+措施)
①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③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④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意义+必要性)(为什么说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必要性:①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意义:②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能够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2.如何做到尊重他人?(如何践行尊重从我做起?)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②平等对待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 ④学会欣赏他。
3.礼的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4.为什么要以礼待人?(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意义、作用?)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③文明有礼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5.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怎样以礼待人?)
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
6.为什么要讲诚信?(诚信的重要性、意义、作用?)
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经营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能带来持久的效益。
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促进社会和谐;积累社会资本;能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7.如何践行诚信?(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
①树立诚信意识。
②运用诚信智慧。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1.为什么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法律?(法律的规范作用)
①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的分类?
分类: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又称为犯罪。
3.怎样遵章守法?(如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如何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①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
4.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
②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
5.刑罚的种类: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四种。
6.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①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要从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
7.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①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4个服务机构)
③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8.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①在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巧妙的借助他人和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②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9.青少年应对犯罪,为什么有勇有谋?
①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1.责任的含义和来源?
(1)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来源: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2.角色和责任有什么关系?
①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3.怎样正确认识责任?(谁对我负责?①② + 我对谁负责?③)
①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②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③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4.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哪些?
(1)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等。
5.面对不同的责任,我们该如何选择?
①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
②面对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全身心地投入。
6.如何对待生活中不可推卸的责任?
①应该做的事情不是自愿选择,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②我们无法改变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位置,但可以改变对待事情的态度。
③只要把它们当作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同样做得很出色。
如何做负责任的人?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书写壮丽篇章。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1.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为什么说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①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②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③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2.怎样关爱他人?
①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
②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③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3.服务社会的重要性(意义、作用、为什么)?
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4.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
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
②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
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③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参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建功立业。(“两个一百年”是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奋斗目标,即: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1.什么是国家利益?(含义)
答: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国家利益涉及哪些方面?其核心利益包括哪些?
(1)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2)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3.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
(如何理解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①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实的实现。
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选择题为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5.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情一荣一耻两意识两感)
①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②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③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6.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①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②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③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第九课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1.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意义/作用)?
①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②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③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最根本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3.怎样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①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 ②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
③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 ④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
⑤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4.怎样维护国家安全?
①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作出贡献。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思想上)
②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行动上)
③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思想上)
④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行动上)
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
1.我国在建设中取得哪些成就?
①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②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
③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④科技创新成就斐然;
⑤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陆续出台,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⑥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⑦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排名还不高。
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
③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
3.为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国家正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取得积极成效。
4.劳动的重要性(意义)?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
③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④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
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
5.怎样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国梦?(怎样理解实干创造未来?)
①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继续发扬实干精神。
②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