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寒假作业预习练01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含解析沪科版
展开练习01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减速时惯性减小
B.驾驶汽车要系好安全带,是防止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时具有惯性从而带来危害
C.小华通过拍打衣服从而除去灰尘,是因为灰尘具有惯性
D.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答案】C
【解析】
A.惯性大小只与物体本身质量有关,汽车减速时惯性不会发生变化,A错误;
B.系好安全带,是防止汽车刹车时,人因为具有惯性会向前倾从而带来危害,B错误;
C.拍打衣服时,衣服受到力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灰尘因为具有惯性,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从而和衣服分离,C正确;
D.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起跳前获得较大的动能,惯性大小只与物体本身质量有关,D错误。
故选C。
2.在有些地区,人们常在小河边洗衣服。如图所示,人们先把脏衣服浸泡在河水里,然后提出来放在石板上,用木棒捶打,水花四溅…,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衣服被洗净为止。这里,用木棒捶打的主要目的是( )
A.把衣服上的灰尘打碎,以便于洗涤
B.增大木棒与灰尘之间的摩擦,将灰尘带走
C.迫使湿衣服里面的水从衣服纤维之间的缝隙中高速喷出,利用高速水流将灰尘冲洗掉
D.木棒捶打,使衣服突然运动起来,而衣服上的灰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静止,从而使灰尘脱离衣服
【答案】C
【解析】
用木棒捶打衣服,水从衣服的纤维中冲出,水给尘土一个力,尘土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尘土脱离衣服。
故选C。
3.如图是运动员射门时的足球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脚踢球使球飞出,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运动状态一定在改变
C.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以球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D.足球运动到最高点时,若所有力都消失,足球将静止
【答案】B
【解析】
A.脚踢球使球飞出,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故A错误;
B.足球轨迹为曲线,运动状态一定在改变,故B正确;
C.以运动的球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故C错误;
D.运动到最高的时球仍具有水平向前的速度,若所有力都消失,球将水平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4.第一位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 B.帕斯卡 C.牛顿 D.阿基米德
【答案】A
【解析】
从物理学史上可以得亚里斯多德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理论,统治人类思想长达2000年,伽利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并用斜面实验证明了: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运动速度不变;笛卡儿用数学的概念对伽利略的观点进行了补充,认为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运动速度不变,且直线运动;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是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所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的科是伽利略。
故选A。
5.体育考试中也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向上抛出的篮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的不是平衡力
B.投掷实心球时实心球离手后仍会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实心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立定跳远时,脚用力向后蹬地,是为了增大惯性
D.踢出去的足球慢慢停下来说明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答案】A
【解析】
A.向上抛出的篮球运动到最高点的瞬间,只受重力作用,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故A正确;
B.投掷实心球时,球离开手后不受手的作用力,由于惯性而前进,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描述,故B错误;
C.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脚用力向后蹬地不能增大惯性,故C错误;
D.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错误。
故选A。
6.在教室里悬挂着的电灯正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将悬挂电灯的绳索剪断后它将( )
A.匀速下落 B.匀速上升 C.保持静止 D.无法判断
【答案】C
【分析】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析】
电灯原来静止,当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将悬挂电灯的绳索剪断后它将保持静止。
故选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成立的
B.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
C.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它运动的原因
D.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木块惯性逐渐减小的原因
【答案】B
物体在速度极快(接近光速)或物体极小时,牛顿第一定律不成立,故A错误.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故B正确.
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C错误.
惯性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不管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都具有惯性,故D错误.
答案为B.
