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修二同步练习:第二章 第二节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敦为例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5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修二同步练习:第二章 第二节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敦为例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5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修二同步练习:第二章 第二节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敦为例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5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已美国休斯顿为例课后作业题
展开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美国休斯敦产业转型是世界经济发展中成功的典范。据此完成1~2题。
1.休斯敦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高原,气候干旱
B.深居内陆,草地广阔
C.石油资源丰富
D.距太平洋近
2.下列有关休斯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提高对石油工业的投入
B.大力发展棉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
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医疗产业及服务业
D.抛弃传统产业
解析第1题,休斯敦石油资源丰富,这也是其石油、石化工业发达的主要原因。第2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医疗产业及服务业是休斯敦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但并没有抛弃传统产业。
答案1.C 2.C
榆林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读下图,完成3~4题。
3.榆林市被称为“中国的科威特”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荒漠广布
B.地表植被覆盖率低
C.降水稀少
D.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
4.改革开放初期榆林市经济发展较慢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贫乏B.产品附加值高
C.经济结构单一D.无改革优惠政策
解析第3题,科威特是中东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国之一,因此榆林市被称为“中国的科威特”的原因最有可能是能源资源丰富,图中信息也可证实这一观点,选D项。第4题,从图中可知,榆林市煤炭、天然气、岩盐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排除A项;榆林市主要出产矿产资源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较低,排除B项;榆林市以重工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对市场适应性较差,导致经济发展缓慢,C项符合题意;改革开放初期榆林市的优惠政策不如沿海地区多,但无改革优惠政策,不符合改革开放的大背景,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答案3.D 4.C
5.下列关于产业结构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产业结构优化就是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B.产业结构优化必须在区域内进行产业转移
C.产业结构优化就是指产业结构升级
D.产业结构优化对保持区域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至关重要
答案D
6.面对传统工业区的衰落,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对原有主导工业的投资力度
B.优化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
C.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对传统工业实施政策保护
解析传统工业区的衰落,主要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竞争力下降等造成的,因此优化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是振兴传统工业区的有效措施之一;加大对原有主导工业的投资力度、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传统工业实施政策保护都不利于传统工业区的顺利转型。
答案B
7.陕北地区是国家批准的唯一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该地将成为国家西电东送基地、西气东输基地、大型煤化工基地、大型商品煤基地。读陕北地区图,分析关于榆林地区产业转型方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展煤电、煤气、煤化工等煤炭深加工产业
B.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非煤产业
C.发展物流、旅游等第三产业
D.发展度假休闲、商务会馆、私人别墅等房地产业
解析榆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环境质量差,不适宜发展度假休闲、商务会馆、私人别墅等房地产业,所以选D项。
答案D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休斯敦市创立于1836年,1850年人口不到1万,棉花是当时主要的经济作物。1901年该市附近的Spind letp油井喷出石油,20世纪20年代,美国各大石油公司总部迁至该市,休斯敦成为美国南部最重要的城市。20世纪60年代以后休斯敦的石油开采业下滑,该市在进一步延伸石油工业产业链的基础上,新建航天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并获联邦国防开支,同时,航天工业相关的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精密机械和军事工业迅速发展。现已成为美国第四大城市,人口超过200万,是美国石油、天然气以及化学与金属制品的最大集中地、著名航天中心。下图示意休斯敦市。
(1)与1850年相比,指出现在休斯敦市城郊农业的特点。
(2)分析休斯敦市由“石油城”向“航天城”转型的主要原因。
