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3-1自然界的水循环 练习
展开课时作业13 自然界的水循环
时间:45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A )
A.A B.B C.C D.D
解析: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
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
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D.我国内流区域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
解析: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液态水数量最多。
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河流位于( C )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解析:由图中河流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可知,该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很大,流量最大在7、8月份,而且有两个汛期,应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的东北地区。
4.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C )
A.有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有一个汛期
C.冬季断流 D.年径流总量大
解析:由图可知该河流有两个汛期,一个春汛,一个夏汛,所以排除B项;春汛补给水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夏汛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其他时期流量很小,所以排除A、D两项;冬季流量为0,表示该河流冬季断流,所以正确答案是C项。
读下图,回答5~6题。
5.图甲中能反映图乙所示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从图乙的枯水位和洪水位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位关系可知,在两个时期内,地表水的水位都高于地下水的水位,所以全年范围内都是地表水的水位高于地下水的水位。
6.这种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可能发生在( D )
A.里海沿岸 B.青海湖沿岸
C.密西西比河下游 D.黄河下游
解析:由于黄河的下游为“地上河”,河水全年都高于地下水的水位,一年中都是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下图为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性质的城市下垫面水量入渗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据此,回答7~8题。
7.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对水循环影响差异较大的环节是( A )
A.下渗 B.降水
C.水汽输送 D.蒸发
解析:不同性质的地表,水的下渗量不同。
8.为了美化环境并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路面最适宜使用( D )
A.绿地 B.草皮空心砖
C.普通混凝土砖 D.透水混凝土砖
解析:为了美化环境和减轻城市内涝,城市的路面既需要硬化还要增加下渗量,所以选透水混凝土砖最好。
读水的社会循环和自然循环示意图,回答9~10题。
注: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
9.水的社会循环( D )
A.包含了水的自然循环
B.加速了水的自然循环
C.对陆地水有更新作用
D.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负面影响
解析:从图中水循环的过程可知,水的社会循环减弱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对水的自然循环起到了负面影响。
10.城市化对水的自然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B )
①人口增多导致地下径流增加
②建筑物增加导致地表径流增加
③地表植被减少导致下渗量增加
④城市规模扩大导致降水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城市化后地表植被减少,建筑物增加,降水的下渗量减少,水的地表径流量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还会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增强,对流运动的加强,进而导致降水的增多。
下图为德国柏林某生活小区的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系统的广泛使用会( C )
A.加剧城市内涝
B.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C.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
D.加重城市绿地土壤盐渍化
解析:该系统可减少地面雨水汇集量,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等,减轻城市内涝,另外可补充地下水,故不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也不会加重城市绿地土壤盐渍化。
12.该系统未能在我国吐鲁番市得到普及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B )
A.该系统投资大,成本过高
B.吐鲁番市气候干旱,降水少,该系统利用率低
C.该系统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D.吐鲁番市雨水污染严重,无法利用该系统
解析:该系统主要用于雨水的收集利用,由于吐鲁番市气候干旱,降水少,该系统建成后利用率会很低,造成设施的浪费。
二、综合题(共40分)
13.读北半球温带地区两区域的河流图,图中甲河流AB段为“地上河”;乙河流8月份流量最大,读图回答问题。(20分)
(1)图中三个湖泊中,对河流补给作用最大的湖泊是①,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最大的湖泊是②,主要由河流提供补给水源的湖泊是③。(填序号)(6分)
(2)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通常是:丰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水。请描述河流AB段的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6分)
答案:始终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3)图乙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可能是冰雪融水,该种补给形式在我国分布较普遍的地区是西北(选填“东北”“西北”“西南”或“东南”)地区。(4分)
(4)图甲所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是海陆间循环,图乙所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是陆地内循环。(4分)
解析:本题通过图示的形式考查河流补给形式的变化及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图中的三个湖泊中,①补给河流,②对河流的径流具有调节作用,③主要靠河流补给。丰水期时湖泊对河流具有延缓、削弱洪峰的作用,枯水期时湖泊对河流具有补充稳定径流的作用。图甲中的河流下游位于外流区域,主要的水循环方式是海陆间循环,图乙位于内流区域,主要的水循环方式是陆地内循环。
14.2018年9月9日是为西部干旱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在全国推出十周年的日子。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有哪些?我国西部地区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哪些?(4分)
答案:蒸发、降水。甲、乙(或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2)我国西部干旱缺水地区修建的“母亲水窖”主要对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和下渗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什么?(6分)
答案: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哪些?(2分)
答案: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
(4)乙循环除了能使陆地淡水得到更新外,其意义还有哪些?(6分)
答案:促进各种水体的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塑造地表形态;促进物质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转化与交换。
(5)试根据水循环原理分析某些地区水资源出现枯竭的人为原因有哪些?(2分)
答案: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水资源遭到污染。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三大水循环都有蒸发和降水环节,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主要参与了陆地内循环,还有少部分河流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第(2)题,修建水窖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和下渗环节;对保障西部地区用水具有积极意义。第(3)题,提高植被覆盖率有利于增加丁环节水量。第(4)题,海陆间水循环对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塑造地表形态以及促进物质和能量交换具有重要意义。第(5)题,根据水循环原理可知,人类用水量超过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水污染严重,都会造成区域水资源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