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小题狂刷(新高考)(含解析)
【小题狂刷13】-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小题狂刷13】-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磐安县降水最多的月份可能是,图中降水最多的地点是,河龙区间大型淤地坝的分布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我国登山队队员曾三次向珠峰峰顶发起攻顶。此前,登山队第一次于5月6日出征,预计于12日冲顶;5月16日再度召开冲顶动员大会,预计于22日冲顶,但两次攻顶均未成功。第三次测量登山队于2020年5月27日凌晨2时许开始冲顶,11点整登顶成功,完成珠峰峰顶的测量任务。据此回答1~3题。
1.珠峰峰顶海拔一直在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壳断裂抬升
B.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C.海平面下降
D.处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2.登山队队员前两次均未成功登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B.天气C.昼长D.气候
3.5月是最适宜攀登珠峰的季节,其依据最可能是
A.气温较高B.昼长较长C.冰雪消融少D.多年气象统计资料分析
20世纪70年代初,希斯塔地区遍布农田和森林。由于二战后难民安置问题,瑞典政府在这一地区建造大量住房,计划将希斯塔建设成为斯德哥尔摩周边卫星城之一。如今希斯塔被称为瑞典的“硅谷”,是欧洲首个信息通信技术硅谷。这里除了本土品牌爱立信之外,还有IBM、华为、诺基亚、甲骨文、微软、英特尔等国际公司。读图,回答4~6题。
4.20世纪70年代初,瑞典政府选择希斯塔地区建设卫星城,主要是因为当地
A.开发成本低B.矿产丰富
C.距离首都近D.交通便利
5.与斯德哥尔摩市相比,希斯塔建信息通信技术硅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B.技术C.环境D.交通
6.在建成30年之后,希斯塔城出现一半区域白天人迹罕至,另一半区域则在夜晚无一人居住的状况。推测白天人迹罕至区域的大部分人口前往
A.当地希斯塔城的工作区
B.斯德哥尔摩工作
C.周围的小城市甚至乡村工作
D.斯德哥尔摩以外的大城市
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有称谓的大小山峰5 200多座,注明标高在1 000 m以上的63座,清明尖(青梅尖)为最高峰,有“万山之国”之誉。读磐安县简图,回答7~9题。
7.磐安县降水最多的月份可能是
A.4月B.6月C.8月D.10月
8.图中降水最多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9.磐安县多年平均降水量远大于上海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大气环流B.纬度C.海陆位置D.地形
径流可再生过程指从降雨到径流形成、径流入海、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到大陆并再度形成降雨的整个循环过程。科学研究中提出用降水到天然径流的转化率来定量表达径流的可再生性。近年来,河龙区间黄河径流可再生性降低。读河龙区间范围(图Ⅰ)及大型淤地坝分布图(图Ⅱ),回答10~12题。
10.河龙区间大型淤地坝的分布特点是
A.分布比较均匀
B.西部和北部密度小
C.中部密集,数量多
D.黄河干流西侧比东侧密度差异小
11.汛期时,与头道拐水文站相比,龙门水文站测得的数据
A.流量小B.含沙量小C.水位高D.蒸发量小
12.与河龙区间黄河径流可再生性降低有关的是
A.植被覆盖率减少B.下渗减少C.蒸腾作用增强D.蒸发作用减弱
主要产地为洛阳的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开采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做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在窑内经过1 000~1 100 ℃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约800 ℃。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唐三彩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目前,真正完全掌握唐三彩传统制作技法的专业人才廖若晨星。读图,回答13~15题。
13.目前,真正完全掌握唐三彩传统制作技法的专业人才较少的原因是唐三彩
A.原料缺乏B.市场萎缩C.制作工序复杂D.价格低
14.今后唐三彩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采用机械化生产B.扩大生产规模
C.简化生产工序D.重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15.洛阳有1 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与开封相比,古代定都洛阳的最大优势是
A.气候B.水源C.地形D.防御能力
【解析版】
拓展训练8
我国登山队队员曾三次向珠峰峰顶发起攻顶。此前,登山队第一次于5月6日出征,预计于12日冲顶;5月16日再度召开冲顶动员大会,预计于22日冲顶,但两次攻顶均未成功。第三次测量登山队于2020年5月27日凌晨2时许开始冲顶,11点整登顶成功,完成珠峰峰顶的测量任务。据此回答1~3题。
1.珠峰峰顶海拔一直在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壳断裂抬升
B.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C.海平面下降
D.处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解析】珠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受挤压碰撞抬升,因此峰顶海拔一直在变化;目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海平面在上升。
【答案】D
2.登山队队员前两次均未成功登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B.天气C.昼长D.气候
【解析】三次登顶路线地形、气候是相同的;三次登顶时间都在5月份,昼长相差不大,因此昼长也不是重要影响因素;天气是经常变化的,大风天气对登山的影响较大,因此其他两次未登顶成功,最可能是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
【答案】B
3.5月是最适宜攀登珠峰的季节,其依据最可能是
A.气温较高
B.昼长较长
C.冰雪消融少
D.多年气象统计资料分析
【解析】珠峰气象条件复杂多变,大风、降水对登顶影响突出,但其气象条件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差异,多年的气象统计资料为选定登顶时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答案】D
20世纪70年代初,希斯塔地区遍布农田和森林。由于二战后难民安置问题,瑞典政府在这一地区建造大量住房,计划将希斯塔建设成为斯德哥尔摩周边卫星城之一。如今希斯塔被称为瑞典的“硅谷”,是欧洲首个信息通信技术硅谷。这里除了本土品牌爱立信之外,还有IBM、华为、诺基亚、甲骨文、微软、英特尔等国际公司。读图,回答4~6题。
4.20世纪70年代初,瑞典政府选择希斯塔地区建设卫星城,主要是因为当地
A.开发成本低B.矿产丰富
C.距离首都近D.交通便利
【解析】由材料“20世纪70年代初,希斯塔地区遍布农田和森林”可知,瑞典政府选择在希斯塔地区建设卫星城最主要的原因是开发成本低。
