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完美版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完美版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走近作者,字词学习,词语解释,合作探究,论证结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点明意义提出希望,提出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重难点)2.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重点)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
丁肇中( ) 瞭望( ) 缅怀( ) 朱熹( ) 诺贝尔( ) 儒家( ) 袖手旁观( ) 测量( ) 埋没( ) 不知所措( ) 彷徨( )
正心:心要端正。正,使……端正。齐家: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齐,把……整顿好。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不知所措: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2、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4、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5、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阅读第3~1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2、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4、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5、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标题即是论点)
提出现代学术的基础是实验的看法指出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弊端阐明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指出当今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的现状
讲道理: 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 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
证明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实验的过程……有计划的探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
中国学生偏向……而不愿动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图文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名师导学,名师导读,名师导练,课外技法专练,群文阅读推荐,背景解读,中学生重理论轻实验,袖手旁观,不知所措,格物致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内容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走近作者,背景链接,字词学习,词语解释,整体感知,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本文的结论是什么,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习题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结构图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主题解说◄,论证思路分析法,逆向思维的力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