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后练案:单元评估1第一章 行星地球
展开第一章单元评估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中秋夜,月光光,家家户户赏月忙。嫦娥、月宫和玉兔,你一定会想到我们熟悉的美丽传说。据此回答1~2题。
1.“嫦娥”仙子不能居住在“月宫”的原因是( A )
①月球的质量和体积太小:月球上没有大气 ②月球上没有液态水
③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太小 ④月球上会发生月食现象:没有太阳辐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月球的质量和体积太小,吸引不住大气,①正确;月球上没有液态水,②正确;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大,不利于人类生存,③错误;月球上会发生月食现象,与太阳辐射关系不大,④错误。故选A。
2.“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月球车。它携带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并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下列关于“嫦娥三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脱离地球引力后,就脱离了地月系
B.“落月”后,与月球形成新的天体系统
C.在发射架上时就成为天体
D.脱离地球引力后成为天体
解析:当“嫦娥三号”脱离地球引力时,才成为天体,但是它没有脱离地月系。当卫星进入月球轨道后,绕月球公转时,就和月球形成次于地月系的天体系统,但“落月”后二者不存在相互绕转的关系。
右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据此完成3~4题。
3.“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B )
A.金星、木星 B.水星、金星
C.火星、木星 D.金星、火星
解析:水星和金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距离太阳近,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就可以看到一个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
4.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 A )
A.温度相对较低 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
C.出现在太阳内部 D.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
解析:照片中的其他黑点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但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1 000 ℃~2 000 ℃,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
太阳辐射是地球的能量源泉,它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据此回答5~6题。
5.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导致了地球上( A )
A.不同纬度获得热量的差异 B.不同经度获得热量的差异
C.不同海拔获得热量的差异 D.不同海陆位置获得热量的差异
解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导致地球上不同纬度获得的热量不同,从而划分了五带。
6.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D )
A.两极地区的极光 B.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
C.月相的变化 D.大气运动
解析:两极地区的极光与太阳活动有关;地球内部温度的升高与太阳辐射关系不大;月相的变化与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有关;由于太阳辐射在高、低纬度间的分布不同以及海陆间热力差异,从而引起大气运动。
右图为某企业生产的“风光路灯”——太阳能和风能的“风光互补性”路灯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风光路灯”最适宜销往( C )
A.贵阳 B.成都
C.呼和浩特 D.济南
解析:“风光路灯”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和风能,我国西北地区是太阳能和风能都丰富的地区,四城市中呼和浩特位于西北地区。
8.若是在上题所选城市中安装“风光路灯”,一年中太阳能板左右摆动幅度最大的季节是( B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太阳能板主要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以充分吸收太阳辐射,呼和浩特一年中夏季白昼最长,故太阳能板左右摆动幅度最大。
我们在观看中央电视台直播美国NBA篮球赛的时候经常是在上午,而美国当地时间却是晚上。据此回答9~10题。
9.造成中美两国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B )
A.生活习性的差异 B.地球的自转
C.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D.纬度的不同
解析: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时间的差异。
10. CCTV-5于北京时间4月16日上午9点直播2017~2018赛季休斯敦火箭队与森林狼队的比赛。则比赛开始于当地的(休斯敦使用美国中部时间——西六区区时)( A )
A.4月15日19点 B.4月16日19点
C.4月15日23点 D.4月16日23点
解析:由于休斯敦使用的是西六区区时,比北京时间晚14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规律可知,休斯敦火箭队与森林狼队的比赛开始于当地时间4月15日19点。
下图中的A点是晨昏线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在一年中,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是变化的,因此A点也是移动的。据此完成11~12题。
11.当A点移到最低纬度位置时,太阳直射点( A )
A.可能在23°26′N上 B.可能在赤道上
C.可能在66°34′S上 D.可能在极圈上
解析:因为A点是晨昏线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而在一年中,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点最低纬度是66°34′,由于该半球为北半球(地球逆时针旋转),所以,其切点应为66°34′N,太阳直射点应在23°26′N上。
12.右上图中能正确表示A点运动轨迹的是( A )
A.AB线 B.CD线
C.EF线 D.AF线
解析:据上题的解释可知切点A的最低纬度为66°34′,又因为位于北半球,所以切点A的运动轨迹应从66°34′N到北极点。
右图为某地天文爱好者在一天中连续拍摄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拍摄日期为北半球夏至日,且M位于正南。据此完成13~14题。
13.拍摄地点可能位于( D )
A.23°26′S以南 B.23°26′S以北
C.23°26′N以南 D.23°26′N以北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故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南方,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14.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A )
A. a点 B. b点
C.近日点 D.远日点
解析:夏至日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正接近远日点。
菊花是一种短日照花卉,其开花期对日照时长非常敏感。某品种菊花当日照时长低于10小时30分才进入开花期。下表所示为武汉市不同日期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5~16题。
日期 |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3月1日 | 6:48 | 18:21 |
6月1日 | 5:21 | 19:20 |
9月1日 | 6:00 | 18:46 |
12月1日 | 7:03 | 17:21 |
15.在自然状态下,该品种菊花在武汉市进入开花期的时间可能是( D )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解析:从表中计算可知,3月1日武汉昼长=18:21-6:48=11小时33分,6月1日武汉昼长=19:20-5:21=13小时59分,9月1日武汉昼长=18:46-6:00=12小时46分,12月1日武汉昼长=17:21-7:03=10小时18分,据材料可知当日照时长低于10小时30分才进入开花期,D项最接近。
16.仅考虑光照,该品种菊花在下列四个城市中进入开花期的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 B )
A.石家庄、武汉、郑州、长沙 B.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
C.长沙、武汉、郑州、石家庄 D.郑州、石家庄、武汉、长沙
解析:该品种菊花只有当日照时长低于10小时30分才进入开花期,纬度越高昼越短,开花越早,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开花期的时间从早到晚的位置是从北到南,故选B。
右图中横坐标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17~18题。
17.自转线速度相比( B )
A.d>b>a>c B.c>d>b>a
C.b>d>c>a D.a>d>b>c
