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达标测试
展开下图为我国“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数码与下列地理事项组合正确的是( )
a.产业与技术扩散B.资源、劳动力、农副产品和初级产品 c.工业最终产品与高技术产品
A.①c②a③b B.①a②c③b
C.①a②b③c D.①b②a③c
2.下列案例不属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是( )
A.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
B.北京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
C.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
D.区域内人口向中心城市迁移
解析:第1题,①表示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应该为a产业和技术扩散;②表示加工型区域向知识型区域提供的c工业最终产品和高技术产品;③资源型区域向外提供的b资源、劳动力、农副产品和初级产品。选项B正确。第2题,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是在京津冀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经济联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属于京津冀区域与区域外进行的联系。选项C正确。
答案:1.B 2.C
国家研究编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下图为京津周边部分城市发展优势比较图。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四城市发展优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承德交通便捷
B.保定人口多
C.张家口环境良好
D.廊坊经济实力雄厚
4.若需要分散北京的批发、物流业,较合适的承接城市有( )
A.承德和保定
B.张家口和廊坊
C.张家口和承德
D.廊坊和保定
解析:第3题,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承德环境优美;保定人口多;张家口环境良好;廊坊经济实力雄厚,故本题选A。第4题,批发、物流业需要便利的交通条件,据图中四城市各因素分析,可以看出保定和廊坊两城市交通便捷,最适合承接北京分散的批发、物流业等,故本题选D。
答案:3.A 4.D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提出首都功能更加优化、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发展目标。读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完成5~6题。
5.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的目的有( )
①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 ②缓解河北省的交通压力 ③调整优化京津冀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 ④根治京津冀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建设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对京津冀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河流水质变好
C.灾害性天气增多 D.湿地面积减小
解析:第5题,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主要是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调整优化该地区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故①③正确,②错误。可以缓解京津冀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但不能“根治”,故④错误。第6题,西北部地势高,多为海河支流的发源地,建设生态涵养区,能改善河流水质。
答案:5.B 6.B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回答7~8题。
7.长江经济带要依托黄金水道发展,可发展江海联运和干支直达运输。这是利用长江( )
①水量大、江阔水深 ②落差大、不结冰 ③多支流、流程长 ④多宽而浅的“U”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三个中心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长江航运中心 ②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③传统工业基地 ④省会城市,科技实力较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7题,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江阔水深,①对。支流多、流程长对发展江海联运和干支直达运输有利,③对;不结冰对航运有利,但落差大不利,②错;宽而浅的U形不利于通航,④错。第8题,长江中游城市群三个中心城市是武汉、长沙、南昌,都是省会城市,教育人才优势明显,科技实力较强,④对。读图可知,只有武汉是长江航运中心和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基地,①③错;三个城市都有高铁经过,是所在区域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②对。
答案:7.C 8.D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首钢的冶炼部分已经全部从北京搬迁至位于渤海湾的河北省曹妃甸,而其总部和研发体系仍留在北京。
(1)简述首钢搬迁到曹妃甸对北京地区的影响。
(2)指出海水淡化厂在曹妃甸工业区中的作用,并说明曹妃甸形成工业集聚现象的主要原因。
(3)试分析解决京津冀三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1)题,首钢的搬迁,首先使生产地发生变化,这样污染也相应转移,减少了北京地区污染物的排放,缓解北京的大气污染状况,同时减少了能源和水的消耗,从而有利于缓解北京的能源和水资源紧缺状况,对于缓解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具有一定的作用。首钢搬迁之后减少了资源和产品的运输对于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具有一定作用,为北京的产业改造升级创造了条件。但是,产业转移之后,也会带来税收下降和失业率上升等问题。第(2)题,海水淡化厂的产品有淡水和浓缩海水两类,淡水提供给钢铁厂和火力发电厂。而浓缩海水则提供给化工厂,作为化工厂的原料。工业集聚是指若干工业企业集结在一个地域中心的工业生产空间集中的趋向。生产技术的进步导致工业生产日益集聚于大型企业,并引起同类生产在地理分布上的相对集中。工业生产的集聚趋向,主要受工业企业向大型化和联合化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影响。工业企业大型化和联合化,促进了生产集中和规模的扩大。大量企业集中在较小空间联合布局时,可为各企业之间创造广泛的协作条件,提供多方面的便利,从而提高生产率,减少生产费用和交换费用。集中布局保证了较短的空间距离,导致企业间运费降低;可共同建设和利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缩短了交通运输线和工程管网,节省基建投资,使生产、生活成本降低;可以综合利用原料、燃料等资源,减少浪费;有利于降低经营管理费用和便于互相沟通信息。第(3)题,要适当控制京津人口,加快河北城镇化进程,将河北作为京津人口疏散地。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与互补,协调发展。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互联互通,加快一体化进程。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等措施。
答案:(1)有利:有利于缓解北京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使北京的能源和淡水资源缺乏得到缓解,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有利于产业的升级改造和重新布局,使北京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不利:税收下降、相关产业没落、就业压力加大等。
(2)为钢铁厂、火力发电厂提供淡水;为化工厂提供原料(浓缩盐水)。国家统一规划;各工厂之间存在工业联系;共用基础设施,减少生产成本。
(3)适当控制京津人口,加快河北城镇化进程;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原因是,根据图中可推断京津冀发展过程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国土开发与保护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国土开发与保护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八达岭长城站埋藏深度大的原因是,京张高铁的修建有利于,该工业地带的优势能源是,水利枢纽③的首要目标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精品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精品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绝对位置,相对位置,65,6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