【答案】A
5.与斯德哥尔摩市相比,希斯塔建信息通信技术硅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B.技术C.环境D.交通
【解析】注意题干要求“与斯德哥尔摩市相比”,希斯塔为斯德哥尔摩市的卫星城,其市场、技术、交通条件应该都不如斯德哥尔摩市,但是开发晚,环境应该较好。
【答案】C
6.在建成30年之后,希斯塔城出现一半区域白天人迹罕至,另一半区域则在夜晚无一人居住的状况。推测白天人迹罕至区域的大部分人口前往
A.当地希斯塔城的工作区
B.斯德哥尔摩工作
C.周围的小城市甚至乡村工作
D.斯德哥尔摩以外的大城市
【解析】由材料可知,希斯塔城为斯德哥尔摩的卫星城,因此主要是为解决斯德哥尔摩的用地紧张、居住困难等问题,所以白天人迹罕至区域的大部分人口前往斯德哥尔摩工作。
【答案】B
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有称谓的大小山峰5 200多座,注明标高在1 000 m以上的63座,清明尖(青梅尖)为最高峰,有“万山之国”之誉。读磐安县简图,回答7~9题。
7.磐安县降水最多的月份可能是
A.4月B.6月C.8月D.10月
【解析】磐安县地处浙江省,位于长江流域,6月份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4月份雨带并未到达;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10月份雨带移出我国。
【答案】B
8.图中降水最多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磐安县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图中③地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其他三地为背风坡。
【答案】C
9.磐安县多年平均降水量远大于上海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大气环流B.纬度
C.海陆位置D.地形
【解析】磐安县与上海市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都是受夏季风的影响;两地有一定的纬度差,但是从纬度角度考虑,两地降水差别不会太大;上海市距海洋更近,降水量应该更多,但上海市地势低平,难以出现地形雨,受地形影响,磐安县多地形雨,因此降水量远大于上海。
【答案】D
径流可再生过程指从降雨到径流形成、径流入海、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到大陆并再度形成降雨的整个循环过程。科学研究中提出用降水到天然径流的转化率来定量表达径流的可再生性。近年来,河龙区间黄河径流可再生性降低。读河龙区间范围(图Ⅰ)及大型淤地坝分布图(图Ⅱ),回答10~12题。
10.河龙区间大型淤地坝的分布特点是
A.分布比较均匀
B.西部和北部密度小
C.中部密集,数量多
D.黄河干流西侧比东侧密度差异小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河龙区间大型淤地坝的分布并不均匀;西部和南部密度小;中部密集,数量多;黄河干流西侧比东侧密度差异大。
【答案】C
11.汛期时,与头道拐水文站相比,龙门水文站测得的数据
A.流量小B.含沙量小
C.水位高D.蒸发量小
【解析】从图中可知,头道拐水文站上游支流少,而龙门水文站与头道拐水文站之间支流众多,且流经黄土高原,因此汛期时龙门水文站流量大、含沙量大、水位高;汛期为夏季,此时龙门水文站与头道拐水文站的气温都较高,但龙门水文站纬度低,因此气温也可能相对高一些,蒸发量不会少于头道拐水文站。
【答案】C
12.与河龙区间黄河径流可再生性降低有关的是
A.植被覆盖率减少B.下渗减少
C.蒸腾作用增强D.蒸发作用减弱
【解析】由材料“径流可再生过程指从降雨到径流形成、径流入海、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到大陆并再度形成降雨的整个循环过程”及分析题干可知,河龙区间黄河径流可再生性降低,即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比例降低。若植被覆盖率减少,植物吸收的水分减少,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后,下渗减少,径流入海量会增加,经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到大陆,这个过程的时间会缩短,可再生性增强;蒸发作用增强,水的可再生性会增强。
【答案】C
主要产地为洛阳的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开采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做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在窑内经过1 000~1 100 ℃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约800 ℃。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唐三彩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目前,真正完全掌握唐三彩传统制作技法的专业人才廖若晨星。读图,回答13~15题。
13.目前,真正完全掌握唐三彩传统制作技法的专业人才较少的原因是唐三彩
A.原料缺乏B.市场萎缩
C.制作工序复杂D.价格低
【解析】由材料可知唐三彩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原料是否缺乏无法确定;由材料“唐三彩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可知,唐三彩市场广阔;作为传统工艺品,其价格不会低。
【答案】C
14.今后唐三彩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采用机械化生产
B.扩大生产规模
C.简化生产工序
D.重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解析】由材料可知,目前真正完全掌握唐三彩传统制作技法的专业人才非常少,因此唐三彩要发展,必须重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答案】D
15.洛阳有1 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与开封相比,古代定都洛阳的最大优势是
A.气候B.水源
C.地形D.防御能力
【解析】由图可知,洛阳北边有河,南部有山,因此防御能力强;洛阳与开封气候类型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且都临黄河,水源都较充足;两城市都在河流沿岸,地形都比较平坦。
【答案】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题狂刷29】-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18年德国,24%,58万人,由德国人口年龄结构推知,德国,图中降水最多的地点是,与该湖夏季奇观形成最密切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题狂刷27】-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是,冬季树干涂白可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题狂刷23】-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断下列河段容易出现天然堤的是,推断河流更易发育天然堤的部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