8.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将会慢慢停下来
【答案】B
【解析】
A.惯性大小取决于物体质量大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误;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故B正确;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若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发生变化,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9.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合理的顺序是( )
①人的脚着地后受到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
②人向车行驶的方向摔倒
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④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的人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②③④ D.①④②③
【答案】B
【解析】
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是因为:人原来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④,人的脚着地后受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①,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③,使得人向车行驶方向摔倒②;故顺序为④①③②。
故选B。
10.下列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实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抛出去的石头,在下落过程中速度会越来越快,是由于石头具有惯性
B.驾驶员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减少汽车的惯性
C.火车启动离站的加速过程中,其惯性先变大后不变
D.用力地甩衣服,抖落上面的灰尘,是利用了惯性
【答案】D
【解析】
A.抛出去的石头,在下落过程中速度会越来越快,是由于石头受到重力作用,故A错误;
B.驾驶员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减少人自身惯性带来的危害,故B错误;
C.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故C错误;
D.用力地甩衣服,抖落上面的灰尘,是利用了惯性,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1.体育中考小亮选择了立定跳远项目,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小亮离开地面后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由于小亮具有______;小亮最终落到地上,这是由于小亮受到______作用。
【答案】相互运动状态惯性重力
【解析】
[1]小亮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脚对地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同时也对脚施加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人就能向前运动了。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小亮立定跳远之前是静止的,脚向后蹬地后,人就向前运动了,说明力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
[3]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小亮离开地面后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由于小亮具有惯性。
[4]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亮最终落到地上,这是由于小亮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12.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员武大靖获得短道速滑金牌。在比赛中他用脚向后蹬冰面,人向前运动且速度加快,这不仅说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的,还能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滑过终点后,由于____他继续向前滑行。
【答案】相反运动状态惯性
【解析】
[1][2]在比赛中他用脚向后蹬冰面,给冰面施加一个力,反过来冰面给他一个反作用力,使他向前运动且速度加快,说明这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方向是相互的;冰面给的反作用力导致他的速度越来越快,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由于本身具有惯性,运动员滑过终点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
13.学习惯性知识后,小明用6N的水平推力推着书,书上的橡皮擦恰好随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书对橡皮擦的支持力是由于______(选填“书”或“橡皮擦”)发生形变产生的,如果书突然停止运动,橡皮擦将会向______(选填“左”或“右”)
【答案】书右
【解析】
[1]由于书发生了弹性形变,要恢复弹性形变,而产生一个对橡皮的支持力。
[2]书突然停止运动,橡皮擦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故橡皮擦将会向右运动。
14.如图所示,为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强在水平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将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当水平面越光滑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若不受摩擦力及其他阻力,小车将做________运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_____(选填“单纯的实验”或“实验加推理”)的方法。
【答案】小远匀速直线运动实验加推理
【解析】
[1][2]小车在平面上运动时,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速度会越来越慢,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水平面越光滑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3]推想:如果不受摩擦力及其他阻力,小车运动的速度将不会减小,小车此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由于摩擦力总是存在的,所以应通过实验加推理的方法来进行实验。
15.一个司机在看到前方有人过马路时,立即刹车,但是由于车具有__________还会继续向前行驶一段距离,最终汽车由于受到__________会停下来;在行驶过程中,汽车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答案】惯性摩擦阻力不变
【解析】
[1]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司机在看到前方有人过马路时,立即刹车,但是由于车具有惯性,还要继续向前行驶一段距离。
[2]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阻力,故填摩擦阻力。
[3]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在行驶过程中,这两个因素都没有发生变化,故摩擦力大小不变。
16.如图所示,一氢气球用细绳系在玩具车上,静置于广场的光滑水平地面上,当有匀速的风沿水平方向向右吹来,气球和玩具车在风力作用下向前运动,玩具车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风吹离地面;一段时间后玩具车匀速前进,此时细绳__(选填“向左倾斜”、“向右倾斜”或“保持竖直”)。
【答案】不可能保持竖直
【解析】
[1]风水平向右吹,玩具车在竖直方向上不受风的作用力,所以,玩具车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不可能被风吹离地面。
[2]由于水平地面光滑,所以,玩具车在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一段时间后玩具车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前进,若此时细绳是倾斜的,则细绳对玩具车有斜向上的拉力(受力不平衡),玩具车不可能做匀速运动,所以,此时细绳应保持竖直。
17.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第一定律。射出的箭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这是因为箭具有________。