(3)简述休斯敦市的转型发展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解析第(1)题,1850年,棉花是城郊农业的主要经济作物。现在城郊农业的农产品种类以乳畜、蔬菜、花卉园艺等为主;农业生产机械化、集约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和棉花种植相比,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过程精细化。第(2)题,休斯敦作为“石油城”,重化工业问题突出:生产结构较为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运输量大,产能过剩等。向“航天城”转型,主要区位优势从交通、科技、纬度、政策、工业基础、劳动力等方面分析:休斯敦市是美国南部重要海港,交通运输便利;纬度较低,便于火箭发射;科技不断进步,航天工业等技术指向型工业的发展成为必然; 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达;劳动力丰富,素质高。第(3)题,休斯敦市的转型发展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主要从产业结构、科技、政策等方面分析: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科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符合本地条件的产业;政府正确引导,政策有力支持。
答案(1)农产品种类以乳畜、蔬菜、花卉园艺等为主;机械化、集约化程度高;商品率高(或以市场为导向);生产规模(和棉花种植相比)较小;生产过程精细化。
(2)重化工业问题突出:生产结构较为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运输量大,产能过剩等。区位优势:休斯敦市是美国南部重要海港,交通运输便利;纬度较低,便于火箭发射;科技不断进步,航天工业等技术指向型工业的发展成为必然;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达;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
(3)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科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符合本地条件的产业;政府正确引导,政策有力支持。
素养提升
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总部位于荷兰海牙和英国伦敦,美国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域。壳牌1912年进入美国的主要目的是销售东印度群岛(东南亚)的剩余原油。美国壳牌的总部位置发生了多次变化(如下图所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后,1970年其总部定在了休斯敦。读图,完成1~2题。
1.壳牌登陆美国第一站选址旧金山,主要是旧金山( )
A.基础设施完善,生产协作条件好
B.石油资源丰富
C.靠近“硅谷”,石油加工技术先进
D.优越的位置和交通条件利于开拓新市场
2.与纽约、旧金山相比,最后选择休斯敦作为美国总部的原因包括( )
①休斯敦产业基础好 ②休斯敦海运交通便利 ③休斯敦土地租金成本低 ④休斯敦位置适中,便于协调全国、统一管理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第1题,由“壳牌1912年进入美国的主要目的是销售东印度群岛(东南亚)的剩余原油”可知,旧金山地处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距离东南亚较近,相比其他城市具有优越的位置和交通条件,利于开拓新市场,故D项正确;旧金山不是石油产地,作为新兴工业区生产协作条件较差,故A、B两项错误;壳牌1912年进入美国旧金山时还没有“硅谷”,故C项错误。第2题,美国石油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休斯敦当地主要发展以石油为基础的产业,所以休斯敦产业基础好,故①正确;休斯敦的石油产品主要通过管道输往全国各地,不是通过海运,故②错误;休斯敦是美国南部的重要城市,其土地租金成本不低,故③错误;休斯敦位于南部居中位置,距离东、西部都比较近,便于协调全国、统一管理,故④正确。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答案1.D 2.B
3.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途径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O代表加工贸易价值链中不同类型的企业。读图,分析下列关于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叙述,合理的是( )
A.甲、乙类型企业转型升级为以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为主
B.O类型企业处于中间环节,应向甲、乙类型企业转型升级
C.营销服务和研发设计将取代加工生产的地位
D.仍以加工生产为主体,同时向上、下游高附加值的产业活动延伸
4.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将直接影响( )
A.环境质量B.就业结构
C.城市化水平D.交通密度
解析第3题,一般来说,产品的研发设计环节和营销服务环节附加值高,这两个环节一般位于经济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而加工生产环节附加值低,一般位于经济技术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读图知甲、乙类型企业都属于加工生产环节,完全转向以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为主的条件还不成熟,需要一个过程,故A项不符合题意;企业生产追求利润的最大化,O类型企业处于中间环节,说明产业转型升级的条件已经具备,它应向附加值更高、利润更大的丙、丁类型企业转型升级,故B项不符合题意;产品的生产环节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产品的生产都无法完成,故C项错;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应仍以加工生产为主体,同时向上、下游高附加值的产业活动延伸,故本题选D项。第4题,我国加工贸易产业从加工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环节转型升级,必然会使我国的就业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故本题选B项。
答案3.D 4.B
区位熵是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和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的指标。通常区位熵大于1,表明某产业在该区域集聚程度高于总体地区;区位熵小于1,说明某产业在该区域的集聚程度低于总体地区。下图为浙江省部分城市2004—2012年服务业区位熵值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服务业集聚程度从逐步升高到平稳发展的是( )
A.杭州B.嘉兴
C.舟山D.宁波
6.提高城市服务业集聚程度,合理措施有( )
①增加服务业人口 ②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 ③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④加大产业转移的力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知:杭州市的区位熵曲线先是上升,后表现平缓,说明其集聚程度是先升高,后平稳发展;嘉兴集聚程度较低,且一直增长;舟山集聚程度先是急剧上升,后是不断下降;宁波集聚程度是先升后降,再保持平稳。所以选A项。第6题,要提高城市服务业集聚程度,需要积极推进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既要大力发展新兴的服务业,又要积极推进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与增加服务业人口无关;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工业,对提高城市服务业集聚程度关系不大。所以选B项。