解析: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自转线速度c>d>b>a。
18.图中a、b、c、d四个地点昼长时间相比( B )
A.b>c>d>a B.a>d>c>b
C.d>c>a>b D.a>b>c>d
解析:图示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此昼长时间a>d>c>b。
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黄赤交角为24.24°时( B )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
解析:当黄赤交角为24.24°时,即黄赤交角变大时,回归线度数增大,极圈度数减小,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温带地区)范围缩小;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地区)范围扩大;极圈与极点之间(寒带地区)范围扩大;地球上存在极昼和极夜的范围扩大。
20.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C )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 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④最小纬度为22.1°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同时也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呈现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年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周期是一个回归年,4万年是黄赤交角的变动周期;太阳直射点最小的纬度应是赤道,即0°。
如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据此回答21~22题。
21.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地壳厚度自南向北增加
B.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海拔最高
C.断层分布的区域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D.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
解析:两地相对高差是指海拔的差值;地壳厚度是莫霍界面之上的高度,而不同地区的地壳厚度不同,则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度。
22.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10千米处可以表示( B )
A.海平面 B.莫霍界面
C.岩石圈底面 D.古登堡界面
解析:莫霍界面平均深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深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深度约6千米,则10千米处可以表示莫霍界面。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读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和冬、夏半年辐射总量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赤道,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逐渐减少,极小值出现在极点。(3分)
(2)夏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在20°~30°的纬度带上,由此向极点和赤道逐渐减少,最小值在极点。(4分)
(3)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量最多的是赤道,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量迅速减少,到极点为零。(4分)
(4)夏半年与冬半年的辐射量差值,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增大。(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能够图文互换。第(1)题,根据坐标图判断,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赤道,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判断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逐渐减少;极小值出现在极点。第(2)题,根据曲线找准横坐标对应的纬度范围,然后判断向两侧减小,最小值出现在极点。第(3)题,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量最多的是赤道,然后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量迅速减少,到极点为零。第(4)题,夏半年的辐射量高于冬半年,且最大差值出现在极点上,最小差值出现在赤道上。
2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在图示适当位置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并判断图中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4分)
答案:画图略 晨线
(2)如果图中甲与丙两点纬度数相同,请比较甲、乙、丙、丁四地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4分)
答案:线速度:乙>甲=丙>丁 角速度:甲=乙=丙=丁
(3)一条流经甲地的河流南岸受侵蚀较为严重,试判断其流向。(2分)
答案:自西向东。
(4)分别计算甲地的地方时和丁地的区时,并判断乙地日出时间。(2分)
答案:4点;10点;6点。
(5)此时,由60°W经线和180°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2分)
解析:第(1)题,在北极点附近,围绕北极点画逆时针箭头。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变化判断晨昏线。第(2)题,结合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变化规律判断大小。第(3)题,甲地位于北半球,根据地转偏向力判断该处河流流向。第(4)题,结合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方法分别计算甲地的地方时和丁地的区时;乙地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点,此时正值日出。第(5)题,全球由0时所在经线和180°经线划分为两个日期。
25.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此时是北半球的冬至(节气),出现在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3分)
(2)此时B地位于昏线(晨线或昏线)上。该日B地的昼夜状况是昼长于夜,且昼最长,夜最短。(4分)
(3)此时,C地的地方时为20时;A地的夜长为20小时;该日,A地日出的地方时为10时。(3分)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S,60°W)。(2分)
(5)该日,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以南回归线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解析:第(1)题,图示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因此是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第(2)题,B地位于由昼向夜的分界线上,因此B地位于昏线上。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第(3)题,图中相邻两经线间隔30°,时差2小时。邻C地左侧经线为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其地方时为18时,因此C地的地方时为20时。A地日落时间为地方时14时,故其夜长为20小时,该日其日出时间为(20÷2)=10时。第(4)题,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结合0°经线的位置,此时太阳直射60°W。第(5)题,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以南回归线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
26.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单位:千米)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何差异?(5分)
答案: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2)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约为45~50千米,B处地壳的厚度约为30~35千米。(4分)
(3)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西部、东部山地比较厚,中部较薄,大陆向海洋的过渡地区较薄。(6分)
解析:第(1)题,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大陆地壳的厚度要大于大洋地壳的厚度。第(2)题,图中等值线的间距为5千米,A位于45千米等值线内,B位于35千米等值线内,故A处数值应大于45小于50,B应大于30小于35。第(3)题,由等值线图可知西部、东部数值较大,中部数值较小,整体上由大陆向海洋等值线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