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10 (含答案)01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10 (含答案)02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10 (含答案)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10 (含答案)

    展开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10

    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对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1)句的两个相同,(2)句的两个不同。

    B.(1)句的两个不同,(2)句的两个也不同。

    C.(1)句的两个相同,(2)句的两个也相同。

    D.(1)句的两个不同,(2)句的两个相同。

    (2)给下列标点的词注音。

    横槛 (       粟粒 ( 

    (3)找出对文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并订正。

    (1)不暇:来不及

    (2)南亩:泛指农田

    (3)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4)独夫:孤单的人

                   

    (4)作者指出六国和秦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灭六国(1)者,六国(2)也”“使六国(3)各爱其人,三个 六国所指是否相同?指的是什么?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C.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D.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B.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缱,指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C.寡人,诸侯对自己的尊称;东道主,指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D.武,文中指武德。武德,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人物栩栩如生,情节波澜起伏,充分体现了《左传》写人叙事 的高超技巧。

    B.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处于危险的境地,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佚之狐慧眼识英雄,在郑伯面前举荐了千里马烛之武。

    C.郑伯从谏如流,他面对烛之武的牢骚,没有表达不满,而是自责,情真意切,又分析 利害关系,最终感动了烛之武。

    D.烛之武在劝说秦伯退军时,既提到要维护郑国的利益,又处处为秦国着想,机智善辩,不卑不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 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 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 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间:间接

    B.大王必欲急臣           急:着急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谢:谢罪,道歉

    D.固请,召有司案图         案:案牍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璧有瑕,请指示王中的指示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B.秦王恐其破璧,及辞谢。

    C.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D.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3)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选段 叙事一波三折,秦王得璧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相如持璧怒斥秦王,为一折;秦王诈许斋戒、割城,相如使从者怀璧归赵, 为二折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相如毕礼而归,为三折。

    B.归璧于赵后,蔺相如首先斥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接着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再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 然后表示自己知道有罪,最后提出希望,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

    C.选段运用了直接描写的手段,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表现蔺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的性格特征;写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主要是用来表现秦王的威仪和强横。

    D.蔺相如运用诈术,以诈还诈,痛击秦王,这充分表明蔺相如镇定自如、智勇双全的性格及非凡的外交才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

    译文:                                                                      .

    (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译文:                                                                      .

    (3)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译文:                                                                      .

     

     

    4.文言文阅读

      马绛,大名人。景德元年,诏下贡举。诸举子推绛就试,守令劝驾,遂首荐登甲科。释褐,试秘省校书郎,出知婺州义乌县。至则開县扉,凡辩讼者径造于一庭,为之别白是非,因勉之以义教,民辄听命罢去,无复词牒,案牍大治。后十年,父老犹有称道绛者。再调寿州录事参军。还,赴铨部,引对御前,选补职事官,除莱州防御判官。时蔡齐在诸生,未知名。绛一见曰:海滨有此奇士!忘年定交,日与游甚欢。是秋,主试贡士,首送蔡齐。春榜至,齐冠天下士,绛得知人之名。秩满,改著作佐郎。丁艰。既除,迁秘书丞、知梧州。绛性刚直,不屈上官,耻焉苟合,以是滞留常调官不遂。尝曰:吾资不适时,与其求容之辱,不若全吾道。故于鄠、杜终南圭峰之下,就水竹营别墅,为栖逸之地。及自岭外归,称疾罢官,慨然有丘壑志。故枢相王曙在西府,雅知绛。蔡齐亦在内署,数勉绛起还朝,相与称荐,遂以太常博士通判秦州。时河阳相王钦若知州事,多回挠,绛持法不阿,河阳不悦。僚佐为绛言,宜姑为和。绛曰:守正之谓和。朝廷置吏,岂使苟相顺适以为和哉?吾知奉公而已。内珰乘传奏边事,承河阳指,阴诬中绛,遂徙延州。代还,知坊州,赐五品服章。蔡齐拜御史中丞,被命举御史,而以绛名上,时王钦若作相,三奏而三却之。齐怀敕至中书曰:被命举御史,某之所知,无易马某。朝廷不用,请纳此敕。执政不得已,除绛殿中侍御史,寻改侍御史。绛素厉风节,及在司察之职,危言无顾惮。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真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绛曰:良农能稼而不能穑。士固有道,违道干誉,非鄙志者。其自守如此。庆历八年六月卒,享年七十有五。
    (节选自《张方平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软/
     B.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
     C.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
     D.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对,又称赐对指皇帝召见臣僚询问对答。
     B.春榜,科举考试中,会试一般在春季举行,也称春闱。考中者张榜公布,故名春榜。
     C.丁艰,又称丁忧,指遭遇父母丧,朝廷官员必须回原籍守丧。
     D.服章,服饰;指帽子,用来表示官员的品阶身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绛才干卓著,勤政爱民。他担任义乌知县时,专门营造一庭院,替百姓明辨是非,并注重教化,深受百姓的爱戴。
     B.马绛慧眼独具,荐举英才。他发现莱州蔡齐是难得的奇才,不顾其年轻无名,与之订交,并荐举他赴京应试。
     C.马绛性情刚直,守正不阿。他因王钦若做事多苟且顺服、没有原则而拒绝与之同流合污。后来马绛被举荐做御史时,遭王钦若再三阻挠。
     D.马绛淡于名利,重于义节。他在官场虽然屡屡受挫,但志向不改。面对宰相的直言劝告,他却不为所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资不适时,与其求容之辱,不若全吾道。
    (2)被命举御史,某之所知,无易马某。朝廷不用,请纳此敕。