答案5.A 6.B
长株潭城市群
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所谓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据上述材料和城市分布图,完成7~8题。
7.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意义是( )
A.劳动力向第一产业转移
B.人口向城市外围移动
C.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D.城镇化水平降低
8.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是( )
A.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侧重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
B.改善区域和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C.利用区域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D.建设绿色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节能减排
解析第7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意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能够促使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使城镇化水平提高。所以本题选C项。第8题,考查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应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侧重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改善区域和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绿色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节能减排。利用区域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不符合“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所以本题选C项。
答案7.C 8.C
9.(拓展探究)依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59年在现大庆境内发现了世界级特大油田。1960年,石油系统37个厂矿和院校组织精兵强将自带设备,和国务院多个部门人员、退伍官兵共同组成石油大军进入东北松嫩平原,展开了石油大会战。1963年12月全国人大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过去绝大部分依靠进口,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
材料二 大庆主要城镇示意图(下图甲)、大庆采油区分布示意图(下图乙)。
图甲
图乙
材料三 由于石油资源趋于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过程,其举措如下表。
(1)结合材料一、二,简述建设大庆石油工业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
(2)读材料二,指出大庆市辖区城区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3)结合材料三,概括大庆通过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解析第(1)题,石油工业基地的建设要从资源、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方面综合分析。结合材料可知,建设大庆石油工业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有:拥有世界级特大油田,原料丰富;集合全国力量,为其提供政策、资金、设备、技术和劳动力支持;替代石油进口(保障全国石油自给),市场大;靠近铁路线,交通便利。第(2)题,读图可知,大庆市辖区城区的分布特点是沿铁路线或采油区分散分布。沿铁路线便于运输物资;沿采油区分布便于开采石油相关物资的运输。第(3)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要结合大庆的实际情况,从资源枯竭的特点入手,因地制宜。具体做法有:各区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产业),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石化、石油装备、现代农业、旅游业和高新产业等,实现产业的升级和多元化;延长产业链(深度加工),提高经济效益(附加值)。
答案(1)世界级特大油田,原料丰富;集合全国力量,提供政策、资金、设备、技术和劳动力支持;替代石油进口(保障全国石油自给),市场大;靠近铁路线,交通便利。
(2)特点:沿铁路线或采油区分散分布。
成因:便于开采石油和运输物资。
(3)各区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产业),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石化、石油装备、现代农业、旅游业和高科技产业等,实现产业的升级和多元化;延长产业链(深度加工),提高经济效益(附加值)。
区县
主导产业
主要部门或项目
其 他
a
温泉产业
“雪地温泉”
提高资源利用率,含油污水、油田伴生气处理回收;再建民航支线机场,提高公路等级
b
现代牧业
全国优质奶牛产业建设示范县
c
商贸业
西站站前中央商务区
d
现代商务业
中央商城、旅游服务基地
e
高科技产业
联想科技城、新华国际石油资讯中心
f
现代工业
石油化工、石油装备
g
棚室产业
棚室绿色果蔬基地
h
现代物流业
东北粮食、煤炭、建材、石化产品集散中心
i
现代农业
绿色农产品生产与深加工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二节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已美国休斯顿为例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二节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已美国休斯顿为例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产业,形成产业融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已美国休斯顿为例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已美国休斯顿为例综合训练题,共12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74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__以美国休斯敦为例湘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74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__以美国休斯敦为例湘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乙、丙、丁对应的国家分别是,乙地区是,改革开放以来,丙地区,当前,甲与乙、丙、丁三地区相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