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期末复习训练
展开高一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期末复习训练
一、选择题
下图反映了世界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含预测)。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世界两类地区城市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50~1965年期间,两类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差不大
B.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依然很快
C.欠发达地区在2025年时城市化水平接近发达地区
D.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
2.由图可知( )
A.该时期内,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下降
B.未来城市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
C.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数量呈减少趋势
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发达地区多于欠发达地区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1950~1965年期间,两类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A错;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但速度慢,B错;欠发达地区在2025年时城市化水平尚不到60%,而发达国家已接近90%,C错;目前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仅达到50%左右,仅接近发达地区1950年水平,D对。第2题,由图可知,全世界城市人口在欠发达地区比例越来越大,在发达地区比例越来越小,所以未来城市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
答案1.D 2.B
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完成3~4题。
时期(年) | 1985~1990 | 1990~2000 | 2000~2011 |
城市用地年 均增长率(%) | 6.49 | 5.72 | 6.22 |
城市人口年 均增长率(%) | 3.77 | 4.28 | 3.79 |
3.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不断增加 D.逐渐减少
4.据上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解析 第3题,对比表中数据可知,1985~2011年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小于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即城市用地年均增长速度快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说明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不断增加。第4题,1985年以来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缓慢,新增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由农村人口进城务工转化而来,因此城市新增用地以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为主,城市用地的增加,使农业用地的面积有所减少。
答案 3.C 4.D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题。读图,回答5~6题。
5.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 )
①水泥路面多 ②下水道多 ③绿地多 ④人口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②禁止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解析 第5题,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是由于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路面硬化,降水难以下渗,大多通过下水道流入河道。第6题,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可增加雨水的下渗;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能起到滞洪、泄洪作用;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不仅能调节气候,还能增加雨水下渗、提高其涵养水源的能力。
答案 5.A 6.C
7.下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 )
国家 | 中国* | 印度 | 德国 | 美国 |
人口数(百万人) | 1 338 | 1 155 | 82 | 307 |
比重(%) | 17 | 1.3 | 8 | 4.5 |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
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解析 本题考查不同国家城市化的特点。由表中关于中国、印度的数据,可看出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故D正确;再比较中国、美国数据,可看出C选项表述错误;该表只能体现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不能反映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数量以及城市化水平,故A、B选项可排除。
答案 D
图1、图2分别表示H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第8题。
图1 H市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图2 H市城区变化示意图
8.结合图1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
A.西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的变化。结合人口密度图例,从图中可看出,全市人口密度绝大部分地区有所增加,东北部人口密度增加明显,因此B项正确。
答案 B
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转变过程。城市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变等。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据此完成9~10题。
9.该城市发展早期的主要农业基地可能是( )
A.林木基地 B.果蔬基地
C.粮棉基地 D.禽蛋基地
10.该市城市化过程中,图中不能直接表达的是( )
A.由劳动力数量需求向素质需求转变
B.工业地域由传统工业区向新兴工业区转变
C.交通运输由单一方式向综合方式转变
D.城市功能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解析 第9题,长三角地区地势较平坦,城市发展早期城市化水平低,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因光热条件较好,适宜种植粮棉,故C项正确、A项错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周边逐渐形成果蔬基地、禽蛋基地等,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故B、D项错误。第10题,据图判断,城市工业发展由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和重化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兴工业转变,劳动力数量需求下降,而劳动力素质需求提高,故A、B项不符合题目要求;该城市早期交通为河运,后期交通方式以河运和高速公路运输为主,反映了交通运输由单一方式向综合方式转变,故C项不符合题目要求;城市规模在扩大,但图中并未直接反映城市功能结构变化的特点,故D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9.C 10.D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钟摆”交通现象。完成11~12题。
11.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
A.8:00 B.12:00 C.14:00 D.18:00