     

     

    (5)马绛被调往延州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5.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於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拔:攻下。

    B.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度:估计

    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顾:回头

    D.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兵:武器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会于西河外渑池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B.遂与秦王会渑池 欲呼张良与俱去

    C.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是 (   

    A.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B.於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D.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4)下列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渑池会前,廉颇力劝赵王赴会,又约定应变对策,表现了他的忠心和深谋远虑。

    B.渑池会上,蔺相如与秦君臣针锋相对,寸步不让,表现了他的忠勇和足智多谋。

    C.渑池会上,秦国没有占到上风,可见廉颇的军事威慑力是赵国得胜的根本原因。

    D.选段通过秦赵之间的斗争,显示了廉蔺二人相互协作,共同对敌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6.【参考答案】

    (1)B

    (2)槛jiàn;粟sù

    (3)(4)错。独夫:指秦始皇。

    (4)统治者不爱人民。

    (5)(1)指六个国家;2)3)同,指六国统治者。

    (6)1)周文王的狩猎场,方圆有七十里,有这回事吗?

    2)割草打柴的去那里,猎取野鸡和兔子的人去那里,与老百姓共同享用它,老百姓认为小,不也是很合情理的吗?

    (3)那么这方圆四十里的地面,就是在国内设置了一个陷阱。老百姓认为太大了,不也应该吗?

    参考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道:周文王的狩猎场,方圆有七十里,有这回事吗?孟子回答说:在史籍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说:像这样狩猎场大吗?孟子说:老百姓还认为小呢。宣王说:我的狩猎场,方圆只有四十里,老百姓还认为大了,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文王的狩猎场方圆七十里,割草打柴的去那里,猎取野鸡和兔子的人去那里,与老百姓共同享用它,老百姓认为小,不也是很合情理的吗?我刚到齐国边界的时候,打听了齐国的重大禁令,这以后才敢进入。我听说齐国国都郊外的地方,有一方圆四十里的狩猎场,杀了那里的麋鹿就像犯了杀人罪。那么这方圆四十里的地面,就是在国内设置了一个陷阱。老百姓认为太大了,不也应该吗?

