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山天阳国际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展开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
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42分。其中第1-11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提议,第12-14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1.乐队演奏时,听众能分辨出二胡声和小提琴声,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 )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频率不同
2.正在建设的武汉至宜昌的高速铁路全长约291km,计划2012年建成通车.它的建成将会给沿途经过的仙桃、天门、潜江等市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若通车后某列火车当日午夜从宜昌开往武汉的启程、到站时刻如图所示,则这列火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最接近
A.120km/h
B.150km/h
C.200km/h
D.580km/h
3.下列关于光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激光准直运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实像
C.站队时“向右看齐”运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D.发生日食现象时,月亮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
4.用体温计测定病人甲的体温,示数为38.5℃,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体温一定等于乙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C.甲的体温一定高于乙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5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可能是海波的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的凝固图象
C.丙图可能是铜的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的凝固图象
6.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
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 乙车速度不变
7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
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人们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消毒杀菌
D.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
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小于15cm
B.若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下移动
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能得到缩小的清晰的像
D.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10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刻度的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3.35cm,3.36m,3.55cm,3.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3.405cm B.3.36cm C.3.38cm D.3.41cm
11.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
A.平面镜MN移动的距离过远,不能成像
B.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C.仍成像,但像也会向下移动
D.仍成像,但人们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12.从冰箱取出一瓶可乐,过了一会,可乐瓶上有很多小水滴,再过一段时间,小水滴慢慢消失。这一现象与下列对应描述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的过程和出现小水滴的过程吸放热情况相同
B.夏天,绿叶上露珠的形成和小水滴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不同
C.秋天,雾的形成与散去和小水滴出现与消失,吸放热情况都相同
D.冬天,可乐瓶上更容易观察到上述现象
13.甲、乙两同学从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前20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较大
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14.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物体与光屏的距离L和凸透镜的焦距f的说法正确的是( )
A.L=18cm B.L=14cm
C.4cm<f<5cm D.5cm<f< 8cm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15.一个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前5s内运行的路程为20m,则它在第3s末的速度大小是_____m/s,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m。
16.如图是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上20架直升机组成“70”字样,20架飞机保持水平直线飞行,速度为120米/秒,以其中一架飞机参照物,其他飞机是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如果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看到大地是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飞行10秒,飞机飞行的路程为______米。
17.(本题0分)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传递________;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是利用声传递________;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传递________。(均选填“能量”或“信息”)
18.(本题0分)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汽车观后镜中的像;④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倒影;⑤岸上的人看到河里鱼的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_____,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填序号)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每小题3分)
19.如图所示,已知一个点光源S发出的两条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分别经过A、B两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其成像特点作出点光源的位置并用字母S表示。
20.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玻璃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5分,每空1分)
21.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所示。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用了______min。
(2)凝固点为_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__了。(选填“高”或“低”)
(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22.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并用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上;
(3)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如果透镜落上一只小虫,则光屏上蜡烛的像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4)将图乙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28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适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
23.小勇在江边拾到一鹅卵石块,他想知道这块鹅卵石的密度,于是他找来天平、量筒按表格中的顺序进行了测量,请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石块的质量 m石/g | 量筒中水的体积 V水/cm3 | 石块放入后的总体积V量/cm3 | 石块的体积 V石/cm3 | 石块的密度 ρ石/(kg·m-3) |
32 | 30 | 40 | ______ | ______ |
(1)若在测量石块质量的过程中,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在测量过程中,当他向右盘添加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当拿掉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接下来他应该______,才能准确测出石块的质量;
(2)在测量过程中,小勇若按照图乙、丙、甲的顺序进行测量,则测量的密度值会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15分,第24题6分,第25题9分)
24.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问: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多少m/s?
(2)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若司机酒后仍按原速行驶,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25.一块碑石体积为3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碑石的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筒装入100mL的水,然后将这块碑石样品完全浸没水中,此时,水面升高到150mL,求:
(1)所取的碑石样品的体积是多少?