【答案】牛顿惯性
【解析】
[1][2]牛顿第一定律的概述: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是一切物体保持自身运动状态的的属性,射出的箭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这是因为箭具有惯性。
18.如图,桌子的边缘有一个斜面。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的底端O点后,小球将沿________条路线运动;如果小球恰好滑到O点时,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沿________条路线运动。(选填"a”、“b”、“c"或“d”)。
【答案】bc
【解析】
[1]小球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的底端O点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在重力的作用下,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小球的运动轨迹会向下偏折,故b符合题意;故选b。
[2]如果小球恰好滑到O点时,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故选c。
19.如图甲所示,小明参加高山速降滑雪运动,滑雪板板尾从A点开始加速下滑并越过C点。
(1)小明通过AB段与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的关系为vAB______vAC(选填“<”“>”或“=”);
(2)通过雪道后,小明将从2m高的水平台阶滑出,如图乙所示。若此刻小明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其运动轨迹将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A”“B”或“C”)。
【答案】<B
【解析】
(1)[1]由于小明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那么小明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即。
(2)[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若此刻小明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明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运动轨迹将是图中的B。
20.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方小球。若车箱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判断列车在__________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行驶中,并且向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东”、“南”、“西”或“北”)转弯。
【答案】减速南
【解析】
[1][2]火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球突然向前运动,说明火车正在减速,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故相对火车前进;球同时相对火车向北运动,说明火车向南转弯,球由于惯性在南北方向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相对与火车向北运动。
三、实验题
2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每次都要让小车从___________位置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发现,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越___________,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采用了___________实验探究方法,与此类似的实验有___________。
【答案】同一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远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推理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
(1)[1][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改变水平面的阻力大小,需要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所以要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处静止下滑。
(2)[3][4]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支持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远。可以推想,如果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那么它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3)[5][6]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一条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后人称之为牛顿第一定律,故该定律是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得出的,与之类似的是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的“真空不能传声”。
2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不同地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同一高度______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在斜面底部时速度相同。
(2)通过该实验可以______。(选填“A”、“B”或“C”)
A.说明运动的物体需要力来维持
B.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3)在实际实验中,常常发现小车会滑出水平桌面,无法记录其滑行距离,在不更改实验器材的基础上,通过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的高度,使其不再滑出水平表面。
【答案】由静止B降低
【解析】
(1)[1]每次实验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2]实验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同时,此实验的探究过程也表明,通过实验无法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必须要在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科学推理。故AC错误、B正确。
(3)[3]为了不使小车滑出木板,可适当降低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所以可以降低小车在斜面上的下滑高度。
23.在“探究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个直径8.0cm的纸锥,某次实验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得到如图所示的照片,已知频闪照相机每隔0.25s曝光一次.
(1)请你根据照片测量纸锥从A下落到G的平均速度;(照片中的纸锥直径0.50cm;实际直径是8.0cm)
要求:①把下面的数据记录表格补充完整;
②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不需要算出平均速度的值;
照片中A到G的长度l1/cm | ______ | ______ | 纸锥的平均速度 v/(m.s-1) |
8.4 | ______ | ______ | / |
(2)请你描述纸锥从A到G过程中,下落速度的变化情况;______
(3)请你运用“力与运动关系”的知识分析判断从A到G过程中,纸锥受到的空气阻力是如何变化的。______
【答案】实际中A到G的长度l2/cmA到G的时间t/s134.401.5先变大,后不变见解析
【分析】
探究物体自由下落的实验
【解析】
(1)[1][2]要测量纸锥从A下落到G的平均速度,表格需要测量的值为:实际中A到G的长度l2/cm、A到G的时间t/s。
[3]照片中的纸锥直径0.50cm;实际直径是8.0cm,可知实际距离是照片距离的16倍,由表中数据可知,照片中A到G的长度为8.4cm,实际长度为134.4cm。
[4]频闪照相机每隔0.25s曝光一次,从A到G曝光6次,时间为1.5s。
(2)[5]由照片中可看出纸锥从A到G过程中,下落速度先变大,后不变。
(3)[6]开始加速说明纸锥受到的阻力小于重力,后来匀速说明纸锥受到的阻力等于重力。
24.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每次必须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某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________.
