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Ⅱ) 理综化学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8829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Ⅱ) 理综化学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8829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Ⅱ) 理综化学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8829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Ⅱ) 理综化学
展开
这是一份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Ⅱ) 理综化学,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p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理综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
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1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
B.100 mL 1 ml·L-1 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D.密闭容器中,2 ml SO2和1 m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32-+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
1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三、非选择题:共58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3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3分。
26.(14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
相关金属离子[c0(Mn+)=0.1 m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滤渣1的主要成分除SiO2外还有 ;氧化除杂工序中ZnO的作用是 ,若不通入氧气,其后果是 。
(3)溶液中的Cd2+可用锌粉除去,还原除杂工序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电解硫酸锌溶液制备单质锌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沉积锌后的电解液可返回 工序继续使用。
27.(14分)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
已知:C(s)+2H2(g) CH4(g) ΔH=-75 kJ·ml-1
C(s)+O2(g) CO2(g) ΔH=-394 kJ·ml-1
C(s)+12O2(g) CO(g) ΔH=-111 kJ·ml-1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 kJ·ml-1。有利于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 (填标号)。
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D.低温低压
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容器中加入2 ml CH4、1 ml CO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是50%,其平衡常数为 ml2·L-2。
(2)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相关数据如下表:
①由上表判断,催化剂X Y(填“优于”或“劣于”),理由是 。在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速率(v)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标号)。
A.K积、K消均增加B.v积减小、v消增加
C.K积减小、K消增加D.v消增加的倍数比v积增加的倍数大
②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程为v=k·p(CH4)·[p(CO2)]-0.5(k为速率常数)。在p(CH4)一定时,不同p(CO2)下积碳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则pa(CO2)、pb(CO2)、pc(CO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28.(15分)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可用于晒制蓝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晒制蓝图时,用K3[Fe(C2O4)3]·3H2O作感光剂,以K3[Fe(CN)6]溶液为显色剂。其光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3[Fe(C2O4)3]2FeC2O4+3K2C2O4+2CO2↑;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某小组为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②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 、 。
③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④样品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的残留物含有FeO和Fe2O3,检验Fe2O3存在的方法是: 。
(3)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的含量。
①称量m g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 m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用c m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 mL。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硫及其化合物有许多用途,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达式)为 ,基态S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 形。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H2S、SO2、SO3的气态分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于其他分子的是 。
(3)图(a)为S8的结构,其熔点和沸点要比二氧化硫的熔点和沸点高很多,主要原因为 。
(4)气态三氧化硫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形,其中共价键的类型有 种;固体三氧化硫中存在如图(b)所示的三聚分子,该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
(5)FeS2晶体的晶胞如图(c)所示。晶胞边长为a nm、FeS2相对式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其晶体密度的计算表达式为 g·cm-3;晶胞中Fe2+位于S22-所形成的正八面体的体心,该正八面体的边长为 nm。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以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的山梨醇(A)和异山梨醇(B)都是重要的生物质转化平台化合物。E是一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由葡萄糖为原料合成E的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 。
(2)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
(3)由B到C的反应类型为 。
(4)C的结构简式为 。
(5)由D到E的反应方程式为 。
(6)F是B的同分异构体。7.30 g的F与足量饱和碳酸氢钠反应可释放出2.24 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F的可能结构共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3∶1∶1的结构简式为 。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Ⅱ)