(2)这块碑石的密度是多少g/cm3?合多少kg/m3?
(3)这块碑石的质量是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听众能分辨出二胡声和小提琴声,是由于二胡声和小提琴声的音色不同,故选B。
2.C
【详解】
已知内江至成都的里程约为291km,这列火车从内江到成都用的时间为:
t=1:57-0:30=1:87min=1.45h,
那么这列火车从内江到成都的平均速度为:
v===200.69km/h,
故选C.
3.B
【详解】
A.激光准直运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可以起到起到准直作用,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光线被物体挡住后,在物体后面形成阴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影子既不是虚像也不是实像,影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到物体这里,被物体挡住了一部分光,这就形成影子。像有两种,一种是实像,由实际光线汇聚相交而成,可以用光屏承接;影子在地上,但它不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所以不是像,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体育课上站横队“向右看齐”时,如果左边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右边一位同学的侧脸,表示队伍排直了,这主要是运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日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到地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月球遮挡住,从而产生日食现象,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详解】
甲的体温是38.5℃,用完后没有甩,因为体温计的特殊构造﹣﹣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缩口.离开人体后,水银就在狭窄的缩口部分断开,使已升入管内的部分水银退不回来.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病人乙的体温,不难看出,如果乙的体温等于或低于38.5℃时,该体温计的示数也会是38.5℃.如果乙的体温高于38.5℃,则该体温计的示数也会高于38.5℃.
即乙的实际体温低于或等于甲的体温,故只有B正确.
故选B.
5.A
【详解】
A.甲图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熔化,可能是海波的熔化图象,故A正确;
B.乙图有固定的凝固温度,是晶体凝固,不可能是松香的凝固图象,故B错误;
C.丙图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非晶体熔化,不可能是铜的熔化图象,故C错误;
D.丁图没有固定的凝固温度,是非晶体凝固,不可能是石英的凝固图象,故D错误。
故选A。
6.B
【详解】
A. 由图可知,甲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2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A错误;
B. 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的变大,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甲==2m/s;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所以,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故B正确;
C. 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所以,如果两车反向运动,则5s可能相遇;如果两车同向运动,则两车不能相遇,故C错误;
D. 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速度均不变,故D错误.
7.C
【详解】
AB.根据,平均速度的计算应为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值,前5秒的路程未知,则无法计算;故AB错误;
C.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总位移为s=100m,总时间为t=10s,则平均速度为:
故选C.
8.D
【详解】
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故A错误;
B.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故B错误;
C.人们利用紫外线消毒杀菌,故C错误;
D.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9.A
【详解】
A.如图所示,当物距大于像距且能成清晰的像时,此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则
,
解不等式可得
故A正确;
B.若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故B错误;
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等于20cm,此时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移动光屏可能得到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像,故C错误;
D.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故D错误。
故选A。
10.B
【详解】
观察四个数据,很明显3.55cm这个偏差较大,忽略这个,另外三个数据取平均值
故选B。
11.B
【详解】
在图乙中作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故选B。
12.C
【详解】
A.冰箱取出的可乐瓶出现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放热。而冰雪消融是熔化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吸热,故A错误;
B.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小水滴的形成也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雾的散去是汽化现象,而小水滴的形成是液化、小水滴慢慢消失是小水滴汽化成了水蒸气,故C正确;
D.冬天,空气的温度与可乐瓶的温度相差不大,冷的空气遇到冷的可乐瓶不容易发生液化,所以上述现象不容易观察到。而在夏天,空气与可乐瓶的温差大,上述现象更容易观察到,故D错误。
故选C。
13.BD
【详解】
A.由图象可知,甲同学的s-t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乙同学0~10s做匀速直线运动、10s~20s静止,20s后又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15s末相遇,且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即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故B符合题意;
C.前20s内,甲同学的速度
乙同学的速度
所以前20s内,甲同学的平均速度较大,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象看出乙在0~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所以
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14.AC
【详解】
由于当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后,物体及光屏均未移动,仅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又成清晰缩小的像,则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可知,此时物距与像距大小互换,此时物距为10cm,像距为8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与光屏间的距离L=10cm+8cm=18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得
2f<10cm,f<8cm<2f
解得4cm<f<5cm,故选AC。
15.4 4
【详解】
[1]整个过程速度为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即3s末的速度也为4m/s。