接触面 | 毛巾 | 棉布 | 木板 |
阻力的大小 | 大 | 较大 | 较小 |
小车运动的距离s/cm | 18.3 | 22.6 | 26.7 |
(3)小丽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作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如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答案】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小远 A
【分析】
(1)为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应使其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出小车运动与阻力的关系,得出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越远;如果小车不受力它将会保持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反映了力与运动的关系.(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析】
(1)实验时,每次必须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小车到达水平面具有相同的初速度;(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远; (3)当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此时小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速度为零,若不受任何外力,将保持静止状态不变,故选A.
25.小明和小红对绿灯亮起后各种车辆的启动快慢进行观察、分析,针对车启动的快慢,二人猜想:
(1)由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力的大小可能影响车启动的快慢;
(2)由于质量大的车启动慢,所以质量可能影响车启动的快慢。
为实验探究“车启动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两位同学将质量不同的小车分别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不同的力沿水平向拉小车,用电子测速仪测出2s后小车的速度,用这个速度来显示车启动的快慢,将测得的数据记入下表:
(1)分析第3、4、5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分析第1、2、3次实验可得:拉力相同时,质量越大,车启动越慢。
小红想:车启动越慢,表明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看来,物体惯性大小随_____的增大而增大。
实验次数 | 拉力/N | 小车质量/kg | 小车速度/m/s |
1 | 3 | 1 | 6 |
2 | 3 | 2 | 3 |
3 | 3 | 3 | 2 |
4 | 6 | 3 | 4 |
5 | 9 | 3 | 6 |
(3)根据表中数据,小明推测:小车的质量为1kg,水平拉力为6N时,2s后小车的速度应该为_____m/s。
【答案】当小车质量相等时,拉力越大,小车启动越快质量12
【解析】
(1)[1]分析第3、4、5次实验数据可知,小车的质量相同,拉力不同,拉力越大,小车的速度越大,可得出的结论是:当小车质量相等时,拉力越大,小车启动越快。
(2)[2]拉力相同时,质量越大,车启动越慢,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即惯性越大,所以物体惯性大小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3)[3]分析第3、4、5次实验数据可知,小车的质量相同,拉力变为原来的2倍,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即在质量一定时,速度与拉力成正比;小车的质量为1kg,水平拉力为6N时,对比实验数据1可知,拉力变为原来的2倍,则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即为
2×6m/s=12m/s
26.科技活动小组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如图1所示:
(1)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______;
(2)实验中同一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表明它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_____;
(3)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它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
(4)如图(丙)所示,再添加一个小木块,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还可以探究小车______的关系(选填序号);
①重力势能与质量 ②重力势能与高度 ③动能与质量 ④动能与速度
利用以上实验的部分器材,小组成员又做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5)如图2甲所示,他们将木块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______拉动,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6)按照图甲的方法又进行了如图乙的操作,对比甲乙得出正确的结论。下列各种现象中,利用了该实验结论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A.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
B.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7)甲图中物体运动的速度为v1,乙图中物体运动的速度为v2.实验过程中,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A.v1一定大于v2
B.v1一定小于v2
C.v1一定等于v2
D.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
【答案】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小匀速直线②④匀速1.8BD
【解析】
(1)[1]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2)[2]在该实验中,木板表面最光滑,阻力就最小,小车运动的距离最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3)[3]由上述实验可推理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它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4)[4]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通过小车运动的距离可知克服阻力做功的多少,从而可判断小车原来具有重力势能的大小,所以可以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由于小车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不同,通过小车运动的距离可知小车达到水平面时的动能大小,所以还可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故选②④。
(5)[5][6]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图中测力计分度值为0.2N,示数为1.8N。
(6)[7]如图的实验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A.汽车在结冰的路面上行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A不符合题意;
B.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B符合题意;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8]只要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拉力就与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故D正确。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寒假作业预习练06科学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含解析沪科版: 这是一份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寒假作业预习练06科学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含解析沪科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寒假作业预习练05物质的物理属性含解析沪科版: 这是一份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寒假作业预习练05物质的物理属性含解析沪科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寒假作业预习练03力的平衡含解析沪科版: 这是一份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寒假作业预习练03力的平衡含解析沪科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