    7.【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一句的意思是: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其中,国危矣主谓宾俱全,此处应断开;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构成假设复句,中间应断开,排除AB;臣之壮也字为句末语气词,此处应断开,排除D。故选C。

    (2)C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C项,寡人,诸侯对自己的尊称表述错误,应为寡人,是诸侯的谦称。故选C。

    (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D项,既提到要维护郑国的利益与原文不符,烛之武在游说秦伯时,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全部在为秦国考虑。故选D。

    (4)(1)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那是困难的。

    (2)现在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张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将从哪里 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参考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8.【答案为】

    (1)C

    (2)C

    (3)C

    (4)就上前说:璧上有斑点,请允许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给相如。

    就让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宝玉,从小路逃走了,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我确实担心被大王欺骗而有负于赵国。

     

    9.参考答案:C;C;A;
    (1)我的性情不合时宜,与其遭受乞求接纳的污辱,不如保全自己的志节。
    (2)奉命举荐御史,据我所知道,没有能替代马绛的。朝廷如果不能任用,请收回这诏令。
    (5)奉命出使的太监,回奏边境的事务时,为迎合讨好王钦若,暗中诬陷中伤马绛,于是被调往延州。
    参考译文:
    马绛,大名人。景德元年,诏令举荐乡贡,很多举子都推荐马绛参加考试,太守亲自动员他前往,于是考中进士第一名。初入仕途,担任秘省校书部,出任婺州义乌知县。马绛到任后打开县衙大门,凡是打官司的人都可以直接进入庭堂,马绛给他们辨别是非对错,并乘机用道义教化勉励他们,百姓都服从判决而离开,没有再告状的了,社会安定,太平无事。后来过了十年,父老乡亲中还有称赞马绛的。又调任寿州录事参军。回京后,到吏部候选,被皇帝召见答问,选派职事官位,授予莱州防御判官。当时蔡齐在读书学生中间,没有名声。马绛一见他说:海滨之地竟有这样的奇士俊才。结为忘年交。每天与他交游,很是快乐。这一年,马绛主试乡试,首先选送蔡齐。会试张榜,蔡齐位居天下举子之首。马绛因此赢得慧眼识人的名声。任期满,改任著作左郎。遭遇亲丧回乡守制,结束后。调任秘书丞、梧州知府。马绛性情刚直,不屈服于上司,以同流合污为耻,因此官位一直得不到升迁。马绛曾说:我的性情不合时宜,与其遭受乞求接纳之辱,不知保全自己的志节。因而在鄠、杜两县之间的终南高峰之下,靠近水边竹林除营造别墅,作为隐居之地。等到从岭南归来,称疾辞官。慨然有隐居山林的志向。前宰相王曙尚在任上,平素了解马绛,蔡齐也在翰林院,多次勉励马绛出仕回朝。一起举荐他,于是凭借太常博士的身份担任秦州通判。当时,河阳相王钦若担任秦州知州,做事多是一味顺服,毫无原则,马绛持法公正,刚直不阿。王钦若很不高兴,手下对马绛说:应该姑且顺和。马绛说:坚守正道叫做和,朝廷设置官吏,怎能把苟且顺应作为和呢?我只懂的一心奉公。太监奉命出使回奏边境事务,为迎合王钦若旨意,暗中诬陷中伤马绛,于是被调往延州。返回朝廷,出任坊州,赐穿五品服饰。蔡齐拜受御史中丞,奉诏令举荐御史,于是把马绛的名字写上,当时王钦若做宰相,三次奏请三次被拒绝,蔡齐怀揣诏令到中书省说:奉令举荐御史,据我所知道,没有能替代马绛的。朝廷如果不能任用,请收回这诏令。当权者不得已,授予马绛殿中侍御史之职,不久,改为侍御史。马绛平素严谨自守,出任监察之职,正言正行,不惧惮权威。当时在御史台,王曾、吕蒙正担任宰相,看重马绛方正耿直有操守,私下与马绛聊天说:正直而温和,宽厚而庄重,是成就德望的原因。你的做事的原则稍微变通一下,不就很宽裕了吗?马绛说:优良的农夫能够耕种却不一定能收割。读书人本有原则,违背原则来求取名声,不是我的追求。他像这样爱惜名节。庆历八年六月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10.【参考答案】

    (1)D;(2)B;(3)C;(4)C;

    (5)大王不去显得赵国弱小又怯懦。

    在这时秦王很不高兴,给赵王敲了一下瓦缶。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10 (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