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课后作业题
展开一、选择题:
1、关于质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一个体积很小的球
B、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C、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只是一种“理想模型”
D、大的物体有时也可以视为质点
2、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时间表示较长的过程,时刻表示较短的过程
B、时刻对应质点的位置,时间对应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C、1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D、9点开会,开了2h,11点散会,其中9点和11点指时刻,2h指时间
3、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s时指的是物体在5s末时,指的是时刻
C、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
D、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
4、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景中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 )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烟雾
5、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便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 )
A、飞行员的反应快
B、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
C、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地上了
D、飞行员的手有劲
7、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半圆由a点运动到b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0;0 B、2r,向东;πr
C、r,向东;πr D、2r,向东;2r
8、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 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
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曲线运动 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直线运动
9、甲、乙、丙3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丙匀速下降,且
C、甲、乙匀速下降,,丙匀速上升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0、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位移-10m比5m小 D、-10℃比5℃的温度低
11、在我国东南部的某大城市,有一天下午,在该城市的中心广场行人拥挤,有人突然高喊:“楼要倒了!”其他人猛然抬头观看也发现楼在慢慢倾倒,如图所示,便纷纷狂奔逃生,引起交通混乱,但过了好久,高楼并没有倒塌.人们再仔细观望时,楼依然稳稳地矗立在那里.下列有关探究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一种错觉,不可能发生
B、感觉楼要倾倒的原因是人在运动
C、是因为选择了高空运动的云为参考系
D、是因为选择了旁边更高的楼为参考系
二、解答题:
1、公路上向左匀速行驶的小车如图甲所示、经过一棵果树附近时,恰有一颗果子从树上自由落下.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果子的运动轨迹是图乙中的________,车中人以车为参考系观察到果子的运动轨迹是乙图中的________.(不计阻力)
2、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
(1)请在下面的x轴上标出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置
(2)________时刻离原点最远,最远是________m.
3、某人从A点出发,先向正东走了15m到B点,然后向正北又走了10m到C点,如果以正东和正北建立二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物体最后到达位置C(图中未画出)的坐标为________.
4、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行到一座桥下时,船上一木箱落入水中立刻随水漂向下游,船继续前进.过了15min,船上的人才发现木箱丢了,于是立即返回追赶.求船从返回到追上木箱所花的时间(船对水速度大小不变,不计船掉头时间).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C D
解析: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更不是小球,是实际物体的近似.是一种“理想模型”、并不是任何情况下大的物体都不可看做质点,而小的物体都可看做质点.
2、BD
解析:再短的时间也是一个时间间隔,时刻指一个瞬间,而不是很短的一段时间,故A错.要注意1s不等于一个时刻,1min可以分成无数个时刻,故C错.
3、ABD
解析:前一秒末和后一秒初指同一时刻,即第4s末就是第5s初,A对;5s时指的是5s末这一时刻,B对;5s内指的是从零时刻到5s末这5s的时间,C错;第5s内指的是从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D对.
4、C
解析:在拍摄的过程中,“飘动的白云”相对于“孙悟空”是运动的,放映时观众不自觉地选择了“白云”为参考系,因此认为“孙悟空”是运动的.
5、BCD
解析:电梯中的乘客观看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是以自己所乘的电梯为参考系,甲中乘客看高楼向下运动,说明甲相对于地面一定是向上运动;同理,乙相对甲在向上运动,说明乙相对地面也是向上运动,且运动得比甲更快;丙电梯无论是静止,还是向下运动,或者以比甲、乙都慢的速度在向上运动,丙中乘客都会感到甲、乙两电梯是在向上运动.
6、B
解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去拾起掉在地上的物品,或者去拿放在桌子上的物品,其实,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包括人)都在永不停息地随地球自转而运动,在地球赤道处,其速度大约为465m/s.正因为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的速度,相互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才使人们没有觉察到这一速度的存在.当飞行员的飞行速度与子弹飞行的速度相同时,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因此飞行员去抓子弹,就和我们去拿放在桌上的物品的感觉和道理一样.
7、B
解析:位移大小是ab间线段的长度,方向由a指向b;路程是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8、C
解析:从飞机上看,就是以飞机为参考系,由于下落物体在水平方向的运动与飞机相同,所以看到物体是竖直向下运动,即做直线运动,A、B两项均错;从地面上看,就是以地面为参考系,这时物体除了竖直向下运动,还有水平方向的运动,其轨迹为曲线,如同在地面上某一高度水平抛出一小石块的轨迹,故C项对.
9、AC
解析:楼房和地面相当于同一参考系,所以,甲是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也是匀速下降,且;甲看到丙匀速上升,有3种可能:(1)丙静止;(2)丙匀速上升;(3)丙匀速下降,且;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也有三种可能:(1)丙静止;(2)丙匀速上升;(3)丙匀速下降,且.综上所述,选项A、C正确.
10、AD
解析:由矢量和标量的定义可知,A正确,B错误;-10m的位移比5m的位移大,负号不表示大小,仅表示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故C错误;温度是标量,-10℃比5℃的温度低,负号表示该温度比0℃低,正号表示该温度比0℃高,故D正确.
11、C
解析:看到没有运动的楼在运动,应该是选择了运动的物体作参考系.高楼耸立在空中,是以开阔的天空为背景的高层建筑,它旁边没有别的固定的参考系,人在抬头观望时可能是选择了空中运动的云作参考系,如果天空的云在快速移动,人在突然抬头观望时,误将云看做是固定不动的,所以产生了楼在运动的错觉.这与“月在云中行”道理相同.
二、解答题:
1、C B
解析:地面上的人以地面为参考系,看到果子竖直下落,地面上人看到轨迹为C;车中人以车为参考系,看到果子下落的同时向后运动,看到的轨迹为B.
2、(1)
(2)第4s末 7
3、(3,2)
解析:本题中x轴、y轴上(×5m)表示坐标轴上每1小格表示5m,此人先沿x轴正向前进了15m,故应到达横轴第3坐标点处,后又沿y轴正向前进了10m,对应纵轴上2刻度处,故C点坐标为(3,2).
4、15min
解析: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画船、木箱运动示意图,通过路程关系分析求结果,则列式较多,运算较繁;现巧取掉入水中的木箱为参考系,则木箱是静止不动的,这样就变成船先以v1速度离开木箱,然后以速度v1和木箱靠近.显然,船离开与靠近木箱的来回距离相等,所以用时也一定相等,为15min.t/s
0
1
2
3
4
5
x/m
0
5
-4
-1
-7
1
物理必修1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1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巩固练习,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课后测评,共2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课时作业,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