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29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8263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29 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8263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29 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8263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29 试卷
展开
一年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观察图片,图中画的是什么季节?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用简单的话写一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一年级答案:
写话指导:图中画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堆雪人,由此可以判断出这是冬天。写清楚季节,写清楚人物的活动,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二年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松鼠看错了
达尔文是个英国人,他从小就喜欢观察花草树木怎样成长。后来,他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
有一次,达尔文看见树上有几只小鸟,就一动不动地在树下仰着头仔细观察。一只小松鼠顺着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头。大概认为他是一根木桩。小松鼠左看看,右看看,还挺得意哪!树上的松鼠妈妈急坏了,叽叽地直叫,好像在说:“孩子,你看错了,那不是木桩,是一个人哪!”
松鼠妈妈其实不用担心。达尔文十分喜爱各种小动物,他怎么会伤害松鼠妈妈的孩子呢?
1.从短文中找出一组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
近义词:( )——( )
反义词:( )——( )
2.下面的句子中,和文中画线句子意思相同的是( )
A.他会伤害松鼠妈妈的孩子。
B.他不会伤害松鼠妈妈的孩子。
3.小松鼠为什么会把达尔文当成木桩?
二年级答案:
1.①喜欢 喜爱 ②上 下(左 右)
2.B
3.例:因为达尔文看书上的小鸟时,一动不动地仰着头看。
三年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绝 句
[唐]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诗歌以 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
(2)诗歌前两句描写了 ,“ ”“ ”二字突出了诗人强烈的感觉。
(3)后两句中动词“ ”写出了燕子的繁忙;“ ”写出了鸳鸯的闲适。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
三年级答案:
(1)迟日;
(2)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 丽; 香。
(3)飞; 睡; 安适、喜悦。
四年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五彩池
藏龙山上漫山遍野罗(luó ló)列着大大小小的水池。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大水池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更使我惊奇的是,所有的池水都来自同一条溪流,溪水流到各个水池里,颜色却不相同了。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是咖啡色的,下层却成了柠檬黄;左半边是天蓝色的,右半边却成了橄榄绿。可是把水舀起来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样,什么颜色也没有。
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cù zú)的珊瑚。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的透明的石粉。阳光透过池水射到池底,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颜色。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也长得很茂盛,五光十色的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
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
1. 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 文中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些石笋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
3.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藏龙山上水池多?
4. 为什么清水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
四年级答案:
1.划去:ló zú
2.比喻、排比 姿态万千
3.漫山遍野、无数、大大小小。
4.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的透明的石粉。阳光透过池水射到池底,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颜色。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也长得很茂盛,五光十色的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
五年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草原野花
当我的双脚踏在草原上,面对蓝天、碧草、白云,我像个孩子打开了一本(奇怪奇妙)的书,但是什么也看不懂,只好静下心来,品读草原上盛开的野花。
野花虽然细小,可是每一朵都那么骄傲地仰着笑脸,没有任何一朵花嫌自己不够美丽而拒绝开放。淡紫的摇对对花,浅黄的蒿娥,绯红的野菊……通通自由自在地开着,理直气壮地开着,它们都坚信自己是最美的。
我在草原腹地(眺望仰望)远方,前面缓坡上浮起一层紫色的雾,走近才看清那里开满了紫色的野花。这不知名的野花每一朵都是由无数细小如米粒的花聚合而成,像一个紫色绒球,十分可爱。
我折了一枝下来,插在我的手提袋上作为装饰。过了一天,到晚上收拾行李时,我发现它(居然必然)还很鲜活。过了一夜起来,看见花还是和昨天一模一样。我忍不住拿起来仔细端详,每一朵米粒大小的花仍然倔强地绽开着。
一连四天,我一直带着它旅行,它淡淡的紫色一点一点消失,但形状还是一点儿也没有变,细小如笔尖的花瓣还是充满期待地张开着,希冀与蝴蝶、蜜蜂有一次邂逅。
我终于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如此轻易地折下了它,使它离开了属于自己的那片草场。尽管它枯萎得那么慢,那么不甘心,可还是失去了传播花粉、孕育种子、繁衍后代的机会。
我以爱的名义占有了它,却又毁灭了它。
1. 用“√”选出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 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引文的省略 B. 话没有说完
C. 语言断断续续 D. 列举事物的省略
3. 怎样理解“我以爱的名义占有了它,却又毁灭了它”?
4. 你如何评价那朵紫花?
五年级答案:
1. 奇妙√ 眺望√ 居然√
2.D
3. 我看到一朵花很漂亮,我觉得我因为喜爱而摘下它,当我摘下它的一瞬间,它的生命被我夭折了。
4. 那朵紫色的花很坚强,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六年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江 姐
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份学习讨论提纲。听见叫她的名字,江姐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起身,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像平常一样梳着她的黑发。
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忙着帮她收拾行李。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的表情,大家都不安起来。
江姐梳好了头,从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的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x”号的囚服。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着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面前看了一下,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
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还给那位女同志。
“留给大家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布包落在地上。同牢房的人忍不住眼泪,哭了起来。
这时,从走廊上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
“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讲完以后,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停了下来,回头把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江——姐——”人们像猛地醒过来似的,红肿着眼睛,从签子门缝中望着她离去的背影。
江姐和其他男同志一起,挺立在囚车上面,像迎接庄严的战斗,像迎接即将到来的光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短文中破折号表示 。
2.第1自然段的中“转移”一词意味着什么?
3.从短文第4、第5自然段中的一系列动作,你感受到了什么?
4.说一说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六年级答案:
1.声音的延长
2.意味着江姐要牺牲了。
3.感受到江姐面对死亡时的从容不迫,这一系列动作描写烘托出了江姐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但为了崇高的革命事业,她置生死于度外。
4.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描写,表现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乐观主义精神。江姐献身革命,从容就义的英勇形象跃然纸上。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