[2]第3s内通过的路程
16.静止 运动 1200
【详解】
[1]若以编队中某一架飞机为参照物,由于其他飞机相对它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其他飞机是静止的。
[2]如果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由于看到的大地相对此飞机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3]根据题意知道,飞机的速度为120米/秒,飞行10秒,由知道,飞机飞行的路程
s=vt=120m/s×10s=1200m
17.信息 信息 能量
【详解】
[1][2][3]生活中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了解金属工件是否有缺陷,是利用声传递信息;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是利用声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18.① ②③④ ⑤
【分析】
(1)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不同点:
①成因不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②像的正倒不一样,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
③呈现效果不同,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而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2)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4)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详解】
[1][2][3]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③汽车观后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④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⑤岸上人看到河里鱼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变浅了的虚像。
综上可知: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⑤;由于光的反射的是②③④;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⑤。
【点睛】
本题考查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了解三种现象的成因及相关实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9.
【详解】
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即为点光源的像点S′;再作出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则S为点光源的位置,并连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20.
【详解】
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是从传播速度快的介质射入传播速度慢的介质,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此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在玻璃中传播时因为是同种均匀介质,所以沿直线传播,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是从传播速度慢的介质射入传播速度快的介质,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偏离法线,如图所示:
21.10 -2 低 变多
【详解】
(1)[1]晶体凝固过程是持续放热,温度是保持不变的,由图像知,与横轴平行的一段是温度保持不变的,盐水从第10分钟开始凝固,到第20分钟凝固完成,所以,凝固过程用了10分钟。
(2)[2]从图像可知:盐水保持不变的温度是-2℃,故该盐水的凝固点是-2℃。
[3]水的凝固点是0℃,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低了。
(3)[4]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因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比盐冰水混合物高,冰水混合物会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将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
22.10.0 同一高度 缩小 实 完整 不能
【详解】
(1)[1]由图甲可知,最小、最亮的光斑即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
40.0cm-30.0cm=10.0cm
故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2]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光具座上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3][4]由图可知
50.0cm-20.0cm=30.0cm
即蜡烛在2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5]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小虫落在透镜上后,蜡烛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即光屏上所成的像仍然是完整的。
(4)[6]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28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即物距依然为30.0cm,则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即
v>56.0cm
像距过大,超出了光具座所提供的长度,所以光屏上找不到清晰的像。
23.10 3.2×103 右 向右移动游码 偏大
【详解】
[1]石块的体积
[2]石块的密度
(1)[3]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说明天平左端质量偏大,应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使天平的指针指在中间刻度。
[4]在测量过程中,当他向右盘添加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当拿掉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说明所加的砝码质量不够,接下来他应该向右移动砝码,直到指针指在中间刻度。
(2)[5]按照图乙、丙、甲的顺序进行测量,是用排水法先测出石块的体积,再测量从水中拿出来的石块的质量,最后由
测出石块的密度。石块从水中拿出,石块带有水,导致所测得的石块质量偏大,所以测量的密度会偏大。
24.(1)20m/s;(2)会撞上障碍物
【详解】
解:(1)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所以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
(2)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若司机酒后仍按原速行驶,则反应距离
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则汽车通过的总路程为
因为前方80m处有障碍物,所以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答:(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20m/s;
(2)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若司机酒后仍按原速行驶,则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25.(1) 50cm3;(2) 2.8g/cm3 ,2.8×103kg/m3;(3) 8.4×104kg ,84t
【详解】
解:(1)碑石样品的体积
(2)碑石的密度
(3)这块碑石的质量
答:(1)所取的碑石样品的体积是;
(2)这块碑石的密度是多少,合;
(3)这块碑石的质量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