12.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解析 第11题,考查城市交通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正确获取关于交通状况的信息。据图知,拥挤路段主要是城市外围通向城市中心区的路段,其主要是早上上班所致。根据选项提供的时间可判断A项正确。第12题,考查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钟摆”交通现象的含义,一天当中人们往返于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像“钟摆”一样的交通,称为钟摆式交通。这种“钟摆”交通会加剧城市交通拥堵。要缓解城市的“钟摆”交通现象,主要是解决人口工作区和居住区分离的问题。由于城市郊区出现了一些大型居住区,但是缺乏企事业单位,如果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就可以解决部分人口工作区和居住区分离的问题,缓解“钟摆”交通现象。故D选项正确。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又增加了部分人口的工作区和居住区分离,加剧“钟摆”交通现象,A选项错误;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和优化城市中心区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加剧人口工作区和居住区的分离问题,加剧“钟摆”交通现象,B、C选项错误;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答案 11.A 12.D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14.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状况 B.产业结构
C.人口政策 D.自然环境
解析 第13题,据图可知,阶段Ⅰ显示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增长率均为负值,说明中心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中心人口为负增长,人口应减少;Ⅳ阶段后,城市带人口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但个别城市中心区人口为负增长;Ⅳ~Ⅴ阶段,巴尔的摩市中心区人口为负增长。第14题,Ⅳ阶段后,波士华城市带人口增长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是面对城市人口减少,大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
答案 13.A 14.B
下图示意2001~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比较(%)。读图,完成15~17题。
15.2001~2008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面积( )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呈增加趋势 D.呈减少趋势
16.据上图结合相关知识可判断,2001年以来我国( )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大量农业人口迁入城市
17.为解决图示城市化问题,我国应该( )
A.加快中小城市向大城市的转化
B.避免城市用地规模的盲目扩张
C.把农民工全部转变为城市人口
D.使农业用地尽快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解析 第15题,图示2001~2008年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大于城镇人口增长率,则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第16题,据图可知,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在2%~8%之间,而同时期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应小于1%,则城镇人口增长率远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来自于农业人口的迁入。第17题,图示反映的城市化问题是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大于城镇人口增长率,必然造成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故应避免城市用地的盲目扩张。
答案 15.C 16.D 17.B
二、综合题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材料二 下图为全国城市道路面积和道路长度各年度变化图。
材料三 城市路网密度,纽约为13.1 km/km2,北京为6.3 km/km2(如下图)。
(1)根据材料二,简述全国城市道路面积和道路长度的变化特征。
(2)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式宽马路”带来的不利影响。
(3)你是否赞成材料一中提到的逐步打开已建成的住宅小区?请说明理由。
解析 第(1)题,全国城市道路面积和道路长度的变化特征可从材料二图中直接判读出来。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简述时要先说总体特征,再描述不同时段的特征。第(2)题,应主要从可达性与出行距离,过马路的难度,公交的覆盖率、重复系数以及对城市用地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若赞成,应主要从增加居民出行的便捷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方面分析。若不赞成,应主要从影响小区业主的物权和小区业主出行安全、增加治安难度和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答案 (1)总体上道路面积比道路长度增长速度快,城市道路越修越宽。20世纪80年代,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增长都相对缓慢。1991年之后,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不断攀升。除个别年份外,道路面积的增长速度比道路长度的增长速度更快。
(2)可达性低,出行距离长;过街困难,导致“中国式”过马路;公交服务渗透力弱,覆盖率难以提高;公交重复系数高,串车概率大;造成城市用地紧张。(任答4点即可)
(3)赞成。逐步打开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可以使小区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可以减少土地浪费,节约城市用地;可以打通城市道路微循环,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于打开之后小区的安全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安保、严格楼栋门禁管理等措施来解决。(任答4点即可)
不赞成。小区公共区域属于全体业主共有,变成城市公用地有损业主的物权;小区内公用道路增加会影响业主出行安全;小区开放后治安难度增加;可能导致小区出现越来越严重的脏乱差现象。(其他回答言之有理也可)
19.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图和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分析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开始的时间。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请说明其原因。
(3)请从资源、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你认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应从哪些方面推进?
解析 第(1)题,城镇化标志之一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从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中可知,1980年以后上海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而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由此推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大约从1980年开始。第(2)题,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原因可从影响经济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经济状况、人口分布状况等方面分析。第(3)题,城镇化快速发展可能会造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如环境污染加重),交通、住房条件变差等。第(4)题,推进城镇化建设可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镇经济等方面进行。
答案 (1)1980年以后上海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而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说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
(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侯温暖湿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
(3)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
(4)将城镇的务工人员转为城镇居民,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扩大城镇用地规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