7.D 本题考查Na2CO3、Ca(ClO)2、Al(OH)3、BaCO3的化学性质。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油污属于酯类,油污可在热的碳酸钠溶液中水解而被除去,A正确;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Ca(ClO)2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B正确;胃酸指盐酸,Al(OH)3可与盐酸反应,C正确;BaCO3可与胃酸反应生成Ba2+,Ba2+有毒,D错误。
关联知识 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服用的是BaSO4,BaSO4不与盐酸反应。
8.C 本题考查硫、氮化合物的相关知识。雾和霾的分散剂均为空气,A正确;由题图可知雾霾中含有NH4NO3和(NH4)2SO4,B正确;NH3应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反应物,C错误;过度施用氮肥会增加大气中NH3的含量,D正确。
知识拓展 烟、云、雾的分散剂均为空气。
9.D 本题考查CH4与Cl2反应的实验现象。CH4与Cl2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HCl,其中CH3Cl、HCl为气体,CH2Cl2、CHCl3、CCl4均为油状液体;Cl2为黄绿色气体,CH3Cl、HCl均为无色气体,HCl易溶于饱和食盐水,反应后气体总体积减小,试管内液面上升,故D正确。
知识拓展 不能在强光或阳光直射的环境中进行CH4与Cl2反应的实验。
归纳总结 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四个反应均为取代反应。
10.A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化学键。由题意可推知W为N、X为O、Y为Na、Z为Cl。X与W可形成NO、NO2、N2O4等,与Y可形成Na2O、Na2O2,与Z可形成ClO2、Cl2O7等,A正确;Na2O2、NaN3中均含有离子键与非极性共价键,B不正确;N3-、O2-、Na+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l-与N3-、O2-、Na+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不正确;HNO2为弱酸,D不正确。
易混易错 注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区别。
解题技巧 见提分手册6(1)
11.C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1 ml P4分子中有6 ml P—P键,A不正确;Fe3+水解,100 mL 1 ml·L-1 FeCl3溶液中Fe3+数目小于0.1NA,B不正确;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CH4)和乙烯(C2H4)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5 ml,其中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 ml,C正确;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无法进行到底,2 ml SO2和1 ml O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NA,D不正确。
关联知识 P4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归纳总结 识记常见的四个可逆反应:①2SO2+O22SO3;②N2+3H22NH3;③H2+I22HI;④2NO2N2O4。
解题技巧 见提分手册2
12.D 本题考查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放电时,负极反应为:4Na-4e-4Na+,正极反应为3CO2+4e-C+2CO32-;Na+移向正极,CO32-、ClO4-移向负极,A、C正确;充电过程与放电过程相反,B正确;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CO32-+C-4e-3CO2↑,D错误。
规律总结 二次电池充、放电的电极判断
二次电池充电时,“正接正、负接负”;放电时的正极为充电时的阳极;放电时的负极为充电时的阴极。
解题技巧 见提分手册10(2)(3)
13.B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固体溶解后先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再转移至容量瓶,然后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容量瓶中,最后定容,A不正确;FeCl3被还原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B正确;纯化氢气时应最后用浓硫酸干燥,C不正确;NaHSO3溶液与H2O2溶液反应时无明显现象,D不正确。
关联知识 ①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
②H2O2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为H2O;作还原剂时,氧化产物为O2。
26.答案 (1)ZnS+32O2ZnO+SO2
(2)PbSO4 调节溶液的pH 无法除去杂质Fe2+
(3)Cd2++Zn Cd+Zn2+
(4)Zn2++2e- Zn 溶浸
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1)高温焙烧,金属硫化物转化为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气体。(2)PbSO4难溶于水;氧化除杂工序中通入O2,可将铁元素完全转化为Fe3+,加入ZnO调节溶液pH为2.8~6.2,保证Fe3+被完全除去。(3)还原除杂工序中锌粉可置换出金属Cd。(4)电解硫酸锌溶液时,阴极反应式为Zn2++2e- Zn,阳极反应式为2H2O-4e- O2↑+4H+,沉积锌后的电解液中主要含硫酸,可返回溶浸工序继续使用。
27.答案 (1)247 A 13
(2)①劣于 相对于催化剂X,催化剂Y积碳反应的活化能大,积碳反应的速率小;而消碳反应活化能相对小,消碳反应速率大 AD
②pc(CO2)、pb(CO2)、pa(CO2)
解析 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常数。
(1)C(s)+2H2(g)CH4(g) ΔH=-75 kJ·ml-1 ①
C(s)+O2(g)CO2(g) ΔH=-394 kJ·ml-1 ②
C(s)+12O2(g)CO(g) ΔH=-111 kJ·ml-1 ③
运用盖斯定律,③×2-①-②可得CH4(g)+CO2(g) 2CO(g)+2H2(g) ΔH=[(-111×2)-(-75)-(-394)] kJ·ml-1=247 kJ·ml-1。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故升温、减压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A正确。列三段式:
CH4(g) + CO2(g)2CO(g)+2H2(g)
始 2 ml1 ml 0 ml 0 ml
转 0.5 ml0.5 ml 1 ml 1 ml
平 1.5 ml0.5 ml 1 ml 1 ml
K=c2(H2)·c2(CO)c(CH4)·c(CO2)=(12ml·L-1)2·(12ml·L-1)2(1.52ml·L-1)·(0.52ml·L-1)=13 ml2·L-2。
(2)①积碳反应与消碳反应均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时,K积、K消均增加;由图像可知600 ℃以后积碳量减小,说明升高温度,v消增加的倍数比v积增加的倍数大,故A、D正确。
②由图像可知,时间相同时积碳量a>b>c,说明积碳速率a>b>c,由v=k·p(CH4)·[p(CO2)]-0.5可知,p(CH4)一定时,积碳速率与p(CO2)成反比,故pa(CO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Ⅱ) 理综化学,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Ⅰ) 理综化学,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m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浓度均为0,7×10-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课标全国卷Ⅲ) 理综化学,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V 51 Fe 5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4 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